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平面设计 > PS教程

最新发布

轻松一招教你拍出色彩折换的趣味作品
轻松一招教你拍出色彩折换的趣味作品

有时摄影可以换换题材,不只是纪录生活,而是透过光线与色彩,去创作一些有趣的视觉效果。例如上图这么强烈的色彩折换,正是利用玻璃水杯的特性,加上红绿两色的强烈对比,所拍摄出来的抢眼作品,没有经过计算机修图啊,这种满足感是很不错的。  有关步骤其实很简单,首先要准备合适的背景图,例如棋盘图案、直纹、对比色都是很好的。摄影教程  然后就设定相机为 M mode,将光圈收细至 f/16 甚至 f/22,以确保有足够景深,快门就大约 1/100 秒。  灯光方面,用两支灯的话可以让光线较平均,并且处理闪灯火力问题,让曝光表现正常就可。设定大概如下U  从这基本设定里,大家会不会想到其他有趣的变化?

4 次浏览
彩色摄影的先驱
彩色摄影的先驱

(上图)被誉为20世纪最有名、也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师之一,为彩色摄影的先驱,在当年几乎只拍摄黑白照片的年代,他改变人们对彩色摄影的保守观念,同时以大量实验性手法拍制出各种有趣的彩色照片,影响深远。  在1949年,他加入玛格南摄影通讯社成为其中一员。因为他所拍摄一系列的新闻图片,讲述战俘回到维也纳。这辑的图片使他不但声名大噪,更得到美国《生活杂志》(Life magazine)的注意。但他拒绝成为他们的摄影师,以保持自己独立的身份,而后来受到著名纪实摄影师Robert Capa邀请,最终加入玛格南摄影通讯社。而Ernst Haas和Werner Bischof是首位获罗伯特·卡帕、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和乔治·罗杰等几位创办人的邀请而加入的。  但他在1951年才开始用Kodachrome进行彩色摄影。1953年他在美国《生活杂志》突破性地发表了24页纽约市的彩色照片,也是他们首次发表如此大量的同类作品。而他的摄影展也是首个在纽约当代艺术馆的彩色摄影展。成为在20世纪50年代首位的彩色摄影师。  在1958年,他被美国《大众摄影》(Popular Photography magazine)评为全球十大摄影师之一。Ernst Haas一些著名的作品以故意的失焦和模糊,来营造强烈的视觉效果。他也有用染料在印刷的过程中,使照片的色彩饱和。  1986年,他得到了Hasselblad Award,一项予以在摄影界有重大成就的肯定。同年,他在纽约死于中风,享年65岁。

17 次浏览
一个物理学家学摄影他会拍什么
一个物理学家学摄影他会拍什么

摄影本身就与物理有着不解之缘,即使说物理是摄影之父也不为过。从拍摄到成像每一个环节都有物理理论进行支撑。甚至一些摄影方式也会用到物理知识,例如光绘摄影、红外摄影等等。但是很少会有人用摄影来纪录物理本身。摄影师Caleb Charland以物理学为基础拍摄了很多照片,记录了非常神奇的物理现象。

6 次浏览
Andrew Moore:古城人文摄影作品
Andrew Moore:古城人文摄影作品

Andrew Moore,美国摄影师,出生于1957年,12岁时便开始对摄影有兴趣,后在普林斯顿大学跟一些著名摄影师学习,“但直到40岁,我才知道如何拍好照片”。他近期著名的作品是拍摄工业城底特律的破败风景,记录了一座城市的衰落。  这里整理的是Andrew的一些早期作品,大多拍摄于1981-2002年间,拍摄地包括美国、古巴、俄罗斯等。以上这幅拍摄于纽约时代广场。  古巴  美国底特律  西伯利亚,看守人的房间。  古巴 摄影教程  萨拉热窝  美国纽约  美国纽约  古巴

7 次浏览
培养摄影眼的习作“Through My Window”
培养摄影眼的习作“Through My Window”

