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S怎样合成炫酷的水人头像照片
合成炫酷的水人头像照片制作过程也不是很复杂,制作之前需要先准备一些水珠素材或笔刷。然后用滤镜制作一些类似液体的背景,再加入人像并修改混合模式做出蓝色效果,后期添加水珠装饰即可。最终效果 一、新建一个A4大小的文档,背景填充深蓝色:#033670。 二、前景色设置为深蓝色,背景色为黑色,执行:滤镜 > 渲染 > 云彩,确定后再执行:滤镜 > 滤镜库 > 素描 > 铬黄渐变,这一步是为了做液态的背景。 三、新建一个图层,填充刚刚的深蓝色,变图层模式为“叠加”,留着待用。

风景中的数学题告诉你这样构图也可以
请大家认真回想,国高中教的数学课,还记得多少?光是听到sin、cos、tan或是函数,即使干了三杯咖啡也昏昏欲睡吧!但是你可想象得到,大多数人们所痛恨的数学题,竟然能套用在「摄影」上,是哪个数学奇才这么厉害,能放眼放去都是函数? Nikki Graziano出生于美国纽约罗彻斯特,父亲曾在大学教摄影,母亲则是教电器工程的,虽然曾在高中时,摸过父亲的4x5相机而对摄影产生兴趣,甚至想大学就念摄影,当想到出社会得跟人挤破头才能进报社工作,就放弃改念数学,副修艺术史。Found Function系列作品,以数学函数与摄影结合在一起。可别以为它相当简单,每张照片的数学题,可都是千真万确的,它可是花了Nikki三至四年的时间,在每周散步时,用哈苏503CW与彩色负片记录这些景致,再利用滚筒扫描成数字文件,编排搭配出合适的数学函数。

详细解说PS图层混合,通道,计算,选择和载入高光区
本文主要由苏色老师用实例来讲解Photoshop图层混合,通道,计算,选择和载入高光区等命令的使用和原理.先向柔软老师表达一下敬意,柔软的很多实例,其实对我们学习PS是非常好的启迪,不管是柔软老师,还是元素老师,还是贫农地雷和老编,还是邮差和关文涛和李涛,以及更多在影像行业的从业者,他们掌握的是PS的核心――是图层混合,是通道,是选择,是色彩......苏色用下面这张图片,和大家聊聊怎么去综合把握和应用这些知识。苏色尽量用平实话的语言和细致的讲解,细致看完苏色帖子的,如果没有对PS有个重新的认识,呵呵,尽管拍砖,不过,苏色不会陷入这个色怎么调那个效果怎么做这样的论战,所以,希望大家理解,细致看完苏色思路,再得出自己的分析。苏色参加外拍的原图――惭愧,有点闷,色彩也很灰,要修要调。第一步:向柔软老师致敬,我们用“柔软淡色调”的方法试试看会是什么效果?1、RGB转LAB模式,选择明度通道,CTRL+A,CTRL+C,转回RGB,CTRL+V;2、LAB模式下的明度通道就作为RGB模式下的一个图层参与了图层混合;3、“柔软淡色调”告诉我们,明度通道作为RGB下一个图层参与对原图层的混合后,混合模式选择正常,不透明度选择80%,好,我们看看是什么效果?4、显然,不是苏色想要的效果,并不是说柔软淡色调不好,是不适合这张色调和环境的图片,但是,柔软老师的方法启迪了我们的思路。

