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详细解析如何有效的向用户传递信息
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的职责之一,是有效的向用户传递信息。在互联网产品中,操作引导、结果反馈、界面呈现的元素、大小、颜色等,都可以看作是信息的传递。高效准确的信息传递,是良好用户体验的基础。下面总结了几种简单的进行有效信息传递的原则:一、使用用户容易理解的语言信息的传递过程就像是一种对话,对话就需要语言。语言的形式可能是文字、图片,也可能是闪烁、变色、大小对比等,但不论采用什么形式的“语言”,一个基本的要求是,确保用户能够“听”得懂。例如,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用户不理解的专业术语、含义不明确的符号、表意不准确的动画等。GOOD DESIGN:图标图标是一种经典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好的图标设计可以让用户一眼就知道它后面对应的程序是干什么用的,生动并且直观。所以现在流行的系统中,很多都采用了图标的方式来标识程序。上图所示,即便没有文字,我们也能猜到这些图标代表着什么功能。GOOD DESIGN:iBooks的列表界面在iBooks中,显示图书列表的界面并没有做成常规的list的感觉,而是使用了拟物的方式,以一个书架的形象呈现,书架上摆满了用户已经下载的图书封面,就像是你真的面对着一个书架,上面摆满了图书一样。这样的话,用户很容易意识到,只要把书“拿下来”,就可以阅读了。

PS制作卡通鲜花文字
最终效果图 1.新建一个200PX * 200PX 的文件,背景填充白色 ,然后选择文字工具输入"F"文字的颜色为浅绿色(色值:DBF5AD),字体请选择比较宽,粗的字体本教程选择“Arial Black”,文字大小为: 200 pt 如图1。然后删格化图层,用橡皮工具选取适当的大小把文字的各个边角擦出弧度参照图2 < 图1 > < 图2> 2.调出文字的选区,然后新建一个图层,填充深绿色数值:2F8B48,如图3,先不要取消选区,按 Ctrl + Alt + D 羽化数值为:7,再选择菜单: 选择 > 修改 > 收缩 数值也为7,然后按 Delete 键删除选区部分如图4 < 图3> < 图4> 3.再调出文字的选区,在背景图层上面新建一层,选择菜单: 选择 > 修改 > 扩展 数值为3,然后填充浅绿色颜色数值为:A8CFAF 效果如图5 < 图5> 4.在最上面的图层上新建一个图层,按 Ctrl + "+" 把图层适当放大,在文字的下部位置用钢笔工具勾出叶子,然后调出选区填充深绿色颜色数值:2B8E00,效果如图9,再按 Ctrl + Alt + D 羽化,数值为2,再选择菜单: 选择 > 修改 > 收缩 数值也为1,填充浅绿色,颜色数值为:B4FF92,效果如图10 < 图6> < 图7> < 图8> < 图9> < 图10> 5.新建一层,把图层再适当的放大,在空白的图层区域,用椭圆选取工具绘制椭圆,然后用渐变工具绘制渐变如图11,取消选区,按 Ctrl + J 复制图层,选择菜单 :编辑 > 变换 > 垂直翻转 ,再适当哪个的移到之前的椭圆图形下面如图12,同样的方法复制出如图13的四个椭圆小花瓣。 < 图11> < 图12> < 图13> 6.适当的把花瓣旋转一下得到图14的图形,然后把四个小花瓣合并到一个图层,按 Ctrl + J 再复制一层,按Ctrl + T变换45度得到图16所示的图形。 < 图14> < 图15> < 图16> 7.在最上面的图层新建一个图层,用椭圆选区工具绘制一个小正圆再填充粉红色数值:FFC8D4,如图17,选择菜单:选择 > 修改 > 收缩 数值也为2, 然后把前景颜色设置为橙色数值:EA682F,背景颜色设置为淡橙色数值:FF965B,选择菜单:滤镜 > 杂色 > 添加杂色 数量为 17% 效果如图18 < 图17> < 图18> 8.在花瓣的图层上面新建一个图层,用椭圆选取工具绘制正圆如图19,然后填充黄色,在把选区适当的移动位置,按Delete 得到图21所示的图形,取消选区按 Ctrl + J 复制一份,选择菜单 :编辑 > 变换 > 垂直翻转 移到下部位置如图22 ,把这两个图层合并,然后复制变换角度得到图24的效果。合并这些鲜花的图层,调出他的选区,在他的下面新建一个图层 选择菜单: 选择 > 修改 > 扩展 数值为2 填充颜色:E68D00。合并这两个图层. < 图19> < 图20> < 图21> < 图22> < 图23> < 图24> 9.把做好的鲜花移到文字的上面,用同样的方法绘制其他颜色的鲜花,再不断的复制改变大小,最后完成最终效果。如果嫌花朵制作工程复杂,请下载适当的笔刷,和图案。 < 图25> < 图26> < 图27>

