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制作复古怀旧风格工笔画图片的PS教程
工笔画制作方法有很多,本文介绍一种极为简单的方法。前期只需抠出人物,并复制几层,去色后用滤镜及混合模式提取出主要线条;然后用抠出的人物叠加得到彩色效果;后期增加背景纹理及其它装饰等,得到想要的效果。最终效果 一、导入素材图片。 二、将人物抠出来,并关闭原图的小眼睛。
如何拍摄抽象或运动中的照片
一、抽象摄影 抽象派画家能通过展示周围世界的不同视角来推动观众的情感。PowerShot相机能提供一个相同的工具来创作抽象图像。当读者都不知道拍的是什么却依然被照片所吸引的时候就达到目的了。如果读者问“这是什么?”,最好是反问他们认为这是什么。抽象照片可以是一些不寻常的外形,多种颜色或者运动模糊。他们可以是近距离拍摄日常常见的物体,也可能是拍摄很远距离上的云。抽象摄影要求去创造图像,和本章中其他部分主题所不同的是,可以在任何时候任意地点进行抽象摄影。 1、灵感 抽象图片大量存在,考虑形状这个术语。它们可能是类似铁栅栏或者谷场门上的贴画之类的物体。它们也可能是人行道上或者树林中的影子。应该驻足观察周围的场景,寻找第一眼吸引眼球的物体,想象一下它在另外位置的情景。接下来考虑颜色,在现实世界中,眼睛能分辨颜色的微小差别。 蜡笔尖或者大理石碗的特写都有可能带给读者孩提时代的微笑。特写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抽象手段。相机的LCD能很好的预览拍摄到的图像。观察显示的图像可以决定是不是要删掉环境中剩余的对象。相机的运动也能创造类似绘画的效果而不是摄影作品。当没有其他方式可以选择的时候可以考虑抽象摄影。比如光线不好,不能找到合适的拍摄地点,或者镜头不够长。这时候可以开始考虑如何抽象。 2、抽象摄影技巧尽量靠近。抽象场景有时候不是特别地明显,使用相机微距模式去捕捉物体的一小部分,让物体很小的细节尽可能的充满画面,如果去拍生日会,有没有想象过去拍摄巧克力上的漩涡纹理呢? 利用色彩。可以使用不正确的白平衡拍摄照片来体验超现实的感觉─当然要记得把白平衡设置回去。虽然很多时候抽象摄影的主体都是形状,用户也还需要关注色彩对比。 打破常规。三分原则在用抽象的眼光去衡量这个世界的时候也许会无效。可以考虑把相机旋转一定的角度来得到不同的视角。 建立自己的场景。不要等待抽象场景的出现,可以用手边的物体自己建立这样的场景。使用台灯来增加光源,用白纸的反光给阴影区补光。 二、动作和体育摄影
CorelDRAW 添加图形标注
2.4 标注与尺寸 2.4.2 添加图形标注 利用 CorelDRAW 提供的 Callout Tool(标注工具),可以为对象标注连线标记。标记线可以由一段或两段组成。在绘制标记线时,文本光标出 现在线的末端,使用户能够输入标记文本。添加图形标注的步骤如下: 10.输入标记文本,即可完成此次(一段标记线的)标注。 图 2-81添加图形标记 2.4.3 使用比例尺 在许多的技术文档中,都要求使用比例尺,以保证实施时的准确性。使用比例尺后 ,可以调整图形的大小以合适的尺寸打印输出来,而不必担心设计尺寸的失真。系统默认时的比例是 1:1,但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操作修改比例尺的值: 图 2-82 图 2-83 图 2-84 比例尺为1:10 的五角星尺寸标注
广角镜头的使用技巧
美国著名的新闻摄影家汤尼·斯比纳在最近出版的《新闻摄影采访任务》一书中谈到广角镜头时指出:“我认为,如何有效地使用好广角镜头并不容易。当一位摄影者使用广角镜头时,我能马上判断出他是否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摄影者。” “因为使用这种镜头比使用其他种类镜头更难拍摄出优秀作品。如果能够非常好地掌握这种镜头,就能拍出优秀照片,你将成为一个优秀的摄影记者。许多摄影记者 往往以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使用这种镜头,他们实际是在尚无初步使用经验的情况下就企图超越。在拍摄成组图片报道时,不应只会使用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而不 会使用这两种镜头之间的各种镜头。要有节制地使用广角镜头,并用35mm至300mm之间的镜头作为补充。