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平面设计 > PS教程

最新发布

拍摄微距和人像的利器 环型闪光灯
拍摄微距和人像的利器 环型闪光灯

环型闪光灯(Ring Flash)能够为摄影人带来与别不同的光照效果,它除了适合微距摄影外,不少摄影师都用上环型闪光灯拍摄时装影像。究竟环型闪光灯有何特别之处呢?  克服补光难题  要灵活运用闪光灯辅助摄影并非一件易事,摄影人经常要平衡自然光及闪光灯之余,明显的阴影或过度曝光的情况皆会令影像看上来十分突兀。当摄影人拍摄微距题材时,不时会用上闪光灯补光,但当镜头太接近微细主体时,便有机会阻挡闪光灯的光线到达主体影响曝光。  此外,人像主体在不平衡的光照下,摄影人也较难拍摄到满意影像。这时,摄影人可以选择使用环型闪光灯,这种特别的闪光灯能够为主体提供均匀的照明,适当运用的话,更能令影像看上来别具一格。  什么是环型闪光灯?  基本上环型闪光灯就是一组安装于镜头前端的闪光灯,当相机进行曝光时闪光灯会同步进行曝光,形成影像的主要光源,并从主体四方八面照向主体,形成均匀的光照效果。不过,现时市面上大部份环型闪光灯都不是真正环型闪光灯,意思是其闪光管并不是环型,而是将左右两方的闪光灯头所发出闪光扩散至整个闪光环上。  DIY环型闪光灯  市面上有不少环型闪光灯可供选择,不过价钱并不便宜,因此网上有不少DIY环型闪光灯工具的教学,其原理是摄影人自行制作一个导光管,将外置闪光灯所发出的光线引导至镜头前方,为主体进行照明,摄影人可以Google「DIY Ring Flash」,便能找到不少参考信息。  环型导光管  市面上亦有一些现成配件可以模拟出环型闪光灯的效果,较适合一些业余的摄影人。这些配件亦是将外置闪

6 次浏览
创意摄影的重要概念 曝光
创意摄影的重要概念 曝光

创意摄影中和亮度相关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曝光度。曝光在汉语中似乎总是意味着不可见人的东西被公之于众,在前期摄影中,曝光就是将感光媒介暴露在光线下,并靠机械元件来实现对通过镜头的光量的控制。数码相机的曝光原理与胶片时代相同,只是用感光元件代替了以前的胶片或相纸。前期曝光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现场亮度和相机与镜头的性能,如果难以获得完美的曝光,我们还可以利用后期处理来进行曝光调整。对有些人来说,后期调整越少越好,越少就越能够保持原始状态的完整性。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这些所谓的原始数据仅仅是一个半成品,是摄影素材,最后的作品将在后期软件或是暗房中完成。在摄影史上,关于前期和后期的争论一直喋喋不休,归根结底,很多都是在争论后期和前期的比重问题。  感光后的胶片用化学药剂处理后,我们就能看到相机所记录的影像了。但如果曝光控制得不好,照片不是太亮以至于失去应有的细节,就是太暗以至于细节淹没在黑暗之中。这最亮和最暗之间的范围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感光宽容度。从技术上来说,更好的宽容度能保留更多的细节内容,为后期处理提供更宽阔的空间。今天的摄影师很少需要使用测光表,而以前,在摄影师成功拍摄之前,这是必须要越过的一道门槛。传统胶片的曝光控制过程比较复杂,早期摄影师们为了能控制好通过镜头(或是小孔)在感光媒介上形成清晰而亮度适中图像的光线而费尽了周折,最初那些照片就像初学者第一次拍照时那样,不是一片黑暗就是一片惨白,用专业摄影术语来说就是欠曝(曝光不足)或是过曝(曝光过度)。数码相机的曝光控制已经不是什么技术问题了,如果你不了解曝光技术原理,在拍摄时用AUTO档或是P档都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剩下要做的就是盯着目标按下快门了。  图1.1.10 一张曝光过度的照片,波形向右方严重偏移并溢出。图1.1.11 一张正常曝光的照片,主要波形集中在中亮度区。图1.1.12 一张曝光不足的照片,其直方图形态显示波形向着左侧偏移并溢出。   判断曝光是否正确,抛开美学意义上的亮度,仅仅从画面的直方图就可以知道曝光的状态。上面3张照片分别反映了曝光过度(图1.1.10)、曝光适中(图1.1.11)和曝光不足(图1.1.12)在画面亮度上的状态和对应的直方图。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波形集中在直方图中部并且坡度平滑,不会在两头陡然降低或是消失、断裂,然而在拍摄中,这样理想的直方图通常是不存在的。波形高而平,说明照片在各个亮度区间的信息都保存完好,两头降低则说明照片中高光和阴影的比重适度,但是,这并不能代表这是一张美丽的照片。  技术层面的曝光准确和美学层面的曝光完美在意义上是不同的,正如弗里曼・帕特森(Freeman Patterson)所说:“若一卷36张照片均为适度曝光,意味着摄影师无任何新的尝试。”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艺术摄影的本质。即使是拍摄同一对象,一张明亮的照片和一张昏暗的照片给予观者的感受也完全不同。怎样通过对照片的亮度控制来传达我们的内心感受,并通过与众不同的亮度处理使得照片获  图1.1.13a 我的兄弟要我为他拍摄一幅高调作品。他手拿一个橘子,在闪光灯下,高速快门让橘子定格在他的两手之间,黑色的衣服和颇有质感的登山裤在光照下看上去很舒服。图1.1.13b 在LR 中显示这幅照片,红色的部分表示完全过曝。直方图也明确地显示出了这一点,波形完全偏向右侧的亮区并溢出了。因为这幅作品不是彩色的,我们无须顾及色彩的倾向,而从最终的黑白作品上,我们能看到这是一张完好的、符合我们要求的作品。在这里,曝光标准不会影响我们对作品的判断。   与亮度相关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对比度。  对比度是高光到阴影之间的灰度阶梯状态。对比度越强,明暗之间的中间调丰富程度就越低;对比度越弱,明暗之间的中间调就越丰富。对比度的强弱传达出摄影师对亮度层次的软硬主观感受。

