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解析IOS平台设计规范和常用尺寸
此文分别从控件+布局+模态情景+手势交互+动画+字体等六个方面介绍了一些iOS平台设计的基础规范,有志于UI设计的童鞋推荐收藏起来,将来要做相关的设计可以直截了当戳进来学习。一、UI的控件概述:1、框架UI的元素分为4类:A:栏:状态栏目和导航栏的结合体;B:内容视图:应用显示的内容信息,包括相关的交互行为,例如滚屏、插入、删除等操作进行排序;C:控制元素:产品行为或显示的信息;D:临时视图:临时向用户提供重要的信息,或提供额外的功能和选项。2、框架UI的尺寸:

Photoshop调出阿宝色通透肤色效果的婚纱照片
先来看一些效果:衣服:拍摄前一天路边买的一条纯白色有裙子,很素但是布料很舒服。道具:自家花店根据现有花材扎成的森系手捧,主要有尤加利叶和棉花。场地:一个普通草地器材:佳能6D+135mmf/2L时间是下午三点左右,太阳还稍微有点强,下面就开始拍摄了。这些是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先看看效果对比:看得出原图颜色有些灰,层次不够,皮肤不够通透,下面就讲下调色思路。

滤镜特效范例23
1、新建图像,将背景变为黑色,新建一个文字层。输入白色的文字,类似下图所示。2、对文字使用【滤镜_杂色_添加杂色】滤镜(需要栅格化图层),设定类似下左图。图像效果如下右图所示。-3、对文字层执行【滤镜_像素化_晶格化】,设定如下左图,图像效果类似下右图。-4、将文字旋转90度,执行【滤镜_模糊_高斯模糊】和【滤镜_风格化_风】滤镜,最后再将图像旋转回去。分别如下各图所示。---5、建立一个渐变映射调整层,设定如下左图,图像效果如下右图。-
最新发布

Photoshop基础教程:投影与内阴影
2009-4-22 15:45 2009-4-22 15:45 2009-4-22 15:45 2009-4-22 15:45 2009-4-22 15:45

Photoshop基础教程:合并图层或组
2009-4-22 15:40 2009-4-22 15:40 2009-4-22 15:40 2009-4-22 15:40 2009-4-22 15:40

(5-10):使用图层复合
设计是一种随心而至的感觉,因此我们经常会对各图层进行诸如移动、隐藏、改透明度等操作。因为多比较才能找到感觉。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比如我们在尝试各种布局之后觉得并不满意,想回到最初的状态,这时也许会因为操作的步骤数超出了历史记录的范围,而无法返回了。图层复合的作用就是将各图层的位置、透明度、样式等信息存储起来。之后可以简单地通过切换来比较几种布局的效果。这个功能是非常实用的,也很简单。下面我们来介绍如何使用。那个绿色的脸是不是看腻了啊,那我们换一个。点此下载范例PSD文件,打开后的图层布局如下图所示,图中有Photoshop、Illustrator、GoLive、99ut.com等字样,并且加上了简单的图层样式。这些是我用绘图板书写的,大家如果都觉得不错那我以后再出字帖吧。0556可通过【窗口 图层复合】打开图层复合调板。如下左图。点击调板下方的新建按钮将会出现如下中图的对话框。名称是显示在图层复合调板中的名字。注释中的内容可自行输入一些说明文字。“应用于图层”中的三个选项代表图层复合所存储的信息种类。“可视性”是指各图层显示、隐藏的状态。“位置”是指各图层在图像中的位置。“外观”就是图层样式、图层不透明度设定以及图层混合模式。建议全部选上。确定图层复合调板如下右图。点击三角形可以展开或折叠注释。要更改已有图层复合项目的名字,就在图层复合调板中双击项目名字。如果要更改存储选项,可双击项目名字右方的区域,就会出现如下中图的新建时的设定框。需要注意的是,图层的层次改变是无法在图层复合中存储的。现在我们将图层按照如下左图的调整好,同时降低“99ut.com”的不透明度为30%左右。注意此时在图层复合调板中,原先位于新建图层复合状态“First”左方的指示标志现在移动到了上方的“最后的文档状态”。如下中图。这是因为目前图像中各图层的状态与“First”相比发生了改变。0557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刚才移动了图层位置,更改了图层不透明度。如果在图层复合状态“First”的存储设定中并没有包括“位置”和“外观”选项,那么此时指示标志将仍然停留在“First”。因为图层复合“First”只关注各图层的“可视性”是否被改变,而我们并没有隐藏图层的操作,因此将被认作没有改变。因此我们之前强调了这些选项必须全部选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记录的完整性。现在将改动后的图像存储为一个新图层复合记录“Second”,如下右图。记住要选择全部存储选项。接着再将各图层移动到其它位置,隐藏“GL、“AI”、“PS”三个层的图层样式。隐藏图层样式的方法是先点击如下中图绿色箭头处的眼睛标志,如果样式列表没有出现可先点击红色箭头处的三角按钮展开样式列表。并将它们的不透明度都设为60%。之后设定“99ut.com”层不透明度为100%,再为其添加一个“投影”和“颜色叠加”的样式(此步非必须,有困难可略过)。之后存储图层复合状态为“Third”。完成后图层复合调板如下右图。点此下载完成后的PSD文件

