推荐阅读

ps减去顶层形状不管用什么意思在哪设置?
在用ps做路径或者形状合成的时候,经常会做所谓的布尔运算,也就是形状或者路径的加减乘除,其中比较难理解的是减去顶层形状,如果只是减去形状,可能要更容易理解,那么减去顶层到底是什么意思,哪个是顶层形状,顶层是怎么设置的,能更改么,带着这些问题且看本文讲解。 1、路径工具选中之后,在上端选项的【路径操作】菜单中,可以找到【减去顶层形状】, 2、举例说明一下,左侧工具栏切换到【椭圆工具】,在背景图上绘制出一个圆形,图层面板上可以看到新增了一个形状图层,笔者设置为形状,是为了更加方便理解,当然这里也可以绘制路径。 3、一个圆形形状画出来之后,如果要再画一个元,可以直接在背景图上话,默认情况下鼠标变为【加号】样式,此时会自动新增一个形状图层,也就是说这两个形状,产生了两个图层,如果要做布尔运算,是需要先合并形状,在进行设置,形状的合并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E”, 4、绘制第二个圆,也可以在一个图层上完成,前提是先按Shift键,此时鼠标变为了一个大一个小【双加号】样式,按住shift键,再按住鼠标左键,此时就可以松开shift键了,如果想要正圆形,可以继续按住shift键, 5、两个圆形绘制完成,默认的路径操作都是【合并形状】,也就是相加的效果,大圆加上小圆,得到的还是大圆,所以没有变化,想要得到圆环的效果,就要减掉小圆,此时用【路径选择工具】点击选中小圆,上端选项中,点击【路径操作】图标,下拉菜单里面,点击【减去顶层形状】, 6、最终的效果如下图所示,小圆被减去,剩下的是圆弧效果, 7、那么为什么小圆就是顶层图形?因为先画的大圆,后画的小圆,所以小圆处于顶层,其实形状的层级是可以手动设置的,选中形状之后,点击上端选项【路径排列方式】,下拉菜单里面,可以看到【将形状设置为顶层】,以及其他选项,所以【减去顶层形状】,就是减去处于顶层的那个形状。 路径的布尔运算,需要路径或者形状处于一个图层中,如果在操作中遇到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讨论。

Photoshop 鼠绘紫魅妖姬
最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非常妖媚的女子,她拥有超黑而又超密的睫毛、黑黑的眼线、大片的腮红、红红如水晶般的双唇、乌黑的头发。充满着神秘气息的女子,很是抢眼。笔者今天来告诉大家此紫魅妖女的PS鼠绘制作过程。 老规矩,我们先来看看我们要打造的这位紫魅妖姬的样子: 最终效果图 1.首先打开PS,建立一个新的文件,长宽自己来定就可以最重要的是分辨率定为72就可以。正常屏幕观看给72就可以如果要打印出来的话就要根据纸张的大小、材质来定了。多多学习一下打印方面各个参数也是很不错的,对以后的实践工作会带来很大的帮助。(图1-1) 图1-1 2.用钢笔工具把人物的大体轮廓勾画出来,这个图绘制的是正面的效果,正面比较好绘制,把路径保存起来。新建一个图层,填上皮肤的颜色,这里皮肤的颜色RGB值为:239、198、178。(图2-1) 图2-1

