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s减去顶层形状不管用什么意思在哪设置?
在用ps做路径或者形状合成的时候,经常会做所谓的布尔运算,也就是形状或者路径的加减乘除,其中比较难理解的是减去顶层形状,如果只是减去形状,可能要更容易理解,那么减去顶层到底是什么意思,哪个是顶层形状,顶层是怎么设置的,能更改么,带着这些问题且看本文讲解。 1、路径工具选中之后,在上端选项的【路径操作】菜单中,可以找到【减去顶层形状】, 2、举例说明一下,左侧工具栏切换到【椭圆工具】,在背景图上绘制出一个圆形,图层面板上可以看到新增了一个形状图层,笔者设置为形状,是为了更加方便理解,当然这里也可以绘制路径。 3、一个圆形形状画出来之后,如果要再画一个元,可以直接在背景图上话,默认情况下鼠标变为【加号】样式,此时会自动新增一个形状图层,也就是说这两个形状,产生了两个图层,如果要做布尔运算,是需要先合并形状,在进行设置,形状的合并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E”, 4、绘制第二个圆,也可以在一个图层上完成,前提是先按Shift键,此时鼠标变为了一个大一个小【双加号】样式,按住shift键,再按住鼠标左键,此时就可以松开shift键了,如果想要正圆形,可以继续按住shift键, 5、两个圆形绘制完成,默认的路径操作都是【合并形状】,也就是相加的效果,大圆加上小圆,得到的还是大圆,所以没有变化,想要得到圆环的效果,就要减掉小圆,此时用【路径选择工具】点击选中小圆,上端选项中,点击【路径操作】图标,下拉菜单里面,点击【减去顶层形状】, 6、最终的效果如下图所示,小圆被减去,剩下的是圆弧效果, 7、那么为什么小圆就是顶层图形?因为先画的大圆,后画的小圆,所以小圆处于顶层,其实形状的层级是可以手动设置的,选中形状之后,点击上端选项【路径排列方式】,下拉菜单里面,可以看到【将形状设置为顶层】,以及其他选项,所以【减去顶层形状】,就是减去处于顶层的那个形状。 路径的布尔运算,需要路径或者形状处于一个图层中,如果在操作中遇到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讨论。

Photoshop 鼠绘紫魅妖姬
最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非常妖媚的女子,她拥有超黑而又超密的睫毛、黑黑的眼线、大片的腮红、红红如水晶般的双唇、乌黑的头发。充满着神秘气息的女子,很是抢眼。笔者今天来告诉大家此紫魅妖女的PS鼠绘制作过程。 老规矩,我们先来看看我们要打造的这位紫魅妖姬的样子: 最终效果图 1.首先打开PS,建立一个新的文件,长宽自己来定就可以最重要的是分辨率定为72就可以。正常屏幕观看给72就可以如果要打印出来的话就要根据纸张的大小、材质来定了。多多学习一下打印方面各个参数也是很不错的,对以后的实践工作会带来很大的帮助。(图1-1) 图1-1 2.用钢笔工具把人物的大体轮廓勾画出来,这个图绘制的是正面的效果,正面比较好绘制,把路径保存起来。新建一个图层,填上皮肤的颜色,这里皮肤的颜色RGB值为:239、198、178。(图2-1) 图2-1

用Photoshop打造撕纸文字效果
最终效果图 1、新建一个文件,设置宽度为10厘米,高度为5厘米,分辨率为300像素,模式为RGB的白色文件。 2、打开通道面板,在控制面板下方单击“创建新通道”按钮,生成新的通道Alpha 1,执行菜单栏中的“滤镜”“渲染”“云彩”命令,效果如图01所示。 图01 3、进入图层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下方单击“创建新的图层”按钮,生成新的图层“图层1”,选择工具箱中的“横排文字工具”,在文件窗口中输入文字,效果如图02所示,按确认键,文字变为选区,效果如图03所示。 图02 图03 4、单击工具箱下方的“以快速蒙版模式编辑”按钮,使图像进入快速蒙版状态,效果如图04所示。 图04 5、执行菜单栏中的“滤镜”“像素化”“晶格化”命令,在弹出的“晶格化”对话框中,将单元格大小选项设为7,如图05所示,单击好,效果如图06所示。 图05 图06 6、单击工具箱下方的“以标准模式编辑”按钮,使图像退出快速蒙版状态,效果如图07所示。 图07 7、打开一幅报纸图片,并调整它的色相/饱和度,效果如图08所示。执行菜单栏中的“编辑”“定义图案”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将报纸定义为图案。 图08 8、执行菜单栏中的“编辑”“填充”命令,打开填充对话框,设置参数如图09所示,选择自定图案为报纸图案,单击确定,文字效果如图10所示。 图09 图10

