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数码相馆精良装备:ACDSee篇
处理照片的第一步,首先要对它要有全面的了解。所以看图软件是必备工具的首选,它相当于侦察兵,查看问题的所在。在众多的看图软件中ACDSee是最优秀的,而最新的ACDSee 6.0已经不是简单的看图工具了,它集看图、视频播放、简单图像处理等众多的功能于一身。尽管ACDSee 6.0现在“强大”了,但它最主要的特色还是在看图和对图片的管理上,也是装机必备软件之一。 一、裁剪图片 在我们拍摄的照片中需要修改得最多的就是图片的裁剪、旋转以及色彩的调整。这在ACDSee 6.0中是非常容易的。 1.在ACDSee 6.0中打开你要处理的图片,在快捷按钮栏上点第一个按钮“编辑模式”,在编辑模式中选择修剪工具。 2.点修剪工具后图片变黑了,在要修剪的图片上拉出一个修剪的范围(图1)。选取的范围不满意,还可以用鼠标按住边框任意拉伸。图1 3.满意后点右边控制面板的“完成”即可裁剪。 4.如果你要对图片的角度做旋转调整,你可以点菜单“修改→旋转/翻转”,在这里你可以对图片做镜向的翻转以及90度和180度的旋转(图2)。图2

网页排版应该考虑IE6的兼容性问题
下图是本站统计系统中访客详情中浏览器查看率,IE6占据百分之40多。虽然浏览器的种类很多,光一个IE就有IE5.5,IE6,IE7,IE8等多版本,在这众多的高版本中,IE6依然受大多数用户所喜欢,所以排版时候就不的不去考虑IE6的兼容问题,要不然会损失很多访问者。下面列举IE6中10个不得不注意的问题:1. 使用 DOCTYPE你需要在HTML页面的最顶部加上DOCTYPE类型,当然, strict版是值得推荐的,例如:<!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EN" "http://www.w3.org/TR/html4/strict.dtd">或者, XHTML页面的!DOCTYPE:<!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Strict//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strict.dtd">你最不想看到的是,IE6进入怪癖模式 – 其实已经够多怪癖了。2. 设置position: relative设置position:relative解决了不止一个问题,特别当需要设置对齐的时候。很明显,你需要明白的一点是,绝对定位是相对来说的。说不定,因为你没有设置,而不知道东西都飞到那去了。比如,你设计了每篇文章前都有一张图片,最后,你发现,只有一张图片在页面上,或许,是他们重叠了。3. 给浮动元素设置 display:inline 值这源于著名的IE6双倍外边距BUG,例如,你给一个DIV设计了浮动,并且,设置了margin-left:5px;,在IE6中很可能就是margin-left:10px了,这里,给浮动元素设置 display:inline;,即可解决问题。4. 为元素设置 hasLayout很多IE6(或IE7)的问题可以用设置hasLayout值的方法来解决。(如果你不知道hasLayout是什么,请看这里)最简单的给元素设置hasLayout值的方法是给加上CSS 的height或width(当然,zoom也可以用,但这不是CSS的一部分)。设置一个具体的值是推荐的,但有时候并不一定知道高度多少,这里,你可能会用到height:1%。如果父元素没有设置高度,那么元素的物理高度并不会改变,但是,已经具备hasLayout属性。5. 解决字符重复出现的问题复杂的布局可能导致一些浮动元素里面的文字,出现在清理浮动位置的下面。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下面这此可以帮你解决:•确保浮动元素设置了 display:inline;•在浮动元素中使用 margin-right:-3px;•在浮动元素的最后一个元素后加上一个IE注释,例如: <!--[if !IE]>把你的注释放这里… <![endif]-->•在最后的元素中加上一个DIV(这以设置width 为90% 或者其他相似的高度)UPDATE: 最简单的方法是删除掉所有注释。(感谢恬玮儿的提示,我自己并没有遇到过,不过,google了一下,发现这个方法也可以解决,并且,这是值得推荐的一个方法。)你可以到positioniseverything.net中查看更多关于这个的解释。6.只在<a>标签中使用hover,IE6只支持<a>标签显示hover样式当然,你还是可以通过JS来解决这个方法。但是, 这关于到可访问性的问题。建议不要把重要的内容设置在利用JS来实现的hover中。7. 使用!important 或高级选择器来区分IE浏览器比如min-height可以避免使用CSS来实现对IE的兼容。#element { min-height: 20em; height: auto !important; height: 20em; /* 让IE6显示这个高度 */ }IE6 并不能正确地识别min-height,可以设置固定的高度,让IE6解析为20em。即使如此,它还是会因为内容的尺寸扩大而改变高度。而另一个方法是使用高级选择器:#element { min-height: 20em; height: 20em; } /* 忽略 IE6 */ #element[id] { height: auto; }8. 避免按比例确定的尺寸比例会让IE6变得错乱,除非你给父元素添加一个确切的高度。不然,给其他的加上!important,例如:body{ margin: 2% 0 !important; margin: 20px 0; /* IE6 可读 */ }9. 尽早测试,经常测试别忘记尽早测试,经常测试, 除非你的程度已经完成。不然,你可能花更多的时间来解决IE6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如果你的网站能在IE6和firefox下良好表现,估计其他浏览器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10. 重构你的代码很多情况下,解决一个问题,可能比重构你的代码要花更多的时间。

