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RO/ENGINEER 2000i2新功能简述
美国PTC公司在2000年3月份向广大用户发布了PRO/ENGINEER2000i2。在很多用户还没有把PRO/ENGINEER2000i的行为建模等新技术深入了解的时候,PRO/ENGINEER2000i2又带着440多项改进和广大PRO/E用户见面了,到底性能有哪些改进呢?就让笔者把PRO/ENGINEER2000i2的新功能简单介绍给大家,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笔者认为2000i2和2000i相比,功能要强大的多。因为2000i2和2000i相比,有了更多人性化的设计,(我想这应该就是PTC大力宣传的柔性工程技术的一部分吧!)其中包括可视化检索(VisualSearch)、形状索引(ShapeIndexing)、特征灵活性(FeatureAgility)、行为建模技术(BehaviorModeling)、疲劳预测(FatiguePrediction)、CDRS渲染(CDRSRendering)等等。对于工程师来说,这些人性化的设计可以让工程师把时间更多的用在优化设计和产品的创新上,从而提高设计效率。 在这众多的新功能中,最让笔者欣喜的就是可视化检索(VisualSearch)了。如果您一直从事产品设计的话,您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寻找一个其他工程师做好的零件或装配,需要从几十甚至上百个零件、装配中去不停的打开或关闭一个又一个窗口。这样的工作让人厌烦,并且效率极低。现在有了PRO/ENGINEER2000i2的可视化检索(VisualSearch),一切都简单多了。可视化检索功能就是让工程师在调用零件、装配、图纸时,可以预览即将调用的零件。更让人惊讶的是,您还可以和在PRO/E操作界面中一样用鼠标加Ctrl键去旋转放大或移动它去看更详细的结构。而完成一个超大型部件装配的预览只需要几秒种的时间,让人不敢相信。据PTC称,这得益于PTC新的远程数据调动技术和专用多线程图形技术。在您打开预览功能的同时,零件或装配的基本形状立即出现在您的眼前,它只是一个近似的表示,几秒种后,零件的细节越来越清晰。可视化检索具有智能化,并且支持多线程处理。当您缩放模型时,PRO/ENGINEER只会载入浏览区域内的部位的数据而忽略其它部位数据。您还可以在装配浏览窗口中直接选择子部件和零件,来查看它们的结 形状索引(ShapeIndexing)也是PTC正在申请专利的先进技术之一。它利用智能过滤技术,把当前的模型与数据库中的已有模型进行比较,找出那些具有相似几何体的模型,以提高设计的重用性。充分利用这项功能,可以使企业减少许多重复设计的工作,也为数据的管理带来了方便。对于交通产品,机械制造业等等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他们制造的许多产品都使用相似或相同的部件。有了这项功能,也许在新产品的开发中,您只要投入一半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可以,另外一些部件只是需要调出来略微修改就可以用于新产品了。PTC称,由于利用了自动过滤和快速过滤技术,如果对一个包含300000个模型的企业数据库进行检索,只需要2秒就可以得到结果。这样的速度恐怕连最挑剔的用户也会无话可说。 特征灵活性(FeatureAgility)也是这次PTC大力宣传的技术热点。因为在当今的产品设计中,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适应市场的变化,更改设计是司空见惯的事。而如何缩短更改周期就成了需要研究的问题。在PRO/ENGINEER2000i2中,增加了一种称为意向参考的新功能。使用这种功能,设计者可以定义特征建立的方式,利用这种定义方式,你可以灵活的构建特征,并且在特征发生更改时仍然保持你的设计意图,从而把设计人员从烦琐的设计更改中解放出来。在PRO/ENGINEER的用户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你试图修改一个特征时(特别是这个特征是较早构建的),经常会跳出参考丢失,后续特征不能构建的对话框。你需要手工重新定义每一个失败的特征直到零件完全再生成功。这种重复性的工作使设计人员不能全力投入设计,而必须不断考虑这类特征的不稳定性。利用意向参考,工程师可以更方便的指定特征建 行为建模技术是从PRO/ENGINEER2000i开始推广的新技术。这种行为建模技术被业界作为第五代CAD技术。它通过把导出值(比如容积)包含到参数特征中,再反过来使用它们生成和控制其它模型的几何图形。使用行为建模技术,用户首先要定义一个工程分析模型,其中包括名称、类型和定义。接着,他们要建立“操作”—定义和引用一类用在分析模型中的新特征,比如体积,然后为分析模型设置约束条件—包括目标值、一个参数的最小和最大值。系统会出现解决方案的图表,协助用户为设计选择最优方案。利用行为建模技术的自动求解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能满足工程标准的最佳设计。相对于传统的手工反复操作的方法,行为建模的全自动处理有很多优点。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方便的求解,复杂的问题则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寻找解决方案的任务。有了这个强大的功能,产品的设计创新才会更快更好。