很多初学摄影的同学买了相机后便急不及待到处拍摄,不知道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往往是靠培养摄影触觉——即所谓的“摄影眼”培养出来的,那么我们可以怎样发展这个摄影能力呢?  我们可以参考一下韩国摄影师Ahae的练习——“Through My Window”。  Ahae利用了2年的时间在工作室的同一窗外拍摄了超过一百万照片,平均每天拍摄2000到4000张,非常惊人。为了捕捉不同的野生动物,他在拍摄时用上了长焦距的镜头,而在拍摄风景时也用上了中幅相机,也就是比全画幅底片更大的相机。  Ahae的“Through My Window”的作品包括了窗外的野生动物、晴天、雨天、日落等四季早晚不同的变化,除为了拍摄漂亮的照片,他也希望透过照片唤起人类对大自然的关注。Ahae的作品会在世界各地包括巴黎和纽约展出。  这个简单有趣的练习能培养出你的“摄影眼”,你今天也试试吧!摄影教程

7 次浏览
风光摄影的题材与角度选择
风光摄影的题材与角度选择

同样是在拍风景,为什么就是有人能抓住富具变化中的宝贵一瞬呢?难道是他拍之前拜了摄神有上天保佑吗?其实想要拍好风景摄影 ,除了适合的器材,还要确立自己的拍摄主题是什么,从主题出发,才能想象到将要拍摄的画面,胸有成竹地运用取景角度等技巧。再加上现场对变化的把握,有准备有实操,才能完整地拍出具欣赏感的绝美风景哦!  题材的选择  风景摄影题材之广泛,基本上放眼开去所见都可谓为风景:名山大川、森林原野、城市风景甚至公园一小角落。拍摄风景照片与其他内容一样,在拍摄前,首先要确定拍摄景物的主题,然后再考虑如何表现主题。没有中心内容的照片,即使画面精美,也只是徒有表面。要拍出有“心”的照片,应该和写文章一样,要有章有法,让观者感受到你的思想意图。  选择每一类风景摄影的题材,都应该对其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最好去知道景物的各类特点和情况,例如拍摄城市风景时,每一个城市都有它的不同内容和特点,哪些建筑有其的象征意义、哪些时间点最能表现出主体等等。这些都要做好心中有数,才能为拍摄的主题挑选出好的项目,从而确定之后所取用的拍摄方式。  如拍摄张家界为例,在冷空气过后,雨停转晴的当天晚上和次日早晨,是拍摄张家界最好的机会,这个时候易出现雾气,可以拍摄到朦胧的迷人云海效果。  取景和角度  一张完美的风景照片,除了要有表现主题的主要景物以外,作为衬托的物体是必不可少的。物体是有主次之分的,应该适当地在画面中安排好,一般是把主体安排在画面上重要而明显的地位,如黄金分割点或正中心,而衬体只位于整个照片的四周部分地方。  面对广阔的自然环境,可选拍摄角度也应该灵活,在没有固定主体目标的自然风景里,应根据景物呈现不同的面来决定拍摄的角度。以桂林山水为例,山与水都是它最引以为豪的地方,那么究竟应以山作主体,还是以水作为主体呢?这就要根据所拍摄的景物情况来决定了。如果是河流近而山层远的风景,就应以河流作主体;反之,就应以山作为主体。  以河流做主体 摄影教程  以山作为主体