FLASH视觉特效实例之大风车篇
=版权所有 热点网络 热点下本例是一个比较容易实现的,但却很眩的视觉效果。笔者是用Flash AS来“描述”一个风车。相信读者们朋友会喜欢这个效果,并一定能从该例中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的。 本例源文件下载:点击下载(3K, zip压缩文件) 效果预览:点击预览一、制作元件 1.打开FlashMX,设置场景的大小为350px X 350px,背景色为黑色。帧频为30fps。 2.按快捷键Ctrl+F8打开“创建新元件”面板,创建一个名为“曲线”的影片剪辑元件。点选“工具”面板中的“直线”工具,在“曲线”元件的场景里绘制一条直线,单位为4,宽度为60px,颜色为灰色,然后用“箭头”工具进行微调,如图1所示。图1 3.按快捷键Ctrl+F8创建一个名为“运动曲线”的影片剪辑元件。按快捷键Ctrl+L打开库,把库中的 “曲线”元件拖拽到“运动曲线”元件的场景中。图2 4.点选“运动曲线”元件第1帧中的“曲线”,按快捷键Ctrl+T打开“变形”面板如图2所示设置。右键点选第1帧并选择“创建补间动画”命令创建补间动画。接着分别点击选中“图层 1”的第10、20、30帧并按F6键插入关键帧。如图3所示。图3

超越人类视野 简单8招新手也能玩转超广角
超广角镜头的使用虽然很难驾驭,但是所有器材都会有它的特性,在长时间使用过程和拍摄实践中,专业摄影师都会总结出规律,掌握超广角镜头的使用技巧。这里就有一个使用超广角镜头应该做与不应该做的清单。有了这些贴士,你利用超广角镜头既能够得到高质量的照片,也能避免超广角镜头给人带来的某种不适感觉。请享用! 1.横构图与竖构图 尝试横、竖构图两种构图方法吧!所有人都知道横构图是使用超广角镜头的常用的构图方法,它能把事物尽可能的拍摄进一张相片内!横构图虽比较常被使用,但不代表竖构图就无法拍摄到好相片!当你要拍摄很高的事物时,竖构图就能帮你很大的忙,你用超广角镜头竖构图拍摄同样也能拍到很好的作品! 2.线条摄影教程 注意寻找对构图有帮助的线条,给画面增加更好的视觉效果。让线条对准画面的一角,让线条的另一头朝向中间。例如当你拍摄一个很长的通道的时候,使用这个技巧可以让通道像是从边缘伸展到*,这样可以加强画面的纵深感。 3.运用小光圈 由于夸张的视角,通常超广角镜头很难保证整张照片的锐度。收小光圈是一个有效的做法,但即使是f/11或f/13,也无法保证完美的锐度。因此你需要决定把焦点对在哪里,以及你手中相机和镜头的最佳光圈。 4.手动对焦
最新发布

7个平面设计小贴士技巧帮助你写好界面文案
精简用语、分点论述、优化文字、加上标题… 今天这篇好文总结了7个帮你写好界面文案的小贴士,让你的界面文案变得简单易读。严格来说,我是一名文字工作者,我靠文字赚钱。但我有一件事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我讨厌阅读。别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我现在依旧保持着阅读的习惯。我会定期浏览书籍、博客、新闻以及杂志。但当作者们把文章写得越来越拖拉,我就不知道我的眼睛到底在看哪里,脑子也越来越迟钝。这样的文章就像一面文字堆砌成的墙。当我还小的时候,我总认为对于阅读的反感是我自身的一个缺点。但直到近几年我才意识到,这个弱点帮助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文字工作者。正如你们所知,我常常为应用和网站中的界面写文案。这是需要字字斟酌的。为界面写文案也是一种设计——为那些讨厌阅读的人群而设计。用户根本不会仔细阅读界面上的文字大量的研究表明用户不会仔细阅读网页上的文字。这道理同样适用于手机应用、游戏以及其他交互界面上。大部分用户习惯于粗略地浏览并且摘取只言片语的信息。你一定会感到惊讶,因为相当多的用户都会选择直接点击“下一步”的按钮。

