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平面设计 > PS教程

最新发布

走出创作瓶颈 32个让你行动起来的摄影方法
走出创作瓶颈 32个让你行动起来的摄影方法

有没有觉得拿起相机却不知道拍什么好?又或者想跟以往拍点不同的东西,但又没有概念?下面我们就为你介绍32种摄影方法,来丰富你的摄影方式。  1. 365摄影计划  这就是每天一张照片,为自己设定目标与限制,通过日复一日的累积,建立自己的摄影经验与风格,是个不错的方法。  2. 日常物件  生活很乏味?此言差矣,正好拿起你的相机,去拍摄你认为很平凡的日常物件,一堵墙、一个篮、一道门,仔细观察然后拍出最好的角度与作品,这个世界会从此不一样。  3. 每月蒙太奇  把每月拍下来的照片拼起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例如制成一张多幅照片合成的桌布……  4. 一个景点,很多故事  找一个有很多人出入往来的地方,然后不停拍摄,可能是广场,可能是车站,又或者是某商店门口,你会在这里发现很多人情世事,很多值得拍摄的故事。  5. 盲拍

6 次浏览
超实用的17个步骤 教你如何拍好人像摄影
超实用的17个步骤 教你如何拍好人像摄影

一、更多让人物呈现最佳状态的技巧  人物摄影要获得专业效果比你想象中更难,原因很简单:专业摄影师雇佣令人赏心悦目的模特,而你也知道,模特之所以是模特,原因也只有一个——他们废寝忘食。当然,我是开玩笑。他们之所以成为模特是因为他们非常上镜。所以,让我们的工作更有难度的是:我们不是被迷人的模特环绕着。我们通常是为朋友,或者是为很多长相介于憨豆先生和赫特人贾巴之间的人拍摄。这也是作为一名人物摄影师,其工作比经验丰富的职业摄影师更有挑战的原因——我要从非模特相的人身上获得魔术般的效果。这也正是我们常常对我们的人物照片感到失望的原因(当然是在不是我们的过错时)。本章我们将会看到两种经过力证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每次都获得更好、更专业的照片。  (1)如何跟长相更好的人交朋友(如果你很富有,这非常有帮助)。  (2)学习控制灯光和控制被摄体的姿势。关键是要使用戏剧化的灯光,我所说的“戏剧化的灯光”其实是指没有光。这些非模特出身的被摄体被打亮得越少,最终的照片效果越好。实际上,考虑剪影或者长距离夜间拍摄,也就是距离被摄体100~200码拍摄——在这个距离上任何人都看起来非常不错(这也是距离产生美的原因)。不管如何,本章将告诉大家拍摄人物的方法,并提供一个地点清单,在这些地方经常有穿着比卢森堡的GNP还要贵的牛仔裤而且表情较好的人们游玩。  二、不要留太多头部空间  当一般人拍摄快照时,他们总是在被摄体头顶上方留有太多空间(如上图所示)。这是大多数业余爱好者常犯的错误,但幸运的是非常容易修正。但千万不要这么做 ——不要留太多空间。如果你记得本书第一卷中的人物构图技巧(被摄体的眼睛在景框上方1/3的地方),那么你就可以避免这种“太多头部空间”的问题。  三、人物方向  大多数图片都是水平方向拍摄(风光摄影),这也创造了最完美的感觉,因为相机就是以此种方式设计——水平支撑,这是快门按键在右上方的原因,正好手指可以自然地放在那里。  但是,专业肖像摄影通常都是垂直方向拍摄(这也是被称作“人物方向”的原因,但这个术语大多数时候都用在电脑打印图片的情形——你会看见一个风光片(横向)或者肖像(纵向)的按键)。所以,如果你想获得更专业的人物肖像,那么相机垂直放置,按照人物方向拍摄(当然,像其他规则一样总是有例外的,本章稍后会讨论这  四、拍摄人物?一定要有电池手柄

