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Photoshop软件制作漂亮红色蝴蝶结图片
蝴蝶结比较对称,构成也比较简单。制作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完成左半或右半部分,每一部分同样也需要分解一下,完成后直接复制翻转就可以得到完整的效果。最终效果 一、打开PS,新建一个1000 * 800像素的文档,选择渐变工具,颜色设置如图1,由中间向边角拉出径向渐变作为底色。 二、现在开始制作蝴蝶结的右侧部分,需要完成的效果如下图。 三、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蝴蝶结的轮廓直接用下图所示的素材。保存后直接拖入新建的文档。轮廓只是参照,这样勾路径的时候就会减少偏差。

制作雨天水雾玻璃流动水珠图片的PS教程
本教程主要使用Photoshop制作夏天玻璃水珠流动痕迹效果,老早的我们有发过这种效果的PS动作,今天我们用PS告诉大家如何来制作,推荐给朋友学习,希望大家可以喜欢。慵懒的猫喵加上雨滴水雾的效果,看着就能让人感到清凉,下面就来制作这样的效果吧。先看看效果图: 首先还是打开PS,拖入一张喵的素材 右键喵的图层-转换为智能对象

秋冬披肩最时髦系法
今冬的流行服饰随着个人的不同喜好而不同,在今冬流行服饰中披肩的搭配看来是必不可少了,在流行服饰中一条好的披肩对的搭配方式就是知性和高雅的象征。所以很多MM在冬季选择流行服饰的时候都会选择一条漂亮的披肩,让自己变得更加的时髦和靓丽,那么到底怎么样搭配披肩才是正确的呢?这可难坏了许多时髦女性哦,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看几款漂亮的披肩系法让你时髦整个冬季! 水手结系法步骤一 水手结 系法: 步骤一、按照对角形折叠成三角形。 要点: 披肩的质地比较厚的话,两端如果向左右垂下来的话,领结会比较容易松散,所以最好让两端以前后重叠的方式垂下来。这样看起来效果比较好,领结也不容易松散。 水手结系法步骤二 水手结 系法: 步骤二、 将披肩挂在脖子上,左右的长度调整到一致。 要点: 披肩的质地比较厚的话,两端如果向左右垂下来的话,领结会比较容易松散,所以最好让两端以前后重叠的方式垂下来。这样看起来效果比较好,领结也不容易松散。
最新发布

理光GR、GRD IV、GR1外观对比
理光GR系列始于1996年发布的GR1胶片相机,进入数码时代后发展成为GRD系列,而最近宾得理光再次打破传统,将最新高级便携数码相机命名为理光GR。 理光GR与上一代产品GRD IV有着很大的不同,最明显的就是将传感器升级为APS-C格式CMOS。尽管如此,机身尺寸并没有因此而明显变大。搭载18.3mm f/2.8镜头,等效焦距28mm,利用广角镜头附件可扩展至21mm,或装载微距附件将最近对焦距离缩短至10cm。