秋日私语 Photoshop绘缤纷水晶枫叶
1、在Photoshop中将前景色定义为绿色(#00ff00),选用“自定形状工具”,画出一个枫叶的形状,起名为“枫叶”。 2、点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添加图层样式”按钮,选择“内发光”一项。 3、设置和效果。为了大家观看方便,我把背景色换成了黑色。使用“内发光”是为了使风叶的边缘的颜色更自然一些。 5、选择钢笔工具,把枫叶的主经络钩出来。 6、将路径转为选区,填充深绿色(比浅绿深的绿色就是深绿,哈哈 开玩笑。其实这里的颜色并不重,要到后面会调整的)。 接着将此层复制出来一层,将两个图层的“混合模式”都设置为“柔光”。

给爱旅行摄影女孩的忠告
我写这篇文章是受到世界旅行者、国家地理专栏作者Daisann McLane接受的一篇访谈的启发,她的采访主题是“旅行对于女人们来说难不难?”McLane小姐向正在旅行的女性们提出了一些忠告,尽管她的文章是从绝大多数旅行者的角度出发的,我的这篇文章面向的是那些既想旅行又恰恰想成为摄影师的女性朋友。所以如果你是那些现正在考虑采取行动到陌生国度去旅行的女 摄影师,我希望你能从文中有所收获并最终激发你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那么,当一个人是女性的时候,旅行对她来说有所困难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的。但是你可以让旅行变得更简单,只要你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并且有所计划。 作者作品 泰国 一个女人孤独的旅行不一定是无所畏惧的。相反,独自一人在一个谁也不认识的陌生国家的时候我会感到害怕和脆弱,想想吧,在凌晨四点(甚至更早)或是晚上十点(或是更晚),你拿着你那昂贵的器材到处乱转。我觉得恐惧,可我疯狂到愿意去做这些事情,为啥?因为我爱摄影,我甘愿为我所做的奉献。我还知道如果我不能从让我舒适安逸的国度之外去发掘(美好),在别的地方那就更不可能了。 像其他严肃的摄影师一样,不管是女性和男性,我的目标是拍摄伟大的照片。问题是如果你想拍这样的照片,你需要完美的光线。不幸的是,风光摄影或是城市摄影里那些最好的光线来自于一天之中最让人(女人)难受的时间(作者通常在黎明傍晚时拍摄)。 威尼斯 意大利 我并不是一直一个人旅行,但是我已经这样旅行过很多次了,当我独自一人时,我就要自己保护自己。我喜欢在水边和桥上去拍摄,这种情况下我经常越过肩膀回头看,以防一些疯子把我推下去。我并不认为我是偏执狂,因为我要照顾自己以便让我安全回家。 当然,其他黑暗或是遥远的地点,或者为了一个更好的有利位置,你必须要攀登或者跋涉下到一个小山丘上,这种情况下意味着潜在的危险。如果男摄影师担心这些事情(我相信他们一定会的),我确信女人们要考虑的事会更多。 那么怎样才能让你远离危险呢? 伦敦塔桥 英国
最新发布