应在提高照片质量的前提下使用广角镜头,充分发 挥广角镜头的性能,使它成为一只具有通用性的镜头。广角镜头的景深特别大,就是说,画面中的大部分物体都能拍摄清楚,这对我们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拍摄照片 十分有利。35mm广角所以特别受人青睐,因为它所拍摄的照片变形较少,15mm或20mm超广角镜头,则有较明显的变形现象,因此不适合拍摄新闻照 片。” 斯比纳积三十多年的摄影采访经验,曾八次采访英国总统就职典礼,四次采访罗马梵蒂冈教皇选举。他的照片曾获450枚奖牌、奖状(其中包括著名的普利策新闻 摄影奖)。他告诫摄影爱好者:“不要以为只要用上了广角镜头就能理所当然地拍出好照片。对摄影者来说,拍摄之前首先应该经常考虑在什么场合使用什么镜头。 我是非常有节制地使用广角镜头的,常以其他各种镜头作为补充。鱼眼镜头只在特殊情况下才使用。使用广角镜头,一定要事先考虑成熟,并从它的概念上加以理 解,认为使用它可使照片具有更完美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就能使你接受新的挑战,从而提高你的照片的质量。” 在今天的新闻摄影报道中,记者们确实越来越喜欢使用广角镜头了。因为在他们争先恐后地围住采访对象时,有时也只能用广角镜头。在不能接近被摄主体时,记者 们常常高举相机,使用20mm或24mm镜头从头顶拍照,经过放大剪裁也可以得到有用的照片。使用广角镜头的边沿偷拍,也是一个不打扰被拍对象的好办法, 因为至少在目前,许多人还认为只有面对镜头时才会被摄入照片中。 有人认为24mm广角镜头是新闻报道的最佳镜头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景深极大,可以同时记录人物与环境气氛。但须记住,即使是广角镜头,景深也总是有限的,因此,学会使用超焦距拍摄法,比依靠景深有更多的优越性。 人们常说,广角镜头造成夸张的透视效果,远摄镜头则缩短被摄体的平面。英国摄影家罗恩·斯皮尔曼认为,透视效果只同被摄体与镜头的距离有关,并不涉及到焦 距,只是因为广角镜头经常用于透视非常明显的狭隘场面,远摄镜头主要是从远距离拍摄,才造成了夸张的印象。他说:“如果你分别用广角镜头和远摄镜头从问一 距离拍摄,那么透视效果将是一样的。” 对于上述观点,英国摄影家G.L.韦克菲尔德曾通过55mm标准镜头与广角镜头的对比来证明过。他用两种镜头在同一视点各拍一张照片,用广角镜头拍的较大视点的照片,显然与另一张大不相同。初看之下,似乎两张照片的透视不一样,然而实际这是一种错觉。 如果把广角镜头拍摄的负片的一部分,放大到同标准镜头拍摄的负片放大的照片尺寸相同,两者透视的一致性就一目了然了。知道了这一点,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便可以放心地使用广角镜头而不必担心会出现透视的改变。 关于近距离摄影的问题,韦克菲尔德指出:“广角镜头往往可以在很近的距离上调焦。例如,24mm平面算起的,实际上如的最近调焦点可近至250mm。由于 这一距离是由胶片头前表面算起,远不足200mm。在这一距离内物距与像 距之比约为8:1,这与55mm镜头在最近调焦距离上 获得的物距与像距之比大致相同。”因此,韦克菲尔 德认为,“如果不用接圈或皮腔,要把物体的影像拍 得大一些,使用广角镜头并没有什么优越性。此外,由于使用广角镜头,镜头与被摄体的距离太近而很有可能使摄影师或相机的影子落在被摄体上面。”这是必须引 起注意的。 斯皮尔曼认为,使用广角镜头时,靠近被摄体 时用聚焦屏对焦非常容易,在远距离拍摄时就比较困难。但如果我们把广角镜头当标准镜头用,就不会遇到问题。对于近摄,靠聚焦屏对焦就像使用普通标准镜头在 较远的距离拍摄一样方便。在较远的距离拍摄,景深往往是很大的,因此,只要靠调整距离标尺就能很容易地取得清晰影像——判断上的错误可能要比一面观看聚焦 屏一面调焦小得多。使用广角镜头拍摄建筑物等,必须使相机保持 纵向的绝对水平,否则近视点会造成剧烈的透视变化,在照片上使垂直线产生严重的会聚现象。在取景器上这种情况往往并不一定看得出来,只有当负片放大后或幻 灯片投影出来时,这个缺点才较为明显。 实际上,照片上出现线条会聚现象并不是歪曲原景物,而是一种自然的透视效果。它之所以被看成歪曲,是因为人们知道一个楼房的垂直线不会会聚,并希望在不合 适的视点拍的照片上看到垂直线都是平行的。然而,适当的会聚现象反而使照片显得真实。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柯达陈列室中悬挂着一幅赫梅尔的柯达大楼的 片,看起来好像顶部比底部还宽一些,用尺子量一量照片,结果证明顶部和底部的宽度正好相同,这就说明稍微有点会聚比完全没有会聚看起来反而更真实。