【人像摄影技巧】人像摄影10项妙技
1. 器材先决? 今时今日,盲目追求器材的人太多,因此「以器材改善画质」似是变成一则笑话。但是200mm 焦距镜头,确实与50mm焦距的所谓标准镜是不同的,因为标准镜的意思,就是指“普通”“一般”“像平常视点”,既然我们希望突破框框,器材始终是一个选项。当然,别以为有器材就天下无敌,使用长焦镜代表你可能会距离拍摄对象较远,找个助手协助沟通是需要考虑的,毕竟「交流」依然是人像摄影关键一环。 2. 高抄与低抄 很抱歉,在示范了高抄与低抄后,人们就以为这些都是拍摄走光照的伎俩。但事实上,有别于水平视点或一般视点,这些技巧往往能够触发非凡的创z,使我们发掘出对象不一样的优点,甚至极端的高抄,例如从天台往下看,或是极端的低抄,例如从水底往上影,就能发现完全不一样的人像体态,这才是人像摄影。 3. 分开镜头与闪光灯 光和影是密不可分的两兄弟,同时存在的话,对象才有立体感、质感与实在感,而且还能释放背景风光,让两者共存。要制造深刻的光影效果,侧光是一个选择,说实在,轮廓较深的人,往往能表现出更强个性,什么照片的灵魂,或许起点于此。 4. 以闪灯克服阳光 阳光令人又爱又恨,某些景点例如海边,强烈的阳光折射要么使背境曝光过度,要么使人像惨遭抢镜,平衡的方法就是用2至4个闪光灯,制造人工光源盖过阳光,以侧光方式强化人像,同时让背境减少曝光。这样出色的景点,与优雅的人像才能同时保留,以制造足够的戏剧感。 5. 追随逆光 光线是摄影的基础,也是奥义,任何摄影师都必须训练出对光线异常敏感的眼睛,无时无刻都留意光源位置,不论是太阳、窗夕、灯泡,每一样都可以制造出富艺术美感的影像,尤其是逆光。逆光可以勾勒出对象的线条,还能从背景突出主体,并且轻易散发浪漫与温馨的感觉。“背光啦”不一定是摄影大忌,而可能是杰作的起点。

新手必学,微距摄影如何入门?
说起微距摄影,现在好多摄友都有在拍:拍些花草植物,拍些虫蜓蝴蝶等等。一旦走进神奇的微观世界,你会感到十分奇妙,这是一个你从不曾熟悉的视觉角度。那么作为一名新手,如何去入门拍摄微距作品呢,下面就是三联小编ehoy提供的一些资料,关于微距摄影玩家是如何将从器材到技巧来进行讲述,让我们一起感受微距的魅力吧~~~~~~~~~~~ 一、器材准备 微距摄影,当然最后是有一个成像好的微距头了,比如原厂百微之类的镜头。但其他一些副厂的微距头既便宜而且效果也不错,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可惜这些我都没有,摄影入门爱好者一开始也不会选择先购买微距头,那么我们该怎么拍呢? 在最初的时候,可以用50mm F1.8的标头,光圈开到比较大或者最大,手动对焦,相机离拍摄物体近到一定的距离,这样我们可以很好地虚化背景,来突出主体。 (三联教程配图) 比如这张就是用标头拍摄的,后面的背景最大程度地虚化,主体这朵花就变得突出显著 EXIF: 相机:佳能600D 光圈:1.8 快门:1/2000s 焦距:50mm ISO:100 再后听摄友们说可以用近摄接圈、近摄镜、镜头反接等方法,一样可以拍好微距。 但近摄镜始终有损画质,就没多考虑(其他摄友有用的,效果也还不错);镜头反接呢,手持试验过效果是有的,但是手持久了会比较累,可能配个反接环之类的就比较轻松了;再后者就是近摄接圈了,这个有电子接圈还有普通的铁圈,电子接圈贵一点,好处也很多,可以调节光圈以及自动对焦,真心不错。还是考虑到钱不够,我还是买了个铁圈,三节都用上可以把画面放大到很大。但用铁圈和反接的缺点就是不能调节光圈,对焦的话要前后移动并结合手动对焦才能完成。入门者的起步就是如此…… (三联教程配图)