蝴蝶结-变化结教程-中国结
蝴蝶编成的结式与蝙蝠形状类似,南方方言中蝴与福同音,如以蝴蝶配上铜钱即称福在眼前,若编上五双蝴蝶可寓意五福临门。 蝴蝶结是以盘长结为主体,再以两边耳翼上各编一个双钱结当蝴蝶的翅膀而成,此外还有一种编法,即将盘长结改为团锦结也很美观。
最新发布

画意影像三要素
想要实现画意效果,拍摄和制作上的客观要求并不高,重点在于画面各构成元素之间的和谐。造型、背景,整体色调的定位,人物情绪及造型姿态的把控都是决定画面效果的关键因素。我们应重点把握三个要素: 画意效果对于商业和创作来说是一种两相宜的形式。九十年代以来,我们对画意摄影的理解多源自国外肖像摄影和欧美油画。在胶片时代,要实现画意的影像效果,技术上有其相对复杂的一面,比如光质、色温的控制以及暗房处理等。现在数码技术使这些问题得到简化,我们可以自如地尝试种种不同的效果。应该说,画意影像无论在商业还是创作方面都仍然是人像摄影的主流样式之一。 背景色调是关键 画意背景无论是抽象还是具象,在图案、色彩的选择上都要与主题内容的需要相吻合,以渲染出整体的画意氛围。人物的动作姿态主要以静为主,应避免过分夸张,以达到整体的和谐。比如这次拍摄的《秋韵》,背景采用的是实景影棚中的一块肌理墙。 光要讲究 一方面要考虑对人物的唯美刻画,同时还要表现好整体氛围和影调,所以往往需要多灯拍摄。一般来说,人物主体照明多采用侧光,影调氛围比较浓郁。根据不同的主题及画面需要,配合使用辅灯、反光板等进行补光,或采用柔和散射光线以及持续光源等,以此来获得更加唯美、多样的表现效果。拍摄这样一组带有创作意味的照片,形式上可以更加自由发挥。拍摄采用了两种布光方法:硬光源裸灯加反光板、吸光板营造的中灰的影调;闪光灯和定常光混合形成的高反差影调。在拍摄时把相机ISO 调高(400-1600),以此追求时间浸蚀下影像的质感,使画面更显厚重。 后期制作要遵循前因 后期调整了几种不同色调和纹理,应该说,这种“天马行空”并非随心所欲的主观臆造,每一种色调的尝试都与前期拍摄的主题、光线等密切相关并力求和谐体现。应该说,对影像的诉求方式有众多框架在制约,没有足够的“因”,单纯依靠后期难以获得好的“果”。

八个黄金法则提升摄影能力
摄影和时间是怎样一种东西?它能改变一切、带走一切、更可留下一切。我们用图片记录生活的过程,让那些属于你我的年轻成为永恒的记忆,五一临近,出游时记住这绝密8个黄金法则,一定让你的摄影功力有所提升。 1、三分法则要紧记 这个是构图的基本步,很基本,却是很有用、很实际的构图法,让照片能有最基本的可读性,是个不可不认识的基础技巧,可参考“轻松拍摄漂亮照片四大法则:构图篇”。 摄影教程 2、眼睛会说话 以人物作为拍摄对象,这绝对是个不可忽视的元素,捕捉到眼神的情绪,就捕捉到画面的情绪,要多多留意啊。 3、光与影制造戏剧张力 由侧光塑造的脸部轮廓,到逆光形成的剪影效果,都可以强化画面的张力,也加添戏剧的故事感,说到底,懂得光线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4、简单就是美 不要贪心,一张照片就要有一个清晰主题或主角,简洁的照片,往往更有力量,可参考∶“极简主义―摄影是减法的艺术”。

