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详细解析如何有效的向用户传递信息
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的职责之一,是有效的向用户传递信息。在互联网产品中,操作引导、结果反馈、界面呈现的元素、大小、颜色等,都可以看作是信息的传递。高效准确的信息传递,是良好用户体验的基础。下面总结了几种简单的进行有效信息传递的原则:一、使用用户容易理解的语言信息的传递过程就像是一种对话,对话就需要语言。语言的形式可能是文字、图片,也可能是闪烁、变色、大小对比等,但不论采用什么形式的“语言”,一个基本的要求是,确保用户能够“听”得懂。例如,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用户不理解的专业术语、含义不明确的符号、表意不准确的动画等。GOOD DESIGN:图标图标是一种经典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好的图标设计可以让用户一眼就知道它后面对应的程序是干什么用的,生动并且直观。所以现在流行的系统中,很多都采用了图标的方式来标识程序。上图所示,即便没有文字,我们也能猜到这些图标代表着什么功能。GOOD DESIGN:iBooks的列表界面在iBooks中,显示图书列表的界面并没有做成常规的list的感觉,而是使用了拟物的方式,以一个书架的形象呈现,书架上摆满了用户已经下载的图书封面,就像是你真的面对着一个书架,上面摆满了图书一样。这样的话,用户很容易意识到,只要把书“拿下来”,就可以阅读了。

PS制作卡通鲜花文字
最终效果图 1.新建一个200PX * 200PX 的文件,背景填充白色 ,然后选择文字工具输入"F"文字的颜色为浅绿色(色值:DBF5AD),字体请选择比较宽,粗的字体本教程选择“Arial Black”,文字大小为: 200 pt 如图1。然后删格化图层,用橡皮工具选取适当的大小把文字的各个边角擦出弧度参照图2 < 图1 > < 图2> 2.调出文字的选区,然后新建一个图层,填充深绿色数值:2F8B48,如图3,先不要取消选区,按 Ctrl + Alt + D 羽化数值为:7,再选择菜单: 选择 > 修改 > 收缩 数值也为7,然后按 Delete 键删除选区部分如图4 < 图3> < 图4> 3.再调出文字的选区,在背景图层上面新建一层,选择菜单: 选择 > 修改 > 扩展 数值为3,然后填充浅绿色颜色数值为:A8CFAF 效果如图5 < 图5> 4.在最上面的图层上新建一个图层,按 Ctrl + "+" 把图层适当放大,在文字的下部位置用钢笔工具勾出叶子,然后调出选区填充深绿色颜色数值:2B8E00,效果如图9,再按 Ctrl + Alt + D 羽化,数值为2,再选择菜单: 选择 > 修改 > 收缩 数值也为1,填充浅绿色,颜色数值为:B4FF92,效果如图10 < 图6> < 图7> < 图8> < 图9> < 图10> 5.新建一层,把图层再适当的放大,在空白的图层区域,用椭圆选取工具绘制椭圆,然后用渐变工具绘制渐变如图11,取消选区,按 Ctrl + J 复制图层,选择菜单 :编辑 > 变换 > 垂直翻转 ,再适当哪个的移到之前的椭圆图形下面如图12,同样的方法复制出如图13的四个椭圆小花瓣。 < 图11> < 图12> < 图13> 6.适当的把花瓣旋转一下得到图14的图形,然后把四个小花瓣合并到一个图层,按 Ctrl + J 再复制一层,按Ctrl + T变换45度得到图16所示的图形。 < 图14> < 图15> < 图16> 7.在最上面的图层新建一个图层,用椭圆选区工具绘制一个小正圆再填充粉红色数值:FFC8D4,如图17,选择菜单:选择 > 修改 > 收缩 数值也为2, 然后把前景颜色设置为橙色数值:EA682F,背景颜色设置为淡橙色数值:FF965B,选择菜单:滤镜 > 杂色 > 添加杂色 数量为 17% 效果如图18 < 图17> < 图18> 8.在花瓣的图层上面新建一个图层,用椭圆选取工具绘制正圆如图19,然后填充黄色,在把选区适当的移动位置,按Delete 得到图21所示的图形,取消选区按 Ctrl + J 复制一份,选择菜单 :编辑 > 变换 > 垂直翻转 移到下部位置如图22 ,把这两个图层合并,然后复制变换角度得到图24的效果。合并这些鲜花的图层,调出他的选区,在他的下面新建一个图层 选择菜单: 选择 > 修改 > 扩展 数值为2 填充颜色:E68D00。合并这两个图层. < 图19> < 图20> < 图21> < 图22> < 图23> < 图24> 9.把做好的鲜花移到文字的上面,用同样的方法绘制其他颜色的鲜花,再不断的复制改变大小,最后完成最终效果。如果嫌花朵制作工程复杂,请下载适当的笔刷,和图案。 < 图25> < 图26> < 图27>

