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hotoshop调出梦幻暗紫色效果的外景婚纱照
素材图片拍摄的比较暗,不过人物部分不够突出。调色的时候给暗部多增加一点蓝色,草地颜色转为橙红色,得到初步的秋季效果;然后单独把人物部分调亮,肤色调红润,局部再增加高光和暗角即可,喜欢的朋友一起来学习吧。最终效果原图1、打开素材图片,创建可选颜色调整图层,对黄色,中性色进行调整,参数及效果如下图。这一步把图片中局部黄色转为绿色。2、按Ctrl + J 把当前可选颜色调整图层复制一层,不透明度改为:50%,效果如下图。

PS合成走进手机画面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PS合成走进手机画面的案例教程,合成步骤比较简单,主要通过拼接、调色,绘制阴影等操作完成,下面就看看具体的操作步骤吧效果图:1、载入图片,调整画面的饱和度;2、选择“多边形套索“工具,框选出需要的部分;3、选择“滤镜”-camera raw滤镜;4、降低不透明度,调整图片至合适位置;5、使用画笔工笔,在蒙版上进行涂抹;6、为了使图片融合更自然,沿着树木的方向擦硬边;7、给人物添加合适的投影;8、选择“滤镜”-“模糊画廊”-“光圈模糊”,给图片增加层次;

Photoshop动作运用实例教程(图)
图片如下: 新建一层 2.用路径工具随便画一条曲线并在空白层描边路径。 图片如下:路径工具 3.描边路径并找到动作面板删除原有的默认动作。 图片如下:描边路径 4.创建新的动作。 图片如下:

PhotoShop中正片负片叠底的原理介绍(一)
关于正片叠底,正片,负片,通道,色相,色相环等等的相关理论一堆,大家可以从网上查到,原理就不讲了。 感觉单通道正片叠底效果应该属于填充色一类,但却与填充色又有很大的差异,与照片滤镜功能也有所差异,运用得当,最大的优点是在叠底后仍能保持比较好的照片通透度,而且简单易用,特别适合不太熟悉PS操作的朋友,此类方法运用广泛,配合起来使用比较方便,慢慢介绍吧。注:以下介绍的为RGB模式下的叠底,与CMYK模式下有所区别 以下为图层混合选项的设置样例: 正叠1次B通道,透明度100%的效果如下
最新发布

复古风大光圈Fujifilm XF1 对战 X10 评测
Fujifilm 最近动作频频,只要出新机就让潮男潮女们为之疯狂。 XF1 机身穿着皮革制的蒙皮,在简单的线条中带着浓浓的复古气息,感光组件为1200万画素EXR CMOS,感亮度ISO 100-3200,搭配4倍光学变焦镜头,虽然外型与 X10 不太相同,但却有着相同的拍摄规格,到底该如何选择才能挑出适合自己的机种呢? 不退流行的复古潮流外型与操作接口 从X100之后,可以明显发现只要带着一点老旧风格的相机,就备受青睐,因此XF1与X10同样都是走复古路线,可能是Fujifilm研发出来的最佳营销走向吧!XF1的线条简单,但表层以皮革制的蒙皮包覆,并有咖啡、黑、红三种颜色可以选择,小小一台可以放入口袋随身携带。X10则是金属制的外壳,重量比XF1多上许多,因为专业走向,右边多了观景窗,前面还有对焦模式拨盘。 两者都是采用镜头作为开关机的动作,第一次使用的朋友可能会有点摸不着边际,但熟悉后就没什么问题了。XF1机顶按键不多,只有模式转盘、快门按键及Fn自定义按键,而X10则是多出热靴座、曝光值转盘,适合喜欢手动手控的朋友。 同样都是走复古风,但XF1较为小巧随身。(左:X10;右:XF1) 内建闪光灯。(左:X10;右:XF1) 机背同样都为46万画素的液晶屏幕,但X10只有2.8迹按键较多,将常用的功能选项直接标在按键上,而XF1只把基本选择秀出来,想要深入的设定,得进MENU选单,右下提供E-Fn按键作为自定义快捷按键。XF1实际操作还蛮便利的,但右上的动态录像按键很容易在拍摄的过程中误按,若能移至机顶,操作顺序会更为流畅。

