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3DMAX实例教程:VRay打造精致乡村风格餐厅
如何体现一个充满加州柔和阳光的空间呢?这次以餐厅这个空间作为主题内容。从最初的平面设定到空间的布光和材质的赋给,成图的后期处理,我们在这里将一一进行体现。最终效果图图00空间概要及说明:这是一套300多平米的别墅,在整体的设计风格上,我采用了美式乡村风格,混搭了一些地中海的元素进去,这套方案没有传统美式的原始粗矿和古朴质感,却传承了一点地中海式的精致。在主题上摒弃了繁琐和奢华,以舒适为导向,以享受为原则,强调“回归自然”,给人一种心灵上的释然以及回归大自然的淳朴的思路,打造一个安宁平静、舒适自然的美妙净土。(图01)图01平面设定和分析:分析平面图,首先我考虑的是这部分空间分为两块,即餐厅和厨房。当然以餐厅为重点。在这里我把厨房做成敞开式厨房,为了让这两个空间的衔接更紧密,功能更齐全,于是又考虑增加了一个吧台,有情调且实用。我们都知道餐厅以用餐为主,那么所有的功能都要以满足这个需求来产生。在家具灯具以及材料的选择上,也是要以美式的感觉进行搭配。比如铜艺的灯具,厚重的家具,本色的棉麻以及有着浓郁自然清新味道的植物。(图02)

身影画中游
视频叠加相信很多喜欢多媒体的朋友都尝试过,今天我们换个玩法,让的照片在视频影片里产生奇妙的“画中游”景观。使用的工具是友立公司的PhotoImpact 7和VideoStudio 6,操作方法也很简单。 制作无背景照片 启动PhotoImpact 7,导入准备好的人像照片。 按下主窗口左侧工具栏上的选取工具,根据照片背景的复杂程度,选择使用“魔术棒”或“贝氏曲线工具”来去除照片背景(如图1)。制作“画中游”影片 启动 VideoStudio 6,新建项目后按下主窗口右侧的文件夹图标,将准备好的视频剪辑导入到素材库中。 打开主菜单“故事板”选项,在素材库里选中导入的影片,将其拖至视频编辑窗口的“视频轨”中(如图3)作为背景影片。可以导入几段视频剪辑与后面的人像图片配合。影片长度可在编辑窗口里激活后任意拖拉调整,以符合整个影片剪辑的需要。 打开主菜单“覆盖”选项,激活视频编辑窗口的“覆盖轨”,打开主窗口右上角的“素材类型”卷展栏,选择“图片”素材库,按下主窗口右侧的文件夹图标,将准备好的无背景人像图片导入到图片素材库中,把它拉至“覆盖轨”里,激活后依前法拖拉调整播放长度,使其与背景影片长度吻合。我们这个实例里使用了两段视频和两个无背景人像,其长度分别是对应的。 导入的人像照片需要进一步调整,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激活“覆盖轨”里的人像照片后,按下主窗口左上角的“动画”设置钮,进行各项参数的设置(如图4)。 提示:“运动类型”与刚才设置的人像位置是有密切关系的,如果人像从右侧滑入,我们需将人像位置设置在屏幕左侧,反之亦然,设置时最好将人像的位置移出画面二分之一左右,产生滑出画面的效果。 设置完毕按下主窗口里的预览钮看一看,效果不错,为了锦上添花,再为这段影片加上活动的文字标题,使它更加生动。选中主菜单上的“标题”选项激活文字标题编辑线,在预览窗选取你满意的文字渲染方式后,将其拖至编辑窗里的“标题轨”,在左上角参数栏设置好文字字体、颜色、阴影和动画方式。最后拖拉“标题轨”中文字标题调整播放长度,使其与相配合的背景影片长度一致。 VideoStudio有添加音效的功能,朋友们可根据喜好自行设置添加,在此不再赘述。 影片的保存或导出 我们的作品一切OK了!在预览窗中看到随着背景影片的播放,人像慢慢地滑入画面,又慢慢地滑出,下一个人像紧接着滑入进来,画面上还相应出现了绚丽的动画标题文字,融合成为一段天衣无缝的新视频!下面就把我们的作品保存起来。 选中主窗口“完成”选项,在这里可将它存储为自定义的视频文件,或直接创建刻录成VCD、DVD、SVCD等格式的光盘。 保存完影片后,还可以按下[导出]按钮,将这段影片制作成一张颇有新意的电子贺卡,搭配好贺卡页面,调整好影片大小和位置,生成一个自执行的EXE文件,就可以把它发给朋友一起分享你的快乐了