6 次浏览
超强的20个近距离拍摄花上昆虫的技巧
超强的20个近距离拍摄花上昆虫的技巧

现在正是百花争妍、拍摄漂亮作品的好机会,而拍摄花卉的同时,能够拍摄到昆虫们在花卉上的活动,更是非常吸引的作品。来自生态摄影师 Heather Angel 的分享,让我们了解多一点拍摄时的注意地方。事实上,这种生态摄影,确要认识天气变化、不同的花会吸引不同的昆虫、亦各自有独特的习性,是很生物科的一回事呢。(本篇作品的照片,都是由 Heather Angel 所拍摄,主要使用 105mm 或 70-180mm Nikkor 微距镜头)  1. 初春的晚上依然寒冷的话,没必要过早出外拍摄,因为昆虫自己都未热好身飞出来。  2. 有些昆虫会在花上过夜,所以找到时可能依然在昏睡,它们比较容易拍摄。  3. 在昆虫热身完成前较易被接近,因为它们会没那么活跃,亦会较多停留在花上。  4. 接近昆虫时,要避免突然而生硬的动作。  5. 避免在花上投下你或你相机的影子。  6. 从上而下拍摄昆虫的话,尝试让感光平面与昆虫保持平行;如果拍摄收起两翼的蝴蝶,则可从旁边拍摄。  7. 长焦段微距镜例如 200mm,可以增加工作距离,比较有利。  8. 别用脚架,以增加拍摄的灵活性。  9. 如可行,镜头转为 VR (Nikon) 或 IS (Canon),以减少震动。

9 次浏览
超简单的3招布光技巧让光线更加多元化
超简单的3招布光技巧让光线更加多元化

打灯也是一门艺术,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路,每一道光都有不同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外拍的时候,会用反光板、闪光灯来制造眼神光,从小细节的地方,丰富照片的可看度。当然使用棚灯也是同样的道理,除了要注意主体脸部的光线之外,还要考量到Model动作与光线的搭配,背景光线的明暗程度,必要时也是要出动蜂巢罩、柔光罩、透射伞......等小配件,来变化光线,增加层次。下面就要与大家分享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棚灯打出来的光线更为多元哦!  善用背景纸与对比,营造千变万化调性  除了柔光的拍摄外,棚内拍摄的另一个主流就是对比光的拍摄,而这类对比光用最多的情形,就是在背景纸上。下面这张照片是很标准的棚内背景纸打光作品。在这边,我们用了四支灯,一支是位于模特儿头上,打出主要影子的主灯;一支是在模特儿正面,加了透射伞的正面补光灯;我们也用了另一支灯打亮背景,让它不会太暗,也多一些层次;最后,我们在模特儿脚上再加一支蜂巢灯,用来制造地上的光点,便完成了这张照片。其实拍背景纸不难,重点是模特儿本身的动作扎实度,和你打灯时的所要表现的重点是什么。  以这张图为例,我一开始只是想要一张有单纯光影变化的单柔光罩作品,以表现出模特儿本身酷酷的个性;为了让光线不会太硬,所以我们用了150公分的八角罩。只是这样大的罩子因为打光范围大,加上为了加强人的对比度,所以我们选择了高一点和斜一点的角度来打光。但问题来了:这样一来,模特儿的前方和脸的下方会因为光线不足而反差太大,简单地说,就是这些部份会太黑;所以我们才会在正面再补一支灯。那为什么要加透射伞呢?主要是就是因为需要柔光正面的补光光线。  在加了这些光线后,我们又发现背景也是太暗了,所以我们才会再加一支出力很小的蜂巢灯,让背景出现一些层次,却又不会太亮而破坏了整张照片的感觉。最后加在脚上的光点(蜂巢灯),则是为了要强化戏剧性的效果。  说了那么多,其实马克只是想让大家了解:你在打灯时,一定要知道每一支光线是为什么而做;甚至是你在拍摄时,就必须要了解整张照片的调子会是什么样的感觉,这样才可以在你定好的大方向下,把灯光布置好而完成一张照片。  活用光与影,完成丰富层次感  同样的状况我们也可应用在下方的照片中。在拍这张照片时,我已经大概了解厂商要的光线是带有层次又不会太硬的光线,所以我们一开始就用了裸灯的方式来表现,因为裸灯的光线有些会经由其它介质反射而得到一些柔光,直打的部份又有硬光的特质,刚好符合厂商的需求。但在打完第一次后,因为背景都是白色的,感觉少了一点层次,所以我们在灯和人之间再加了一个假框,用打光制造出黑色的影子,以增加背景的层次感。  这例子中,一样也是先决定了主灯,之后再藉由事后的补充,来达到我们照片的要求,所以,打灯最重要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要先厘清自己的目的,再来打这个光线。