(5-9):使用图层组
制作过程中有时候用到的图层数会很多,尤其在网页设计中,超过100层也是常见的。这会导致即使关闭缩览图,图层调板也会拉得很长,使得查找图层很不方便。虽然我们前面学过使用合适的文字去命名图层,但实际使用中为每个层输入名字也很麻烦。我们还学过使用色彩来标示图层,不过在图层数量众多的情况下色彩的分辨作用也十分有限。使用移动工具点击右键或按住CTRL单击选择图层的方式虽然很好用,但也无法缩短图层调板的空间。并且有一些类似更改图层层次这样的操作,还是在图层调板中看起来比较直观。为了解决图层调板过长的问题,Photoshop提供了图层组功能。大家还记得在本课前面部分提到过的图层样式吗?样式中的详细内容可以折叠或展开,展开的时候会列出所有的详细样式,同时占据较多的图层调板空间,而折叠以后就只相当于一个图层所占用的空间大小。图层组的效果也也类似于此,它的原理就是就是将多个层归为一个组,这个组可以在不需要操作时折叠起来,无论组中有多少图层,折叠后只占用相当于一个图层的空间。0543建立新图层组可通过【图层 新建 组】。也可以通过图层调板右上角圆三角按钮选择“新建组”。不过最常用的方法是点击图层调板下方的按钮(如下各图中红色箭头处)。注意新组的层次在之前所选择图层之上。如果创建之前选择的是“face”层,那么新组就位于“face”层之上。如果之前选择的是“eye”层,则位于“eye”层之上。如果之前没有选择任何图层,则新建的组将位于最顶部。如下3图所示。与图层样式类似,展开或是折叠可以从标志左边的三角箭头得知。箭头向下为展开,向左为折叠。新组默认是处于展开状态的。0544可通过图层调板将现有的图层拖入空组中。如下左图,选择一个或多个图层后直接拖动到组的名称上。如果拖入的是多图层,各图层原先的层次关系保持不变。图层原先的颜色标志也将保留。0545如果将图层拖入已有其他图层存在的图层组,则可以指定新拖入图层在图层组中的层次,可以将“nose”层拖动到“eye”层的上方(如下中图),或拖动到“eye副本”层的上方(如下右图)。我们之前说过使用移动工具〖V〗在图像中点击右键将会出现图层列表,那么在建立图层组后,在相应位置上点击右键就会出现图层组的名称,同时列出组中的图层名,如下左图。注意位于组中的图层名字将向右缩进一些。点击图层组左方的三角形标志(如下左图红色箭头处)可折叠图层组,折叠后的图层组只占用原先一个图层的位置,如下中图。可以看到图层组是没有缩览图的。也许今后版本的Photoshop能够显示组缩览图。0546如果要将nose层移出图层组,可在选择后直接拖出,要注意拖动的目的地。要么拖动到图层组的上方,要么拖动到图层组最底部图层的下方,如下右图中两处绿线处。尤其注意拖动到下方的位置,如果只是拖动到红色线处,则只会更改“nose”层的层次到“eye”层下方,但该层还是处在图层组中。

(5-8):锁定图层
锁定功能是早期的Photoshop中很有用的功能,因为当时版本只允许撤消一步操作。因此经常使用锁定功能来防止误操作。而现在的版本具备历史记录功能,已无所谓多一两次的误操作。因此就实用而言,锁定功能用到的机会很少。Photoshop提供了4种锁定方式。前面我们看到在背景图层上就始终有一个锁定的标志,这是因为背景层自动具有一些锁定功能。我们可以自己来给图层设置锁定。图层的锁定选项位于填充不透明度的左方(下左图红色箭头处)。0537进行锁定前首先要确认是否正确选择了图层,只允许在选择单个图层的前提下使用锁定,选择多个图层或选择背景层则无法进行锁定操作。要对背景层进行锁定操作,必须先将其更改为普通图层。另外,除了普通图层之外的其他一些特殊图层(如填充层、调整层等),有些锁定项目是不能使用的。0538点击图层调板上方的锁定位置按钮,这样该图层就无法移动。如果试图移动会弹出警告框。如下左图是用鼠标移动的警告,下右图是用键盘方向键轻移的警告。在以后当我们安放好了一些图层后,为了防止意外移动它,就可以使用此项锁定。0539如果开启了图像像素锁定,那么我们就无法对图层中的像素进行修改,这修改既包括使用画笔等绘图工具进行绘制,也包括使用色彩调整命令。这里要弄清楚,移动图层虽然在效果上看图像改变了,但这并不是修改像素。假设图层中原来有1000个像素,移动以后也还是1000个像素,虽然有些像素可能会被移出图像边界而看不见,但它们还是存在的。0540我们已经知道在图层中存在某些“什么都没有”的区域,这些区域被称为透明区域。这透明区域有两种说法:一是“没有任何象素存在”,二是“分布着完全透明的像素”。不必去刻意思考这两种说法孰是孰非,对于图层中的透明与不透明部分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其想象为沙漠与绿洲的关系,沙漠就相当于图层中的透明区域,而绿洲就相当于图层中已经有实际图像内容的部分。0541透明像素锁定的作用就相当于确保绿洲的面积不变,绿洲部分不会变为沙漠,沙漠部分也不会变为绿洲。当此项锁定开启时,绘图工具就无法在透明区域中发挥作用,而只能在已有内容的非透明区域中绘制,如下2图,使用画笔工具〖B/SHIFT B〗,在关闭和开启“face”层透明像素锁定的两种前提下,沿着相同轨迹绘制得到的不同结果。0542如果开启锁定全部,那么这个图层既无法绘制也无法移动。并且无法更改图层不透明度和图层混合模式。而在前3种锁定中图层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是允许更改的。