用Flash 8 AS代码写摄像头拍照功能
因为很久不做 Flash coding 了,所以也就很少关心 Flash 8 的新的 Class,但听大家说过有这个功能。本想从网上找段教程或 code 来做。可是发现国内还没有类似的。就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开始做法: 第一步:在库中建立一个视频元件,类型选择:视频(受 ActionScript 控制)。 第二步:将视频元件拖到场景中,并调整尺寸到想要的大小。并起名为“my_video” 第三步:在时间轴中粘入下边的 code。 Testing 发现有问题,拍出来照片只有 160x120 的区域有图像。并且图像变形了。 :eek: 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 (此处省略2小时 debug 时间……) 最后发现 my_video 复制到场景中调整大小时并不是改变 my_video.width 及 my_video.height 属性,而是改变 my_video._width 及 my_video._height 属性。原有视频元件的尺寸只有 160x120 。这就相当于将 my_video 作了形变。而 BitmapData.draw() 是不会考虑源元件的形变的。用官方的说法是: QUOTE: 源 MovieClip 对象不对此调用使用其任何舞台中转换。该源 MovieClip 对象会被视为存在于库或文件中,没有矩阵转换、没有颜色转换,也没有混合模式。如果您希望通过使用影片剪辑自身的 transform 属性来绘制影片剪辑,则可以使用它的 Transform 对象来传递各种 transformation 属性。

摄影教程:走近你的被摄者
和模特出外约拍,作品却都僵硬死板如木头?拍出来没有情绪,没有感觉? 也许只是你与你的模特还不够接近…… 本文将展示一位摄影师的拍摄心得,与你分享走近被摄者内心的要领~。 再走近一点就好 Robert Capa 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没有拍得很棒,那代表你还可以走得更近去拍摄”(If your photographs aren’t good enough, you’re not close enough)。 如果套用在人像摄影上,所谓的“没有走得更近”当然不是在说你跟 Model 的拍摄距离,也并不是叫你每张照片都跑到 Model 面前去拍大头特写,或是用百微去拍摄眼睫毛才叫做有 feel。其实我个人认为照片没有拍好,那是因为很多时候拍摄者并没有“走近”被摄者的“真实性格”和“内心世界”。在作品上,如果只流于“浅”景深、可爱十式或纯粹摄影技巧表现的话,作品难免缺少了深层次的演译,主题亦会变得空洞。 这照片有爱 这个副标题,是有一次跟我的*好友藤原克也先生讨论一辑人像作品时,他评论了某摄影人的作品,说了一句话:那照片有爱。 藤原克也大哥是*拍摄人像的大师级人物,也是《摄影之道-氛围×构图×主题的光影演绎》一书的作者。当时我在向他请教如何去拍摄感性一点的主题,他就回了我一句:“拍这个主题,要有爱”。 原来*摄影人在发表人像作品时,如果拍得很好的话,其它摄影人都会开玩笑式的留言:“有爱”,意思即为揶揄拍摄这个作品的摄影人,一定在拍摄的过程中爱上了这个模特儿,不然不可能拍出如此扣人心弦的作品。虽然听上去有些无聊,但想深一层,如果没有和 Model 做好沟通和引导,没有全神贯注地去发掘被摄者的表情,的确是很难构成一辑佳作。
最新发布

Photoshop CS4绘制矢量3.12植树节卡通宣传画
让我们看一下最终的效果图:最终效果图 1、执行菜单:“文件”/“新建”(快捷键Ctrl+N),新建一个空白文件,设置名称:植树画;宽度:640像素;高度:480像素;分辨率:72像素,如图1所示。图1 2、执行菜单:“图层”/“新建”/“新建图层”(快捷键Ctrl+Shift+N),建立一个新图层并命名为起稿,如图2所示。 图2 3、选择画笔工具,注意笔刷设置2像素画笔样式,在画面上画出草稿,合理安排构图,如图3所示。 图3 4、选择渐变工具,单击工具选项栏的可编辑渐变颜色图标,弹出渐变编辑器对话框,自定渐变颜色,浅蓝色到白色的渐变,如图4所示。 图4

