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hotoshop给新娘脸部皮肤磨皮润色教程
人物脸部的美化大致包括下面三个大的方面:首先是除痘及消除一些杂点,这一步只要用图章等工具就可搞定。然后是磨皮,可以用一些专业的磨皮软件来完成。最后就是颜色和高光部分的调整,这一步需要细心,人物的质感和色彩鲜丽程度需要用心去把握。原图最终效果一、打开原图,复制一层,用仿制图章工具修复脸上比较大的斑点,效果如图:二、再复制一层,用磨皮滤镜portraiture磨一下皮,参数和效果如图:三、执行图层<新建调整图层<色相/饱和度调整层,提高红色的明度,参数和效果如图:

PS设计:制作立体效果的海洋球图标教程
先看看效果图1、新建大小自定的画布。新建三个图层,分别画出三个中心透明的圆,如下图。2、测试一下,在背景中加入一张图片,就可以看到蓝色的圆,中间部分完全透明的。3、三个圆画好,并叠加在一起,应该是这样。4、再给圆的中心和边缘添加一些高光。

在InDesign色板中设置油墨混合
当需要使用最少数量的油墨获得最大数量的印刷颜色时,可以通过混合两种专色油墨或将一种专色油墨与一种或多种印刷油墨混合来创建新的油墨色板。使用混合油墨颜色,可以增加可用颜色的数量,而不会增加用于印刷文档的分色的数量。在创建混合油墨颜色时,要注意“色板”调板中要有专色,才可以创建混合油墨颜色。(1)单击“色板”调板底部的“新建色板”按钮,新建一个色板,如图7-35所示。图7-35 新建色板(2)双击新建的色板,打开“色板选项”对话框,参照图7-36所示设置对话框,创建专色色板。图7-36 创建专色色板(3)然后参照图7-37所示,为图像填充颜色。图7-37 为图像填充颜色
最新发布

PhotoShop应用图层混合模式制作怀旧效果
苏色上一篇文章提到"计算"的应用,核心为通道应用"图层混合"模式得到选区,并且,苏色顺带提了一下"图层混合"出现的三个地方:一是上下图层间的混合,出现在图层菜单栏;二是"应用图像"工具栏,通道对通道或者通道对图层的采用"图层混合"模式的直接应用;三是"计算"工具栏中"混合"的应用核心-图层间的混合模式,PS学习的重中之重,不管混合的是RGB,CMYK,还是LAB图层,还是混合的是通道,他们之间的混合效果,所作用的结果总是我们所混合对象对于中性灰的偏离,有不同意见的可以一起探讨下,虽然有些教程提到"混合模式"会套出很复杂的关于混合色和基色结果色的公式,但实践中我们很难记住,我们只要把握不同图层或者通道的反差,记住他们对于中性灰的偏离,只要混合对象与被混合对象存在反差,他们就一定能通过图层混合方式得到一种我们要的效果或者选区,了解了这个实质,我们不管是应用上下图层的混合,还是直接"应用图像",或者"计算",都会对"图层混合"有一个质的认识。今天,苏色再挖掘出隐藏在PS应用中另一个少为人知的“图层混合”地方,并通过一个实例,了解上下图层混合的实质两幅图片其实很多时候,特别是灰蒙蒙的天气,拍出的都是这样天空没有层次和反差的图片,加一个天空是我们通常的思路,很多种方法,套索羽化替换是通常的做法,但如何处理树叶的边缘?好吧,有些朋友会应用上个帖子苏色讲到的“计算”的方法,算出一个ALPHA通道,这个通道中天空和地面建筑反差巨大,天空255255255,建筑物和树叶000,作为有所反差的精细选区就出来了,但这种方法很难通过一步计算得到,相对也繁琐,初学者不易掌握。我们找到“图层混合”的第四个地方――1:先把天空的那个图层丢过去2:点击这里3:选择混合选项,出现这个界面