(5-7):合并图层
虽然将图像分层制作较为方便,但某些时候可能需要合并一些图层,就是把几个图层的内容压缩到一个图层中。要参与合并的层都必须处在显示状态。合并图层的快捷键为〖CTRL E〗,在几种情况下使用的效果也不同。0533在只选择单个图层的情况下,按下〖CTRL E〗将与位于其下方的图层合并,合并后的图层名和颜色标志继承自原其下方的图层,如下左图。0534在选择了多个图层的情况下,按下〖CTRL E〗将所有选择的图层合并为一层,合并后的图层名继承自原先位于最上方的图层。但颜色标志不能继承。注意CS及更早版本需要将多个图层进行链接后才可进行多图层合并,合并后的图层名以合并前处于选择状态的图层为准。0535如下图所示,原先位于下方的“face”层由于和原先位于最上方的“nose”层合并,合并后的图层还是位于最顶层,使得两个眼睛都被其遮挡了。由于合并图层会造成图层层次的改变,因此合并后需要注意图层的层次是否正确。0536除此之外,还有两个较少用到的合并命令,是针对全部图层的整体操作。不需要事先选择图层。也可以点击图层调板的圆三角按钮后选择。1:【图层 合并可见图层】〖CTRL SHIFT E〗,它的作用是把目前所有处在显示状态的图层合并,在隐藏状态的图层则不作变动。2:【图层 拼合图像】则是将所有的层合并为背景层,如果有图层隐藏拼合时候会出现如下图的警告框。如果按下好,原先处在隐藏状态的层都将被丢弃。

(5-6):图层对齐
出于制作的需要,我们经常要将一些图层排列在同一水平或垂直线上,我们将左眼的位置单独往上方移动一些,如下左图。这样两个眼睛就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了,现在来使用对齐功能。注意如果图层处于隐藏状态是无法参与对齐的。0527选择需要进行对齐的两个眼睛层,顶部公共栏中就会出现对齐方式的选择(在使用移动工具前提下,其它工具不会出现此选项)。如下右图所示。前面6个按钮功能分别是:顶对齐、垂直居中对齐、底对齐、左对齐、水平居中对齐、右对齐。我们只要按前面三个水平方式的任何一个按钮都可以完成对齐了。那么这三个按钮的区别何在呢?其实它们是依据图层中像素的面积大小来安排对齐方式的。由于我们这里的两个眼睛层的像素面积是相同的,所以看不出区别。为了让效果明显,我们将左边的眼睛缩小一些并更改颜色。0528确保正确选择了图层的情况下,使用移动工具〖V〗,在顶部公共栏开启“显示变换控件”选项(下左图红色箭头处),此时眼睛周围会出现调整框。在4个绿色箭头所指处按下鼠标拖动即可调整眼睛层像素内容的大小。调整的时候同时按住SHIFT键可保持此时的长宽比例不变,避免将正圆调整成椭圆。在调整的时候顶部公共栏将会出现相应的信息值,如下右图,观察其中的W和H百分比,即是我们调整图层内容大小的长宽比例。将其调整为约55%,按下回车键完成变换。注意如果开启了“保持长宽比”选项(如下右图红色箭头处),那么就相当于按住SHIFT键。在实际使用中类似的操作大都使用自由变换命令来完成,且功能更齐全,而移动工具的这个附加变换选项不仅功能少,还容易造成误操作,实用价值不大,建议不要使用。 在缩小了一只眼睛后,我们再将另外一只眼睛的颜色改变一下,在确保正确选择了图层的前提下,使用色相/饱和度〖CTRL U〗,将色相随便调整到一个数值(如下左图是调整为+50的效果)。 为什么不介绍左对齐、水平中齐、右对齐的效果呢?大家把书本或者显示器旋转90度再看上右图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