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CorelDRAW绘制绿色的森林一角场景
该实例制作了一幅森林场景画面,画面以绿色调为主,通过不同绿色之间的搭配关系营造出丰富的色彩关系。在处理手法上要注意表现画面的纵深感,并且要层次分明、主次有序。图3-2为本实例的完成效果。图3-2 本实例完成效果3.1.1 技术提示本实例的画面具有一定的纵深感,制作时通过为图形添加阴影效果,拉开了画面的层次,给人一种纵深的空间感。如图3-3所示,为本实例的制作流程。图3-3 本实例制作流程3.1.2 制作步骤:绘制远景植物(1)启动CorelDRAW,新建一个工作文档,在属性栏中将“微调偏移值”设为0.1mm,其他参数保持系统默认。然后使用“矩形”工具,在视图中绘制矩形。如图3-4所示。

Photoshop调出唯美冷色效果的外景人像
最终效果原图1、打开素材图片渐变映射调整图层,参数如下 选用较暖的明暗色作为叠加层,确定后把混合模式改为“叠加”,不透明度改为:30%,如下图。2、创建色彩平衡调整图层,参数及效果如下图。

(10-2):使用字符调板
1012以上是在文字工具的公共栏中出现的选项。在点击了字符调板按钮后即会出现字符调板【窗口_字符】,如下图。在其中可以对文字设定更多的选项。在实际使用中也很少直接在公共栏中更改选项,大多数都是通过字符调板完成对文字的调整的。其中的字体、字体形式、字号、颜色、抗锯齿选项就不重复介绍了。注意其中的为亚洲文本选项,需要在Photoshop首选项〖CTRL_K〗的常规选项中开启“显示亚洲文本选项”才会出现。1013拼写检查选项是针对不同的语言设置连字和拼写规则,如下右图显示了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对同样文字的不同连字方式。注意,末尾连字只有在框式文本输入时才有效。因为框式文本是自动换行的。通过手动换行的文字是不会有连字效果的。有关框式文本的输入方法在本节后面部分介绍。连字和拼写规则对于中文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汉字为单体结构,即一个汉字字符已携带完整含义,而字母系语言需要多个字符组合才能携带完整含义。也正是因为汉字携带的信息巨大,因此现在电脑的计算能力还不足以完美处理中文化的信息结构。-1014行间距控制文字行之间的距离,若设为自动,间距将会跟随字号的改变而改变,若为固定的数值时则不会。因此如果手动指定了行间距,在更改字号后一般也要再次指定行间距。如果间距设置过小就可能造成行与行的重叠。如下左图是自动行距与手动指定为12像素行距的比较。如果有重叠发生,下一行文字将会遮盖上一行。1015竖向缩放相当于将字体变高或变矮,横向缩放相当于变胖和变瘦,数值小于100%为缩小,大于100%为放大。如下右图中3个字分别为标准、竖向50%、横向50%的效果。-1016在字符调板中有比例间距和字符间距,它们的作用都是更改字符与字符之间的距离,但在原理和效果上却不相同。我们可以动手来理解它们的区别,新建一个足够大的图像,打上simple这几个字母,字体为黑体,大小为72像素。如下图左端所示,我们看到整个文字的宽度是由字符本身的字宽与字符之间的距离构成的。这两者都是在制作字体的时候就定义好的。有的字符本身较窄,但其左右的字距也较大,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每个字符占用的宽度一致。否则,较窄的字符就只能占用较小的宽度。但这种设计却也造成了字符之间疏密不同。如下图中的mp之间与pl之间的疏密就不同。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使用中文字库输入字母的时候,Windows系统自带的黑体、宋体、楷体字体都存在这种现象。因此输入英文时应避免使用这些字体。字宽与字距间的比例将随着字号的大小相应改变,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字体来说,字号越大,字符之间的距离也越大。反而反之。那么,字符间距选项的作用相当于对所有字距增加或减少一个相同的数量。可手动输入数值。如下图中将字符间距减去100,所有的字符间距都减去100,字符就互相靠拢了。但是这样做并没有改变疏密不同的情况,尽管mp已经是互相紧靠着密不透风,但pl还是有很大的距离。当然,如果继续减少字符间距也可以最终令pl之间也“密不透风”(设为-300左右),但mp之间却会产生重叠的效果了。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算式来理解:假设mp原来的距离为100,pl之间的距离为300,当字符宽度设置为-100的时候,mp之间的距离为0,pl之间的距离还有200。要令pl之间的距离为0,字符宽度必须设置为-300,但同时mp的距离必须为-200,所以mp产生了重叠的现象。比例间距选项的作用是同比例地减少(注意,只能是减少而不能增大)字符的间距。按照上一个算式中的前提来假设计算的话就是:当比例间距设为50%,相当于所有字符间距减半(mp间距为50,pl间距为150),当设为33%的时候,所有字符间距减为原先的三分之一(mp间距约为30,pl间距为100),当设为100%的时候,所有字符的间距就都被降为0了。因此我们看到的效果是所有字符都彼此依靠(抗锯齿选项及字体形式的不同可能带来微小差异)。1017间距微调选项是用来调整两个字符之间的距离,使用方法与字符间距选项相同。但其只能针对某两个字符之间的距离有效。因此只有当文本输入光标置于字符之间时,这个选项才能使用。1018竖向偏移(也称基线偏移)的作用是将字符上下调整,常用来制作上标和下标。正数为上升,负数为下降。一般来说作为上下标的字符应使用较小的字号。如下图。1019强迫形式的名称是我们为了与文字形式相区别而起的,它的作用也和文字形式一样是将字体作加粗、加斜等效果,但选项更多。即使字体本身不支持改变形式,在这里也可以强迫指定。它与字体形式可以同时使用,效果加倍(更斜、更粗)。其中的全部大写字母选项的作用是将文本中的所有小写字母都转换为大写字母。而小型大写字母选项的作用也是将所有小写字母转为大写,但转换后的大写字母将参照原有小写字母的大小。如下图所示。上标与下标选项的作用与竖向偏移类似,就是增加了可同时缩小字号的功能。下划线选项与删除线选项的作用是在字体下方及中部产生一条横线。