足以改变你摄影生涯的9件事
现在摄影爱好者们都会上网学习优秀的摄影技巧,但是从来没拿起相机真正地运用上学习到的知识。光说不练假把式,天天盯着屏幕,摄影技术并不会增长。根据多位摄影师的经验,总结了下面真正能改变摄影生涯的9件事。其中一些你可能已经听过,一些你会觉得无稽,但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有时间,试一下何妨呢~。 尝试相机的所有功能 不只是光圈快门这些简单的设置,对焦点位置、多重曝光功能、反光镜预升、自定义按钮、白平衡偏移、包围式曝光……现在的相机辅助功能很多,摄影师真正拍摄时很可能一半都用不到,如人像摄影师怎么能用上反光镜预升功能?但是创意往往来源于这些地方,真的用上反光镜预升拍摄人像时,一定是打破传统出乎意料 的作品,比如……星空人像、车轨人像,为什么不试试呢?挖掘所有的可能性,绝对有惊喜。 模拟策展 对很多摄影师而言这可能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会发现它充满了趣味性。平时自己整理作品时不会发现的问题,在策展人的目光中将一一暴露出来,从中你将会看见你的缺点和将要努力的方向。一次模拟策展就如同一次考试,回顾过去,指引未来。 参加摄影比赛或点评 参加摄影比赛是一种便利好用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数码时代,摄影比赛的规模变得更大,范围也更广。不过可惜的是很多比赛只关心“这张照片是不是很多人 看过”或是“冠军照片是哪张”,但仍然有些比赛能让摄影师真正获益,如老师点评、观众留言,这些都非常重要。 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总结原因所在 我自己很难确定最喜欢的照片是哪一张,可能有很多张。所以我选择了最近见到印象最深刻的几张照片,再进行分析。我从中学到了三点知识:风光摄影真的可以令我心动;HDR并不能将照片调整到“没有暗部”;真正左右画面表现力的是光线。 打印自己最满意的作品,给非摄影师看

如何用拍出展现人物内心境况的作品
拍摄人像,就是是捕捉拍摄人物的本质,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生活和他们在照片中体现的情感。我们每天遇到无数的面孔,但其中有一些人的特殊表现,深深地烙印在我们脑海中,让我们难以忘怀。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独特的脸庞,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不断回荡,让我们感到那么地难忘和强烈呢? 我想问题的答案与人的内心境况有关,表现在照片中应该是一种或正面或负面的情感。要寻求此答案,同样需要我们探寻其中的物理属性。在这篇文章中,我为捕捉肖像的灵魂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 交流是第一步 在举镜拍摄前先交流,让模特的情绪放松,绝对是整个拍摄的第一步。特别是在人像摄影中,交流非常重要。没有获得模特的信赖,很难去揭示他的真实性格。 除了乐观情绪之外,摄影师还要表现出礼貌和专业的态度,使模特相信他们自身的美可以真正展现出来。拍摄时也可赞美模特的吸引力和吸引人的打扮。减低他们害羞的情绪,让自信从内心散发。在这个阶段,我们所要做的事就是要突破陌生人之间的心防,让个性和心境真正展现出来。这需要很多摄影以外的技巧。 调动情绪 对一张肖像作品而言,模特展现的情绪是关键。身材样貌都不如情绪表现重要。要表现模特的情绪,需要耐心多加尝试,再加点运气才行。摄影师本身也像电影导演,知道什么画面怎样才迷人,对想要的效果进行引导,得出最好的画面。 事先确定拍摄内容和拍摄地点,确保我们要做的一切事都不会违背“对模特应有的尊重”!情绪是肖像摄影的至关重要的元素,释放模特的情绪,发现并坚持模特散发出的特有情绪,需要摄影师的主动性和与模特前期的充分交流。 提前挑选灯光和环境 照片的拍摄地点,迷人灯光效果、模特所在环境细节的体现……这些在表达人物特点和描绘肖像的内心境况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你希望你的模特身在何方?打在他们身上的光线要如何刺眼,或是需要变得黯淡?人像摄影中所有这些影响审美的因素都值得我们关注,因它直接描写了模特的故事。

【人像摄影技巧】在家中如何拍出自然的家庭人像?
按照传统习惯,一家人出去游玩、去旅游,自然会带上相机拍照纪念。想要记录外面从未见过的景象,或青山绿水,或异国风光。但这并不是我所喜欢的拍照方式,几年之后翻看相簿,看着自己和家人去了许多特色景点,但却没记录下自己熟悉的地方……大概相片里的那些人和里面的风景完全互不相关。 家庭照为什么不在家里拍摄呢?温馨的家,熟悉的客厅,这是我心所在的地方。我熟悉我的家,喜欢我的家。所有人在自己家里都会感到舒适自在! 以下是在室内家中拍摄家庭人像的小小心得,希望帮助你拍摄真正的家庭照! 寻找合适的自然光源 一般家里的光线条件都不至于阴暗,你需要找些较大的窗户,无论什么方向、在哪里都可以。如果是在别人家中帮他们拍摄,你可以要求到处走走了解整间房子的结构。拍摄室内家庭人像可以在整个房子的任何地方:卧室、厨房、浴室、阳台、客厅…… 通常情况下我会选择主卧室,因为很可能有个大窗户,光线条件好,空间也广阔。值得一提的是,即使使用闪光灯拍摄也不代表可以忽视自然光,自然光是创造温馨氛围的好帮手! 让人物真正融入家中气氛 人们往往会对自己家中的物件倾注感情,当他们与自己喜欢的物件互动时,就是拍摄的最好时机!说起最喜欢的事物,也许小孩子会拿起最喜欢的玩具,也许大人会拿出欧式风格的下午茶茶具。这些都是他们心爱的物件,正应该将这一场景记录下来!摄影师可布置适合的光线,加强现场气氛,待到人物主体投入了感情,再拍摄下来。这样的照片一定比去公园外出拍摄更加有意义。 情绪表达顺其自然 若是模特外拍,摄影师可以和他沟通你想要的拍摄效果,但是家庭人像却不适宜这样做。强迫性地让他们摆出固定动作,会令画面更加不自然。 在他人家中,摄影师更应该成为一个偶然的客人,悄然记录他们的生活细节,不加打扰;若摄影师本身就是家中的一份子,则应该全心全意地玩耍,也许相机就是其中玩耍的道具。不要太严肃地进行摄影,除了摆拍的全家福,好的家庭人像照都应在轻松愉快中诞生。 创造日常场景