7招定格都市新宠中性风拍摄
潮流的趋势总是让人很难读懂,如今,“中性”已然成为一个越来越时髦的概念,连职场也日趋“中性化”。当“中性”被打上“美”的标签后,追逐这种另类美的潮人便越来越多,而摄影作为一个紧贴潮流的创作艺术,总是走在潮流的尖端,引领着时尚达人争相追仿。因此,越来越多女性都会为自己拍摄一组中性风的个人写真,来纪念自己当下的生活、心情、思维状态。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拍摄中性风的时尚写真需要从哪些方面出发。 1.打造适宜的妆容 《He is a boy, and she is a girl》 作者:XUAN 棱角分明的脸型、黑粗致密的眉毛、低饱和的唇色、简洁的发型,黑色框架眼镜等都可以体现男性化的硬朗与男子气概。 2.女服“中性风”的体现 桂纶镁《MEN‘S UNO》 作者:摄影师童梦 所谓女性“中性风”,往往是将多种男性化标志元素融合在一起,在服装上的体现如:军装、衬衫、西装、皮鞋、领带、领结、大码衬衫、哈雷裤等,这些元素可以展示女性帅气、干练的一面,体现一种极帅气的中性风味。 3.道具的使用 《Cigar story I》 作者:于冬影Darren 运用公文包、烟斗、剃须刀、礼帽等具有男性特征的道具,可以表现人物独立、率性的强势气场与摩登女郎的气质,此类人像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与视觉冲击力。

利用烛光拍出极具气氛的人像摄影
如果想拍摄人像作品,很多人会选择去影楼或到户外,因为那里地方较空旷、器材也许更充足、光线更漂亮。但其实在家里一样可以拍到具气氛的人像作品,当然是不同形式,但也很值得试试,因为只需要有蜡烛、脚架等基本材料就可以拍摄。摄影教程 1、留意光线 由于是以烛光做照明,所以采用日光为白平衡,以保持温暖的色调比较理想。另外亦可把曝光调低一级,避免烛光在照片中过曝。当然,记得封上现场其他干扰光线呢。 2、使用脚架 在这情况下,通常快门速度会低至 1/30 秒以下,所以使用脚架,甚至加上快门线或遥控之类,就能避免影像震动。 3、使用最大光圈 使用最大的光圈,能够增加光线进入,因此能够减少曝光时间,以便影像更清晰。但留意由于景深会变得较浅,所以要留意对焦点。 4、调节蜡烛摆设

菜鸟们看过来 5个技巧迅速搞定人像摄影构图
从人像画到人像摄影,它们的创作,一直在艺术家们的不断探索过程中,被推动着向前发展。而人像摄影(绘画)的构图,从根本上与风景、动植物、建筑等摄影题材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拍摄中,摄影师可以对拍摄题材——人物——进行摆布与调整,从而让画面呈现出最完美的状态。这一摆布和调整的过程,即是人像摄影的造型,本书专门设立了人像摄影的专题章节,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相对于人像造型,人像摄影的构图,相对简单一些,我们只要在完美造型的基础上,确定好画面景别、背景前景,起到突出和烘托人物的作用即可。当然,基本的摄影原则还是必须遵循的:主体突出,画面的简洁,去除干扰景物。 ·选择尽量简洁的背景,以突出人物 拍摄一张出色的人像照片,首要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寻找一个适合拍摄的环境。选择环境的原则要符合摄影的减法原则,即环境特点应当尽量简洁单纯,只有简化的背景元素,才能突出主体人物。一定要记住人像摄影不是拍摄纪念照,那些看着鲜艳、五彩缤纷、形状奇异的景物,并不是人像摄影的合适背景。 任勇(蜂鸟ID:市井布衣)摄 尼康 D80 相机 镜头焦距35mm 光圈f/9 速度1/125s ISO100 影棚中控制背景相对容易一些,简洁的单色背景是常用的选择。但此时应避免过于单调,对于高调人像,可以增加背景灯,控制明暗和光影变化;而低调摄影,经过渲染的背景布,也是不错的选择。 反倒是简洁的大海,空旷的草地或色调统一的树林,会起到更好的衬托作用。在寻找到合适的环境后,其次就要考虑虚化背景以突出清晰的人物,即利用光圈值大小控制景深。对于简洁的天空、大海等背景,光圈可以为稍小的f/8 或f/11,将它们表现得清晰一些;而对于稍杂乱的树林等,可以用f/4或f/2.8,让它们虚化些。这些都是简洁画面的经典技巧。 TIPS: 在构图中,还要多注意远处的地平线,尽量不要经过人物的脖颈部位,否则很容易造成割喉的感觉。如果要虚化地平线上的建筑,最佳的办法是距离它远一些,这样既可以缩小它所占的画面比例,也更容易虚化掉它。