3 次浏览
日系小清新写真必备:道具与配件选择
日系小清新写真必备:道具与配件选择

想入门日系清新写真风格摄影,该准备那些道具,又该如何选择才有日本味呢?其实不用花大钱,善用家中的木制小家饰、不用的瓶罐,甚至白色床单,都可以当成日系清新写真的道具。  喜欢拍生活类型照片的人,通常会对一些小道具特别的敏感,逛街看到手作店很容易会被吸进去,看到时还会心里想着这个一定很适合拍照于是就手痒买了下来。不知不觉的,收集的小道具就越来越多,不过真的会用在拍照的其实不多,就算搜集的再多,久了也只会习惯用常用的那几款,但是在收集的过程真的觉得好美好喔!  木叉与木匙,充满浓浓日式风格。  笔者除了自己爱收集之外,亲朋好友送的礼物也很棒,可能在收到的当下会觉得有点普通,但是营造出好的拍摄环境,看似平淡无聊的东西有时候在镜头下也会变得很有感情、很有纪念性,往往效果会更好。  最基本的几样道具就是拥有美丽花纹的布,必备的还有木叉、木匙,还有一个简单的上好美盘。挑选布的时候有分成几个种类,单色、小碎花、水玉点点跟条纹这四大种,笔者觉得太复杂的不太适合拍照,而这几种算是很基本又很经典的花纹,不过到最后通常还是只使用单色而且用的不是布,而是白色床单。为什么呢?因为床单很大,自然的折痕很能够贴近生活,所以不想花钱买布的人可以直接使用床单喔!  木叉与木匙一开始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找到,因为要找到喜欢的款式真的有点难,但是现在越来越多手作店,只要上网找一下就可以找到很多很棒的手作商品,木头材质跟布堪称绝配,但是如果是在木板上拍就不太适合了,这时候就需要金属材质了唷!  几个小物摆在一起拍,也很有日式感觉。 摄影教程  盘子是笔者认为最难的部分了,要找到简单大方又高贵不贵的款式的得花一些时间,推荐大家直接到无印良品看看,虽然价格偏高,但是却能省下不少寻找跟采买的时间,很值得一逛喔!  日系道具:六大推荐  ·T-lab

5 次浏览
如何使用非全幅机身拍摄大景深作品
如何使用非全幅机身拍摄大景深作品

   使用APS-C画幅数码单反在18mm端拍摄,即使在f/8这样的光圈也能得到很大的前后景深,而且锐度良好。  缩小镜头的光圈就会得到更大的景深,但是景深有3个控制因素,镜头焦距、光圈大小和对焦距离。较短的焦距会产生较大的景深,如果在使用非全幅机身的情况下,主要因素还是实际焦距而不是等效焦距。在任意同样的焦距情况下,无反光镜结构的紧凑相机的景深都会比APS-C画幅的相机更大,而APS-C画幅比全画幅机身的景深范围也要大。  当你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时,即使在f/8至f/11这样的光圈下拍摄风光也能得非常大的景深。如果你把光圈缩小至f/22或者f/32这样非常小的光圈,虽然景深范围是得到了保证,但是图片质量也会因为进入镜头内的光线发生衍  射效应而下降。  整个景深中,后景深是前景深的2倍,试着对场景中前三分之一处的物体对焦。大多数相机都有景深预览功能,能给你一个最终景深效果的展示,最好的方法还是先拍一张,然后在相机LCD屏幕上回放并仔细查看。        注:更多请关注摄影教程栏目,三联摄影群:182959594欢迎你的加入

5 次浏览
告诉你5个超级懒人整理照片法
告诉你5个超级懒人整理照片法

教我如何整理照片」 是我最常听的问题之一,个人也很以自己周遭环境简单整洁自豪。经历了几次帮他人整理计算机后,我发现整理是一种个性,而最终「大多的人是无法长期好好归纳照片的」,所以也写了这篇文章,让正常人有比较快速的方法来整理自己的数据。  我先介绍我的方法。我尽量只用一台相机,一张记忆卡拍照。尽量每日备份记忆卡数据,每个档案夹名称逻辑一致,都包含着时间,参与者,事件,地点,使用器材,使用方法。所有的原始相片与PHOTOSHOP最好是分开的,放不同的档案夹,所以同一张照片可能于商业周刊或是DIGIPHOTO中的档案夹找到。我的硬盘每季手动备份,不是我不会用RAID与NAS(网络储存系统),而是喜欢全手动的稳定。这是一种将日常生活,摄影器材到备份通通简化整合的方法,非常不适合一般人。  好的,其实上述也只是我整理习惯的「一点点」规则,而我绝大部分的亲友听到这都已经阵亡,所以要开始重点「懒到极限的人要怎样整理照片」,其实很简单,就几个步骤。  第一招:集中管理  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记忆卡,CD,硬盘里的照片放置于同一颗硬盘里。这跟请把书放书架上,与生鲜放到冰箱里是同一种逻辑。通常不把数据放同一颗硬盘里的人,其实也常常找不到家里的书也是同一个原因。整理第一件事情是「集中」。  第二招:请丢掉  源文件与输出档案绝不要放一起,现在的硬盘空间很大。  将不会再使用的记忆卡,CD,DVD,硬盘拿去卖,送,回收。计算机里的数据也一样,许许多多是根本不会再使用的东西,都去除掉。假设千万的舍不得,就将不用的硬件储放于一个地方,不用的数据储纳于同一个档案夹,那些迟早还是会丢的,只是自己此刻不忍。  第三招:请分类  我知道很多人喜欢用「今天出去玩」,「小宝贝好开心」这种方法归档,然后档案夹里面放了四年不完整的小宝贝照片,还包括不是小宝贝的MP3,WORDn。