两种风格的烛光人像摄影
点燃蜡烛,风情别样。然而那跳动的火光会让我们遇到许多难题,拿起相机,跟随摄影师一起创造烛光之下的浪漫大片吧。 以烛光作为主光源进行拍摄,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光源微弱分散、光线不稳定,其实只需要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解决。 足够的蜡烛保证气氛 烛光摄影最大的挑战就是环境光线不足。使用更多的蜡烛可以增强光线,提高快门速度。当然,我们要注意主光源蜡烛的亮度最大,保证我们可以借助主光源的蜡烛拍摄人脸。而其他环境蜡烛,只要把当时的温暖气氛表现出来就可以了。当我们只用一个蜡烛或者是把好几个蜡烛放一起,会在脸上造成明显的阴影。要注意把蜡烛分散错落地布满小空间更能制造浪漫的气氛。 1 有一定高度的烛台,作为主光源 2 带螺纹的蜡烛更有造型感及古典气息 3 矮蜡烛可以在多处摆放,增加现场亮度 你还可以拍摄面部特写 我们为了强化模特面部轮廓和线条,可以拍摄模特面部的特写,让模特自然地趴在桌子上,拍摄模特自然、慵懒的状态。要注意模特此时的头发不要遮挡住脸部,将刘海拨向一边。模特的眼睛可以不用注意镜头,而是向下或者偏向一边,营造一种若有所思的朦胧浪漫之感。这样,在温暖的烛光下,模特面部的轮廓格外动人,而均匀的光线不会让模特的脸上有明显的阴影。可以利用大光圈,将前景的蜡烛虚化,只留下光晕。 拍摄模特的面部特写,可以将模特的面部线条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模特若有所思的眼神会加深浪漫的意境
最新发布

Photoshop CS3 安装体验
Adobe公司于2006年12月14日推出了Photoshop CS3的Bate版,该版本将于2007年春季推出正式版后Game over。 嘟嘟一向是PS的忠实Fans,出了新的版本当然要试一下。 原来的PS体验版都是可以直接从官方网站直接下载的,如果没有注册码,使用30天后中止使用。这次的PS就下的没那么顺畅了,必须是Adobe的网站注册用户方可下载。 官方下载地址:"https://www.adobe.com/cfusion/entitlement/index.cfm?e=labs%5Fphotoshop" 下载文件体积为337M,文件看起来更象是一个压缩文件。 为了更好的测试,我把这个软件的安装过程挪到了学校机房,那里的机器要比家里的更好一些。并且安有还原卡,如果有问题可以重新尝试。 机器配置:P4 3.0 1G内存 120G硬盘 双击图标后,就开始解压缩,注意,下面的过程只是为了解压缩安装文件。 整个文件解压时间为1分32秒,嘟嘟认真的察看了一下,原安装文件337M,解压后的文件体积387M。

Photoshop CS3 之“谁才是新功能?”
一般软件更新版本后,都会在帮助里大谈一下自己到底哪里有变化。这些对于新学者来说就是废话,他们本来就什么都不会,新旧对比意义不大;对于老用户来说,却又是个麻烦,光翻找新功能项目的菜单就很挠头。 这个问题在PS CS3中就得到了一个完美的解决,你想知道到底“谁才是新能功能吗?”(What's New in CS3)很简单,只要选择菜单里的一个选项就好了。 选择后,系统会很小心的提示: 大概意思是,“你现在选择的工作区模式有可能修改菜单和/或者快捷键设置。你真的想这么设置吗???”废话,当然要选Yes。 选择Yes后,再看菜单,果真是与“旧”不同!这里我们打开了图像-效果菜单,新功能被浅蓝色的条框上了。 相信这个设置会让那些和嘟嘟一样的“老”用户,可以完全不依赖英文帮助,选择自己研究!

Photoshop CS3 之“我们新的选择”
“选择,抽出,抠图”似乎对于某些人来说,每天都是在和PS这项功能打交道,而且一个善于抠图的人会被尊为“PS达人”。 但PS的选择翻来覆去就是老三样,特定选择、颜色选择。虽然不久前的版本加了条抽出,但似乎这些还是不够傻瓜的。 于是,在CS3中我们又多了新的选择方式。 快速选择工具(Quick Selection Tool) 它是魔棒工具的新室友。 选择后的工具选项栏 选择的效果 感觉这个功能的原理来源于“背景色橡皮擦工具”,相比橡皮擦的暴力清除,建立选区的方式会更柔和一些,并且选区是可修改的。 还有一个功能是在实验各条新功能中,嘟嘟发现的。