在家中摆拍静物的小技巧
不是天天的天气都那么好,也不是天天都有活动可供拍摄,更不会天天都有空到街上逛,去寻找拍摄灵感。要是你也像作者一样,每天起码要拍一张合格的照片作功课,向自己交代,于是你会发现,在家中摆拍静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花与果 在家中摆拍静物不像在影楼般拍摄那么设备齐全,但其实只要有一张背景纸,一盏台灯,就可以拍出不错的效果来。说到摆拍,首先当然要在“摆”上下功夫。拿来拍的东西,要怎样拍才好看呢?其实只要摆得符合构图原则,看上去又顺眼便可以了。其次要说到的就是用光的问题,通常以使用一盏台灯来说,那就算是单一光源了。单一光源造成的效果是受光的一面亮,逆光的一面暗,在照片上出现反差极大的效果,除非你特别的想拍摄这种效果,否则这种效果其实不太好看。况且,拍摄静物通常是讲究细节的表现,要是逆光的那面太暗而看不清细节,那就不算是一幅好的静物照片了。这时,你需要的是一张能将光源反射到逆光暗位的白色卡纸,这能避免画面上出现大反差。 水果 此外,在家中也可利用自然光来进行拍摄,但拍摄前记着把要拍摄的物件的周围清理一下,否则拍出来的背景乱糟糟的,效果很不优美。光线方面,由于自然光都是从窗外来,有直接照到主体上去的,有透过屋内墙壁反射才照到主体上去的,这本来就有强弱之分,受光效果并不平板,富有立体感。 刀具 摄影教程 《花与果》是最典型的家中摆拍,给主体垫上一张深色底纸,一盏台灯自左而右的打过来,在前方稍微补一点点光,整个果子与果核的立体感全出来了。《水果》用的是自然光,玻璃果盘放在窗台上,有点逆光的味道,立体感本就已经很强,窗台的颜色又偏浅,更突出了生果的颜色。《刀具》仍是运用窗外的自然光,完全是逆光式的,又利用了窗外的景观作背景,是一幅很有风味的小品。

提高自拍质量的小技巧
很多摄影师并不喜欢对着别人的镜头表现自己,或是受人摆布,他们更享受自拍带来的乐趣。但很多人认为自拍就是伸长胳膊,举着相机对准自己的脸,其实自拍有更多的方式来突破这些局限。下面 sherry提供7个小技巧来提高自拍质量。 1.无线遥控器 大部分相机的自拍功能定时最长为10秒,显然这段时间对于一些自拍想法的实现并不够,并且相机不一定能够准确对焦,你确定要用替身么,开玩笑,那么你需要一个无线遥控器,或是足够长的快门线,准确对焦就不是一个难事,并且你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做复杂动作。 2.改变焦点 你可能认为一幅很好的自拍像的焦点应该落在自己的脸上,但是也许成为模糊的背景会更有意思。 3.尝试剪影 背光时的轮廓,会让人联想到更多的故事。 4.像给别人拍照那样给自己拍照 夕阳的光线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美,如果这不是自拍,你会做些什么,你将如何把拍摄对象融入周围的环境,思考下这些问题,往往就会有着不同寻常的构图和光感。 5.获得灵感

找回烈阳下的建筑层次 建筑摄影知识
在太阳光过分激烈的正午时刻,当你把镜头对准城市中的建筑时,记得给它们描绘出明暗清晰的细节层次! 解决方法一 HDR 让天空和建筑保留更多细节 在拍摄这幅作品时,太阳光从侧面照射过来,房屋受光面十分明亮,但靠近右面的部分就越来越暗,阴影区域的层次明显不清。如果我们要让整栋房屋的细节都清晰可见,那么天空就会曝光过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相机中的“HDR”功能!这次我们使用卡西欧EX-ZR100,开启它的 “HDR”拍摄模式,你可以根据所需的画面效果,来决定你所需要的HDR级别。 棘手情况:明暗细节丢失 处于逆光或者侧逆光位置拍摄,天空太亮,而建筑过暗。 建筑物被其他物体的阴影遮挡,明暗细节的表现无法两全其美。 解决方法二 转为黑白 让高光和阴影都合理化消失掉 当我们在高反差场景里拍摄这类型建筑物时,明暗差异可能让你的画面平淡无奇,这时你完全可以在后期进行黑白转换,有意识地让黑的区域更暗,或者让明亮的部分更亮,制造出对比度十足的黑白复古照片。 棘手情况:图片对比度太低