专业摄影师的100条感悟
想拍摄出好的作品吗?可以参考街头摄影师Eric Kim的清单,你或许未必会同意每一条,但肯定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 1、拥有昂贵相机,不代表他就是好摄影师。 2、永远以RAW格式拍摄。 3、定焦镜头可以助你学习做个更好的摄影师。 4、后期本身是一门艺术。 5、三分构图法99%情况下都适用。 6、微距摄影并不适合所有人。 7、UV滤镜的功能与镜头盖差不多。 8、外出拍照,好过花大量时间在摄影论坛。 9、捕捉平凡中的美丽,你会得到可获奖的作品。

外拍时拍到精彩照片的技巧
外拍的时候怎样才能得到好照片?我们总结了外拍人像时11点小技巧,希望能对新手有用,顺便献上一系列佳作给大家欣赏。 1、选择一个焦点 自动对焦时,相机会选取最近镜头的物体来对焦,容易造成对焦不准的情况,所以把自动对焦模式抛弃使用吧。选择一个对焦点,这是摄影人必须要学会的。 2、把焦点放在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是脸上最敏锐的一个点,也是好照片最重要的部分。当光圈全开时,把焦点堆在眼睛,连皮肤都会模糊起来,这时候你也可以为磨皮省事了。 3、全开光圈,小景深 有相当多理由的理由给你去买一个大光圈的镜头。最能引起共识的就是为了拍摄小景深效果。令人惊讶的光线效果和迷人的背景模糊,都能从大光圈里获得。 4、尝试用70mm或以上的镜头拍摄 很多mm 看完照片后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的脸看上去肿了?” 。任何70mm以下的镜头拍摄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变形。长焦会产生压缩空间的效果,也能加深背景的模糊。

跟着首席摄影师学“生活风”摄影
有幸接到摄影案的朋友,总会希望委托人满意这次的拍摄,或是作品受到青睐被刊登在书籍或是杂志上吧(笑)!虽然先前有过一次承接网拍商摄的经验,不过未来打算朝这方面经营的自己,还是有很多经验不足的地方(傻笑)!这次,很荣幸受邀请,与首席摄影师王正毅身边跟拍一天,趁机偷学更多生活风格的拍摄手法。能跟在前辈的身边学习就是最大的收获。这次就来聊聊当天当小学徒的心得吧! 事先了解拍摄产品,细心准备道具相衬 现在好像有点讲太远去了,赶紧回到这回跟拍时学到了什么吧!一开始我们是到台北河滨公园那里进行拍摄,那里有棵很棒的树,编辑说他们常常使用这棵树来取景。在这之前,一般的静物我都是在家拍,选择在户外拍,这还是第一次呢!由于拍摄的主题是相机包,除了选择户外拍摄,王正毅跟编辑还有另外准备其它搭配的道具,这就跟我在家会用木匙、木叉来搭配主角的一样,目的就是营造出产品的氛围,让人家一看到就有一种:「哇~好漂亮哦!真想带回家」的感觉。这回编辑带了很多台相机来,所以说,拍这类的照片,最重要的是前制作业,事先就要构思物品之间要如何做搭配。 生活风,就是用大地为景 当摄影师在拍摄时,仔细在旁观察,发现他常用草地跟天空两种当背景,我想这就像是天然的桌巾吧!单色的背景很能凸显主题,在商品的摆设上,感觉是事前与编辑做了点沟通,已经选好要搭配的相机,但是很多的想法,都还是正毅大哥提出的,所以身为摄影师,对于自己专业的部分还是要抱持着许多自己的看法。至于构图呢,每个人都不同,这点我就没有特别观察,不过正毅大哥有跟我说,拍的时候要适度的「留边」,可能会因为书本的编排而裁切,还有以防万一,直的横的构图都要拍到,这点出版社这边可能事先就有要求,我这次拍的照片,很多都是摄影师摆设拍完后,我在接着拍的。 在河滨公园里有一大片的蒲公英,跟小相机包很相配。 换成横幅的再拍照张,不过因为前景的草长太高,挡住了相机和相机包。 这是摄影师是自己带来的脚踏车,刚好搭配这个单车相机包。