从这4个维度教你选择用户体验研究方法
用户体验研究方法比较多,非资深用户研究人员在选择用户体验研究方法时可能会存在一些困惑,本文阐述了用户体验研究方法选择的一些原则,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用户体验研究方法范围非常广泛,从经检验的可靠方法(例如:基于实验室的可用性测试)到最近发展形成的方法(例如:远程在线评估)。尽管几乎所有项目都可以从多种方法组合中受益,但一整套用户研究方法在一个项目都使用那是不切实际的。不幸的是很多设计团队只使用他们一两种自己熟悉的方法,最主要问题是不太清楚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方法,可以从以下4个维度来考虑:态度 Vs 行为定性 Vs 定量使用场景产品开发所处的阶段下图是最常用的20种用户研究方法的分布:1. 态度Vs行为维度

详解超实用的图片搜寻方法之完结篇
上一期我们推荐了不少图库站点,也分享了下载图片的技巧。最后第三部分是最关键的「搜图技巧」。我结合这两年自己的切身体会,简单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搜索关键词要有哪些原则?1)具体关键词需要具体到某个人,某件事物。2)贴地气大品牌比小品牌容易搜索;国情不同,需要检索的关键词也不同,国内请搜索微信,国外请搜索 Wechat;3)可替代性想要检索的图片不一定是唯一的,可以用其他相近的关键词或者图片代替。明白哪些是所谓的通用图片1)渲染气氛大于实际意义的图片这些图片与他们自身代表的实际意义相比,可以从图片中传达出一种令人振奋的气氛,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些图片用在能表达类似情绪的词汇中。比如 “阳光”, “大海”, “攀登” 之类的图片就可以用在 “成功”,“胜利”,“进步” 之类的词语中。

设计大师对未来10年设计领域的预测
10年后,你会在哪里做设计?10年后的设计领域会发生哪些变化?设计师应该如何提升自身技能才能适应未来?今天这篇文章,由Facebook 副总裁,知名设计女神Julie Zhuo 来为你揭秘答案。在如同变色龙般变化无常的科技世界里,设计这个词汇还是十分年轻。交互设计这个名字大概在90年代才开始被大家熟知。早在iPhone出现之前,在我从事第一份工作时,我的团队收集了一份所有我们能找到的之前曾设计过交互应用的人员列表。那时候,列表中的人员连100名都不到。Julie Zhuo(右一)而在今天,几乎所有的科技公司对设计的需求都在剧烈上涨。但这些科技公司依然如同西部荒原那样运营着:快速,松散,以及拥有许多年轻新锐的人才。这个领域里最佳的实践方式,就是尝试做最前沿的事儿,而不是用数十年的经验来精雕细琢。创作伟大的作品的过程就如同制作曲奇饼干的面团,柔韧可塑,不惮于改变。想成为科技行业里的设计师?别犹豫!当下可以说是选择这个行当最好、最令人激动的时代。身处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我实在是迫不及待想要看到10年后科技行业中的设计会以怎样的面貌存在了。我们需要展望未来,并从已经发展成熟的相关设计领域里取取经:比如工业设计,平面设计以及时尚领域。这里是我对硅谷未来10年设计领域的预测:1. 设计师需要有掌控全局的经验而不只是停留在交互界面上,设计应不局限于界面,而在于创造完整的体验,从线上到线下各方面。2. 平均看来,大学的设计类项目将会普遍呈现多学科交叉的形式。新一批从大学毕业的设计师需要同时对平面设计、软件、以及硬件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与掌握。

让你的设计拥有持久生命力的7个设计技巧
想让一个设计经典而永恒并不容易,但是要实现这一点还是有迹可循的,今天我们来分析7个技巧。那些真正经典的设计始终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它们长盛不衰,大多还是因为它们符合最基本的设计规则和人的基本审美规律。就像Nike和可口可乐的LOGO设计,它们在过去的几十上百年里有着持久的生命力,就是这份规则的力量造就的。而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永恒设计的规则适用于几乎任何项目。也许你无法再现Nike的LOGO设计的成功,但是你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创造一个符合当下审美,拥有数年生命力的优质设计。接下来的七个技巧,值得你思考。1、专注于可读的内容具备良好可读性的字体、图片是基础,清晰的内容设计和直观的信息传递,是打造可读内容的关键。听起来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字体排版应当确保在不同尺寸下都能清晰地为用户所识别。新奇的字体或者过于炫酷的字体效果也许能够在特定的时候吸引用户,但是如果用户读着费劲、无法轻松识别文本内容的话,那么这种设计就是失败的。图片应当是锐利、高素质和易于理解的。正如同文本排版需要具备可读性易于,图片的视觉效果和信息应当是能够清晰传达的。用户应当能够看明白图片中所发生的事情,明白你想表达的意思。设计的视觉传达要到位,其中最重要的是表达明确的信息和意义,图片和文本等内容应当紧密的结合到一起,营造出综合的体验,帮助用户理解。如果不同的元素在信息传递上脱节,再漂亮的设计也是失败的设计。2、引入交互性