玩转摄影中的色彩元素
在刚开始拍照时,很多初学者像幼儿一样,常会被鲜艳的颜色所吸引,但在摄影上的色彩,真的只是把对比度拉高, 饱合度调到最高点,这么简单而已吗?要做后制处理时,常会看到RGB、sRGB、CMYK 却不知道该使用哪一个色彩模式处理比较恰当。下面内容将简单讲述何谓三原色及色彩空间,接着深入探讨色相、 明度及饱合度在摄影上的运用。有了基本概念,不管是谁都是玩色高手哦! 三原色与色彩空间RGB & Color Space 阳光事实上是由不同颜色的色光混合而成,若将这些色光看成一个有系统的组织,色彩空间就是描述不同颜色在组织中位置的定位系统,也是我们作色彩管理的好帮手。 看似白色的阳光,事实上是由不同色光混合而成,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色彩空间来描述它。 使用DSLR时,你是不是曾经发现色彩管理选单中有个RGB与sRGB的选项,看起来很简单,却搞不清楚它的作用是什么?使用PS后期时,你是不是曾被影像→模式中的RGB、CMYK…等稀奇古怪的名词吓得举白旗投降?其实这些名词都是描述、运用色彩的不同方式,了解它们之后,你就会对影像背后的色彩原理更熟悉了! RGB RGB叠加系统示意图 CMYK CMYK递减系统示意图 不过,由于颜料使用的是另一套“消减型”的原色系统,因此这套系统反而对我们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在传统颜料技术上,一般使用红、黄、蓝作为原色,当这三种颜色彼此混合时,同样会产生其它颜色,例如我们熟知的黄加蓝等于绿,蓝加红等于紫等等。与RGB相同的是,当这三种原色以等比例叠加在一起时,会变成灰色;若将此三原色的饱和度均调至最大并且等量混合时,理论上会呈现黑色,但实际上呈现的是浑浊的褐色。因此,在印刷工业上,我们另外加入了第四种“原色” — 黑色,以弥补三原色的不足;这套系统遂被称为CMYK色彩空间,也就是青、洋红、黄与黑等四色。我们可以在这个系统中加入白色,但只会改变其饱和度,而不会改变色相。

摄影中需要把握的3要素
大部分摄影爱好者都熟悉摄影曝光三要素。 这是指控制曝光量的要素有3个:光圈、快门、感光度。一方面,光圈大小、快门速度和感光度大小都与曝光量成正比;另一方面,想要获得稳定相同的曝光量,只要光圈、快门和感光度之间互相调谐就可以了。 除了曝光量法则,还有其他这样的法则吗?当然,接下来本文将介绍一些摄影相关的三要素法则,不要错过。 Cole Thompson针对创作历程的三要素法则 Cole认为,一幅优秀的照片,三分之一由拍摄视角决定,三分之一由拍摄过程决定,三分之一由后制作处理决定。 拍摄视角: 可以理解为拍摄地点+取景构图角度,也可以理解为摄影师决定看待世界的风格和方式。 拍摄过程: 这里指事物本身自带的“决定性瞬间”和摄影师的技巧创意的集合。具体地说,一方面被摄主体的自身条件决定了拍摄时机,如风光摄影中的光线变化,人像摄影中的笑容和眼神展现;另一方面摄影师的技术与创意也在此刻共同影响画面的表现。 后制作处理:

不拍,才是摄影最难的技术
这是一堂我没有看过人分享,但深深认为很必要的摄影课程,就是「克制摄影欲望」的重要。 当拿起相机的时候,摄影者的脸是被挡住的,摄影者的身分是无私的,这是很大的权利,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很容易被这权力所迷惑。 虽然这是一个「摄影是基础*自由,艺术创作,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 的时代,摄影者一样会受到法律与道德与论的规束。而当一个摄影者不小心克制不了自己的行为,摄影这圈子其实不会给人第二次的机会的。无责任摄影真的没有问题吗? 这两年网络上开始爆增着「侵犯他人肖像权的摄影者」、「阻碍婚摄拍摄的高手」、「违法到不该拍摄的地方拍摄的大师」、「盗图」、「冠军做假等新闻照片」,揭发一些摄影者为了拍出好的作品而产生出来的争议。说穿了就是以暴制暴,「你行使你的摄影自由权利,我也有我的自由来公布你的问题。」 老实讲我其实蛮认同这样的行为,倒不是说我认为以暴制暴很好,只是相信摄影的普遍化与规范是全民问题,而在一个稳定的共识产生之前,势必会产生出摩擦。而这阶段结束之后就是更好的摄影风气。 摄影者的错误之路 初学摄影的时候,我曾去上海拍过东方之珠下的乞丐,配合经济窜起却贫富不均的争议,冷暗的修图色调,我认为那就是一副「有深度的作品」。在成为正式婚礼主摄与指定帮拍之前,也曾因为「想拍出不输专业婚摄的作品」而造成职业人员工作的不方便。这些我认为是某些摄影者必经的错误摄影之路,只是鲜少有人提起这一段过程应该要如何去面对。 「他人的不幸」与「社会现象」,如我所拍过的「东方之珠下的乞丐」都是很具冲击力的摄影题材,但假设没有相对应的理念或是付出,则也很容易被诟病为「消耗他人」。想要取材,有其他的更好的方法,例如社会上许许多多的义工,或是公益团体,都可以用上摄影者的技术与渲染力的协助。打个电话问问看是否有地方可帮忙,在我经验之中,大家听到这样的想法,都是很开心与乐于讨论的。 其实可以两全其美 婚礼虽然是很好练功的地方,但也很容易意外的搞砸亲友人生大事的照片。假设对自己的摄影功力真有自信,大可以跟新人提说想挑大梁拍摄。当个宾客拍10次婚礼学的没有当指定帮拍一次多,当10次帮拍也不如当一次主摄,真心想精进,就去争取这机会。不论是新人还是当日的婚摄,听到亲友宾客礼貌性的说想要协助拍摄,大多也是开心的。毕竟谁会不喜欢有好相处的帮手啊?会有争议的大多是不请自来的高手。

【人像摄影技巧】毕业季如何拍摄校园人像留影
毕业季已经来临了,拍一组校园里的人像作品吧,留下最后的美丽倩影! <拍摄参数>佳能EOS 7D,20-70 mm F2.8镜头(使用70mm焦距),F2.8,1/1250秒,ISO400,白平衡:自动 为了能顺利地捕捉到最好的表情,不让最佳的瞬间消逝,最有效的捕捉方式就是尝试采用连拍模式。如果手里有数码相机的话,可以通过预览的方式来确认一下,查看哪一个瞬间的表情是最好的。在接下来的拍摄中,我们是要离被摄者更近一些来进行拍摄,或是离得更远一些来拍摄,这些因素都会因为被摄者笑容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拍摄参数>佳能EOS 5D MarkⅡ,24-70mm F2.8 镜头(使用55mm焦距),F2.8,1/2500秒,ISO400,白平衡:自动 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我和被摄者正处在一个下坡的路段上。不管是在上坡时还是下坡时,我们之间都保持着类似聊天时的距离,并且在拍摄时制造出了一种好像是在进行游戏的感觉。虽然在这张照片中,被摄者只是向前探出了身子,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动作也可以给照片带来一种灵动感。