【风景摄影技巧】确认地平线位置更好的构图
讨论摄影的话题,无论是在画面构图和观点表达上,地平线的存在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正确使用地平线,构图才会变得完美;但若有差错,地平线只会分散观者的注意力,破坏整个画面的平衡。一些经典的规则会告诉你不要把地平线放在画面中心,不过规则也有打破的时候,往往只有等我们尝试多次,才知道此时此景的最佳构图是什么。接下来本文将会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放置地平线,看看到底要怎么处理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 低位地平线 抬起镜头将地平线放置照片的底部,是强调戏剧性天空的好方法。当地平线位于画面底部时,这种构图将视觉重心放在了画面上方的天空中。天空之中有什么呢?造型夸张的云彩、飞鸟飞机、高塔建筑……切记如果没有特殊的用意,天空不宜空无一物,因为那样画面会太过空旷,没有焦点,观者很快就会对画面失去兴趣。 低位地平线突出了天空区域,将观众注意力放在静立的风车和流动的云上。 高位地平线 高位地平线与低位地平线相反,将地平线放置在画面上部,使得画面焦点在地面,即是前景位置。同样要注意在此画面焦点上保留兴趣点。许多风光摄影教程让你寻找前景,正是这个用意。木船、湖泊、枯枝、花草……这些都可作为画面前景。 现场天空区域比较空,而前景地面有草地与积水,形成丰富细节。因此使用了高位地平线。 以上两种放置地平线的方法可以在原地抬起或压下相机拍摄角度多加尝试,就可以感觉它们的不同。要注意的是,若用广角镜头,画面变形不可避免,这点对于地平线上的建筑物影响很大。摄影师应该了解自己手上广角镜头的形变情况,看看最多可以把地平线放在哪个位置。这种情况后期校正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调整,但还是应该尽量避免失真。 放置在画面*的地平线 这也许

【知识大扫盲】微单和单反的差异区别
通常,对相机有所了解的人都认为单反和微单差异的根本就在如上所述的取景方式上,这话说得没错,但实际上单反和微单仍有各种主要结构方面的差异。但构成这些差异的本质就在相机的体积上。 相机的本质工作是拍照,拍照所要达到的目标自然是越来越好的图像质量。但要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往往是以牺牲相机的体积和便携性为代价的。当相机出现在家庭及旅游、生活纪录等场合时,便携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微单的出现正是试图将便携性和成像质量二者达到平衡状态的中庸之道。 什么是单反 *及香港地区将单反相机称作“单眼”相机,单反的全称是“单镜头反光相机”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缩写为SLR camera),又称作单反相机。它是用一只镜头并通过此镜头反光取景的相机。 所谓“单镜头”是指摄影曝光光路和取景光路共用一个镜头,不像旁轴相机或者双反相机那样取景光路有独立镜头。“反光”是指相机内一块平面反光镜将两个光路分开:取景时反光镜落下,将镜头的光线反射到五棱镜,再到取景窗;拍摄时反光镜快速抬起,光线可以照射到感光元件CMOS上。 单反并非数码时代的产物,早在胶片时代就已经存在单反相机。随着照片的载体走向数码化,单反也随同进入数码时代,现在我们所说的单反通常都是说单反数码相机。 单反的内部结构中,有一个反光镜和用于光线各种反射的五棱镜,这些用于将外部光线通过物理反射的方式送达取景器的反光镜和五棱镜(或五面镜)成为单反相机取景的主要部件,也是单反同微单与其他便携式数码相机的最大差别。 通过镜面反射的形式最终让人眼能够在相机的取景器中观察到被摄物体,这种取景器被称作光学取景器。是否拥有光学取景器也可以认为是单反与其他消费级便携式数码相机的最大差异。 什么是微单 微单包含两个意思:微,微型 小巧,单,可更换式单镜头相机,也就是说这个词是表示了这种相机有小巧的体积和单反一般的画质,即微型小巧且具有单反功能的相机称之为微单相机。 普通的卡片式数码相机很时尚,但受制于光圈和镜头尺寸,总有些美景无法拍摄;而专业的单反相机过于笨重。于是,博采两者之长,微单相机应运而生。微单相机介于卡片式数码相机与单反相机之间,如同笔记本