最新发布
Photoshop CS3亲密接触:Brightness & Contrast
今天笔者要给大家介绍的工具是CS3中的Brightness & Contrast。你会觉得奇怪,这个有什么好讲的,Photoshop的早期版本里面不是早就有了么?如果你这么想那就错了,在Photoshop cs3中,adobe公司全面改进了brightness & Contrast的功能,以前可能我们不会直接去用这个工具——大多数人可能会用到曲线、色阶等其他工具来进行对比度的调整。今天,跟笔者一起体验一下新Brightness & Contrast吧,你会发现adobe的软件其细节正在变得越来越体贴。 首先,我们打开一张没有经过修正的照片(见图1),当然这张照片也ok啦,但是笔者想让这为大叔多点血色,让整张照片多点颜色的话,我们就要用到Brightness & Contrast。 图1 首先打开Image—Adjustments--Brightness & Contrast(见图2),我们可以看到一个Brightness & Contrast的对话框(见图3)。 图2 图3 你可以看到有个use legacy的选项,勾选这个选项。这个选项的意思是使用旧版中的Brightness & Contrast功能,我们在这里先勾选,用以前的功能进行调色,这样就可以有个对比。将contrast对比度设置到25,brightness明度设置到-17,可以看到一下效果(见图4)。
Photoshop CS3亲密接触:缔造完美曲线
这次,我们来介绍一下Photoshop CS3调色方式的另外一项改进——曲线。笔者认为,这将会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改进。下面,大家就跟着笔者来体验一下这个已经升级的曲线功能,你会发现,曲线功能在Photoshop CS3中真的变得更加完美了。 首先,打开一张没有调色的照片。(见图1) 素材图 图1 然后打开Menu / Image / Adjustments / Curves,见图2 图2 这个时候你就能看到一个curves曲线工具的对话框(见图3),用过photoshop的人一定对这个工具的界面很熟悉,你会发现curves的面板与以前有很多不同,我们拿Photoshop cs2中curves的界面来对比一下(见图4)。
Photoshop CS3亲密接触:快速选取新定义
随着网上交易的风头越来越劲,这年头已经不再是相互见面问“你吃了吗?”的时代了,或许有一天我们会问:“你在网上开店了吗?”,呵呵。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不论是淘宝还是易趣,或是其他形形色色的网上购物平台,拥有一个自己的小店已经不只是梦想了。但是越来越多的店铺诞生,要取得有利地位,处理好你的商品图片是极为重要的,首当其冲的头痛问题恐怕就是如何快速抠图可是对于大多数业余卖家来说,这是令人头痛的事情,如果包给别人做,这无疑也是成本。不过不要紧,新ps cs3的诞生将为您排忧解难。 今天我们就通过制作商品图片的全过程,来了解一下ps cs3的新魔棒工具以及重定义选边功能。 首先就是拍摄你的图片,这一步基本都没问题,偶就随便拿一件偶的衣服来拍,不过是非卖品哦,^-^(见图1)大家可以看到效果非常不好,背景和衣服混在一起,颜色也很灰暗,让我们来吧衣服抠出来,换一个简单一些的背景。 图1 选择工具栏里第三个按钮,就是新魔棒工具,见图2 图2 然后调整适当大小,对衣服进行选择,你会看到选择不同颜色区域只需要移动魔棒,而不需要像以前一样按快捷键,见图3。
PS CS3揭密:教你打造图片完美拼合