详细解析平面设计师学编程的正确姿势分享
前端作为一种偏视觉化的编程技术,确实是外行比较适合的编程语言。想找工作的设计师,有一定的编程基础也会更受青睐。但是在我和很多设计师在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人对于学习编程存在一些误区。本文作者leadream,微信公众号 codesigner,欢迎同学们关注哟比如很多人虽然想学但又认为编程太难有排斥心理;相对地也有一些人用CSS写了一些样式会觉得前端很简单;还有些人不知道从何下手,就开始啃起了枯燥无味的w3school文档(web技术中文文档)。于此我觉得设计师想学会写代码一定要对编程有正确的认知,既要对技术保持一颗敬畏的心,又不能从潜意识里排斥它。我做了两年前端开发,同时也做过许多设计的工作。基于自己的经验,对于设计师学编程这件事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想分享给你。术业有专攻可能有些设计师想精通编程,成为一个全栈设计师,但我不太赞成这种想法。毕竟“术业有专攻”,每个人一生的精力有限,根据“一万小时理论”(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持续学习一万小时),要想成为设计大咖已经要花费很多时间了,想同时在技术这一领域有所造诣短时间也是达不到的。但是因为前端经常做一些视觉化的开发,比如写外观样式和交互动画,加之CSS和HTML语法看起来比较简单,常常会给设计师造成一种假象:前端不是很容易学吗。可是,不同于以前网页设计师仅仅做一些视觉还原的工作,现在的前端工程师要做的工作范围极广,写写样式调调动画只是其中一部分。从这个职位属性的变化——从设计师到工程师——就可以看出来,一名合格的前端工程师除了能够还原页面视觉,还要有工程化的思维,对数据结构有深刻的认识,有时候还需要一些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对后端也要有一定了解。这几年前端技术发展飞快,各种框架及工具层出不穷,新技术不断出现,想要追上却力不从心。所以说,前端入门容易但想要学深学透却“难于上青天”。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告诉你要明确学习编程的目的。如果你想从设计师转行成为一个前端工程师,那么可能就要心无旁骛地去从计算机科学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开始学习了。但我相信大部分设计师的目的是想成为“T”型人才——在设计领域是专家,而对于技术领域也有一定程度的涉猎。所以,学习编程对我们来说就是为了增加自己的附加值。

案例解析10个设计心理学技巧该怎么用
研究刺激用户的心理诱因,将有助于设计师利用它们来做出更成功的产品。下面总结的这10个心理学技巧,将有助于创造让用户上瘾的产品,每个设计技巧都附上了实战案例演示,帮你更方便理解。一起来看。1、熟悉度偏见▲ Airbnb为了让潜在客户更容易了解服务,每个功能都做了明确解释。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Familiarity bias(熟悉度偏见),就是说大家倾向于更相信自己熟悉的东西。比如,面对一道不会的选择题,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的那个答案,而不是正确答案。人们自然而然会偏向他们熟悉的东西,人们喜欢信任他们所知道的,但害怕变化而产生的不舒服,这就是为什么最好的新产品都是用最熟悉的模式。熟悉的瞬间能够建立信任,而不熟悉的模式则可能产生混乱(至少在最初)。 pull-to-refresh 选项在Twitter上首次引入时,许多人感到困惑。 现在,这个互动几乎是使用最普遍的。经常反复接触后,用户已经开始对一些当初不喜欢或者不理解的东西产生好感甚至溺爱。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功能都必须是创新的才能使他更为显著。当iPhone第一次发布的时候,这完全是一个外来观念:这是一个完全触摸屏的手机,没有物理键盘,更是创造了像“捏小拉大”这样的手势专利。然而这种交互手势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苹果设计了一种类似物理日历的日历,虚拟键盘和实际的物理按钮很接近。苹果选择使用熟悉的模式,而不是抽象的代理物。用这种方式设计iPhone界面,让用户一用上就立即感到熟悉,这些充满现实世界里的互动和隐喻,帮助人们在学习如何使用新设备的过程中,同时能更快地适应新的设备。当苹果的模式开始普及并广泛应用后,苹果公司才可以用抽象化的界面来推出扁平的设计。