Photoshop CS3 之 “滤镜也智能”
大家都在说一个小道消息,据说PS CS3 打算把滤镜改造成类似AI里的效果,可以反复应用。这个是个好消息,滤镜都是一锤子买卖!除非ctrl+z。如果真的有了这个功能,真的是很帅! 可打开PS CS3后,对图层应用滤镜后,并没发现这个效果,真的有些气馁。因为对英文环境毕竟很陌生,看了很多遍的滤镜菜单也没发现。但在图层菜单上发现了新增加的智能滤镜图层命令。 再次对比滤镜菜单,终于发现了“智能滤镜” 点击后,会跳出个提示。 大概意思是被选图层将会被转换成为智能对象,可以应用智能滤镜。在图层调板上,图层被打上了一个标记。 不过要注意,并不是所有滤镜都能应用在该智能对象上。比如液化、图案什么的,就不能再用了。 让我们应用一个滤镜试试,这里用的是铬黄,可以看到应用铬黄后,在图层下出现了类似图层样式的选择。 我首先双击了后面的那个小图标,但发觉,这个图标并不是重新设置滤镜的,而是一个调整透明度和图层叠加效果的。 我分别调整了透明度和图层叠加效果。

Photoshop CS3 之 “黑白意境!”
图像调整菜单是我第一个关心的对象,在设置“谁是新功能?”后,第一个发现了和小麦唱的一首歌很象的“Black & White”(黑和白)。 选择后,跳出的对话框让俺一头雾水!效果soso,一点也不好,和去色还是一样。 但是很快,就发现了右侧对话框上那个闪亮的“Auto”,点击后,效果果然不同凡响。 顺便点击了下下面的“Tint”(色彩),恩,好纯的颜色。 有了这个项目后,就可以很顺利的得到靓丽的灰度图片了。

Photoshop CS3亲密接触:怀旧赫本 黑白魅影
现在笔者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调色功能——Black & White。与之前就存在的曲线或者明度对比调整工具不同,该功能是Photoshop CS3中新增的工具。 首先,按照惯例我们打开一张照片(见图1),在这里笔者找了一张赫本的彩色照片。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她的,那今天我们就在此怀旧一把。 图1 我们运行menu菜单中image / adjustments / black &white, 见图2 图2 然后你会看到图片变成了黑白的,同时出现一下界面,见图3 图3

PS CS3揭秘:Camera Raw 4.0霸气初现
Adobe Camera Raw作为通用型RAW处理引擎是平面软件老大Photoshop的免费配置的插件,并且Adobe公司经常根据新发布的相机来更新版本,是众多形色主义会员的首选,从3.6升级到4.0,新增了很多新功能,可以说比以前有了比较大的跃进,不断的更新以支持更新的机型也是Camera Raw 的一大优点。 对Raw格式的巨大改进,在Raw格式的处理中添加了类似shadow、highlight(暗部与高光),不过高光在英文测试版中叫做recovery了,目的在于恢复高光部分的细节。同时增加了Vibrance滑块,用于增加饱和度,提升不够饱和度的图片。Lightroom中一些功能也增加到了photoshop Adobe Bridge cs3、Adobe Photoshop cs3、Adobe Camera Raw 4.0成了完美组合,是注重品质的摄友们处理RAW不可缺少的利剑。 以下我为大家把Adobe Camera Raw 4.0新加的功能一一介绍下: 新的Adobe Camera Raw 4.0整合在photoshop CS3 里面发布,不过是可以跟以前一样独立更新升级。经过试用,目前的Adobe Camera Raw 4.0只能用在CS3,不能在CS2里面使用,期待以后有解决的方法吧。 一、安装过程 以下的是CS3的安装界面,我们可以看到Adobe Camera Raw 4.0的选项。 选项 打开Adobe Camera Raw 4.0,我们可以看到界面除了以前原有的功能外,增加了很多新的操作选项。