10 次浏览
作品赏析:云之城 浓雾中的迪拜
作品赏析:云之城 浓雾中的迪拜

   居住在迪拜的德国摄影师Sebastian Opitz捕捉到了这座城市在浓雾中呈现出来的超现实场景。大雾“席卷”了这座城市,填满了建筑之间的空间。摄影师恰如其分地将这组作品命名为《云之城》。  摄影师说:“我在迪拜已经住了4年,一直在梦想着拍到这样罕见的雾景照片。每年这样的场景只会出现4-6天,而且每次到上午9点之前就会结束。所以要拍到这样的场景,必须在日出之前就到楼顶等待,然后期待上天的眷恋。”幸运的Opitz在公主塔的第85层拍下了这些照片。       

3 次浏览
春天里的故事:春季生态拍摄
春天里的故事:春季生态拍摄

   每年的这个时节,对于喜爱生态拍摄的朋友们,心情大概就在等待与期待间反复争扎着。或者在物种出没前夕,按捺不住心情而提前往山中找寻。然而环境是否依旧、物种是否如愿出现,并不是拍摄者能够掌握的,但至少春天如期回来。春天的生态物种丰富,在摄影师们的镜头下,会有哪些好久不见的朋友呢?   这两年虽未亲自到访中北部一些拍摄生态的热点,但听闻朋友的描述,状况变化不大,还是有些庆幸的…但对于在南部土生土长的我来说,近两年多都没时间能够跑远拍照,南部这两年自然环境的状况,感觉实在是悲惨到无以复加。  【升天凤蝶】与其它国内凤蝶别树一格的飘逸气质,是春蝶中最令人着迷的经典角色。  【善变蜻蜓】当们习惯了你,会将你视为无害的存在,伸出手指都可能会飞过来停~我个人很享受这样的感觉。  【树蛙】因为们常常躲的太好、躲得不见天日,所以即使是白天,只要不是阳光直接照到,也会鸣叫。   话虽如此,也可能说是自己期待过多,而有所失落。这个季节相对于上一个冬季,题材与物种数量相信还是能够用倍倍增来形容的。想要拍摄生态,老玩家累积经验,新玩家搜集信息;春天过半开始都还不嫌晚!  【水黾】有时候在水边等蝶,会有沉静下心的时刻,这时将着眼处缩小,可能将有不同的题材一一浮现。  【红蛱蝶】全年可见的题材,其实以国内蝴蝶而言,红蛱蝶的用色与花纹,算是非常复杂与漂亮的;从低海拔到三千米都有分布。

5 次浏览
小巷弄中用闪灯重现阳光的立体层次
小巷弄中用闪灯重现阳光的立体层次

   在巷弄中打光拍摄,一向会比在空旷的地方打光来得容易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小巷弄中会有一些角度,可以让打出来的光线产生影子,一旦有了影子,就会产生反差,有了反差,就有了立体感,这都是互相影响的因素。至于巷弄中时常可见的丰富背景素材,更是我们的好帮手。  使用器材  Canon EOS 5D Mark II  EF 24-105 mm F4 L IS USM  EF 50 mm F1.4 USM  Canon 580 EX  Canon 580EXII  1/2 CTO 滤片  1/4 CTO 滤片  永诺 RF622C 无线闪光灯触发器