8 次浏览
利用白平衡改变相片的气氛
利用白平衡改变相片的气氛

   数码摄影面世以前,我们可透过不同菲林底片或颜色滤镜令影像呈现不同色彩。现在我们只需设定数码相机不同的白平衡模式,便能令影像获得不同色调!  Photo by kevenlaw  校正影像色温  现时数码相机的自动白平衡模式,已能提供相当准确的色温,不过在室内的灯光环境下,影像仍会经常出现偏色,我们应透过使用相应的白平衡模式矫正色温,例如在钨丝灯光源下,便应使用钨丝灯白平衡模式拍摄 ; 在荧光灯光源下就使用荧光灯白平衡模式;, 如果发现效果仍不理想,可透过手动白平衡模式即场校正,我们一般可以将灰色或白色物体放置于最终拍摄的光源下,利用相机测量;由于每部相机的手动设定白平衡的方法或有不同,需要可参考个别相机的说明书。  校正白色平衡前,画面偏黄  校正白色平衡后,画面变回正常  加强影像色彩  白平衡另一个作用,就是能够加强影像本身已存在的色彩,就如以下例子般,简单的选择阴天白平衡模式或阴影白平衡模式,就能够加强影像的暖调。  日光白色平衡  阴天白色平衡

3 次浏览
单灯+反光板拍出时尚大片
单灯+反光板拍出时尚大片

如果总是看着时尚杂志和男人装上的时尚大片眼馋,自己也想拍上几张,那就马上行动吧!看上去复杂的作品,其实并不是很难!  出镜专家 尤奕:时下当红的时尚摄影师,为《时尚先生》、《男人装》等拍摄热辣时尚大片;他还是网络红人,被POCO网友评选为“2008年度最受欢迎摄影师”!  器材推荐  佳能EOS 5D MarkII:最近非常热门的佳能最新全画幅数码单反,2110万像素的全幅CMOS,最高分辨率达5616×3744。ISO感光度设定范围为ISO 100-6400,可以扩展到ISO 50-25600。  外拍闪光灯:依据自己的需要购置,功率400W基本可以达到外拍需求;外挂电池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使用时间;灯架的高度和稳定性也应该在考虑范围。  反光板组合:“组合”的意思非常重要,这不是你简单认为的一块金色或银色反光板,而是具有一块柔光板,一个拥有金银两面的柔光板外套和一个全黑外套组合,因为在拍摄过程中它们会和灯光组合出四种不同的效果。  给“无敌兔”配个适合你的人像镜头  普通影友如果对拍摄时尚人像大片非常感兴趣,一般我们会推荐24-70镜头;你还可以选择50/1.4或85/1.8,它们价位适中,拍  摄效果也比较理想;有更多的预算可选择50/1.2、85/1.2或135/2大光圈L级镜头。  01柔和光线打亮模特全身

4 次浏览
美女街拍实例摄影教程--屋檐下的花季雨季
美女街拍实例摄影教程--屋檐下的花季雨季

美女街拍实例摄影教程--屋檐下的花季雨季  拍摄地点:火车站  拍照技巧: 遇到阴雨绵绵的天气,可以选择店面漂亮的骑楼或有遮阳伞的广场拍摄。  除了在地铁站拍摄,火车站也是一个适合拍照的地点。这组照片的拍摄地点位于某火车站的二楼广场,有很多门面漂亮的餐厅可以拍摄,户外也有阳伞、骑楼可以遮雨,即使是下雨天也不会有太大的困扰。如果外拍时天气不好或不想跑太远,可以考虑找交通比较方便的地点,避免下雨塞车等困扰。要注意的是,广场上的开放式桌椅有时是属于店家的,若坐下来取景拍摄,最好还是点杯饮料消费一下。  通常店门口都是装潢很用心的地方,因此可以选择由此开始拍摄,这里不会有室内光线不足的困扰。这时最忌讳到此一游的拍摄方式,因此要请模特做一些动作,例如在门口自拍、望向远方、或者是推门进入等,这样会比较生动活泼。摄影教程  如果要跟环境互动,我会选择有点倾斜的构图,前一张看起来就会比后一张活泼。

5 次浏览
拍摄孩子成长系列照片的技巧
拍摄孩子成长系列照片的技巧

替年幼子女定时拍摄成长的对比照片,永远都是很有趣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显著的分别,却又有迹可寻,同时又能感受成长的喜悦。来自Making it Lovely的分享,这辑关于小女孩Eleanor由出生到两岁的照片合集确实很有趣,以下还有拍摄心得分享。  对比之下,刚出生到两岁之间的差异确实又明显又可爱。  1. 决定拍摄间隔  每周甚至每日一张当然很有趣,但这涉及太多工作,一年要拍摄52张指定的照片甚至要365张,并非易事。由零到两岁,每月一张看来间隔上比较理想,看到分别,又不至于太疏落。  2. 不要随意松懈  指定日子是重要的,例如你决定每月第一日拍摄,就不要认为拖多一天两天可以,因为这样你不但会落后进度,更可能慢慢就放弃,而且坚守日子会让这个过程更深刻。  3. 一致性是关键  找一个在未来日子不会改变的地方,例如Eleanor的客厅已经装饰完毕,短时间内都不会改动,拍摄角度、色调、构图都要相同,保留唯一改变的元素就是小孩本身。  4. 要有比例尺