秋日私语 Photoshop绘缤纷水晶枫叶
1、在Photoshop中将前景色定义为绿色(#00ff00),选用“自定形状工具”,画出一个枫叶的形状,起名为“枫叶”。 2、点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添加图层样式”按钮,选择“内发光”一项。 3、设置和效果。为了大家观看方便,我把背景色换成了黑色。使用“内发光”是为了使风叶的边缘的颜色更自然一些。 5、选择钢笔工具,把枫叶的主经络钩出来。 6、将路径转为选区,填充深绿色(比浅绿深的绿色就是深绿,哈哈 开玩笑。其实这里的颜色并不重,要到后面会调整的)。 接着将此层复制出来一层,将两个图层的“混合模式”都设置为“柔光”。

给爱旅行摄影女孩的忠告
我写这篇文章是受到世界旅行者、国家地理专栏作者Daisann McLane接受的一篇访谈的启发,她的采访主题是“旅行对于女人们来说难不难?”McLane小姐向正在旅行的女性们提出了一些忠告,尽管她的文章是从绝大多数旅行者的角度出发的,我的这篇文章面向的是那些既想旅行又恰恰想成为摄影师的女性朋友。所以如果你是那些现正在考虑采取行动到陌生国度去旅行的女 摄影师,我希望你能从文中有所收获并最终激发你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那么,当一个人是女性的时候,旅行对她来说有所困难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的。但是你可以让旅行变得更简单,只要你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并且有所计划。 作者作品 泰国 一个女人孤独的旅行不一定是无所畏惧的。相反,独自一人在一个谁也不认识的陌生国家的时候我会感到害怕和脆弱,想想吧,在凌晨四点(甚至更早)或是晚上十点(或是更晚),你拿着你那昂贵的器材到处乱转。我觉得恐惧,可我疯狂到愿意去做这些事情,为啥?因为我爱摄影,我甘愿为我所做的奉献。我还知道如果我不能从让我舒适安逸的国度之外去发掘(美好),在别的地方那就更不可能了。 像其他严肃的摄影师一样,不管是女性和男性,我的目标是拍摄伟大的照片。问题是如果你想拍这样的照片,你需要完美的光线。不幸的是,风光摄影或是城市摄影里那些最好的光线来自于一天之中最让人(女人)难受的时间(作者通常在黎明傍晚时拍摄)。 威尼斯 意大利 我并不是一直一个人旅行,但是我已经这样旅行过很多次了,当我独自一人时,我就要自己保护自己。我喜欢在水边和桥上去拍摄,这种情况下我经常越过肩膀回头看,以防一些疯子把我推下去。我并不认为我是偏执狂,因为我要照顾自己以便让我安全回家。 当然,其他黑暗或是遥远的地点,或者为了一个更好的有利位置,你必须要攀登或者跋涉下到一个小山丘上,这种情况下意味着潜在的危险。如果男摄影师担心这些事情(我相信他们一定会的),我确信女人们要考虑的事会更多。 那么怎样才能让你远离危险呢? 伦敦塔桥 英国
最新发布