用PS完美抠出复杂的羽毛头饰的简单教程
打开如下图片,复制图层,将 背景 层锁定。我们将在复制层进行抠图,隐藏背景层。选择 >> 色彩范围,打开色彩范围窗口,选择最左边的吸管工具并点击图像背景,这时在色彩范围窗口中你会发现被选择部分变成了白色,移动颜色容差滑杆,使得图像大部分区域变成黑色,并且背景易于选取。提示:要添加颜色到选区时,应使用中间的吸管工具点击要添加的色彩部分2 获得选区,在通道面板中,按下“将选区存储为通道”按钮,得到一alpha通道,取消选择(Ctrl+D),点击“Alpha 1”层,这时图像变成黑白色。提示:图像中的黑色区域是我们要保留的部分,白色为要扣除的部3 这时我们发现图像中还有部分灰色区域,这些将成为半透明区域,所以必须将他们调整为纯黑色或纯白色。图像 >> 调整 >> 色阶,打开色阶窗口,由左向右拖动黑色滑杆直到灰色区域变为纯黑色为止。由右向左移动白色滑杆将白色区域变的更清晰4 选择黑色笔刷并提高笔刷边缘硬度,涂抹需要保留的区域,用白色笔刷涂抹羽毛边缘,根据涂抹区域大小的不同使用不同粗细的笔刷
最新发布

Maya改变Sprites型粒子的方向
01Sprites型粒子可以在每一个粒子上贴图或者贴序列图片, 有大量的例子从一个点发射器发出,注意上图中,箭头的方向没有指向它们各自的速度方向,下面就讲讲怎样改变它们 02首先在Hypershader里面建一个 vector product 节点,把他命名为"camera_to_world" 它将要把在摄像机空间里的UP vector转化为世界坐标系里面的 03设置"input1" 为 <<0,1,0>>,选择 "Vector Matrix Product" 作为运算方法 04连接渲染摄像机得 Xform Matrix 到vector product节点得"Matrix"