用Photoshop打造撕纸文字效果
最终效果图 1、新建一个文件,设置宽度为10厘米,高度为5厘米,分辨率为300像素,模式为RGB的白色文件。 2、打开通道面板,在控制面板下方单击“创建新通道”按钮,生成新的通道Alpha 1,执行菜单栏中的“滤镜”“渲染”“云彩”命令,效果如图01所示。 图01 3、进入图层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下方单击“创建新的图层”按钮,生成新的图层“图层1”,选择工具箱中的“横排文字工具”,在文件窗口中输入文字,效果如图02所示,按确认键,文字变为选区,效果如图03所示。 图02 图03 4、单击工具箱下方的“以快速蒙版模式编辑”按钮,使图像进入快速蒙版状态,效果如图04所示。 图04 5、执行菜单栏中的“滤镜”“像素化”“晶格化”命令,在弹出的“晶格化”对话框中,将单元格大小选项设为7,如图05所示,单击好,效果如图06所示。 图05 图06 6、单击工具箱下方的“以标准模式编辑”按钮,使图像退出快速蒙版状态,效果如图07所示。 图07 7、打开一幅报纸图片,并调整它的色相/饱和度,效果如图08所示。执行菜单栏中的“编辑”“定义图案”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将报纸定义为图案。 图08 8、执行菜单栏中的“编辑”“填充”命令,打开填充对话框,设置参数如图09所示,选择自定图案为报纸图案,单击确定,文字效果如图10所示。 图09 图10

抽线效果新思考
Photoshop中的混合模式是其理解难点,它的实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看不见蚁行线的选择。通过混合模式,可以以确定的方式决定哪些色阶的像素被屏蔽或者改变,因此,了解混合模式的作用机理,对用户有的放矢地使用PS达到目的非常重要。下面通过一个实例,说明如何使用PS中的颜色减淡模式抽出图像中的线条,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打开图像。 将“背景副本”的图层混合模式由正常变为“颜色减淡”,文档似乎变得空无一物,但是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图像上还有一些黑色的杂点。想一想这是原图中的什么色阶的像素?
最新发布

Photoshop CS 中的“照片滤镜/Photo Filter”命令详解
这是一个跟摄影有关的重要图像调整命令。 有关这一命令的教程,现在网上没一个能说得清楚、讲得明白的。一定是我还没有找到缘故吧,反正我找到的都不你给解释,都举一个小例子了事。 要想搞明白,我首先想到了PS CS自带的帮助文档。我用是英文汉化版的PS,帮助文档没有翻译过来,看着英文自己不敢那么地确定。向群里的QQ好友要来了中文帮助说明。(在此感谢QQ好友:好像一条狗锐漫、冷弦、爱新觉罗小盆 : ) 有关这一命令的中文版叫“照片滤镜”,英文版叫 “Photo Filter”,而我的汉化版叫“图片过滤器”。 我们先来看看PS CS自带的帮助文档是怎么说的,这有助于对此命令的理解。 以下是中文帮助文档中有关这个命令的说明(跟命令有关的文字,我加了英文,方便用英文版PS的朋友阅读),请各位一定要认真地读一遍,这对我们以后的讲解非常重要: -------------------------------------------- 使用“照片滤镜/Photo Filter”命令 “照片滤镜/Photo Filter”命令模仿以下方法:在相机镜头前面加彩色滤镜,以便调整通过镜头传输的光的色彩平衡和色温;使胶片曝光。“照片滤镜/Photo Filter”命令还允许您选择预设的颜色,以便向图像应用色相调整。如果您希望应用自定颜色调整,则“照片滤镜/Photo Filter”命令允许您使用 Adobe 拾色器来指定颜色(即自定义滤镜颜色)。 原图像以及应用了 60% 浓度的暖调滤镜 (81)

