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磨皮美白,PS给人物脸部皮肤磨皮美白处理技巧
在磨皮之前需要下载一款磨皮滤镜:Portraiture,手工磨皮厉害的可以略过。用这款滤镜的目的是把皮肤柔化处理,消除多余的斑点。磨皮后再复制细节较多的通道到图层面板,用高反差保留滤镜提取细节,更改图层混合模式后可以得到细节非常突出的肤色。后期再用蒙版控制肤色范围即可。本教程示范的版本是CS3。 最终效果 原图 一、Ctrl + J复制背景图(后期作业练习的第一步,要养成习惯哦)。 二、滤镜——portraiture 柔化40。 这样做是为了模糊斑块。有同学问了,为啥不用高斯模糊更快?俺看到原作者正是用了高斯模糊出现了边缘虚化的后果,而用此滤镜可尽量避免。好了,确定。 三、再来一次柔化。
Photoshop给照片脸部阴影磨皮美化处理教程
作者磨皮的时候重点用到了双曲线,不过在处理的过程中还需用修复画笔等来修复大的瑕疵,用中性灰图层来控制肤色部分的高光及暗部。最终效果原图一、利用修补画笔或印章工具收拾脸上的凹凸处与显眼瑕疵。二、双曲线磨皮:分别选取画面皮肤中的高光与阴影区域,用曲线工具进行曝光调整。三、双曲线磨皮原理: 双曲线磨皮最核心的原理,就是利用提亮曲线与压暗曲线区域性地提亮与压暗画面中影调不均匀的皮肤区域。 首先要提及的是观察器的概念。 观察器是不影响最终图像画质,仅用于观察图像特点的工具。在图像上添加渐变映射、黑白与曲线调整图层,就可以形成简单的观察器。观察器的作用是最大限度凸现图像的特点,就算参数极端一点也没关系不会影响最终画质。我们可以看到磨皮前观察器下的图像如下图,它凸现了画面人物皮肤不均匀的地方。
Photoshop极坐标滤镜巧绘三维游泳圈
1. 启动Photoshop CS,新建一个正方形画布,再新建一个图层,填充为白色,设置前景色为红色,背景色为白色,执行“滤镜→素描→半调图案”命令,打开“半调图案”对话框,在其中设置“图案”类型为“直线”,“大小”和“对比度”值分别为12、50,应用该滤镜后图像中布满红色横条纹。 然后执行“编辑→变换→旋转90度”命令对条纹图层进行旋转,使条纹竖起来,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竖条纹 2.执行“滤镜→扭曲→极坐标”命令,在“极坐标”对话框中选择“平面坐标到极坐标”单选项,此时红色条纹以图像中心点呈放射状分布,效果如图2所示。 图2 应用“极坐标”滤镜 3.选择“椭圆选框”工具,按住“Shift+Alt”键,在图像中心点单击鼠标并向外拖动,会制一个正圆选区,(这个选区将决定救生圈的外径)然后执行“选择→反选”命令,按下“Del”键将选区内的图像删除。 4.再次将选区反选,执行“选择→变换选区”命令,按下“Shift+Alt”键拖动控制柄,使选区向图像中心缩小,然后按下“Del”键将选区内的图像删除,此时救生圈基本成型。 5.为救生圈图层添加“内阴影”图层样式,使救生圈产生立体效果,然后执行“图层→图层样式→创建图层”命令使救生圈图层与“内阴影”图层样式分离,最后再为救生圈图层添加“投影”图层样式,效果如图3所示。原文链接 图3 最后效果
最新发布
心形折扇
1、材料准备:两张软硬适中的粉红色卡纸(约18*26cm),一张淡黄色彩纸(约15*6cm),双面胶、剪刀、两根棒冰棍。2、将两张粉红色纸折成长条形(如图1);3、将折好的条形纸在中间再折一次(如图2),用双面胶粘合或针线缝合(如图4);4、其中一片稍作修剪成“心”形的上半部分;(如图4)5、将两张纸粘合。(如图5)6、将两根棒冰棍分别包上黄色彩纸;(如图6)7、粘到折扇的心形尖部,注意露出把柄。(如图7)8、折合成心形。(如图8)9、将这把亲手做的实用折扇送给你的心目中敬爱的老师吧!(如图9)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9
A4纸折CD套
真是太棒了!A4纸折CD套,来放CD和DVD。A4纸折CD套(放两张)注意:1.第一步很关键,线要对齐,不要误差太大了2.第三步折两个小折角的时候要保持两边的距离相等,这样后面对得齐3.第三步时可以把你的光盘的一条边(切线)紧贴中线,另一端头作为折小折角时的参考,这样可以较精确地控制CD套的大小(自己体会一下吧) 4.第五步中是把d的那个直角沿水平线平行放入b的"小套子”中注:A3纸折CD套是A4的二分之一适合放小的CD-R。
信纸教程系列
信纸的折法都很简单,因为要保持纸一定的平整性。虽简单,但却简洁大方。好看的信纸,配上别致的折法,有没有给某人寄信的冲动呢?! 信纸的折法都很简单,因为要保持纸一定的平整性。虽简单,但却简洁大方。好看的信纸,配上别致的折法,有没有给某人寄信的冲动呢?!