六种无反相机用三脚架检测评议
为了让影友深入了解一些摄影附件的具体性能,我们对市场上的6种适合无反相机(包括入门级单反)使用的三脚架做了抽样评测,在全面详细的检测使用之后得到评测报告,并且结合使用“三脚架6步评星法”,对每款脚架进行了评议。 “三脚架6步评星法”是把脚架的全部质量性能概括为6项指标来评定星级,最后得到总体推荐度星级。具体介绍如下: ⑴操作性能:设计、操作无明显缺陷,三条腿收拢仍能稳稳站立 对称性好,没有毛刺、硬伤和缺陷; 三条腿张开灵活并且有足够的阻尼; 每节脚管松紧适度,并且锁紧力足够; ⑵抗压能力 按住中心法兰盘下压,根据三条腿出现的弯曲和外移数值评定星级。 ⑶ 抗扭能力 按住中心法兰盘左右转动,根据转动量和脚架腿中部的变形数值确定星级。

每个摄影者的成长6步骤
之前有个朋友推荐我一篇国外摄影师所提的摄影者们大多会经历的成长阶段,觉得很有趣也很有道理,也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 由于原文我找不太到了,同时我的历程也不大一样,也直接就记忆与个人经验分享。 1.纪录 许许多多的摄影者一开始只是单纯地因为想要「纪录」而拍照。也许是某人的生日,也许是家里的宠物,单纯地拍着自己喜欢的事物。所有事情开始都是这样开始的,拍着拍着人不需要教,会自然而然会走到下一个阶段—美。 这时期的摄影者很可能真的是有拍就好。 纪录 2.美 拍久的人一定会发现「为什么人家拍得比较好看?」 所以摄影者会从单「纪录」,变成试着将纪录拍的「美」。因为摄影开始接触到更美丽的事物,用更美丽的视角,也是构图与摄影生活的开始。但只有美感还是有极限,当构图与生活也不足诠释心中的画面时,人会再进入下一个过程—技术。 这时期的摄影者可能希望自己拍出来的东西与周围某位比较会拍的人一样好看。

摄影常识基础: ISO感光度
ISO 感亮度是衡量传统相机,使用底片感光速度标准的国际统一指针,它反映了底片感光时的速度。传统相机本身没有 ISO 设定,只能根据光线和拍摄环境选择不同感亮度的底片进行拍摄,而数字相机、DSLR并没有此项限制,可以任意更改 ISO 感亮度,不过其原理是相同的,一起来学习正确的 ISO 感亮度观念吧! 数字相机,例如Canon EOS 5D Mark Ⅲ这样的DSLR并不使用底片,而是透过CMOS影像传感器以及相关的电子线路感应入射光线的强弱。为了与传统相机所使用的底片统一计量单位,才引入了ISO感亮度的概念。 数字相机的ISO感亮度相当于传统相机的底片感亮度,同样反应了它感光的速度。ISO可以随时根据拍摄环境和光线的变化更改设定,Canon EOS 5D Mark Ⅲ的ISO感亮度除了可以直接设定ISO 100至12800 外,更可以扩展到ISO 50(L)以及ISO 51200(H1)、ISO 102400(H2)的超低和超高设定,能够轻松应对复杂的拍摄环境。 设定ISO感亮度 在Canon EOS 5D Mark Ⅲ上设定ISO感亮度的操作非常快捷方便,按下机身上的ISO按钮,机顶液晶屏幕上会显示ISO感亮度设定接口,转动主转盘直接选择想要使用的ISO值即可。此外,按下机身背面的速控钮,也可以在速控屏幕上直接地调整ISO值。 操作方法 1.按下速控钮显示速控屏幕。 2.使用多功能控制钮选择要调整的参数。直接转动主转盘或速控转盘更改参数设定。