用小相机减少失焦拍出好照片
摄影讲究构图、色调、意境,当你营造出完全的气氛时,准备按下快门却不小心失焦,若是静态场景,可以重新来过。但动态场景,恐怕只能咬牙含恨。这样的情况该如何避免呢?以下准备几个常遇到的状况与应对的拍摄小技巧,给大家参考。 透过预对焦的方式,把三条大桥上巧遇的好动小柴犬可爱的表情捕捉下来。 不只是在微光环境不好对焦,如果是像这样想记录整片的蓝天的话,直接对纯蓝色的地方可是很容易对焦失败的噢!比较适合的对焦方式会是选择白云与蓝天交界之处,或者是房子来对焦。 透过连拍这个方式,我们可以用在高速移动或者是运动中的物体,增加照片对焦成功的机率。 良好的对焦习惯是必须的:很多人拍摄照片照片时,很习惯直接按下快门拍摄,但是如果能够先半按快门让相机确定对到焦点后在构图的话,那会减少很多失焦的照片。另外,尽量的把物体能涵盖到对焦框的范围里,也可以增加成功的机率噢! • 照片的颜色单一、整体对比过低、背景太亮:可以选择画面中比较明确的物体,或者是切换成手动对焦 MF 来。 • 拍摄距离变化太快,从无限远到近距离:开启小花模式,利用近拍的方式来减少距离变化造成的失焦。 • 在昏暗的地方像是咖啡厅或者餐厅:开启对焦辅助灯,可以增加对焦跟拍摄成功的机率。 • 拍摄物体移动太过快速:我们可以简单的利用高速连拍模式,或者是预对焦的模式来进行拍摄。 • 暗处拍摄时,可以打开对焦辅助灯:增加对焦的速度与准确率。

街拍摄影学堂:赖亿南街拍达人驾到
在森爸的街头摄影志将陆续介绍一些亚洲的街头摄影师,希望能让喜欢街头摄影的朋友们,认识多一些同样喜欢街头摄影的人。赖忆南 是之前在我成立的Facebook街头摄影社团里认识的,他是位对影像创作非常有热情的香港摄影师, 2002年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其后加入香港电台电视部任职摄影师,他也是「现在摄影」的创办人之一。 以下就是阿南的访谈内容。 请介绍一下你自己 我是赖忆南,认识我的人都叫我阿南,我在香港演艺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毕业,主修电影摄影、副修导演。毕业后,加入香港电台电视部任职摄影师,拍戏剧,拍记录片。我一直在拍照片和筹拍电影长片,我的首部故事长《Monster》希望能在今年完成吧。 2011年初,以西瓜为主题的摄影作品《教我如何不想她》,尝试探讨恋物与厌物间的关系,同时纪念香港一条公共屋村的消失,我在艺穗会办了第一个相展。往后就一直在办了「地下情」和「现在摄影」等展览。感觉一步一步,走过来,还不错! 为什么喜欢街头摄影? 从2011年,《教我如何不想她》相展后,我一直寻找着下一个题材。当时初接触iPhone摄影,经常喜欢在街道上随意拍摄别人的背面,这就是我街头摄影的开始。这一批相片作品,令我联想到杨德昌导演的《一一》,男主角NJ(吴念真饰)儿子洋洋有一股傻劲,拍下身边人的背影。这批iPhone照片就是希望替别人拍下自己看不到的背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拍摄,作品却显得乏味,人物刻划也欠层次,一度欲放弃整个iPhone摄影计划。直至Hipstamatic 的出现,为整个计划重新注入了新元素。也揭起了我与街拍谈恋爱的序章。 街拍在从前~对不易,相机一拿出来,剑芒毕露,途人纷纷回避。但,iPhone却有其优势,扮一下传短讯、照镜、打机,咔嚓一声也免却,一张张「定格脸孔」垂手可得。快狠准,一切不留痕迹。冲击性的街拍,更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图片来源: 赖忆南部落格 街头摄影对你的意义?