利用图层混合模式和通道抠图
这是原标志图: 现在要将标志中黄色的背景去除在这里介绍一种方法,先利用图层混合模式和色阶调整再通过通道创建选区,之后填充颜色来完成首先在标志图层下方建立一个色彩填充层填充的颜色选择标志色彩最浓的区域(如下图) 然后将标志层的混合方式改为“变暗(Darken)”
photoshop调整肤色19大秘诀
2. 色阶。拉动三个滑标,足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但亲和力远在曲线之上。打个比方说,曲线是元帅,那么色阶便是先锋了。3. 色相、饱和度和色彩平衡,并列第三位。4. 尽量不要使用“图像调整-变化”菜单。这个菜单无法量化,而且不能加蒙板,是专留给学徒们用的。5.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图像调整-亮度和对比度”菜单。这里的亮度常常带来白翳,对比又常常失衡。6. 如果你想用“图像调整-明度”菜单做点儿什么,那么你死定了。切记:这儿讨论的是调整色彩而不是着色,明度在这儿是100%的*指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永远不要去理它!7. 归纳言之,一个色彩调整问题如果有解,那么用曲线、色阶、色相、饱和度和色彩平衡这五个手段,就一定可解,而且我们强烈建议,除了这五个手段以外,不要再使用任何其他手段。8. 除非极其简单的调整,一切调整工作,都绝对应当在调整图层(可变蒙板)上进行。这样做起码有四大好处:a、色彩调整的每一步都是不可逆的,使用调整图层,使逆过程成为可能,历史记录远远不能望其项背。b、耗时越多的色彩调整,图像损失越大,使用调整图层,完全避免了这一弊病。c、操作者可以通过图层开关,逐一比较每一块蒙板的作用,这对于总结经验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d、调整图层可以简单重现或者拷贝,这对于成组成套成系列的色彩调整极其方便,你只要精心做好一张就可以了,其余的,统统依样画葫芦。9. 质言之,可变蒙板实际上也是一种通道,而且是比较高级的一种通道,除此而外,一般不必另外建立什么特别的通道或在单通道中进行什么特别的调整。事实上,上帝安排的诸色并不是孤立的(更确切点儿,我想借用一个医学上的名词说,诸种颜色彼此间是有所代偿的),个别调整常常顾此失彼,事与愿违。10. 饱和度不可不用,但必须慎用。白皙的肤色本质上是饱和度很低的肤色,但不能忘记,死亡的肤色也是饱和度很低的肤色。而且饱和度过低,容易导致画面平板;为了“白皙”而牺牲了画面的层次,为设计之大忌。
Photoshop提示暂存盘已满解决办法
打开Photoshop(所有版本设置都差不多),选择菜单: "编辑”---找到最下面的“预设”---“增效工具与暂存盘”,如"图1" 然后 把"第一(F)"设置你电脑上空间余量比较多的盘(如图2)。然后关闭photoshop重新启动一次既可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