3 次浏览
如何拍摄好夜行动物
如何拍摄好夜行动物

   现在猫头鹰、獾熊、狐狸依旧活跃,夜幕早早降临,没有什么季节比现在更适合拍摄这些昼伏夜出的动物了。  在发现这类动物的巢穴之后,别急着下手,先听听夜间动物专家Dale Sutton的观点。他认为良好的准备是拍摄的关键,“准备开拍前几天,先在它们巢穴附近找一处合适的地点每天放些食物,让动物习惯前往该处觅食。最好在白天提前踩点,确定构图和布光方式。最基本的补光器材至少包括两支闪光灯以及配套的灯架或三脚架。一盏灯放在相机正下方向左打光,一盏灯放在相机正上方向右打光。这样做能平衡两盏灯之间的光线,尽可能减少画面阴影。可以选择无线引闪器或红外引闪触发快门。拍摄当天需要选择深色的服装,以及一顶大绒帽,身上尽量避免出现任何装饰,呆在下风向的位置,做好准备后,剩下需要的就是等待了。”  这幅照片使用安装在相机两侧的两支高速闪光灯以及一支安装在屋顶的闪光灯照明,最大程度消除了画面阴影。  拍摄窍门  ★ 将相机设置在与被摄对象眼睛相同高度的位置上,这样可以捕捉对象的眼神光,以保证画面更加诱人。  ★ 一支70-200mm变焦镜头能给拍摄构图带来更多便利,一般情况下可将快门设置为1/200秒,光圈f/11,感光度ISO 200。  ★ 将闪光灯设置为自动模式,根据需要调整闪光曝光补偿值。  ★ 在某些国家,拍摄某些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可能需要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

3 次浏览
如何拍摄玩具总动员
如何拍摄玩具总动员

   尽管圣诞礼物已经成为遥远的回忆,但圣诞老人送给孩子们的玩具同样也能成为我们镜头中的拍摄对象。也许你认为玩具是孩子们的专属,但在Simon Middleweek看来,它们同样是很好的拍摄题材。“我喜欢拍摄玩具,在拍摄时你可以完全随心所欲地摆弄它们,例如说这幅兵人的照片,我把它们放在还冒着烟的烤肉架上,使用大光圈虚化靠后的士兵,然后降低一挡曝光创造出末日来临的感觉,然后我又把相机架在三脚架上,按照不同曝光值拍摄了三幅照片,使用Photomatix合成为一幅带有HDR效果的照片,看上去就像电影剧照一样。”  拍摄窍门  ★ 除了拍摄特别小的玩具,也不是非要微距镜头不可。如果你没有微距镜头的话,完全可以在淘宝上以“镜头出租”为关键字搜索合适的商家租借一支镜头。  ★ 使用微距镜头拍摄玩具时,即便光圈收得非常小,画面景深依旧有限。与其强求画面清晰,不如创造性地运用光圈大小,控制画面中的清晰范围。  ★ 如果你需要找点灵感,不妨看看Flickr用户powerpig的照片,他拍摄的乐高玩具能给你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3 次浏览
秃秃的树枝也可以入境哦
秃秃的树枝也可以入境哦

   每年这个时候,面对光秃秃的树枝,拍出来的风光总是了无生趣。其实树干的剪影同样是绝好的拍摄题材,让我们听听专业风光摄影师Adam Burton的说法吧:“上面这张照片拍摄于新森林国家保护公园的贝克利平原,我去过那儿很多次,因此想拍摄一些新的东西。一般人在拍摄风光时总习惯于后退、后退再后退,把一切囊括在镜头之中,事实上紧促的画面同样能呈现更富艺术气息的作品。”  “拍摄上图这样的作品,稍有不慎就会让画面看上去乱作一团,稍稍往左或者稍稍往右都会给画面带来全然不同的变化。想拍摄出成功的作品,只能多花时间反复调整构图,找到枝干在画面中最适宜的位置。拍摄这样的照片就像在玩拼图游戏,虽然过程很困难,但当最后一块图终于拼上,心中的满足之情真的无法言表,这时先前的努力都值得了。”  拍摄这类照片的关键在于小心翼翼地调整构图,以保证画面中的元素排列井然有序。  拍摄窍门  ★ 拍摄剪影时完全不用担心树木的曝光问题,只要按照天空曝光即可。如果画面中天空看起来太亮,可以将曝光补偿适当降低一到两挡。  ★ 任何时候出门拍摄风光,都可以留心沿路的树木,为剪影拍摄早作准备。  ★ 单独拍摄一棵树效果也很好,对称形式的构图能给画面带来清净的感觉。  ★ 如果画面中同时包含前景和背景细节,必须收小光圈以保证两者同样清晰。

