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为孩子拍照的7个小诀窍
哪个母亲看到自己孩子的靓照而不为之动容呢?不幸的是,真正要抓拍到能够体现活蹦乱跳的小家伙的甜蜜时刻和真实个性的照片可不太容易!我们就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专业摄影爱好者有关为孩子拍照的小诀窍 摄影教程。 1. 别老说“笑一个” “不要老是叫孩子在拍摄前笑一个,这样只会让他们看起来很不自然。相反,我们可以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可以通过问他们问题或者给他们讲笑话来逗他们笑起来。”――摄影师里根・丹尼尔斯 2. 利用好有利位置 “拍摄时要跟孩子位于同一高度。你可以给他们的眼睛、鼻子 、嘴巴、双手、双脚等身体部位来上几个特写。”――萨拉・哈斯泰德 3. 调节快门速度 “静景拍摄时快门速度要至少保持在在1/125,玩耍时拍摄为1/250,运动时则为1/1000。如果你不想使用相机上的手动曝光功能,你可以试试TV设置功能。你可以从那里选择快门速度,其它的一切相机都会帮你搞定。接下来你就好好拍个够吧!!”――安娜 4. 与孩子互动 “为孩子拍摄时最好记得要跟孩子互动。不要设置拍摄场景,只要跟着感觉走就行了……在公园、后院或海滩等地点拍摄时,这一点非常有用。就让他们拿着他们自己发现的那些鲜艳的花花草草,你只要在拍摄时抓住那些神奇而欢喜的时刻就可以。”――克里斯丁・邓肯 5. 装傻

怎样拍出顾客喜爱的和谐色调照片
在人像摄影的色彩搭配中一方面要求色彩与表现内容具有一致性,另一方面还要求色彩与形态、肌理等要素在表现上的一致性。加入采用蓝色来表现热烈火爆的内容,采用红色来表现冷静沉稳的内容,显然都是不合适的。 人们对色彩和形状的秩序也有一定的心理需求。秩序调和是指把不同明度、色相、饱和度的色彩组织起来,形成渐变的有条理的或等差的、有韵律的画面,使原本对比强烈刺激的色彩关系因此而变得调和,使本来杂乱无章,自由散漫的色彩因此而变得有条理有秩序,从而达到统一、调和的效果。这种方法就叫秩序调和。比如雨后的彩虹,它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色排列组合而成的,非常和谐,非常美丽。在容易获得秩序的配色方法中,有一种叫色阶等差渐变法,它之所以能够产生一种具有秩序的和谐美感,是因为它采用了等差等比递增或者递减的组合方式,赋予了色与色之间一种被定量化了的秩序感,使人看上去感觉非常和谐有序,优美无比。可以肯定地说,有秩序就能调和。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大都认为过分刺激的色彩是不调和的,但是对于追求感官刺激的人来讲,却正能引起其心理共鸣而使其感到调和,得到平衡。根据这一事实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近似的色彩是调和的,而非近似的互补色彩,在人们具有某种心理需求时也会使人感到调和。当色彩搭配效果与人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时,也就是当色彩搭配的结构与人的心理效应相对应时,人们将不由自主的感受到色彩和谐带来的愉快,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和熟悉色彩搭配和谐的规律,了解主题表现的需要。商业人像摄影中还必须要研究不同对象的色彩喜好心理,做到有的放矢地运用色彩。 一、通过色相变化的色彩搭配调和的方法 1、人像摄影中被摄体的颜色是无彩色系的配置时较易调和。如图1白色和黑色都属于无彩色,画面搭配很和谐。 2、任何无彩色与有彩色搭配都能调和,如果改变明度还可以取得非常明快的调和效果。如图2中紫色的背景与黑色的服装搭配,提高了其中有彩色紫色的明度更有利于二者间色彩搭配的和谐。 3、被摄体固有色的色相相同时,利用纯度、明度的变化搭配拍摄的人像摄影画面色彩较和谐。如图3,被摄者身穿黄色的服装,用黄色的背景进行搭配,使人感觉整体比较和谐。色相相同的搭配,要注意在色彩的明度和纯度上寻求变化,所以画面使用了背景灯使背景与人物的颜色发生明暗变化。 4、邻近色彩搭配容易使画面产生调和,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一般要变化纯度或拉开明度值来增加画面的颜色变化。如图4,画面中紫色与蓝色构成邻近色和谐,通过面积对比、明度变化来突出人物。 邻近色相的搭配要有一定的变化,调和虽然会有较好的、统一的效果,但也要在明度和纯度上寻求一些变化才能得到更为丰富的色彩组合效果,如图5,衣服的黄色与背景的绿色搭配,背景的绿色的饱和度降低了增加了蓝色的成分,构成具有纯度变化的类似色和谐效果。
最新发布