冬日户外拍人像跟踪对焦拍摄
陷阱对焦搞定预定轨迹 提前确认滑雪者在哪里的运动姿态最好,将焦点锁定在这里,当滑雪者经过此位置时,即按动快门曝光,这种方法称为“陷阱对焦”。这里有一个大家可以使用到的小技巧,就是对焦在“场景”上,而非对焦在人的身上。有些情况下,选手会经 过一片树林,这时候在和他确认做动作的位置后,用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在雪地的树枝上,然后切换到手动对焦模式,锁定焦点进行拍摄即可。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手部千万不要不小心碰到变焦环,导致手动对焦下,焦点位移、画面失焦。 跟踪对焦迅速锁住移动滑雪者 在光线充足的晴日里,自动对焦的灵敏度和精度最高,推荐开启所有的对焦点使用智能伺服模式进行跟踪对焦,尽量保持滑雪者在画面里的位置不变有助于提高自动对焦的精度。但在逆光下手中的镜头可能会出现来回“拉风箱”的情况,尤其是画面中有前景在对焦范围之内,也可能会导致镜头前后焦点来回切换。逆光情况下,我们最好使用遮光罩,或增加遮光板。一般长焦镜头都有最近对焦距离的选项,将其调到较远的一挡,也可以避免近景与远景焦点来回切换的问题。 预先设定对焦点在树上 使用智能伺服对焦,自动选择焦点 摄影师经验分享 推荐滑雪地点 崇礼多乐美地滑雪场,被9座2000米以上的高山环绕,地势从海拔1500米上升至2174米,雪地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厚度1.5米以上的天然积雪和长达150多天的存雪时间,形成了难得一见的天然雪脉。它拥有总长度超过8公里的初、中、高级滑雪道、猫跳道和波浪道,并建设有单板公园、树林公园和儿童乐园等多种滑雪娱雪区。 千万不要挡在滑雪者的路线上

必修课之一分钟就能拍出好构图
熟悉了各项 DSLR 、数字相机的操作后,最重要的是实际上阵去拍照了。面对不同的场景、主题,又该怎么拍、如何下手构图呢?其实并不难,只要跟着一些基本的构图观念与视觉概念,变化不同拍摄角度与镜头焦距,就算是摄影入门初学玩家,也可以拍出无比精彩的摄影作品喔! 风景摄影 1.利用前景增强空间感 「前景」是风景摄影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拍摄时不要只是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想要表现的主体上,而是要仔细的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合适的前景将有助于增加照片的空间感以及深度,若是能再利用季节特征、环境特色还能够让照片画面更加具有感染力。 手动模式, F8, 1/125秒, ISO 100, 焦距47mm。 2.选择适当的拍摄角度 根据拍摄主题和表现效果,选择最适当的拍摄角度,是拍摄出好作品的关键。这幅作品采用仰视的角度拍摄,摄影师巧妙的利用透视感,使树木彷佛高耸入云,突显出树木向天空伸展的强大生命力。 光圈优先, F11, 1/60秒, ISO 100, 焦距28mm。 3.大场景风景注重留白 在表现出这种大场景的辽阔风景时,必须注意为画面留下足够的「空白」,避免让整体画面太满,这种空间常常被称为「留白」、「呼吸空间」,营造出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舒适感受。

索尼RX1信噪比/动态范围测试结果出炉
Techradar公布索尼RX1信噪比/动态范围测试结果,总体水平接近A99,但JPEG格式和RAW格式的表现存在较大差距。 在与索尼A99、佳能EOS 5D Mark III和尼康D800的对比中,RX1 JPEG格式的信噪比在ISO 200以下与其他相机没有明显差距,但ISO 200之后RX1的表现急剧下滑。其动态范围则从ISO 3200开始与其他相机拉开距离。 当使用RAW格式(转换为TIFF格式)进行比较时,RX1的表现有了质的提升。无论是信噪比还是动态范围,表现都与其他3台相机接近,在ISO 6400以前其动态范围甚至更优。 JPEG格式信噪比测试结果 教程 RAW格式信噪比测试结果 JPEG格式动态范围测试结果 RAW格式动态范围测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