相信大家也有同样的经历,当看到宽幅的图片,那种表现出恢宏风光的全景照,是不是也会心生羡慕,都会有一种冲动,希望自己也要能拍摄和合成出这样的照片吧。但对于不具备拍摄全景照所需的专业器材的人群,对于受场地及数码相机性能限制等原因,无法拍摄一张表现全部景物的照片,这时,我们就用到了Adobe Photoshop来进行图片合并。 Adobe公司的 Photoshop.cs2,在图片合并的技术上已经发展的很成熟,我们可以运用它来合并出我们心目中完美的宽幅全景照,但是,对于差异较大的图片,或者颜色差距较大的图片,Photoshop CS2所做出来的效果仍然是强差人意,而且当差异较大的图片合成后,我们需要比较多的时间去把颜色融合,但是随着万众期盼的CS3的发布,这个问题不再是难办,CS3新增加的:“新照片合并(The new Photomerge)”简直让我有欣喜若狂的感觉,原来在CS2里面花我两三小时还是勉强合格的拼合图片,在CS3里面,我只花了5分钟,就出来一个完美的拼合全景照了,不是唬人的,真的5分钟,而且对于色调的均化,更加得到很好的解决,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下这个神奇的新功能吧。 注:(出于直观的原因,也是我懒 了,我们看教程的大多都对英文不太感冒,所以我用了汉化的CS3) 一.对比 1.下面,我们先看看CS2里面的拼合效果,修图的那种累啊,相信大家都经历过的了。 CS2里面的拼合效果 为了说明差异,我用的是一组在CS2里面无法自动拼合,需要自己手动来进行拼贴的图 2.经过仔细的手动拖拉,效果还是很不满意,放大来看,接缝很明显,而且图片对接不上,颜色偏差也是比较大,很头疼的问题
Photoshop CS3亲密接触:新混合模式 造奇酷波普效果
在前几篇我们讲了Photoshop CS3的新的工具和调色功能,可以说这次的变化还真是很大,今天我们来看看图层部分有什么新变化。 按照惯例,我们打开一张图片(见图1),这是一张再平淡不过的女孩图片。今天笔者决定个性一下,用新图层混合模式把这张图变的很波普。首先我们新应用图层样式添加一个solid层,选择蓝色(见图2-1.2-2)。 图1 原图及效果图 图2-1 图2-2 然后我们来看看图层混合模式,见图3
Photoshop cs3 教你制作wmp11的logo
效果图:图片较大,若看不清楚。请点图片放大后阅读。 推荐教程: 1、Photoshop CS3 beta 界面抢先瞧 2、Photoshop CS3 之 “黑白意境!” 3、Photoshop CS3亲密接触:感受新Bridge 4、PS CS3揭密:教你打造图片完美拼合
Photoshop CS3亲密接触:智能滤镜 让MM艳光四射
讲了这么多ps cs3的新改动,笔者觉得,如果要说最体现细节进化的莫过于smart filter智能滤镜了。PS CS3的这个改动,可能要转换一下你图层编辑的思路,因为从CS3开始,你就可以运用可编辑、互不干扰的滤镜,接下去我们通过实例来具体了解。 在这里我们打开一张图片(见图1),我们可以看到这张照片拍的有点软,我们要对照片进行下调整,让细节硬朗起来,其它的更加柔和,做一种比较梦幻的效果,过去的做法可能是复制一层图片用锐化加蒙版,要让皮肤看上去好,就要再复制一层图片,加模糊加蒙版。但是在新ps里,所有的调节都只针对于一张底图,让我们看看是如何实现的。 图1 首先,我们要对一张图片应用智能滤镜,我们首先要把图片转换成smar object 智能对象,你有两个方法进行转换,在选中要转换的那一层的前提下,一个是在layer菜单下--- smart objects选择convert to smart object转换成智能对象(见图2);另一个方法更加简单,在filter菜单下选择convert to smart filters转换成智能滤镜(见图3),这个时候会出来一个对话框,问你要使用可再次编辑的智能滤镜,就要把所选的层转换成智能对象(见图4),你只要ok确定,就可以了。 图2 图3
Photoshop CS3亲密接触:包装贴图轻松搞定
在前面的九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Photoshop CS3的不少新功能,都是一些修图中用到的。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我们接下来要讲的这个功能非常实用——当你要做一个商品包装效果图时,它可以立即帮你实现,那就是vanish point2。如果有用过ps cs2的朋友,一定会熟悉vanish point灭点工具,vanish point2在此基础上升级,能够缠绕多个面进行编辑,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下。 首先,笔者这里有一张没有贴图的DVD包装盒的图片(见图1),现在我们要把一张平面展开图(图2)贴到这个包装盒上,做一个DVD盒的效果图。 图1 图2 首先,我们ctrl+a再ctrl+c,全选并复制图2,见图3 图3 然后,在ps里打开dvd的包装,在图层里,有我事先调好的颜色,我先把阴影层隐藏掉,确定是选在brighten的那层,然后新建一层空白层,对其命名(见图4)。