抽线效果新思考
Photoshop中的混合模式是其理解难点,它的实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看不见蚁行线的选择。通过混合模式,可以以确定的方式决定哪些色阶的像素被屏蔽或者改变,因此,了解混合模式的作用机理,对用户有的放矢地使用PS达到目的非常重要。下面通过一个实例,说明如何使用PS中的颜色减淡模式抽出图像中的线条,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打开图像。 将“背景副本”的图层混合模式由正常变为“颜色减淡”,文档似乎变得空无一物,但是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图像上还有一些黑色的杂点。想一想这是原图中的什么色阶的像素?
最新发布

简单4招小植物拍出大世界
说到拍摄植物,不少人都应该感到很苦恼。若是观看网上的作品,也许你会觉得根本没有办法拍出那么好的作品。怎么把植物拍得有活力?怎么在植物片子里渗透入自己的感情?拍摄植物,难道就只能这么平凡无奇了么?不是的,编者今天带来几组片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赋予植物片子另外一种生机。 一、明媚暖意:闪亮的背景光斑 身处在充满阳光的温暖空间中,却只能拍出冰冷的照片,这实在太可惜了!如何能把明媚的阳光带入我们的作品之中?虚化的背景光斑可以帮助我们。 巧用背景的光线。温暖的光斑,使整幅画面充满了暖意,明亮得透进人的心脏里,画面极富感染力。 二、明暗对比,突出主体 但不是每个场景,暖意都会充满画面。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办法捕捉美丽,只要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摄影主体和背景仍然存在明暗的对比。这时也能有别致的拍摄方法:将稍暗的一方和较亮的一方进行对比,你会惊讶于你所看到的画面。 三、色彩对比,永远的主题 在明暗对比不强烈的环境下,我们也可以通过色彩对比来突出摄影主体。色彩的对比,让画面看起来生动活泼。鲜艳的颜色,总能一下子就吸引别人的眼球!

展现色彩与光效的艺术在家中拍泡泡
在家也能发挥拍摄创意,利用洗涤剂或油创造惊艳的静物照片。 艺术摄影师沙龙· 约翰斯通(SharonJohnstone)喜欢静物拍摄。为了创造气泡的微距画面(见上图),她在满满一杯水里加入了几滴橄榄油。“经过大量试拍,我从失误中发现加入几滴洗涤剂可将油泡分离成较小的气泡,而且还能防止它们塌陷。”她说。 要想制作出色彩丰富的背景,沙龙还有一些聪明的“小把戏”。“我会利用不同的背景,而所有这一切都来自于从五彩缤纷的包装纸到羽毛的小工具,将它们简单地放在玻璃下面即可。”她解释。 沙龙利用佳能MT-24EX双头微距闪光灯来为油和水打光,这个设备可让她在均匀的光线下拍摄,而这也使气泡的细节更加精细。“如果你不能自己拿着微距闪光灯,那可以使用家里最普通不过的台灯,甚至是窗口的自然光线。”她建议。 如果要涉及到后期制作技术,沙龙只是简单地增加一些对比度来增强细节。“我还一直会检查照片中的灰尘,”她说,“无论我怎么做,水里似乎总是有一点点灰尘。在Photoshop中你可以利用克隆工具将其修复,但是在拍摄时还是要检查清楚,并且尽可能把它们从气泡中去掉!” 拍摄窍门 使用微距镜头, 或者选择更便宜的方法——标准镜头上加装一个延长管,来获得额外的放大倍率。 拿一个碗或者玻璃杯,在里面注满水后,加入几滴橄榄油和洗涤剂来制造出气泡。 将单反相机设置到手动曝光模式,然后设定快门速度为1/250秒以同步闪光。 保持在ISO100的低感光度值,调整闪光灯强度,调整光圈来平衡光线。你应该从f/16的光圈值开始拍摄。