6 次浏览
橙色塑料片让闪光看起来更和谐
橙色塑料片让闪光看起来更和谐

   David Sutherland出生于加拿大,如今作为专业摄影师以伦敦为基地工作了逾25年,他对于光和颜色的熟练掌握获得了Getty、Corbis等*图片库的认同,他周游世界为它们提供卓越的图库作品。当他不在环球旅行中时,便和女儿共同运营一个商业工作室,你可以在www.thedrunkenboat.net上看到他的作品。他目前常用相机为佳能 EOS 7D & 5D Mark II。  他提供的“小本器材”是用橙(CTO)胶片代替正规的彩色滤镜片。“我无论何时都尽可能避免使用闪光灯;但是闪光灯对于在弱光下的人物照片是很重要的。为了使得闪光效果看起来更自然,我使用一个自带的魔术贴把一片橙色胶片安装到我的闪光灯上。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正规的彩色滤镜片品牌。”  闪光灯使用须知:  ·将闪光灯移到拍摄对象侧面补光可以立刻提升你的人像照片质感。  ·一个简单的实现方式便是为你的闪光灯买一个离机引闪器。  ·为了更灵活,尝试使用无线闪光系统。这样让你可以同时控制多个闪光灯从不同侧面来进行打光。  ·内置闪光灯和外置热靴闪光灯可以打出正面光。  ·因为闪光灯制造出的光源是和镜头方向完全一致的,所以拍出的照片光线很纯,看起来很平没有阴影。  ·需要柔和一些的效果,就将环境光和闪光灯结合使用,也就是“填充闪光”或者“慢门同步”闪光效果。找一找你的相机设置看看怎样使用这些设置。  ·你可以通过柔化闪光来拍出更自然的效果。

2 次浏览
室外布光技巧 小闪灯变身大副灯
室外布光技巧 小闪灯变身大副灯

   在之前几个拍摄情境中,笔者时常将单支闪灯当成一个「半主灯」;这支灯并不是画面中最大的光源来源,而多是扮演一个「点晴」的角色。在户外打灯时,我一向不太喜欢去界定谁主谁副,反而是希望每个光源在拍摄中都能有自己的角色与任务,甚至能够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好让一张照片的感觉更加丰富。如果将焦点放在界定主副上,反而有可能会因此失去了一张照片的氛围。  拍摄这个主题的秋天下午,其实是一个还蛮适合拍摄的天气,天空的清晰度很够,云层的感觉也是不错的,更别提当时的阳光条件了;下午四点左右,由于太阳的与地面的相对位置较低,如果需要拍摄逆光的状况,也是ok的。不过,这次我想要的并不是逆光的感觉,而是一个比较清新却又有个性的影像感,所以我就采用另一种拍摄方式,来表现这次的感觉。  尽管现场的光线看似是均匀的,但如果我们只对拍摄主题(模特儿)测光,并依据其曝光值来拍摄,我们可以看到天空的层次会失去很多,而如果只对天空测光,那人本身的反差就会太大。  虽然目前许多影像绘图软体已经可将影像修正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但过度拉曲线所表现出来的细节,其质感与色泽往往并不是我们所要的。所以这时我会把闪灯当成一个补光的副灯,让想要的影像细节和色泽可以在补灯的状况下表现出来。  ▲未补灯的示范:以天空的测光结果为基准来拍摄,虽然得到了天空的层次,却失了模特儿的亮度。35mm, F7.1, 1/200, ISO 100。  ▲未补灯的示范:如果依据对拍摄主题的测光值来拍摄,可发现天空的层次会失去很多。40mm , F4, 1/100, ISO 200。  图解拍摄步骤  STEP 1:针对拍摄现场测光  一开始,我还是先针对背景测光,并思考一下阳光在这一张照片中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在此我希望阳光能够担任主灯,负责制造影子,那么我手上的那支闪灯就是补灯的角色了。因此我先对背景测光,然后也测一下有阳光的高光区的曝光值是多少。完成后,我将相机的光圈快门依据背景的测光值来设定,而补灯则是依据对阳光高光区的测光值,再将光圈值调降2/3至1格,以免补光光线强过主要光源,使光感显得不自然。

1 次浏览
共计15240条记录 上一页 1..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152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