如何掌握「决定性瞬g」?
决定性瞬间」这个词几乎与布列松变成同义词了。决定性瞬间是在于所有事物都有那么几分之一秒,加上摄影师的观察,同时按下快门的瞬间,所有元素都呈现当下最“和谐”或是“最具情境描述力”的状态。 “当画面的结构组成(景观的、静态的)与对象的动作姿颜(内在的、动态的)融合成最能诉说,也是最能显露场面配置之精华的一瞬间,就是决定性瞬间。“ – 布列松 其实这句话是出自十七世纪时雷兹主教(Carinal De Rets)所写的一句话:「天下之事莫不各有其决定性瞬间。」类似的概念有点像是「万事都有定时」或「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意思…之类的…你懂… 刚开始街头摄影时看到这个词,就会跟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联想在一起,像是大家公认布列松最能呈现「决定性瞬间」的照片(一个戴帽子的男人跳过水坑) (图片来源:Magnum) 我一直以为决定性瞬间是要靠「运气」,「极快的反应速度」,以及「对相机功能的高度熟悉」才能抓取到那些在几分之一秒钟内就会消失的瞬间,但我误会了,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都误会了「决定性瞬间」的意思。如果再看一遍雷兹主教说的那句话:「天下之事莫不各有其决定性瞬间。」,就会知道为什么不只是运气,不只是指那些不断快速变化的瞬间,而那些“静态“的人事物也有其「决定性瞬间」,而也在于知道如何去观察并在对的时间按下快门。拍摄「决定性瞬间」其实是有些技巧的,我们都以为布列松的运气很好,速度很快,总是能拍到一些难得的瞬间,但除了运气,还有一些技巧。来看看有哪些技巧也能让你拍到「决定性瞬间」。 1. 感受街头的节奏 街头摄影就像跳交际舞,摄影师跟街头之间的交际舞。在街头上的人事物都有他们的节奏,像是公交车走走停停,红绿灯变来变去,捷运站手扶梯不停滚动,便利商店的自动门开开关关,路人在绿灯时踏出第一步,秒数剩10秒时开始快步或奔跑等等,很多人觉得街头摄影师必须速度快,眼睛快,快门快,移动快,没错,速度的确可以让你抓到很棒的瞬间,但在讲求速度之前,你必须要先慢下来感觉街头的节奏,就像前面说到的交际舞,只要一个人步伐错了,就会踩到舞伴的脚或跌倒,整个节奏都乱了,街头摄影也一样,如果不试着感受街头的节奏而只顾忙着走动,那便会失去很多看到精彩瞬间的机会。去某个街角站着观察周围一阵子你大概就会感受到「街头节奏」的意思。

谁是「圣诞老人」?
谁是圣诞老人?来自马格兰摄影社Magnum的系列作品,这部精彩的短片里介绍了世界各地圣诞节的庆祝以及圣诞老人的模样,很有趣!在这里祝大家有个快乐安全的圣诞节!Merry Christmas!Ho Ho Ho~

作品赏析:国外摄影师拍摄昆虫艺术
拍摄昆虫大多采用微距的拍摄方式,国外摄影师把植物和昆虫巧妙的结合,利用色彩和线条感描绘出艺术感很强的画面。部分长焦镜头拍摄使焦外的朦胧感让作品看起来更梦幻,仿佛童话世界一般。

街拍技巧11招教你从容街拍
街拍并不容易,需要测试你的勇气、你的眼手配合能力和你的直觉。我错过的拍摄机会远比拍到的时刻多,不过能在杂乱的环境中捕捉到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的满足感,让这一切都值得了。 1.如何拿相机 街拍中,速度是关键,你如何拿相机会造成完全不同的结果。我喜欢把相机肩带缠在手腕上,而不是挂在脖子上。这样可以更快更简单地操纵相机,必要时还便于从腰部进行拍摄。在街上行走时,我通常把相机以45度角放在身前,在垂直与水平方向的中间,同时手指会放在快门上。用这种方法,遇到突发事件时我也能迅速举起相机就位,在别人反应过来之前就开始拍摄了。 2.从腰部拍摄 除非你有一部小巧的旁轴相机,否则只有在不用举起相机和取景时拍摄,才不会被人注意到。 把相机带缠在手腕上从腰部拍摄的好处是,你不必一定拍摄面前的场景,而可以向旁边甚至背后拍摄。这样做不会有人注意你的镜头。从腰部拍摄,你可以用双手或单手握相机,不过单手操作可以在拍摄方向上给你更多自由。只需将手臂在身旁自然下垂,然后把相机抬起合适的角度,朝向要拍摄的方向。你也可以抬起胳膊或弯起手肘拍摄,不过这么做时要慎重一些。

6招教你简单拍摄迷人夜景
Photo by WanderingtheWorld(with HDR) 夜景一向是摄影师喜爱拍摄的题材,那么对于初学摄影的朋友来说有什么应该注意的呢?现在便跟各位分享一下笔者拍摄夜景时会用上的6个小技巧吧! (一)三脚架很重要 对于拍摄夜景,一支稳固的三脚架很重要。通常拍摄夜景会使用慢速快门,如果三脚架不够稳固,拍出来的照片便会模糊。特别是在山上大风的时候影响就更大了。一支好的三脚架经过细心保养的话可以使用很长的时间,是一件值得投资的摄影装备。 Photo by modenadude Photo by J. A. Alcaide (二)使用手动手动曝光模式 笔者大部分时间使用光圈优先模式,以便对景深和快门速度(光圈越大,快门速度越高)进行有效控制。但拍摄夜景我多是采用手动曝光模式。初学摄影的朋友会问,手动模式下的光圈、快门、感光度等参数需要自行设定,那么应该怎样开始呢?其实很简单,我会按下列流程去设定初始值: 先用光圈优先模式测光,设定光圈值和感光度,例如使用f/8,ISO200,相机最后给出的快门速度是2秒; 然后转到手动曝光模式,将光圈设定为f/8,感光度ISO 200,快门速度2秒,试拍一张;