给平面和交互设计师的实用报价指南
这篇文章以最常见的“平面设计项目”和“交互设计项目”为例,由表及里,为您详细分析设计项目如何计费。创意和爱情一样,是很难用价格来衡量的东西。俗话说,谈钱伤感情,但是和设计师合作就像谈一场恋爱,不投入哪里有回报?这时候你一定头疼了:我并不是舍不得花钱买好创意,但我希望我花的每一分钱都值啊!来看看下面这篇文章,你就会懂得如何与设计师谈一场“物超所值”的“恋爱”。项目估价、报价不仅体现了客户的预期,更体现了设计师的专业能力。经验丰富的设计师通常能通过预估工作量来推算出报价,然而大多数客户并没有足够的经验,因而很难做出合理的估价。1. 平面设计项目平面设计项目大致上可以分为品牌形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书籍画册设计这四类。品牌形象:Logo 设计、VI设计(视觉识别系统,包含Logo设计);包装设计:礼品类、日用品类、电子产品类等,根据品牌类型来分,不包括品牌建立;广告设计:路牌、报纸、杂志广告的创意设计、海报设计等;书籍画册设计:产品手册、企业宣传画册、书籍装桢等。

让设计师更好与产品团队合作的10个技术知识
如果作为设计师的你已经下定决心,要加入一个真正的产品团队,那么懂一点技术相关的知识绝对是加分项,不如今天就从最基础的开发模式起步吧。“敏捷开发”(agile)是一个行业专用术语,它常常出现在雇主和招聘人员口中。而对没有在软件工程领域工作过的设计师来说,恐怕很难理解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有意往软件工程领域发展的设计师,你可能需要了解什么是敏捷开发。作为一个网页设计师,下面分享下我眼中的“敏捷”设计方法。这不是一篇全面的设计指南,也不是什么关于“scrum”或“agile”的不二真理,但如果你正在准备参加一个互联网产品或软件的面试,本文可以帮你建立一些基本的认知。我会就“敏捷开发”是什么、如何运作来做介绍,当然也包括其他相关术语,如“产品需求池”、“迭代需求列表”、“每日Scrum Meeting”以及“潜在可交付产品增量”等概念。当我们谈论“敏捷开发”时,我们在谈什么?在2001年的一次软件开发者的团体讨论中,“敏捷开发(Agile)”一词首次出现。他们一致认同需要一种全新的工作流程,并为此设立了12条原则,将之整合为一份宣言。这份关于敏捷开发的宣言描述了一种工作流程、一种方法论。敏捷开发下图演示了一个敏捷开发的典型过程,在一系列的“sprints”中完成(不知道“sprints”是什么?点击查看《谷歌内部方法!快速做创新设计并验证的DESIGN SPRINT》。

设计师必须要学会的4个沟通方法
一般情况下,对设计一窍不通的客户和设计师交流起来,总会感到有些吃力。因为当你想找设计师时,要么对视觉风格没有概念,要么没想好自己要什么。这都会让你和设计师双方感到步履维艰。看到这里的你,是不是也感同身受?所以接下来,让我们来拆解一些设计过程中常发生的对话,帮助你避免和设计师们沟通失败again。1. 给予明确的创意方向对话一:你说:“我看到成品就知道是不是我想要的了。”设计师听到的:“ 先创造点东西出来吧,然后我就知道‘这TM根本不是我想要的’了。”你会不给建筑师任何资料,就让他凭空帮你建造房屋吧?当然不会!虽然说,如果建筑设计师无需任何提示就能设计出你的梦想房屋很棒,但这些天才设计师根本就不知道,你究竟是需要五间卧室?至少两间半浴室?还有一个能停放三辆车的车库?Balabalabala……缺少这些关键信息的话,可是会大幅影响设计进度,让你永远无法搬进新家了哦。这就是问题的关键:设计师的职责是解决问题。如果你想让他们帮你解决问题,那就需要你清晰地阐述问题,以便让设计师用更好的方法去解决它们。比如:你想通过最后的设计达到什么特定的目的?或者,这些目的的优先级是什么?为了加快设计进程与明确方向,你也可以提供给设计师相应的设计说明书。比如:对于印刷品,你应该规定纸张大小,颜色样式,出血限制和适用的文件格式;对于网页设计,你应该提供像素大小,适用的文件格式和文件大小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