3个应该使用高感光度拍摄的场景
高感光度一直以来被大家认为是洪水猛兽万万碰不得,因为一旦使用高感光度画质就会下降,整个画面充满噪点,基本上就离废片不远了。其实这又是大家被一些所谓高手忽悠住了,若高感光度真的碰不得,为什么各个厂家一直在为提高高感光度画质而努力呢?今天IT168就来告诉大家到底什么时候该用高感光度。 实用场景1:暗光场景 舞台往往就是暗光场景 什么时候遇到? 遇到暗光场景的时候太多了。不管是室内、夜场、舞台还是夜晚的户外都是暗光场景。 为什么要用高感光度? 对于暗光场景,往往会因为快门速度过慢而引发画面模糊的问题。也许你会说可以用大光圈、闪光灯、甚至三脚架来弥补这个问题。但是往往大光圈也起不了多少作用,闪光灯拍出的效果太硬,三脚架能防止自己的手抖却不能保证拍摄主体不动,所以这时候就该考虑提高感光度了。 诚然,如果提高感光度画面质量确实会下降,但是反问一句:一张画质不佳但是拍得清楚的片子和一张画面模糊的废片你会要哪张?相信大家都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实用场景2:偷拍 偷拍就是要隐蔽

【人像摄影技巧】如何拍摄逆光人像
创造明度对比 图1所示是一个逆光的好例子。模特坐在河畔的一个屋檐下,下午晚些时候的阳光从模特身后照来。屋檐为她的脸部创造了一片开阔阴影,但她的脑后则是被阳光照亮的。背景处的河流和桥梁都在明亮的阳光中。附近的混凝土把阳光反射到她的脸上。脸部曝光准确,背景处的河流和桥梁则曝光过度,两者之间形成了很好的对比。 曝光过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是你最好的朋友,因为它可以淡化背景从而把视觉趣味集中在模特身上。这就是人们所称的明度对比。明度的意思就是照片某处区域颜色的深浅度,这个深浅度依照的是从黑到白渐变的色谱。明度对比的意思是照片中亮部和暗部的对比。如果被摄对象位于比他们本身更亮或更暗的背景之前,他们就能从照片上(或者你的显示屏上)凸显出来。 图1 图1 被摄对象背对太阳,脸部在阴影下,被摄对象和背景之间形成了很好的明度对比。 图2与图1的设置相似,不过是在一个雨天拍的。模特面向一个暗处的凹状空间,他背后是雨天的街道。暗部的凹状空间反射很少的光线到模特的脸上,他的脸和背景之间形成了十分强烈的光比。 我最初拍这张照片的时候,希望身边带着一个银色反光板来给他的脸部反射更多的光线。但是后来我注意到位于暗部的脸和明亮的背景之间形成了有趣的对比(明度对比的作用),创造出一种神秘感,增强了雨天的阴郁气氛。这样的用光与女子站在河畔的那张照片(图1)完全相反,但是因为有了很好的明度对比,还挺合适的。把照片转成黑白照也增强了这种感觉。 虽然他脸上的光线不是非常好,但这还算是一张有意思的照片。我认为这样会迫使观者近距离地去观察并理解被摄对象。逆光既可以隐藏你的被摄对象,也可以展现他们。 图2 图2被摄人物的脸部和他身后的城市街道之间形成差异巨大的光比,创造出很好的明度对比。

摄影中使用闪光灯的一些见解
如果你已经有一台数码单反相机,那么在拍出漂亮照片的道路上就已经走了一半了。但是只有相机是无法让你成为最优秀的摄影师的。你还需要了解其他一些拍摄方法。本文我们就来讨论如何使用相机闪光灯拍摄出色照片的问题。 购买闪光灯的好处之一,在于它们比大光圈镜头便宜。现在的小光圈镜头已经很不错,我就有好几支,但它们的问题是在弱光环境中就无法拍摄。 我是佳能用户,所以现在我要推荐下面这些闪光灯: 佳能430EX II(不是特别贵) 永诺456(中国产但也可用) 这两支闪光灯都不错。如果你负担得起,就选择佳能430EX II。其质量比永诺的灯更好。不过一支佳能灯的价格差不多能买3支永诺。 室内闪光灯使用技巧 上面推荐的2支闪光灯的灯头都可以旋转。有些闪光灯是固定的,我实在看不出来它们有什么实用价值。如果你正好有,建议还是尽快卖掉,它们只会浪费你的拍摄机会。 现在把闪光灯装在你的相机上准备拍摄。用闪光灯直接照射拍摄目标,是最不好的方式。你会发现照片就像被水洗了一样,模特的额头上还会出现高亮反光。非常糟。 如果附近有白墙可以利用,那么就让闪光灯指向墙面,天花板也可以。将闪光灯灯头转向墙壁或天花板,然后拍摄。