迷你火车的加拿大越野之旅
来自摄影师Jeff Friesen的创意 ,丰富的想像力令他决定要让自己一列5厘米高的迷你火车模型踏上周游加拿大的越野之旅。这是一辆按精确比例缩小后的复制品,在镜头下,它就像一辆幽灵火车,时而在悬崖山水间出现、时而在麦地树木间穿梭……这都是其它真正的火车所无法涉足的地带,但是在画面中它又有十足的真实感,给人一种新鲜的视觉体验。同时这也是摄影师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在向我们展现广阔的、多样化和美丽迷人的加拿大。

佳能24-70mm f2.8L II分辨率个体差异测试
佳能24-70mm f/2.8L II 之前我们已经看过了Roger Cicala做的佳能24-70mm f/2.8L II镜头分辨率测试。在测试中,新款24-70mm的表现远远超过了旧款镜头。不过那次Roger只测试了5支镜头,不足以充分说明这支镜头的整体表现。 在网上其他对新款24-70mmL的评测中,大部分的结果同样是这支镜头分辨率很出色,但也有部分结果不尽如人意,而且集中在70mm端。因此,在收集到足够的测试样本之后,Roger对新款24-70mmL镜头重新进行了大量测试,希望找到这支镜头的个体差异分布情况。 注意:如果你对有关变焦镜头分辨率的个体差异的基础知识不了解,请不要继续阅读本文。否则后面的内容可能会让你困扰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 分辨率个体差异 在这一次测试中,Roger共测试了70支新款24-70mmL镜头,并将它们的结果(蓝色点)显示在下图中。图中同时还加入了125支旧款24-70mmL镜头的测试结果(红色点)以供参照。以下的测试都是针对镜头70mm端进行的。 分辨率测试结果 上图中,横坐标表现镜头中心的MTF 50结果,纵坐标表示从中心到边缘的平均结果。坐标图上的每一个点代表一支镜头的最佳结果。 从坐标图来看,新款24-70mmL分辨率的分布范围与旧款镜头差不多,说明新旧镜头在个体差异上的表现差不多。另外注意到有3个点明显脱离了集中分布区,意味着在70支镜头中有3支镜头的分辨率(70mm端)弱于平均结果。 为了让大家对上面的数据有一个直观印象,下面是两支镜头拍摄ISO 12233标板的100%截图。其中一支镜头来自最好的10支镜头,另一支来自最差的10支镜头(不包括那3支例外)。Roger没有说明哪一张图属于哪一支镜头。相信大家认真看的话是能分辨出来的。

优化画质极佳 腾龙SP AF Di 90mm
腾龙SP AF Di 90mm F/2.8 MACRO是一只专门为数码单反优化的镜头。Di的意思就是Digitally Integrated Design缩写,可以理解为数码化综合设计。这支镜头拿在手中,质感称不上多么优秀,毕竟只是塑料材质的镜身,为节省成本作出了妥协。黑色镜身,配上金字标识,还是相当漂亮的。目前商家报价为3218元。 腾龙 SP AF90mm F/2.8 Di Macro宾得卡口 腾龙(TAMRON) SP AF90mm F/2.8 Di Macro镜头具有Macro1:1的等倍率能力,实力不容小视。它的焦距为90mm,光圈为F2.8,镜片结构为9组10枚,最小光圈为F32,全长为97mm,滤镜口径为55mm,重量为405克。 腾龙(TAMRON) SP AF90mm F/2.8 Di Macro 腾龙(TAMRON) SP AF90mm F/2.8 Di Macro外观手感比上一版的镜头感觉好,对焦环手感很好,整体重量更轻巧,色彩还原好,在色彩的锐度上有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对焦速度要快很多。 编辑点评:大大的推拉式对焦环位于镜身前部,是腾龙镜头的特色,拉到手动对焦位置,前端会露出蓝色的镜头环,很是拉风。对焦窗两侧,用金字明显标识出镜头的型号以及数值参数。旁边是对焦行程切换拨盘,拨至“LIMIT”档,对焦距离将锁定在以近摄为主的0.29m-0.4m距离段,或者是0.45m-无限远的更加通用的距离段。