拍好超广角镜的专业技巧:俯角与仰拍
想要让超广角作品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惊艳,除了前述的技巧之外,也别忘记以不同角度去观察观景窗中的世界。因为根据多数人的拍摄习惯,大都以一般常见的平视视角在拍摄,除非画面本身就具有特别的亮点,否则能引起共呜的机会并不大,因此下次拍摄时,不妨试着用平时较少见的角度来框住你所见的画面。 就视觉的心理层面来说,由下向上的仰拍有如孩童、宠物看世界的视角,会让画面中的主体散发出高耸、庄严、伟大或上升的视觉效果;而由上往下的俯拍则犹如君临天下般的视野,似乎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当然也别忘记,超广角镜头之所以在视觉上能让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就是因为那独特的透视变形,而若能将此特点运用在仰、俯两种取景角度上,将可带来更具视觉震撼的观看效果。以下便针对仰拍和俯拍的技巧加以说明,玩家只要试着掌握并灵活运用,相信你也能拍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超广角作品。 以仰角拍摄建筑物,能让观者有着高大、庄严及权威的视觉感受。 尽量靠近目标物并以天空为背景,最适合用来凸显想要交待的主题。 就算是普通的风景照,透过超广角与基本构图的诠释,也能拍出好看的作品。 透过超广角加上仰角度拍摄人像,特别人拍出Model的修长身材。

风云变化 告诉你云朵的拍摄技巧
只要身边带着相机,不论在陆地或天空上,看到好云朵就想捕捉。云朵随着天气和时间而改变,可谓千变万化,它既能当主角独当一面,又能当配角替画面锦上添花。可是,云朵是可遇不可求的,看得见又触不到,到底怎样才能把云朵拍得漂亮?让我们一起x究一下! 一年365日中,随着季节交替,天气也不断变化,如果我们能掌握到不同天气的规律和特点,以后拍摄也能把握最佳时机,令创作更得心应手。拿起相机前,先留意气候和日光的变化:看看早晚的天空是甚么颜色,风雨将至的乌云形态和风和日丽时的鱼鳞云又怎样等等。 有阴影的云能带出气氛 Photo by Olivier 云朵的出现没必然的规律,但天朗气清时出现好云朵的机会较高。比较能掌握的是云朵的颜色,晴天时有白云,阴天时有灰云,雨天时有黑云。黄黄橙橙、甚至粉红色的云有机会在黄昏的黄金时间出现,真的要靠运气。蓝天和白云固然是最佳拍档,为画面带来生气;灰蒙的云不代表不好拍,反而对形造神秘的气氛更有帮助。所以,要拍云拍得好,先要了解天气与云的关系。 为什么看见与拍到的不一样? 有时候,我们眼里看到的云朵很漂亮,拍起来在相机里看却又不够好,那其实是曝光作的怪。要把云朵拍得好,可以留意下面四个技巧: (一) 考虑使用快门优先模式 因为云朵早在无限远,光圈的大小对云朵没有多大影响,反而快门速度影响云的形状比较大。 (二) 留意快门速度 使用慢快门来拍摄动态的云!Photo by Romain Ballez 摄影教程