香车美人拍摄现场
一、准备工作 为了提高拍摄的成功率,在拍摄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熟悉场地 举办车展的展馆场地往往很大。以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为例,有5个展馆,近5万平方米的面积。在去车展之前,先看看各媒体上的相关介绍,大致了解一下展会布局,找到几个著名品牌的位置,这样在展会上才不至于漫无目的地乱串。 熟悉时间表 展会中,很多展台会定时推出一些节目和产品SHOW,这可是拍摄的大好时机,千万不可放过!这些信息可以从各公司的展台前了解到,拍摄前可以排一个时间顺序,以便挨个拍摄。 熟悉展台 展台 车展一般都在室内举行,这样做有很多好处。例如:不受天气的影响,便于布置展台、设计灯光,更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正因为如此,所以车展上大多是人造光线。人造光线有聚光、泛光灯等,灯光的颜色各异,和五彩的汽车相映成辉。虽然漂亮了,但却给我们的拍摄带来了很大难度。因为不同颜色、不同强弱的灯光会给相机的正确测光、白平衡等带来困难。在拍摄前,最好先看一下展台的灯光、背景等,在拍摄模特的时候就才可以有的放矢。 二、器材准备

发古典之美之中国风人像摄影技巧
这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和内涵的“中式摄影“,而在悠长的中国文化历史中,更有着取之不尽的艺术题材,可以作为此类摄影的启示。对于如何获取灵感、以及拍出古典味的技巧等等方面,都是中国风摄影爱好者想了解的问题。那么,下面就让三联小编ehoy带领大家一起捕捉古典之美之中国风人像的摄影技巧。。。 1.一般最常用的道具 桃花扇、油纸伞、玉雕、红灯笼(宫灯、纱灯)、竹简、脸谱、乐器、瓷器、剪纸、乐器、玉佩、刺绣、丝绸等,这些中国元素都可以大胆地运用到拍摄中。 油纸伞除了可以当道具之外,同时也可以遮挡不必要的光线 其中桃花扇、油纸伞、是比较常用的道具。尤其是油纸伞在光线强烈的午后,既可以起到遮挡阳光的效果,又可以赋予作品形式上的美感。 小巧一点的折扇,也同样有这个功能 2.实施拍摄前的准备 中国风人像摄影的首选地点为中式园林、庭院楼阁等。下面这组作品中充分利用窗格的两种形式:一种是从室内往室外拍摄,用逆光形式表现人物轮廓,并用中国式的窗花点明场景。一种从室外往室内拍摄,采用顺光的表现方法,明确地体现中式建筑的形式美,再配合旗袍人像的韵味。 中国风摄影以中国元素为表现形式,建立在中式东方的文化基础上,有着自身的独特魅力。总体来说需要特别留意的,就是在构图上讲究写意为主,注重留白,而人像的摆姿上着重表现女性的婉约柔美,并糅合场景的情绪。 这组作品《黄叶秋夕》,在构图上采用直构图,接近中国画立轴的比例。将人物放在右下角,与整个秋天黄叶的环境形成形式上的对比关系。点与面的对比,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技巧,体现传统中国风审美,在拍摄角度上接*视,符合中国画散点透视法。在整体色彩上,由于是秋日,环境的黄叶与白衣的古装少女,又形成对比,使主体跳出画面,在模特姿态上,特意指导模特以睡姿倚靠在树上,给人以安静恬美的感觉。

【光绘摄影技巧】如何拍摄光波球
「光波球」是 light painting 光涂鸦的一种,看起来颇特别,但其实操作起来也并不复杂。当然首先你要知道「怎样拍摄光涂鸦」,如果已经明白,就可以看看以下说明U 简单来说,就是用电筒垂直打圈 (即所谓 fing) 来制造光圈U 另一方面,人也要以电筒为中轴,一边如下图围绕着来走。记着,是人在走而电筒须在同一位置不停垂直打圈,另外拿着电筒打圈时,要用手腕力,而手肘及肩膊须保持稳定;此外,尽量穿上深色衣物,这样效果会更好。 光球制作中 (垂直打圈) 另一个小秘方,就是很多电筒的设计,都会令光线只照向前方,所以当电筒转向下时,就拍摄不到光线。如果要令整个光球形状平均,可以用一张薄薄的纸巾,包着电筒灯位,然后用橡筋扎好,再向上推出去变成一个发光的「灯泡」,那么不论你怎样转,光线都可以透送出来。当然亮度就会减少,这个要留意呢。至于电筒的尾部以能够系上绳子为佳。 以这种电筒来拍摄光涂鸦,就不用经常把电筒对准镜头,可以创作出更多不同的光线形状,而且感觉也较柔和呢。 (以上照片以 Samsung NX300 拍摄 (provid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 除了「光球制作中」 注:更多请关注摄影教程栏目,三联摄影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