教你如何拍摄迷人的耶稣光
相机可以捕捉许多人眼可见、不可见的神奇景象。大自然中的光影变化,加上其它的环境因素,让一加一不会等于二,而是能创造出更美妙的奇景,例如耶苏降临大地所呈现的耶稣光,就是许多风景摄影玩家所追求美景。来自波兰的摄影师Boguslaw Strempel 就专门在山间捕捉这些不易被发现的秘密时光哦~ 摄影是神的游戏 什么是耶稣光?耶稣光的形成,靠得就是雾气或是大气中的灰尘,当太阳照射下来投射在上面时,我们就能明显看出光线的线条,加上太阳是大面积的光线,所以投射下来时,不会只是一点点,而是一整片的壮阔画面。耶苏光,也有人叫它佛祖光或是云隙光,但不管称呼为何,它能为风景带来一种神圣的静谧感,让人感到福至心灵。 其实不一定在山间才能碰到它,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周围环境的云、雾、灰尘及太阳做点变化,都能悄悄看到耶稣光的踪影。只是在山林里,因雾气较多,环境的构成条件较为理想,所以比较容易出现天神下凡的景像。这么说,在平地到哪找神迹,最快的捷径就是从海边找,日落时分,云层较为密集的时侯,就愈容易找到。 拍摄迷人的耶稣光,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拍摄光线,所以把光圈开大,就能立即捕捉,那就错啦!相反的,拍摄耶稣光需要缩光圈,最好把光圈缩到F8或是更小,让眼前的景物,不管是前景、远景,都能清晰显现。由于缩光圈的关系,在拍摄时,记得要架脚架,延长快门时间来让曝光达到平衡。可以视拍摄情况做决定,在光线反差大的情境之下,可以利用渐层滤镜或是黑卡来搭配做使用。 来自波兰的摄影师Boguslaw Strempel就在波兰与捷克附近的山林里,找到许多美丽的晨间雾景,利用现有的气候条件,更改相机的设定,耐心等候,早起鸟儿就可遇见上帝,这些精彩的天显神迹摄影作品,就是最好的证明啦!

跟Lomo学摄影 10条黄金定律拍出好照片
1.到哪都一定要带着相机 Take your camera everywhere you go. 摄影便是留住一刻,若果你刚巧遇到值得拍下的情景但身旁S没有相机便后悔了,其实大部份的手机现在也有拍摄功能,这条rule应该很容易达成吧? 2.不管何时何地都要拍 Use it any time – day&night. 多练习是成功的法门,多拍可以使你更用脑 – 想想这个时候可以怎样拍得有创意呢? 3.将lomography融入你的生活,再忙也要LOMO Lomography is not an interference in your life, but part of it. 摄影教程 再忙也要拍照,试试在生活中找出拍照的乐趣,让看到相片时会会心微笑吧! 4.试着从各个角度来拍摄

如何对冰雪摄影进行构图
一位著名的画家说,构图是音乐,内容是诗文。冰雪摄影达到这个境界绝非易事。特别是构图,这是按下快门前最重要的瞬间。优秀的摄影师在取景器观察拍摄对象的暂短瞬间里不是看见什么拍什么,而是利用这暂短的时间合理、巧妙地安排整个画面的布局,以表现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效果。 我在二十多年的冰雪摄影中深深感到,构图是这一题材诸多学问中最重要的一门,是作品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如果上升到艺术范畴,构图不过硬,其他技能和学问再好,付出的辛苦再多也无济于事。构图既然如此重要,怎样才能不断提高其水平和技能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多学习构图知识,从理论上掌握构图的基本章法;二是多观摩名家的作品,了解其创作特点和经验,但要防止重复和模仿;三是把握冰雪的特点,多观察多拍照,积累多了,自然就提高了自己的构图能力。 具体到成千上万的每一作品,应有一些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的东西,例如彩岩与冰河这幅作品, 是2008年在阿尔山不冻河边完成的,在白茫茫的雪原中,我被冰河边的彩岩与冰块所吸引,岩石上苔藓遗留的彩斑鲜艳夺目,依附在彩岩边的十几米长的冰块被河水冲刷成一段段,但仍顽强的漂浮在冰河上。 错误的构图: 这样的构图让人的视觉感觉很不舒服,没有视觉的延伸感。 正确的构图:摄影教程 为了拍好这幅作品我在零下30度的寒冷中坚持了约一个小时,在河边的乱石和积雪中艰难的进行反复选择,同时不停的拍摄,最后站在距这块彩岩约两米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我终于找到了让人心动的景色,我迅速的把彩岩作为主体纳入画面,之后又调整提高机位,形成居高临下的视角,不停地转换取景器中画面的虚实关系和构图 的比例,最后决定让彩岩作为兴趣中心与那排近十几米的晶莹冰块形成对角线式构图,黑色岩石的质感、岩面上醒目的黄斑、冰排四周的透明纹理,使画面充满了三维的立体感。 在构图上注意把握了突出主体、认真选择、精心构图的基本要求。另外全景式画幅的优点排除了干扰画面几块乱石,使画面变得简洁而不简单;广角镜头作用缩小了远处的冰块,产生近大远小的透视感,又让作品变得宽广和大气。为了保证拍摄的成功,我先后拍摄了十多张样片,并从中选出这张自己非常满意的作品。这幅作品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刚”与“柔”是一种独特的注释。