新手看过来 8个提示教你如何开始摄影
一、熟悉你的设备 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就算是拍摄一个插在花瓶里的鲜花,你也要知道如何使用才行,你不需要去报什么摄影班,只需要花些时间去研究相机并阅读下说明书。 二、从简单的开始做 你现在好不是亚当斯,不必将拍摄弄得过于复杂,只知道一些简单的知识的你,先去简单的拍些东西吧。玩,就是最好的创造,就是好看的。 三、学习和联系三分法则 这是个最基本的真理。尽量尝试用这个简单的构图法构建你的画面,将最重要的,最想表现的东西放在井字格上两线的交点上。 四、注意你的光 照片是用光“绘制“的图像,所以摄影师用光的好坏就决定了照片的好坏。所以去试着拍不同的光,比如晴天或阴天,朝霞或夕照,甚至是底光或逆光,然后分析好坏,继续拍,继续学习。 五、从最好的学习 进行大量地欣赏学习,阅览很多名摄影师的作品,看看为什么好看,最好还能看出有哪里不足。然后尝试模仿他们的构图、色彩、技巧、参数,甚至是想法。

如何用虚化构建构图线的方法
将焦点位置安排在交点附近明确虚化的形状 此案例为拍摄者使用长焦镜头大光圈拍摄的橱窗中的玻璃器皿。拍摄时,拍摄者将光圈值从F2的开放值稍微收紧,使用最近拍摄距离进行拍摄。因此,焦点几乎完全汇聚在“一点”上,画面其他未合焦的部分则被大面积虚化。 虽然画面中具有大面积虚化部分,但是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某些虚化部分也具有一定“形状”。也就是说,分辨不清形状的大面积柔和虚化部分和小范围的能辨清形状的虚化部分混合在了一起。像这样明确虚化形状来决定构图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拍摄者将绝对合焦部分(此图中是画面内最重要的部分)安排在画面中的三分法交点处。保证这一位置,就可以使画面具有良好的平衡感。 将虚化程度活用在分割线的构建中 使用锐化和虚化的差异明确主角和配角的关系 拍摄者可以利用被摄体的锐化和虚化之间的差异作为构图中的重点。拍摄者可将想要突出的画面主体表现得非常清晰,而将作为配角的部分做虚化处理。将锐化、虚化之间的边界作为构图线的重点,就可以明确主角和配角的关系,也使画面自然。 在自然风景的拍摄中,人们很容易想到的是多数情况下具有合焦效果的画面,而实际上拍摄广阔风景时常会运用到虚化的表现手法。在这种情况下,并不应使用不明确的中间光圈,而应果断地表现出锐化和虚化之间的差异,利用边界作为构图线,表现出明确的主次关系。 在拍摄中,请注意也可利用色差作为构图线。也就是说,将这一部分考虑锐化而其他部分尝试虚化时,应注意颜色的差别和明暗度的不同。 颜色和虚化共同构建分割线