Photoshop CS4教程:人物照片修饰的思路
要学习PS人像修饰,色彩调节只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但不是全部。 一般认为人像修饰大致要经过以下流程: 1 .亮度,颜色及色调 这一部分包括处理人像的曝光、白平衡,对比度,初步色彩调整等等,使照片有个基本的正确色调再进行后续处理。 2 .清理 这一部分包括清理皮肤上的斑点污渍,皱纹、衣服上多余的折皱,照片上的划痕,噪点等等。清理背景上影响主体的物件,污渍,使人物主体更突出等等。 3 .增强 这一部分包括对人体进行高度的改变、胖瘦的处理、对五官进行细致修饰,如改变眼睛、鼻子的大小、角度,修改脸形; 修改嘴唇的外形、色彩;修饰眼线、眉毛等等。还包括处理头发的颜色、疏密等等。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还可以 抠图换背景等等。这些都是增强的处理内容。

关于Photoshop CS4中3D功能的一点见解
这几天闭门研究CS4中的3D功能,发现CS4自带的固有模型较少,虽然可以额外导入3DS格式的3D文件进行渲染。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研究了半天之后,终于发现了能在CS4里造型的一个功能。从灰度新建网格,这个功能的原理是利用黑到白这256个色阶的深浅度来控制凹凸。但在进一步的摸索中,也发现了此功能还存在了些程序运算上的问题,希望ADOBE公司的下一代产品以够优化一下其后台运算程式。那么,让我们先来以图文方式理解一下“从灰度新建网格”的工作原理。

Photoshop CS4处理偏黄的MM照片柔和粉色调
效果图:原图:教程:1.复制背景层,在副本上磨皮.2.创建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色相:0,饱和度:-53,明度:03.按CTRL+SHIFT+ALT+E键盖印图层.4.图像-应用图像,通道选择红色,混合模式选滤色(屏幕),不透明度100%

Photoshop CS4(Bridge)的几处完善
Photoshop CS4(Bridge)的几处完善,主要是提供了按下空格临时切换为图片全屏查看,图像审阅模式、自动堆叠HDR和全景图等等。特别是新增的PDF幻灯片和WEB画廊的输出面板,使用后感觉非常方便,效果也不错,特别是一些Flash格式的动态模板。输出面板的操作形式挺像3DSMAX的,很酷的感觉,如图1所示。 图1:重新设计的PDF幻灯片和WEB画廊输出面板 (雁鸣湖D50+70-300VR)图像审阅模式方便挑选和对比照片。这种“嚣张”的造型,让我想起早年的Director Shockwave播放器,有一种浏览电影盘片的感觉。这种方式其实满适合我这种“连拍狂人”的,找出细节的不同,然后毫不留情的“干掉”,如图2所示。 图2 审阅模式 (人民公园D50+70-300VR)自动堆叠HDR和全景图这个功能有点意思,执行后会将有连续性的、构图比较相似的图都堆砌到一起。再具体来说,就是找出你拍摄的多张曝光不同(包围曝光)、色温不同(白平衡包围)或角度不同(全景或拼接)的照片。不过实际的实验中,多少会有些误差。如图3所示。

用Photoshop CS4画笔绘制回族服饰的教程
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被誉为“灿若星河的东方霓裳”,各式各样的传统服饰美不胜收。这次为网友带来用PS的画笔绘制回族服饰的教程。在教程中,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作画的步骤以及画笔工具的设置与运用,希望你也来试一下。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度,每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特色,除了其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其中衣着是最能体现出民族的风格,各民族的服装特色与让同胞们领略到我国的多姿多彩,接下来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我国回族服装的绘制,不足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效果图:效果图 下面开始绘制: 1、打开Photoshop CS4后,执行菜单:“文件”/“新建”(快捷键Ctrl+N),弹出新建文档对话框,把文档的大小与及其它参数设置如图1所示,然后单击“确定”完成新建文档。图1 2、新建了文档后,执行菜单:“滤镜”/“滤镜库”,弹出滤镜库窗口,选择“纹理化”,纹理的样式选择“砂岩”,缩放为:80%,凸现为:15,光照选择:上,如图2所示。图2 3、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新建图层按钮,新建一个“图层2”(快捷键Ctrl+Shift+N),选中“图层2”选择工具箱中的画笔工具,在文档中点击右键弹出笔尖设置对话框,选择“喷溅 14 像素”笔尖,在工具选项栏中设置不透明度为:49%,流量为:46%,如图3所示。