盛夏海滩摄影全攻略
炎热的夏日,喧嚣拥挤的都市,很多朋友都会选择去海滩走走,不仅可以避暑也能让人找到片刻的幽静,这样难忘的瞬间,怎么能错过,拿起相机,尽情的拍照吧! 1、拍摄时间的选择 作者:摄* 白天阳光强烈,均匀照射在沙滩上,去海边度假游玩,在躺椅上肆无忌惮的晒晒太阳,或者是扑到海水里尽情的游泳嬉戏,每一刻都快乐无比。但是如果去拍海滩风景,就要尝试更多的时间段才行。 拍摄难点:白天阳光虽然充足,但是海边游人太多,画面杂乱,另外光线太直接,太平淡,很难拍出唯美的海滩照。 常规方案:选择早晨和黄昏时刻,色温较低,阳光泛出金黄色,另外光线角度更倾斜,所有的物体都能拉出长长的影子,游人较少,更容易表现海景的空旷辽远。 突破练习:敢不敢试试夜晚拍海景?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安静的海边,海风吹透了一切,都刚刚好,那就拿出你的装备,来一张吧,记得带上三脚架。 2、构图要点与视角选择 构图难点:海边构图最大的难点,是海天相接处,那条水平线,构图时,一定要注意水平线的位置,因为很容易造成画面被一分为二的感觉。 解决方法:充分运用构图的三分法,让地平线置于画面三分之一甚至更少的位置上,弱化分割感,也可以多多尝试其它的海天比例,一定会有新发现。

空气感枫叶,利用雨天拍出冷冽感
现在又是追枫的季节了,*因为地理位置及季节特性,想要在十二月看到变红的树木,是有一点难度。所以我决定到一些枫叶较为知名地点拍照-福寿山农场,这大概也是多数人没时间自己找景点的选择。大部分的人希望在拍摄枫红时,都有蓝天可以搭配。但好景不常,天公伯并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万一下雨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雨天的拍摄策略 在拍摄风景时,我们不能只有A方案,有时也要多准备几个B、C案,甚至更多备案,这样才不会在遇到状况时,一筹莫展哦! 携带三脚架:有三脚架,相机可以架稳,拍摄者也可以撑个伞挡雨。另外,下雨天的光线较暗,有脚架协助稳定也是好事。 防雨的措施:在微雨的状况下,在镜前加个遮光罩即可。如果忘了带遮光罩,像Herman一样,准备一顶具有硬材质帽檐的小帽子,可以帮镜头的前端遮雨,保持干爽。因为面上卖的相机雨衣,价格并不便宜,建议大家可以花个30、40元到便利商店买件轻件雨衣。把雨衣的袖子扯一段下来,可利用前端的松紧带,束在遮光罩上,其余的部份则能帮镜头及机身遮雨。 镜头的选择:标准变焦镜是拍照的基本款,但如果能带一支长焦段镜头,用来应付*的稀疏枫情,会让你开心十倍,若可以的话,可以再增加一支微距镜头。 枫叶拍摄技巧 选择深色的环境当作背景:较深色的背景,如树干,可以让枫叶在深色背景中突显出来。拍摄模式,可以设定在A模式(光圈先决),光圈可以设定在F3.2-F4左右,记得把曝光补偿调整为负补偿,才不会过曝。摄影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