5 次浏览
怎么样的照片才是好照片
怎么样的照片才是好照片

怎样的照片才是好照片?如何拍出令人满意的作品?相信是绝大多数摄影爱好者的疑问。怎样才叫做好确实有一点主观性,一张照片不可能令所有人都觉得完美,不过也并非毫无根据。来自SLR Lounge的婚礼摄影师Pye的建议,如果可以做到以下的特征,你的照片就能给人留下良好印象,确实很值得参考。  1. 出色的构图  不论是三分法、平行、引导线之类,良好的构图是好作品所必备的技巧,既能突出主体,又可以增加照片的可读性,让人更容易理解照片的内容。例如上图使用三分法,三分一的地面,三分二的天空,加上新郎新娘的平行构图,使作品看上去自然而悦目。  下图则使用了螺旋形引导线,观众易于跟随构图聚焦于新娘子,作品抢眼。由于构图方法很多,大家要多观察不同佳作的构图法,并且学习这些技巧,建立扎实的构图习惯与基础。  摄影教程  2. 捕捉情绪  情绪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强大语言,越能捕捉情绪,越能牵动观众的心,例如上图伴娘的激动心情,或下图两父女在开怀大笑,都让作品变得更美好。所以要时时观察着对象的情绪变化,例如听到有趣的笑话,全场大笑的话,就是拍摄好时机。 

4 次浏览
John McDermott:如何得到一份摄影工作
John McDermott:如何得到一份摄影工作

John McDermott是一位业内极负盛誉的体育摄影师、肖像摄影师。2012年,PDN杂志对他进行了专访,他向记者讲述了他是如何得到阿迪达斯艺术采购Naomi Savage的青睐,和如何获得阿迪达斯的拍摄工作的,这对任何想以摄影为生的人来说,都是一次不错的经验之谈。  John McDermott的求职之路:  寻求联系  Savage曾提到,多年来McDermott都在给她发作品,她曾一度想聘用他,但由于没有合适的职位而搁置。McDermott说他很乐意为阿迪达斯公司效劳。因此自2006年起他就开始给Savage邮寄作品,并且最终得到Savage的个人联系方式,添加到自己的邮寄名单中方便联系。他说:“我会不断寻找我所喜欢的工作,寻找这样的个人及公司。我也为此创建了联系名单,同时我也会用到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这样联系起来更为快捷便利。” 虽然已做好新一轮的印刷制品的准备,但他每年仍会邮寄两到三次的电子版作品。  做大做强  McDermott说大家都邮寄明信片,而他却从不这样做。他与有着奇思妙想的设计师兼印制师—Steve Zeifman一起制作图片,与别人不同的是,这些图片通常只有一两个人物形象。它们体积小巧、制作精良,长宽分别为8.5、5.5英寸。McDermott说:“我只想做一些东西,清新纯净、简单自然。人物形象才是真正的主角。”  的确,此方法效果显著。Savage谈到,McDermott的人物形象作品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并且十分好奇,他是如何使那些人物形象如此鲜明生动、栩栩如生,并将主题完好保留下来。透过他极强的聚焦力及职业敏感度,我们还可以读出运动员强烈的感情色彩;我们还可以看到他们弯曲着的腰背、强健的肌肉、甚至微小到一滴汗水。这正是他能恰当的把握图片尺寸所带来的效果。可以说,如果图片再小一些,细节也不会如此清晰可见了。  细节决定成败  Zeifman认为制作一份成功的应聘画册需将图片、设计、清晰的行动口号结合起来,而适当的神秘性会让画册锦上添花。在为McDermott制作应聘画册时他便运用了这一手法。  首先,他将McDermott的公司名称、电话号码、网站地址置于图册封面,以便用人公司从中获取更多信息,便于随时联系。之后,将McDermott用于应聘的图片按一定顺序排列,“如此,便能为读者带来不断探索发现的乐趣。”最后,在图册背面附上作者个人信息,并将图册装入与之大小、样式匹配的信封寄出。

4 次浏览
共计15240条记录 上一页 1..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52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