3张样片教你在家中摆拍静物
不是天天的天气都那么好,也不是天天都有活动可供拍摄,更不会天天都有空到街上逛,去寻找拍摄灵感。要是你也像作者一样,每天起码要拍一张合格的照片作功课,向自己交代,于是你会发现,在家中摆拍静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花与果》 在家中摆拍静物不像在影楼般拍摄那么设备齐全,但其实只要有一张背景纸,一盏台灯,就可以拍出不错的效果来。说到摆拍,首先当然要在“摆”上下功夫。拿来拍的东西,要怎样拍才好看呢?其实只要摆得符合构图原则,看上去又顺眼便可以了。其次要说到的就是用光的问题,通常以使用一盏台灯来说,那就算是单一光源了。单一光源造成的效果是受光的一面亮,逆光的一面暗,在照片上出现反差极大的效果,除非你特别的想拍摄这种效果,否则这种效果其实不太好看。况且,拍摄静物通常是讲究细节的表现,要是逆光的那面太暗而看不清细节,那就不算是一幅好的静物照片了。这时,你需要的是一张能将光源反射到逆光暗位的白色卡纸,这能避免画面上出现大反差。 《水果》 此外,在家中也可利用自然光来进行拍摄,但拍摄前记着把要拍摄的物件的周围清理一下,否则拍出来的背景乱糟糟的,效果很不优美。光线方面,由于自然光都是从窗外来,有直接照到主体上去的,有透过屋内墙壁反射才照到主体上去的,这本来就有强弱之分,受光效果并不平板,富有立体感。 《刀具》 摄影教程 《花与果》是最典型的家中摆拍,给主体垫上一张深色底纸,一盏台灯自左而右的打过来,在前方稍微补一点点光,整个果子与果核的立体感全出来了。《水果》用的是自然光,玻璃果盘放在窗台上,有点逆光的味道,立体感本就已经很强,窗台的颜色又偏浅,更突出了生果的颜色。《刀具》仍是运用窗外的自然光,完全是逆光式的,又利用了窗外的景观作背景,是一幅很有风味的小品。

摄影常识基础:曝光与测光的关系
拍摄照片通常都要求「准确」曝光,按照摄影师的拍摄想法正确反映被摄景物的影调范围。否则,就可能会出现整个画面偏暗,暗部的细节模糊不清的「曝光不足」的问题。也可能会出现整个画面偏亮,亮部区域变成一片白色,缺乏层次感的「曝光过度」的问题。很多人认为曝光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其实简单来说,曝光就是通过镜头的光线投影到感光组件上产生影像的过程,它由光圈和快门共同决定,曝光决定了画面的明暗。 Canon EOS 5D Mark Ⅲ提供了4种测光模式,分别是权衡式测光、局部测光、点测光和*重点平均测光。如果想要改变测光模式,可以直接按下机身顶部的按钮,再转动主转盘选择测光模式。此外,按下机身背面的速控钮,也可以在速控屏幕上直接调整测光模式。 用机身按钮快速设定测光模式。 操作方法 1.按下速控钮显示速控屏幕。 2.使用多功能控制钮选择测光模式,直接转动主转盘或速控转盘更改设定。 3.按下按钮可进入详细设定页面,然后转动主转盘或速控转盘更改测光模式。 权衡式测光