如何用形状构建构图线的方法
将形状清晰的被摄体作为分割线 在风景摄影中,当形状非常清晰的被摄体,尤其是以直线为基调的道路、树木等物体出现在画面中时,可以对其加以利用并构成画面。这种线条状的被摄体,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构图的重点,反之,如果无视这些线条,则很难形成构图。利用这些物体构图表现效果就不会很困难,在构图时这样考虑为佳。 本案例是合焦在杉树上拍摄的,拍摄者将向远端延伸的石块路作为背景,道路的线条构成了画面中的三等分线。此外,为了表现古树的感觉,并充分表现杉树的特征,拍摄者为杉树留下较大的画面面积,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平衡感而安排道路,正好符合了三分法构图。这并不是事先意识到三分法,而是考虑到平衡感的结果。换句话说,这并不是最初进行构图所做的安排,而是从拍摄结果分析得到的符合构图法则的构图。 作为背景的道路构成三分线 将浓烟作为分割线表现烈车形状及特征 在拍摄铁路时,列车沿着直线或者近似直线的道路行驶,可以让其本身构成画面的分割线。 拍摄这张SL列车的照片时,拍摄者采用三分法构图,将列车和浓烟分别与画面中的三等分线重合,表现出二者平衡的效果。活用画面中的要素构图,并非什么难事。但是,对于拍摄列车照片的新手来说,活用这些要素还是需要经过充分考量的。 首先,拍摄者应在列车将要行驶来临之前想象其奔驰的姿态并握持相机做好准备。至于浓烟如何飘散取决于当天的天气情况,可在拍摄时再进行微调。设想好列车的高度,将铁路事先安排在画面的下部,尽量将列车的部分明确地安排在三分线的位置上为佳。 将浓烟和列车安排在不同分割线上 拍摄人物时, 在画面中纳入表现拍摄环境的因素

雨天倒影怎么拍
摄雨景,无论是直接还是含蓄的方法,都有一个原则,就是要把“雨”的效果表现出来。概括而言,拍摄雨景时要注意:考虑选择大雨的时间拍摄雨水线条;选择较深色调的背景来衬托;如天色阴暗,可考虑使用较大光圈,但要注意景深;天气越恶劣,照片越精彩。对摄影师来说,下雨天是绝好的拍摄时机。你有机会捕捉到平时没有的画面。 与晴天相比,雨天的特点是: 柔光。与阴天类似,云层起了柔光箱的作用。 空气干净。像北京这种重度污染的环境,只有下雨能够暂时减少空气中的颗粒和灰尘。 反光。湿漉漉的地面是绝佳的反光面。 情调。雨天总是拥有独特的情调和气氛。 在雨天拍摄,也需要一些注意的地方: 保护器材。雨水对大部分相机和镜头来说都是有害的(特别是被污染的雨水)。无论你的器材是否防水,都建议做好保护措施。你可以选择专业的防雨罩,或是简易的塑料袋。 曝光。即使在白天也有可能光线较暗。手持拍摄时可以适当提高ISO,已获得足够的快门速度。或者尽量寻找支撑来稳固相机。

如何拍摄漂亮的星轨照片
你是否见到过这样美丽的星轨照片,但又不知道怎么拍摄呢?其实星轨照片看起来很难拍摄,但只要有合适的地方与天气,再加上简单的后期处理,你也一样能拍出漂亮的星轨照片! 准备工作 所需器材:相机、远程快门控制(或者胶带)、三脚架 在真正开始拍摄前,还有一些准备工作,我们需要找到星星以及一个晴朗的天空。 首先,要尽可能远离光污染。很幸运的是,已经有人为了拍摄星轨照片而专门组建了一个网站,告诉你哪里是拍摄星轨的好地方。这个网站提供的地图也很易懂,颜色越明亮的区域越不不适合拍摄星轨,颜色越暗的区域越能拍摄到漂亮的星轨。点击这里进入网站 在找到一个不错的拍摄地点后,你还需要注意天空是否清爽干净。这里包括当前的月相(点击这里可以查看),选择一个月光最少的夜晚,有利于拍摄到明亮的星星。 最后,记得选择一个无云的夜晚进行拍摄,因为星星被云遮住的话,就无法拍摄到完整的星轨了。 拍摄 第一步,即固定好三脚架,确保它不会移动或者被风吹倒。