用Photoshop扭曲滤镜合成特效图片
本文中将应用到下面两张素材图片: 最终的合成效果: 1、打开背景图(风景图)并复制背景图为背景副本。将马的图片中的马抠出(用魔术棒选取白色背景后反选即可)置于背景副本图层上方(图层1),水平翻转—去色—调整大小至合适。 2、将背景和背景副本图层设为不可见(关闭图层前的眼睛),将图层1储存为PSD文件(以后在做玻璃纹理时要用到)。 3、 回到背景副本图层(当前工作图层为背景副本),将图层1设为不可见。执行滤镜—扭曲—玻璃(扭曲度19左右,平滑度9左右),缩放100%,点纹理选项右边的小三角—载入纹理,选择刚才保存的PSD文件。 4、复制图层1的红色通道,再回到图层面板,按住CTRL键点击图层1,得到选区后再回到红色通道副本,反选—填充黑色,取消选择。调整曲线如图所示。然后将通道作为选区载入。 5、保留选区,回到图层面板,在背景副本图层上方新建图层2,在选区内填充白色。 6、回到背景副本图层,按住CTRL键点击图层1获得马的轮廓选区,反选,用历史画笔沿着马的轮廓边缘擦涂,将刚才因玻璃滤镜扭曲过度的部分擦去。 7、在背景副本图层上执行液化滤镜,调整合适大小的画笔作如图变形。(由水面往上推,过渡要自然,做成水被往上抽的效果。)液化完成后建立一张快照,将历史画笔定位在快照上。 8、在背景副本图层上拉出一个矩形选框,执行滤镜—扭曲—水波,数量60,起伏8,样式为水池波纹。

巧用Photoshop滤镜模拟水粉花卉效果
先看原图 效果图 1.在Photoshop中打开一副图像。单击“滤镜-艺术效果-水彩”,设置如图,效果如图。 2.在通道面板上点击“创建新通道”按钮,新建Alpha 1通道。执行“滤镜-杂色-添加杂色”,设置如图。 3.执行“图像-调整-反相”,然后执行“滤镜-模糊-高斯模糊”,设置如图。 4.回到背景图层,执行“滤镜-效果-光照效果”,设置如图(注意图中红色标记处!其它参数可凭个人喜好自行设置)。 5.最终效果如图。呵呵,是不是很简单哪!

Photoshop风滤镜巧绘繁星背景特效
本特效主要是用风滤镜对杂点进行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拉伸,模拟出繁星点点的背景特效。 先看图: 1.新建一个黑色背景的文件,选择[ 套 索]工具任意的画个图形。 2.点击[创建新的图]建立[新图层1],执行[选择]---[扩展]----25 3选择----羽化---25 4把前景色改为[白色],在新图层中,以前景色填充 5在新图层,混合模式改为[溶解]不透明度为2% 6打开蝴蝶图片,选择[移动]工具拖入蝴蝶,并复制一个新图层,然后隐藏其中一个蝴蝶图层,ctrl+e合并可见层。 7在合并图层中,执行[滤镜],[风格化],[风]先左在右。 8在合并图层中,执行[图像],[旋转画布],[顺时针旋转],左右的吹,然后在旋转画布[逆时针]

用Photoshop滤镜轻松制作炫彩背景
前面我们介绍过很多用Photoshop滤镜制作炫彩背景的实例,今天我们再来看一个简单几步实现绚丽纹理背景的实例。 完成效果如下: 新建图像800*800 背景为黑色,执行 Filter > Render > Lens Flare 连续N次的移动和添加光晕。效果如下 按CTRL+U执行 Hue/Saturation menu 设Saturation to -100如下 执行 Filter > Pixalate > Mezzotint 类型 = Medium Strokes. 再执行 Filter > Blur > Radial Blur

Photoshop滤镜打造仿真石墙
外出旅游时大家常常会选择一些很特别的地方拍摄照片,比如古朴的石头墙。现代美女与古老的墙相互衬托,给人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下面我们就用Photoshop来制作这样一堵石墙。 1、在Photoshop中新建宽度为20厘米,高度为15厘米,分辨率为120像素,颜色模式为RGB颜色,背景为白色的文件。 2、按D键,将工具箱中的前景色和背景色设置为默认的黑色和白色,然后单击“通道”面板底部的按钮,新建“Alpha1”通道。 3、选择菜单栏中的“滤镜”“纹理”“染色玻璃”命令,弹出“染色玻璃”对话框,设置的参数及产生的效果如图01所示。 4、选择菜单栏中的“滤镜”“艺术效果”“木刻”命令,弹出“木刻”对话框,设置的参数及产生的效果如图02所示。 5、按住"Ctrl"键,单击"通道"面板中的"Alpha1"通道,将其作为选区载入。 6、按"Ctrl+~"键,返回到RGB颜色模式显示状态,然后在图层面板中新建图层1,并将其填充黑色。 7、按"Shift+Ctrl+I"键,将选择区域反选,然后新建图层2。 8、将工具箱中的前景色设置为灰褐色C40,M40,Y60,然后按"Alt+Backspace"键,为选择区域填充设置的前景色。 9、按“Ctrl+D”键去除选择区域,然后将图层1设置为当前层。