Photoshop CS3新的抠图魔棒选择工具介绍
在使用Photoshop进行照片处理时,我们经常会遇到选区抠图的问题,比如将图像的一部分从其背景中移除,或者修整某一特定部分的边缘等等。在以前版本的Photoshop中,各位高手也已经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完成各种类型复杂选区的创建工作。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大家关心的都是同样一个问题——如何选出最符合我们要求的选区来进行抠图。例如,将一位模特的照片中飞扬的秀发从背景中抽离出来,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一件非常伤脑筋的事儿:头发上的一些像素总会被落下,而背景中的一些像素又会附在头发上,或者两者混合在一起,难以区分。 Adobe Photoshop CS3新增的“快速选择工具”功能非常强大,给用户提供了难以置信的优质选区创建解决方案。这一工具被添加在工具箱的上方区域,与魔棒工具归为一组。Adobe认识到快速选择工具要比魔棒工具更为强大,所以将快速选择工具显示在工具箱面板中显眼的位置,而将魔棒工具藏在里面。 好了,说得够多了……现在还是让我以实例的形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1.我们在Photoshop CS3中打开一幅非洲菊的图像,如图1所示。 图1 快速选择工具(Quick Selection Tool)可以在工具箱的上方找到,如图2所示,有点类似于魔棒工具。 图2 如同许多其它工具,快速选择工具的使用方法是基于画笔模式的。也就是说,你可以“画”出所需的选区。如果是选取离边缘比较远的较大区域,就要使用大一些的画笔大小;如果是要选取边缘则换成小尺寸的画笔大小,这样才能尽量避免选取背景像素。

Photoshop CS3五大出类拔萃新特性
第一次使用Adobe Photoshop CS3时,它的一些非常实用的特性着实令我折服。因此我打算列出一个简短的概要来说说这些新特性。如果你没有早先版本的PS,那么PS CS3将要花费你649美元才能够购买到,而如果你有Photoshop 7、CS、或CS2的话,你就只需要支付升级费用——199美元。 我目前最喜欢的五项PsCS3的新特性是: 1、全新的智能过滤器 2、快速选择工具和优化选区边缘 3、高级校准与混合进行照片合并 4、自动图层校准和混合 5、用可调解的角度使用消失点工具 下面我就具体说说这几个出类拔萃的新功能: 全新的智能过滤器 Adobe终于带给我们非线性的全新的过滤器。对此我真的很想高呼“万岁!”在过去,你在一个线性序列中应用过滤器及效果时,一个过滤器就会改变你的图像,而第二个过滤器则会改变你当前已经被改变了的图像,而第三个过滤器又会再次对此图像做出改变。这样的工作流程存在的问题就是,如果你想要对第二个过滤器略微做出改动,你就必须撤销还原到那点,这样就会失去随后对它的编辑效果,或者你使用历史记录调板直接回到你添加了第二个过滤器前的步骤,将你“校定”后的第二个过滤器添加进去,接着再手动地添加第三个。要是经常这样操作的话,你就很容易忘记你对的三个过滤器是如何设置的,或者更糟糕的是,你的项目中应用了20个过滤器,而不是3个,而你又需要对第二个做出更改,这样就意味着你需要对之后的18个都进行重新设定。这是多么令人厌烦的事啊!由于这个问题的存在,人们在进行开发时通常都会储存多次的“部分完成”的文件版本, 将这些文件一次又一次地储存,希望在需要回到某点上时能够很快地返回需要的地方进行处理。虽然这样的工作方法已经构思得足够聪明,但人们仍在期待着更为完善的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

Photoshop CS3制作MAXTHON 2.0 Logo
1.此LOGO非Maxthon官方发布的正式版。仅供交流学习使用,最终解释权归傲游公司版权所有。 2.随着WEB2.0的发展,各大公司都推出了自己LOGO的2.0版本,本文作者jacky就2.0的普及来制作本教程。 3.通过此教程来教你MAXTHON logo的制作方法,长期以来傲游浏览器以其速度快,个性化,易用性深受广大上网用户的喜爱,因此有感而发,借机向大家推荐使用。 4.傲游官网 www.maxthon.cn 5.注:本教程只用做交流学习使用,未经作者允许不得参与商业用途(允许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