6幅优秀摄影作品的选题策划与拍摄技巧
在过去的一周里,我们为你挑选出以下6组光影作品,从田野、沙丘、湖泊的大自然之光到建筑、舞台、影棚的现代之光,每一次的捕捉都有着不一样的心路历程和拍摄技巧,此刻就让我们伴着美好的光影,一起分享这些不平凡影像拍摄者的心得吧! 作者:狐狸视觉 选题策划: 任何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回报于生活的。拍摄这是一套充满乡土田野气息的作品,目的是要让国内的许多影友了解新疆除了出产水果,也有水稻种植,而且质量上乘、口感香甜。恰逢水稻插秧的时节,遂决定还原这一劳作景象。道具都是现场农民朋友借的,包括头巾。服装要求接近农家日常的穿着,动作要求朴实无华,场景选择田间地头树下且还未插秧的水田里以便于光影的营造。时间定为下午18时光线较柔和的时候。 拍摄技巧: 1、逆光,让光影变得生动。 图1为例,为了表现稻田的色块和线条我们站*上采用高机位拍摄。逆光拍摄时为了有效的掌控环境的曝光量最好把相机调到手动模式,光圈2.8,速度1800. 人物用的是SB900闪光灯补光。501.4尼康定焦头既可以涵盖更多的环境而且人物不变形又可以很好的虚化背景。白平衡自动,色彩模式鲜艳。 2、选对镜头,人景结合。 对于比较空旷比较美比较干净的场景就要用广角镜头来营造氛围和意境。对于有环境比较杂乱或者主要以突出人物为主就需要用长焦镜头压缩或虚化背景来表现。所以也可以反过来通过镜头的焦段来选景。合适的场景、合理的镜头运用、恰当的人物演绎。情景交融水到渠成。 光影之我见:

3个实际效果讲解相机慢曝光B门的使用方法
B门是一种既可以说是游离于相机四种模式(A、S、M、P)之外的摄影模式,也可以看成是M档的延伸。在B门模式下,摄影师既可以调整光圈,也可以完全控制快门速度,而这个所谓完全控制快门速度与M档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来说,在M 档下摄影师可以从1/8000秒-30秒自由调节快门速度。而B门则是摄影师按住快门钮快门就会开启,而释放快门钮快门才会闭合。这么做到底有什么好处,我们还是来看几组照片,从实战中学习B门的使用方法吧。 实际效果一:平静的水面 这是什么? 难得一见的如镜面般的水面。 为什么难做到? 我相信如果满世界找平静如镜面般的水面还是可以找到的,但是你要知道绝大多数的湖面海面可都是有波澜的。 适用于什么场景? 环境光很暗的场景。 该怎么做? 用三脚架将相机固定好。然后将相机调整至B门,有的相机在模式转盘里有单独的B门模式,有的相机是在M档里将快门速度调整到30秒之后的一档就是B门了。调整到B门之后使用一个比较小的光圈。这时最好用快门线操作相机的快门,否则你将一直按着快门按钮,就算我们忽略了相机的抖动,一直按很长时间手也会酸的。按下快门线上的快门钮,并且锁住快门。然后短则等上两三分钟,长则等上半个小时,这需要视环境光亮度而定。所以多拍几张是很必要的。觉得曝光差不多了,就可以给快门钮解锁,曝光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