【人像摄影技巧】废墟人像摄影
就个人而言,我喜欢利用废墟的结构、光影和氛围来创作情绪化一点的人像主题。镜头选择以中短定焦为主,这样既可以抓住现场的有代表性的点线面、又可以有效的捕捉现场的光影氛围。有了这个大方向后,剩下的就只是用光和构图了。接下来我们就结合照片予以说明: 1、寻找比较有代表性的点来表现人物的情绪 这张作品是表现一个人孤独的感觉。以废墟为背景将其虚化,表现出想要突破牢笼、打破束缚的感觉;以鸽子为点位来构图,模特用手去触摸象征自由的鸽子,同样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的憧憬,但鸽子同样也被一定的虚化了,代表了这个梦想一样的很难触摸。也就是用大幅虚化的背景来突出人物和鸽子、以较小程度的鸽子虚化来配合虚化的背景来切题。2、利用现场的线条来突出人物和主体 这张主要利用了钢架的线条形成的夹角来引导和突出主体,虽然人物在画面中占比比较小,但仍然第一眼看去的时候注意到的还是人物。3、寻找能够突出主题的面来配合情绪的渲染 选择一面废旧工厂的墙面及墙面上的门。通过压暗墙体、提亮门框中洒进来的阳光分别对图片的主题做了交代。压暗墙面是指当现代人习惯了围城般的生活后,就会形成一种屈服感,从而淡化围城。提亮门框中的阳光对比室内暗黑的环境显得十分刺眼,暗示着人们在习惯了一种环境(哪怕是不喜欢的)之后,是很难去适应新的环境的。就如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的道理一样的。4、利用光影构图来突出画面的形式感 将人物放在了有阳光照进来的地方,使得人物面部及身体的道了充分的曝光,而阳光没有照到的地方则显得十分的阴暗。从而突出了一种孤寂的感觉,同样也使得人物主体变得更为突出。5、利用框架构图延伸视角 框架构图的作用能把观众的视线引向框架内的景物,突出主体。将主体影像包围起来,形成一种框架可营造一种神秘气氛,就好像一个人从藏匿处偷偷窥 逆光效果可以使人物看起来更加柔和、轮廓更加清晰,有一种朦胧的美感在里面;逆光也可以用来表达情绪、渲染氛围。上图利用窗外透进来的强光和室内的自然光形成的对比来渲染了情绪。7、使用广角收纳更多环境信息 广角的视角决定了广角镜头可以收纳更多的环境信息,交代更多的主题所需要的背景。但同时也不利于主体的突出,因此要处理好。建议可以通过严格的对称构图、井字构图和三分构图方式将人物至于交叉点上,从生理视觉上对人物予以强调。另外,就是在后期的时候根据主题需要,可以将环境中不需要强调的部分压暗,这样便可以简化背景突出主题。上图中就是采用了三分构图+后期背景简化和光线引导的方式来让人物看起来更显眼而不至于淹没在背景当中。8、利用小道具烘托主题 对于人像摄影,尤其是初学者又遇到刚刚起步的模特,道具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作为废墟人像而言,我是强烈推荐使用道具,不仅可以让模特的双手和肢体有所着落,也能烘托气氛表达主题。上图就是用秋千配合模特较为惆怅的表情和空旷的环境,很容易就能将人们的思维引导至“一个人,一座城”的设定主题中来。