体验Photoshop CS4的3D能力
很久很久以前… Sorry,我不是在讲童话故事。我只是说在Photoshop的很早期版本有一个3D变换滤镜,后来不知为什么被去掉了。现在看来Adobe大概是在韬光养晦,正在策划一场2D跨越3D的革命!这场革命从CS3就开始了,而如今它已经“占领”了我所有的视觉神经。这里用一个小例子,来体验一下Photoshop CS4的三维能力吧。用户如今不但可以导入MAYA、3dsMAX等生成的3D对象,还可以在Photoshop CS4中直接生成三维形状,比如立方体、球体、苏打罐、葡萄酒瓶等。你可以有两种选择,基于平面图像直接转换为带贴图的三维对象;或像我一样,选择主菜单“3D>New Shape From Layer”来新建一个三维对象,这里我新建了一个帽子形状。图1: 新建一个帽子的三维对象在图层面板可以看到新建的三维图层,双击该层Textures下的Background,我们来编辑帽子的材质。图2: 图层调板中的三维图层Photoshop会建立一个新的空文件,在该文件中我们置入一张平面图片,大小正好铺满画布。该图的大小和位置将影响最终3D合成的效果。图3: 置入一张平面图片

photoshop CS3 选择工具轻松创建优质选区
Adobe Photoshop CS3新增的“快速选择工具”功能非常强大,给用户提供了难以置信的优质选区创建解决方案。这一工具被添加在工具箱的上方区域,与魔棒工具归为一组。Adobe认识到快速选择工具要比魔棒工具更为强大,所以将快速选择工具显示在工具箱面板中显眼的位置,而将魔棒工具藏在里面。 好了,说得够多了……现在还是让我以实例的形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吧。1.我们在Photoshop CS3中打开一幅非洲菊的图像,如图1所示。 提示:要更改画笔大小,可以使用选项栏中Brush一侧的下拉列表,也可以直接使用快捷键[或]来增大或减小画笔大小。 2.快速选择工具是智能的,它比魔棒工具更加直观和准确。你不需要在要选取的整个区域中涂画,快速选择工具会自动调整你所涂画的选区大小,并寻找到边缘使其与选区分离。 在选项栏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Refine Edge”(优化边缘)按钮,单击该按钮会打开一个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可以所做的选区做精细调整,可以控制选区的半径(Radius)和对比度(Contrast),可以羽化(Feather)选区,也可以通过调节光滑度(Smooth)来去除锯齿状边缘,同时并不会使选区边缘变模糊,以及以较小的数值增大或减小选区大小。 在调整这些选项时,我们可以实时地观察到选区的变化,从而在应用选区之前确定所做的选区是否精准无误。如果觉得选区已经优化得不错,就可以单击“OK”按钮接受选区,然后再根据需要将其从图像中移除,或者在不影响选区之外内容的情况下编辑选区中的像素,如此等等。

抢先体验Photoshop CS3 Beta新特性
Adobe于12月15日在官方网站提供了Photoshop CS3测试版下载,现在应该有许多网友下载下来并安装试用了。这一次Adobe对Photoshop的改进可真是不少,而且有许多新特性正是PS爱好者们梦寐以求的。安装过程不再赘述了,相信这个难不倒诸位Photoshop的忠实Fans。下面我们还是来看一看Photoshop CS3 Beta最激动人心的几大新特性。 一、全新的可自定义用户界面 说实在的,此前Photoshop的用户界面无论怎么改进,每一次版本更新总让人感觉只是做了些微小的改变而已。不过这一次Photoshop CS3可以让用户最大限度地自己定制用户界面了。 启动Photoshop CS3测试版之后,大家会注意到左边的工具箱成了一个单列的长条(如图1所示),乍一看到这个,确实挺让人吃惊的。是为了节省了屏幕空间吗? 图1 如果你感到不习惯,没关系,只要单击工具箱左上方的双箭头就可以改回原来的双列工具箱,如图2所示。通过单击双箭头,可以在单列和双列间转换。此外,工具箱中的快速蒙版与屏幕切换模式也做了改动,变得更加简洁了。 图2 界面的另一重大改进是面板位置的安排。我们打开一幅图像看看,就能了解与原来的Photoshop面板有什么区别了,它们可以整齐地泊靠在窗口的一侧,不再是浮动的面板,如图3所示,有点类似于Dreamweaver 8。 这样一来显然更有利于管理面板和面板组。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