旅途上不要让车窗阻止你拍好风景
Q:我曾经在旅行时透过我旅馆的窗户拍摄了一些优美的风景,但是窗户的反光在画面中实在是太明显了。如果我不能打开窗户,是否有一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窗户的反光? A:在理论上,你需要一间屋子内部比屋外更黑的房间,才能避免窗户反光的出现。一个很容易想到的办法就是拉上窗帘,只为相机预留一小片空隙。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浅色的窗帘会反射外面的光线到玻璃上。这时你可以用一件黑色T恤挡在相机周围,能增加不少成功率。 此外,在拍摄时要尽可能地把相机镜头贴近玻璃。如果你使用单反拍摄,不要让镜头的前端触碰到玻璃。快门较慢时,反光镜震动造成的模糊也会影响图片质量,同时也要避免使用超广角镜头拍摄,因为这进一步增加了镜面反射破坏画面的可能。 关闭室内的灯光,或在相机周围遮上一圈黑色布料,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反射光线。此外,也要尽量避免使用超广角镜头来拍摄。 注:更多请关注摄影教程栏目,三联摄影群:182959594欢迎你的加入

拍出不一样的照片:低角度拍摄技巧
很多新手只会用水平角度拍摄,令照片显得沉闷,那么试试以低角度拍摄吧。大多数摄影人大部分时间都以水平角度观察世界,取景拍摄时也习惯运用水平角度,其实通过低角度拍摄,可为观众带来视觉冲击,摄影人不妨参考以下几个低角度拍摄技巧,看看能否为你的摄影带来全新的感觉。 摄影:Red Rose Exile 低角度观察世界 拍摄小朋友、小动物时,是否发现所得的影像不合心意?有没有想过这正是因为你使用了日常的角度拍摄影像?其实有时候从低位拍摄,会为你带来惊喜的影像,因为这是人们日常较少接触到的视觉效果。然而,低角度并非纯粹从下而上拍摄,以水平角度拍摄贴近地面的主体,也可算是低角度拍摄的一种。 摄影:mikebaird 灵活思考拍摄角度 以低角度作为拍摄角度的意思,并非鼓吹大家盲目地以低角度拍摄,而是拍摄时除使用日常的角度外,也可考虑到以低角度拍摄,令摄影人作品变得多元化。例如,拍摄小朋友、小动物时,可尝试放下身段,以跟他/它们水平的角度拍摄影像,这样便可让观众以他/它们的角度放眼世界。 摄影:Garyon 取景构图要有耐性 低角度拍摄时,如果摄影人使用的是一般数码相机,较难通过取景器取景及构图,结果只能以反复试验的方法拍摄,无疑考验到摄影人的耐性。如果摄影人的相机设有Live View实时显示功能,还拥有旋转屏的话,拍摄时就能较轻松自在了。 运用广角镜特性 广角镜视角广阔,可收纳较多景物;加上广角镜透视变形明显,接近镜头的物件较大,反之亦然。摄影人大可多运用广角镜头的特性,拍摄出景物丰富、效果夸张的影像。此外,广角影像也能方便摄影人于拍摄后期处理影像,例如因矫正水平所带来的剪裁后,仍能保持主体完整。

如何拍摄干净的化妆品
继续发商品的拍摄技巧,这次是化妆品的。摄影入门的朋友,想提高摄影技巧的朋友都可以学习。非常实用,有布灯图示,基本傻瓜教学。若水想不到还有这么详细全面的单反相机入门教程啊。所以摄影入门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啊。梅大师还是经常会非常给力的,文章写的很好,技术也很拿分。摄影盒子强力推荐之。 继上次分享的透明玻璃杯的拍摄方法后,接着要跟大家来分享,如何拍出白析的保养品,由于保养品为了让人有舒服的感觉,因此在包装上,大部分都会采粉色系居 多,所以在拍摄时就需格外的小心,光打的太强就过曝太弱就又不足,为了解决此问题,这时候就得仰赖反光板,把不足的地方稍为补一下,由上图可看到,右边为 使用反光板,左边为没有使用反光板,虽然左边的产品曝光正常,但瓶身的地方则显得有些暗淡,而右手边给人就是很清爽白析的感觉,这一切就都是靠反光板 的神奇力量所造成的,其实作法相当的简单,只要二片反光板再加一只闪灯,你也可以变网拍达人喔!由于不同的反光板位置与角度,都会造成不一样的变化,所以各位不坊可改变角度与位置,就会迎造出不同的感觉喔! 所需工具: ▪ e-Benk 50×50公分携带式摄影棚▪ Panasonic PE36S ▪ 柔光罩(制作玻璃杯的侧边光条,楔石有在卖) ▪ 二片反光板 解说示意图: 拍摄重点: ▪ 右侧的闪灯位置,放在主物体的斜后方。 ▪ 反光板分别放在左斜后与左斜前,后方那片反光板可使用金色的,当使用金色时反回来的光会带点黄,有点类似太阳光的感觉,当反在瓶身时,梅干还蛮喜欢的,若各位不习惯黄黄的感觉,可使用白色面,画面会显得更白析。