8大实用构图法让你成为摄影高手
在拍摄中,除了一些我们需要遵从的构图的基本原理外,还有一些可以起到优化画面的构图技巧,针对适合的主体与陪体景物,适当使用其一,可以让我们的画面有锦上添花的效果。注意,这些实用构图技巧并非必需的手法,应遵循适当使用,宁缺毋滥的规则,千万不要给画面带来画蛇添足的失误。 ·中正平衡的中心构图 中心构图是将主体放置在画面中心进行构图。这种构图方式的最大优点就在于主体突出、明确,而且画面容易取得左右平衡的效果。这对于严谨、庄严和富于装饰性的摄影作品尤为有效,比如夕阳中,一条通向大海的栈道。 坝上日晕 蓝兴宁(蜂鸟ID: Document)摄 佳能 EOS 400D 相机 镜头焦距10mm 光圈f/11 速度1/500s ISO100 中心平衡的构图,讲求的是画面内部力量的平衡与对称。雪野之上,几株孤零零的小树身后,是冉冉升起的太阳,神奇的日晕,带来自然之神光,它们共同组成了单一的画面主体。作者以中心构图法,将这主题得到最大力量突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将这自然的伟力推送给观众。当画面只有单一的主体,而并无其他陪衬景物时,画面中心位置无疑是最佳选择。 而常见的古建筑摄影,也通常使用这种构图,表现其中正宏伟的气势,而且此类建筑通常都是对称左右对称结构,有利于这种建筑特点的表现。一般来说,这类作品要求横平竖直,即景物的水平线(如地平线)要水平、垂直线(如建筑的竖直外墙沿)要垂直,作品才会有和谐的美感。 有些摄影教程会特别提出“不要将主体放在画面中心”的教条,这只是告诉初学者多尝试其他构图结构的善意提醒,在使用中心构图法拍摄完一张照片后,可以尝试再把主体放在其他位置拍摄,比较作品效果,看看它们各自的利弊,构图方法没有对错,只是不同主题的适应性,和自己的喜好罢了。 ·和谐变化的三分法

新手如何准确快速设定白平衡
不少朋友曾经感到头痛,在一间不知什么光源的餐厅拍摄,怎么设定WB也不舒服,勉强用自动白平衡,影像总是怪怪的偏色,改用手动白色平衡向着白纸校准,虽然准色了,但没有了气氛,也不合理。怎样设定白色平衡才适合呢?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技巧,初学者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往往令WB设定得轻松。 相信大部份用家已知道WB是依据光源来设定,大部份相机已备有日光、阴天、灯泡、白炽灯等的预设WB,这些设定都不难用,只要依据光源来设定就可以了。所以说穿了,设定WB的第一步就是辨别光源,依照光源设定。只是不少用家不留神,去到任何环境也只顾按快门,他们只要抬头看一看光源,设定已方便得多。 只不过有些朋友会问,相机预设白色平衡是否要跟到足?在阴天真的要用阴天?在阴影真的要用阴影?大家不要钻牛角尖,要知道阴天或阴影都要极端状况才会影响WB。例如在暴风雨前夕,乌云密布,色温会偏高,出现偏蓝情况,才要用到阴天白色平衡预设,一般情况下,小小阴云遮挡了阳光,是不用特别改用阴天白色平衡的。 设定影像格式 我们多点观察现场环境,就很容易设定白色平衡了 想在事后调校色温,当然拍RAW最好 在实际拍摄时如果不能够做好白色平衡设定,那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用RAW。JPEG在储存时,已把白色平衡固定到相片中,我们不能灵活修改。RAW档案就不同了,我们可以很简单地调整,而不影响相片质素。因此,拍摄RAW档是方便事后调整WB的好方法。 拍摄色板方便校准色温 摄影教程 同时,想要更准确,也不能只拍RAW 档就足够,因为RAW软件一般只有几个预设的白色平衡模式可以选择,如果用家想自行设定白色平衡,应在拍摄时,一并拍下色板(Color Chart)。 色板上面有不同色块,在RAW软件中,用软件滴管点击这些色板,就可以产生准确色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