Sony NEX-6×Joey:微单眼拍出炫丽车轨
Sony NEX-6仍为NEX军团中,承袭NEX-7多项优异性能的微单眼,媲美旗舰等级的硬件规格,加上支持WI-FI、APP无线摇控等新颖功能,实际使用后皆令人为之惊艳。在看完前面几篇NEX-6的延伸运用,也不免也让人好奇,NEX-6在晚上实拍时,能如何抓住夜的美?以下笔者「车轨」为主题,跟大家分享实拍心得! 就是长时间曝光啦! 车轨,指的是供车辆运行的轨道(这是在上国语课吗?),在夜晚时,为了照明而亮起的车灯,宛如点点星海在陆地上游走。想利用照相机,拍下行走间的车灯所营造出宛如轨道般的光束,其实支持B快门的NEX-6,就能拍下。 既然是记录车子移动时车灯所形成的光轨,所需的拍摄条件,简单来说,便是让一辆「车子」从A移动至B的时间,等于「快门」打开的时间,如此之下所形成的光轨,就是所谓的车轨了。 将快门的时间拉长,让车灯能在画面中,形成直的、弯的光轨,就是摄影同好常说的「车轨」。F13, 3.2s, ISO100, 16mm, 分区测光。 器材与相机准备 虽然「看似」简单的拍摄原理,其中的道具准备与器材设定,可是马虎不得。就以快门开启后,需等待车子经过画面里,约是2-3秒的时间,需要脚架来固定NEX-6保持画面的稳定。虽然NEX-6已是无反光镜设计的相机,按照原理来说,没有反光镜弹起落下的震动,让影像晃动,但像是按下快门时,手部与相机的接触,难免会有些震动产生,这时可以多加利用NEX-6内建的应用程序PlayMemories Mobile App,下载「智能摇控」,利用手机来启动NEX-6的快门,或另添购摇控器进行拍摄。 然而,NEX-6支持A/P/S/M模式在转盘上,也有助于实际操作时,先以A模式进行测光,再以M模式进行拍摄的操作性;而NEX-6的设定中,「消除长曝噪声」功能,是视当下这张照片的曝光秒数,再保留一倍的时间进行噪声消除,举例来说,一张曝光10秒的照片,在完成拍摄后,相机仍无法拍摄,需再多等10秒让相机消除噪声后,才会释放快门可以继续下一张拍摄(每台相机皆有此功能)。笔者建议可以先将该功能关闭,并设定RAW文件单元格式,进计算机中再以原厂附赠的Image Data Converter进行噪声消除,以换取现场拍摄的时间哦。 准备工具:

商业摄影师的5大职业烦恼
商业摄影师,是很多热爱摄影的人梦想从事的职业。但是真的成为一名商业摄影师后会面临怎样的烦恼?13位摄影师用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 对于商业摄影师来讲,后期是无法避免的一个话题,就像按下快门一样重要,模特都要变成林志玲,每天都是万里晴空,甚至移花接木,无中生有。其实他们的烦恼不止这些! 一、后期是二次创作不是为所欲为 商业摄影自然与纪实不同,不仅需要摄影师在前期拍摄上下足功夫,同时对后期照片修整的要求也很高,很多广告大片一半靠拍一半靠PS,后期修片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二次创作过程。 有些摄影师无法自己完成后期工作,于是只能聘请专门的人来为自己修片,虽然自己可以免除陷入后期技术的苦恼,但是和修片师的沟通工作依旧令人烦躁和崩溃,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调整就要折腾几个小时。 后期处理有时候比拍摄更加耗时耗力,拍摄需要一天时间,修片的时间至少需要2-3天,摄影师坐在电脑前的时间甚至比在影棚里还多,每张片子都要反复检查每一个细节。 商业摄影师PS照片,就像模特需要化妆一样理所应当,每当发表了新的作品就会有人感叹:“哇,你这照片PS的太棒了!”殊不知其实这是一张直出的片子。商业摄影师仿佛被人盖上了靠后期吃饭的烙印。 二、究竟有多少迥L 哪个商业摄影师能完全自己选择模特呢?没经验,和照片派若两人,无奇不有。 商业摄影师并不是机器,能够流水线一样的生产出来大片,模特的配合非常重要,遇到自己喜欢的模特,怎么拍怎么有,遇见并不赏心悦目的,就只能寻找模特身上的特点来突出表现,客户选择的模特,不拍不行,不拍好更加不行。要将东施拍出西施的感觉,这对摄影师是极大的挑战。

新概念“装饰系”颠覆写真想象
不要商业而局限了思维与想象,应该把每一个好玩、有趣的奇思妙想,送给真正可以接受它的人。 “装饰系”颠覆写真新概念 摄影、文/刘方(南京刘方视觉) 造型/唐悦 玩乐化的过程,装饰化的视效,艺术化的体验,想要实现商业写真从表象到灵魂的颠覆,考验我们更多的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坚持己见的勇气和落实为优质影像的执行能力,这正是“装饰系”的魅力所在。 释意“装饰系” 所谓装饰系写真,旨在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完成艺术化的人物造型与搭配,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想象的力量,从而让被摄者由现实感中完全脱离出来,成为一幅艺术画面的主角。这不仅是我们现时的创作动力,更是客户的消费需求。 体现“装饰性”的3原则:要把种种奇思妙想与造型手段中的点、线、面及色彩相结合,可以考虑从以下几点入手。 1.用夸张、变形、概括的手法表现出人物及整体造型的装饰效果。 2.使用富有节奏感的装饰手段,强调人物的特征、表达主题及情感倾向。 3.充分发掘形式的美感因素,使之转化成不同效果的装饰性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