给爱旅行摄影女孩的忠告
我写这篇文章是受到世界旅行者、国家地理专栏作者Daisann McLane接受的一篇访谈的启发,她的采访主题是“旅行对于女人们来说难不难?”McLane小姐向正在旅行的女性们提出了一些忠告,尽管她的文章是从绝大多数旅行者的角度出发的,我的这篇文章面向的是那些既想旅行又恰恰想成为摄影师的女性朋友。所以如果你是那些现正在考虑采取行动到陌生国度去旅行的女 摄影师,我希望你能从文中有所收获并最终激发你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那么,当一个人是女性的时候,旅行对她来说有所困难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的。但是你可以让旅行变得更简单,只要你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并且有所计划。 作者作品 泰国 一个女人孤独的旅行不一定是无所畏惧的。相反,独自一人在一个谁也不认识的陌生国家的时候我会感到害怕和脆弱,想想吧,在凌晨四点(甚至更早)或是晚上十点(或是更晚),你拿着你那昂贵的器材到处乱转。我觉得恐惧,可我疯狂到愿意去做这些事情,为啥?因为我爱摄影,我甘愿为我所做的奉献。我还知道如果我不能从让我舒适安逸的国度之外去发掘(美好),在别的地方那就更不可能了。 像其他严肃的摄影师一样,不管是女性和男性,我的目标是拍摄伟大的照片。问题是如果你想拍这样的照片,你需要完美的光线。不幸的是,风光摄影或是城市摄影里那些最好的光线来自于一天之中最让人(女人)难受的时间(作者通常在黎明傍晚时拍摄)。 威尼斯 意大利 我并不是一直一个人旅行,但是我已经这样旅行过很多次了,当我独自一人时,我就要自己保护自己。我喜欢在水边和桥上去拍摄,这种情况下我经常越过肩膀回头看,以防一些疯子把我推下去。我并不认为我是偏执狂,因为我要照顾自己以便让我安全回家。 当然,其他黑暗或是遥远的地点,或者为了一个更好的有利位置,你必须要攀登或者跋涉下到一个小山丘上,这种情况下意味着潜在的危险。如果男摄影师担心这些事情(我相信他们一定会的),我确信女人们要考虑的事会更多。 那么怎样才能让你远离危险呢? 伦敦塔桥 英国

自拍时需要注意的那些事儿
1.使用三脚架 当面的数码相机大都有自拍功能,而数码相机的普及使得三脚架在很多拍摄场合大显神威。市场上的三脚架档次各异、大小不一,基本可以满足各种需要。当然,我们只需要一个几十元的三脚架就能很好的完成自拍。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将数码相机设置到自拍模式,用三脚架固定好数码相机,取好景,然后就回到取景范围内自由做动作就可以了(主要要在拍摄那一刻做出你最喜欢的动作)。这种拍摄方式投入少、拍摄条件自由、自我发挥余地也很大,实在没有三脚架还可以用一些支撑物固定相机,总之要保证好稳定性和取景位置就可以了。 2.注意造型 当条件需要你对着镜子进行自拍的时候,合理的运用一些要领,也可以使拍出的照片充满趣味。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要摆出那种在胸前手持相机的单调姿势。你可以用取景框取景,将相机放在眼睛前,这不仅可以增加你的朦胧感,还有了一种艺术性,尤其是配上暖色灯光,更有了一种“犹举相机半遮面”的效果。除了正常的横构图,你还可以竖取景,变换手臂的位置,一切以造型美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造型条件满足后,你还可以关注一下你的背景,它应该是越整洁越好。 3.卫生间不适合自拍 面对镜子的自拍一般只能局限在卫生间或有大幅镜子的室内进行。这些地方光线不好,范围狭小,排出的照片给人一种拥挤、凌乱甚至不和气氛的感觉。而且光线暗将会导致ISO高或相机快门时间长,手持着相机稍不注意就会拍虚。 4.自拍照应有后期处理 拍完后,后期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我们会使用PS进行一些诸如亮度、色彩等方面的加工。如果你不会用PS,骑马也要用磨皮软件进行磨皮,这会使你的皮肤更细腻,当然也就更漂亮,推荐的软件是Neat Image。 5.取景难事问题所在