Photoshop滤镜绘制璀璨星空中的UFO
这个Photoshop特效主要是运用了渐变、模糊滤镜、极坐标滤镜、图层模式等等。 1、在Photoshop中新建一个500X500的黑色背景文件,用画笔在上面任意点一些点点。 2、按Ctrl+R显示标尺,在(250,250)处拉水平和垂直参考线。新建一层,按住SHIFT从中心拉出渐变(注意,一定要从中心开始),图层模式为滤色。 3、滤镜――旋转扭曲,角度400 。 4、滤镜――极坐标/极坐标到平面坐标 5、这一步得看仔细。调整图像尺寸为1000X1000,变形,使上层图像刚好位于图像下半部。复制一层,变换,垂直翻转,移动使其位于图像上半部。这一步的关键在于一定要对齐,办法是移动时把“显示定界框”前面勾上,图形在移动时就有边界显示,好和参考线对齐了。 6、把对齐好的两层合并,一定要对好位置!滤镜――极座标/从平面到极座标 7、下面大家自由发挥好了,比如用色相/饱和度着色,然后变形。如果觉得颜色不够丰富,还可以在上面加个渐变调节层,或者将图层模式为颜色试试看。

Photoshop滤镜打造一个蓝色光圈
新建一个文件(宽度和高度只要一样就可以了): 新建立一个图层,填充为黑色: “滤镜-渲染-镜头光晕”,注意:一定要将光晕中心放在中间的位置: 复制这个图层,将图层混合模式设置为叠加: 按CTRL+U,调节色相/饱和度: 蓝色魔圈效果就完成了:

Photoshop滤镜为画面增添浪漫雪花
我们用Photoshop滤镜为这幅美丽的画面增添浪漫的雪花…… 原图: 1、在phtoshop中打开原图,新建立一图层,填充为黑色。 2、“滤镜”-“杂色”-“添加杂色” 3、“滤镜”-“其他”-“自定” 4、用矩形工具选择一个区域,按Ctrl+C复制,按Ctrl+V粘贴 5、“编辑”-“自由变换”,调整到图象大小一样,设置模式和透明度 6、重复4,5两步 7、关掉图层1的显示标志 8、拼合图层,去掉隐藏的层的效果1如下:

Photoshop滤镜打造精致水晶美女头像
当你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水晶艺术的时候,会发现它们别有一番韵味。下面我们就用Photshop来打造一个水晶美女。 水晶给人的印象就是晶莹、冰冷、脆弱、剔透的感觉,而用水晶制作出各种形象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当你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水晶艺术的时候,会发现它们别有一番韵味。下面我们就用Photshop来打造一个精致的水晶美女。 制作工具:Photoshop CS,其他版本步骤类似。 制作过程: 1、打开两幅素材图片,效果如图01和02所示。 2、选择工具箱中的“魔棒工具”,在属性栏中设置容差为15,单击背景,然后选择菜单栏中的“选择”“选取相似”命令,为人物建立选区,如图03所示。 3、将人物移动复制到图片01中,效果如图04所示。 4、将图层1复制三次,分别复制成为“图层1副本”“图层1副本2”“图层1副本3”,并把图层1复制在最上层,并将复制的图层移动到如图05所示的位置。 5、选中图层1副本,选择菜单栏中的“滤镜”“素描”“铭黄”命令,在弹出的“铭黄渐变”对话框中设置细节为5,平滑度为7,如图06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