PS CS3快速选择工具轻松创建优质选区
在使用Photoshop进行图像处理时,我们经常会遇到选区创建的问题,比如将图像的一部分从其背景中移除,或者修整某一特定部分的边缘等等。在以前版本的Photoshop中,各位高手也已经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完成各种类型复杂选区的创建工作。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大家关心的都是同样一个问题——如何选出最符合我们要求的选区。例如,将一位模特的照片中飞扬的秀发从背景中抽离出来,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一件非常伤脑筋的事儿:头发上的一些像素总会被落下,而背景中的一些像素又会附在头发上,或者两者混合在一起,难以区分。 Adobe Photoshop CS3新增的“快速选择工具”功能非常强大,给用户提供了难以置信的优质选区创建解决方案。这一工具被添加在工具箱的上方区域,与魔棒工具归为一组。Adobe认识到快速选择工具要比魔棒工具更为强大,所以将快速选择工具显示在工具箱面板中显眼的位置,而将魔棒工具藏在里面。 特别推荐: 《抢先体验Photoshop CS3 Beta新特性 》 好了,说得够多了……现在还是让我以实例的形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1.我们在Photoshop CS3中打开一幅非洲菊的图像,如图1所示。 图1 快速选择工具(Quick Selection Tool)可以在工具箱的上方找到,如图2所示,有点类似于魔棒工具。 图2
PS CS3揭密:利用消失点轻松精细化
消失点(VanishingPoint)滤镜工具是PhotoshopCS2在滤镜中提供的一个全新的工具,在消失点滤镜工具创建的图像选区内进行克隆、喷绘、粘贴图像等操作时,所做的操作会自动应用透视原理,按照透视的比例和角度自动计算,自动适应对图像的修改,大大节约了我们精确设计和修饰照片所需的时间。 搜索了网上大部分的文章,介绍的都是消失点(VanishingPoint)滤镜的最基础应用,对这个滤镜没多少深入的介绍,相信很多人片面的认识,就是消失点(VanishingPoint)滤镜大概就是Photoshop花俏而不实用的一个新功能吧,如果你也是这样认为的话,实在是对(VanishingPoint)滤镜的一种误解了。 尤其是Photoshop从CS2升级到CS3里,对消失点(VanishingPoint)滤镜进行了更加完善的改进,当对图片中的多面立体图形进行置换的时候,PhotoshopCS3消失点(VanishingPoint)滤镜会自动计算,大大减少我们操作的时间。运用简单的操作,就能对图片作出很好的效果。 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下VanishingPoint2.0滤镜的使用。 1).就以下面这个DVD盒子为例,运用PhotoshopCS3消失点(VanishingPoint)滤镜来为它轻松加上封面: 原图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盒子一共分为三个面,在以往PhotoshopCS2的消失点滤镜里面,在创建完一个平面后,要重新点选创建平面工具,分别拉出其他的两个平面框,就是说,在PhotoshopCS2里面要做好这个盒子的话,要创建三个平面,但在PhotoshopCS3里面,运用消失点(VanishingPoint)滤镜,我们只要一次操作,就能轻松作出效果 在PhotoshopCS2里,对消失点(VanishingPoint)滤镜只能进行平面的拖移,随着PhotoshopCS3的诞生,对消失点(VanishingPoint)滤镜进行了更加完善的改进,当对图片中的多面立体图透视形进行置换的时候,运用简单的操作,就能对图片作出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