旅行自拍跳跃照
我们所认知的旅行照,就是和旅游景点的景色合影,傻愣愣地站在那里拍照是否已经无法满足你了,那么来看看我们的摄影师发现了什么样的旅行自拍照新玩法。 拍摄步骤自拍进行时 1背景+跳跃打造精彩自拍 在旅游中,经常会碰到各色各样的墙壁,可以让这些墙壁成为旅行拍摄的好背景,要选择“颜色鲜艳”,“肌理明显”的墙壁,色彩最好能与当时的服装颜色相呼应。 在跳跃时,由于我比较好动,也喜欢打篮球,所以遇到这样的场景加上出游的高愉悦度,跳得会比较高,其实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助跑跳跃沿着墙壁走几步就行了;注意,跳跃时开心地跳、愉快地拍就好,千万别把自己弄伤。 上图,是我遇到的“粉红色”墙壁,颜色正好与我穿的“浅蓝色”衬衫形成冷暖对比,视觉上比较跳跃,所以选择背景和人物色彩的搭配很重要 相机推荐:索尼NEX-5N NEX-5N有着优秀的高速连拍功能,可实现最高约每秒10张的连拍,可以快速捕捉精彩瞬间;同时iAuto模式下,有多款照片效果模式,为你的拍摄过程增添了很大的创作空间;机器小巧便携,是记录精彩旅游的利器。 2.低角度+高速让自拍跳得更高 拍摄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拍得不好也会影响到后期合成,在拍摄这种合成跳跃图时最好的“构图”是用平面构图,能够减少后期合成的难度,画面看起来更简洁流畅。拍摄时相机快门需要高于最低快门速度,在1/1250秒以上,根据当时光线情况而定,拍摄运动中的影像,快门越快越好,成像的锐度就会越高;有必要的情况下大胆去用ISO来达到正确曝光,尽量不降低快门速度;而拍摄角度要尽可能低一些,以低角度拍摄,这样的视觉会显得人跳得很高;现在很多单反,微单的液晶屏幕都可以旋转角度,再也不需要趴下拍摄了,而是放低相机低头便可拍出同样的角度;自拍时可根据环境,选择用三脚架固定机位,或者放到地面上直接用连拍,注意在构图时,可以不带地面,这样人物跳起会显得更高,像飞起来一样,如例图就只拍摄了墙面部分。 使用“速度优先连拍”能保证每一张的曝光一样,便于后期合成的操作

分享作品背后的8个技巧
《金秋青甘蒙万里自驾》By JACKEXIF信息:Canon EOS 5D Mark II 光圈:F/5.6 快门:1/200 焦距:300mm ISO:200 一、摄影契机 这幅作品是用两张片子合成的。其中一张母女照拍摄于甘南一集市,这是一对典型的藏族母女,很有民族特色。摄影师发现母女俩后便马上拎了相机跟了上去,小女孩对摄影师及其手上的相机很好奇,不时回头张望。于是摄影师边快步跟着她们边调整相机设置,然后找了合适距离蹲了下来,等待着小女孩回头,果然小女孩子牵着妈妈的手走了几步就又好奇的回头向后张望,摄影师用连拍模式抓住了这一瞬间。 二、善于“就地取材” 这幅照片是摄影师通过连拍得到神态最佳的一张,但是背景杂乱。在这种情况下,摄影师就地取材,在之后的行程中有意识的寻找合适的地点,再拍摄一张充分反映当地地域地貌特色的片子为背景,用于与母女照后期合成。以此将典型的主体人物,典型的环境,典型的回眸瞬间,结合了在一起,营造出预想中的效果。 三、注重人与自然的融合 在风光摄影中可以关注和挖掘景物和人的关系,探索人和环境关系的多样化,给画面带来另外一种的注解,这也是风光摄影的一个方向。本片中摄影师将远山背景与典型藏族母女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电影场面的恢宏感。 四、后期根据主题立意调整 合成时注意统一色调和光线,降低饱和度,加强冷暖色对比,调整好地貌与人物的质感。尽显大地的广袤和荒远,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孩子对外面世界的好奇感,增强片子的韵味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