12条最经典摄影技巧
摄影是一门技术,同样也是经验的积累。下面是无数摄影师的经验汇聚而成的12条最经典、实用的摄影技巧,将其熟记于心,将帮助你应对很多难以掌控的拍摄场景。推荐收藏。 1.Sunny 16 Rule (阳光十六法则) “Sunny 16 Rule”是在没有测光表时,正确估算日光下曝光数值的方法,所以这条法则只有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适合使用。将光圈设为F/16,快门与ISO同步,或者略快。如,ISO设为100时,快门应该设为1/100秒(1/125秒)。所以,根据这个法则,在海滩上摄影时,应该使用F/22光圈,在多云时应使用 F/11光圈。 2.Moony 11,8, and 5.6 Rules (月光11,8和5.6法则) 如果你想拍摄月亮,那么这里有一条很好的法则。快门与ISO同步的时候,拍摄满月用F/11光圈,弦月的时候用F/8光圈,新月则使用F/5.6光圈。 3.Camera Shake Rule (相机抖动法则) 当你手持相机拍摄时,快门的速度不能小于镜头焦距的倒数。如果快门速度越慢,那么拍摄抖动时就越可能降低锐度。如果用50mm焦距的话,快门就要达到1/60秒以上为宜,只有当环境实在昏暗时,用闪光灯、脚架或者把相机放在硬物上防止抖动。 4.Anatomical Gray Card (灰板法则) 随身携带18%的中灰度板是拍摄的利器。可是如果身上没有灰度板怎么办呢?可以将手掌摊开面向阳光,对手掌进行测光,然后加一档曝光。 5.Depth of Field Rules (景深法则)

街拍技巧 一定要靠近
街拍并不容易,需要测试你的勇气、你的眼手配合能力和你的直觉。我错过的拍摄机会远比拍到的时刻多,不过能在杂乱的环境中捕捉到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的满足感,让这一切都值得了。 1.如何拿相机? 街拍中,速度是关键,你如何拿相机会造成完全不同的结果。我喜欢把相机肩带缠在手腕上,而不是挂在脖子上。这样可以更快更简单地操纵相机,必要时还便于从腰部进行拍摄。在街上行走时,我通常把相机以45度角放在身前,在垂直与水平方向的中间,同时手指会放在快门上。用这种方法,遇到突发事件时我也能迅速举起相机就位,在别人反应过来之前就开始拍摄了。 2.从腰部拍摄 除非你有一部小巧的旁轴相机,否则只有在不用举起相机和取景时拍摄,才不会被人注意到。 把相机带缠在手腕上从腰部拍摄的好处是,你不必一定拍摄面前的场景,而可以向旁边甚至背后拍摄。这样做不会有人注意你的镜头。从腰部拍摄,你可以用双手或单手握相机,不过单手操作可以在拍摄方向上给你更多自由。只需将手臂在身旁自然下垂,然后把相机抬起合适的角度,朝向要拍摄的方向。你也可以抬起胳膊或弯起手肘拍摄,不过这么做时要慎重一些。 3.使用广角定焦镜头 我喜欢35mm(APS-C画幅则是20mm)镜头。当你从腰部拍摄时,无法通过取景器准确取景。定焦镜头可以使你对拍摄到的画面有所预期,稍加练习后就能熟练掌握。广角镜头允许你靠近也能拍摄到足够的场景,让观众看清现场发生了什么。 4.偏低并略微倾斜的角度 从腰部拍摄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从较低的位置拍摄人们。我经常喜欢从低位靠近拍摄,因为这样会显得人很高并且能充满整个画面。这当然不是百试百灵的,不过多数情况下这是我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