8 次浏览
掌握3招捕捉动态 瞬时提升画面速度感
掌握3招捕捉动态 瞬时提升画面速度感

如果厌倦一成不变的拍摄模式,可以利用一些摄影的拍摄技巧,来丰富你的影像魅力。创造有动感的摄影,除了长时间曝光法之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创造动态感呢?其实,利用对焦模式中的动态追焦,也是能让背景模糊作出速度感,或是使用后制软件拉出动态效果哦!  动态追焦法  追踪拍摄法主要运用在动态主体拍摄上,可营造出背景模糊的速度感,其运作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慢速快门追着移动主体同步拍摄,就能拍出极具动感的影像效果。目前多数DSLR皆有内建追焦功能,只要将对焦模式调至追焦模式,接着利用慢速快门对着动态物体对焦并进行同步移动,就能完成动感影像拍摄;一般来说,快门速度是决定影像拍摄成功与否的重要关键,但很多玩家在拍摄时都会发现,高速快门会将背景及被摄主体同时凝结着,快门太慢又容易因手震而让主体及背景同时都模糊掉,那么要设定多少才是最理想的呢?其实这要视被摄主体移动速度及镜头焦距而定。  以这次测试使用器材来说,Canon EOS 60D+EF 70-200mm F4L若要以望远程来拍摄时速60-70km/h汽车,一般利用TV(快门先决)模式,将快门设定在1/30秒~1/60秒间,开启AI FOUCS对焦模式追焦拍摄,理论上都能拍到理想的动态画面,但测试发现,徒手再加上没有防震加持下,影像模糊率似乎偏高一些,建议玩家若是经费较为充裕的话,不妨可以添购单脚架辅助拍摄,相信对于影像清晰成功率提升,会有直接帮助。  有时利用高速快门捕捉瞬间凝结影像,也能营造出另一种独特风味。  在追踪拍摄时,尽量在画面前方预留相当空间,这样才能营造出冲刺的动感效果。  摄影小撇步 利用单脚架辅助为佳  由于动态追焦方式影像模糊率偏高,就算机身或镜头有内建防震机制,影像清晰成功率似乎也不是相当理想,建议若是有动态影像拍摄需求,可利用单脚架辅助为佳。(图为GITZO GM-2560T)  重复曝光术  重复曝光是属于一种比较进阶的拍摄手法,其运用原理很简单,就是在底片不过片的前提下,重复拍摄数张不同角度影像,如此一来,就能达到影像合成目的,一般来说,这种拍摄技法普遍运用在传统相机上,但目前也有数字相机厂商将此功能内建在MENU选单中,让你轻松就能完成重复曝光拍摄过程。以Nikon D3x、D300及D90为例,选单中都有提供重复曝光选项,使用者只要将功能开启,接着选择欲重复曝光张数,这样连拍数张影像后,相机就会自动帮你完成合成动作,而这比起传统底片拍摄模式来说,的确更加省时、有效率。

4 次浏览
共计15240条记录 上一页 1..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152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