MAYA教程:用粒子制作动态龙卷风
因为需要,查看了些资料,制作了动态的龙卷风,先看效果。 首先画一条曲线,不要分太多的段,对其进行从建,如下图。作用会在下面讲到。并将曲线改名为axis 制作一段骨骼,并给骨骼一个线条IK,将曲线绑定到骨骼上.利用骨骼运动带动曲线运动.大家可以用簇变形来做,怎么做大家都会吧.要将每个蔟子化到梗骨骼上,方便整体运动.如图 下面,关键时刻到了.建立一个粒子发射器.简单的进行设置,如图 现在给粒子的位置属性设置表达式:

使用PF粒子制作“雨花飞溅”效果
先看效果: 压缩的GIF不是很清楚 不过可以大体看看效果的. 这里只大体讲个方法 优秀的效果还需要大家自己来! 创建一个平面和一个几何物体作为撞击物体. 创建PF粒子阵列 设置发射区和平面宽度一样. 打开PF编辑器 在Render的事件栏中添加Display构件,表示下面的显示方式都以此为标准.

MAYA粒子教程:落花时节
01根据老外一个教程改了改 02新建场景,创建一个plane,移动,并且设置U/V片的值 03创建花瓣 04选择plane,创建粒子发射器,使用emit fro 设置参数 05创建重力场

MAYA粒子教程:粒子与物体碰撞时发射粒子的效果
01做物体与粒子碰撞特效时,我们要追求好效果,要求粒子必须发射到精确的位置。比如剑在墙上刮起的火花,石头从山上滚下来带起来的灰尘和小石子,一个人走路时,脚带起来的尘土等等。 02石头(暂且将石头命名为 boulder )从小山丘上滚下来,会带起很多灰尘。我们现在实现这种效果。我们做个石头(命名为 boulder ),进入 Dynamics 主菜单,给石头加 active rigid body 和 gravity field 效果。然后建个( plane )平面,给 plane 加个 passive rigidbody 。再选择附加了 rigidbody 效果的石头,再给它个 softbody (如下图),选择 Duplicate, make Copy Sof 03我们这一步要做的是把 softbody particles 与 plane 进行碰撞。选择 plane ,进行 Particles >Make Collide ,设置如下属性: resilience 为0 friction 为0; 然后打开 window >Relat 选择 softbody particle 对象,打开 Particles >Particle Collision Events ,在弹出的框中,按下图设置属性:

MAYA粒子教程:制作龙卷风动画效果
1、我们直接进入正题:),进入前视图,用CV工具在坐标原点创建一条线,每2 grid(两栅格)建一CV点(如图)。 2、然后创建一个Nurbs Circle,在(channel)通道框里改变以下属性:Translate X : -0.5Rotate X : 90Radius : 0.04Sweep : 90Sections : 3 3、选择Nurbs Circle,按Insert键(键盘上),然后按住 4、现在先选择Nurbs Circle 按shift再选Curve曲线,进行Surfaces > Extrude命令。然后在通道框里改变以下值:Fixed Path : ONUse Component Pivot : ONUse Profile Normal : OFFRotation : 5000Scale : 6 5、现在我们删除历史记录,把曲线和圆都删了,然后将这物体命名为Tornado(龙卷风)。再进入

MAYA粒子教程:碎片合成商标图案
01不说废话耽误大家时间了,先看效果 02点击“Create(创建)” →“EP Curve Tool(EP曲线工具)”,在视图中将标志的轮廓勾勒出来,勾勒完毕以后按下回车键确定。如果还想进行一些调整,可以将鼠标放在绘制好的曲线上,按住鼠标右键不放,在弹出来的浮动面板中选择Control Vertex(控制点),这时曲线的控制点都会显示出来,可以使用移动工具将它们的位置进行调整。 03第(2)选中标志的轮廓线,点击“Surfaces(表面成型)” →“Planar(平面成型)”后面的小方块标识,打开Planar的属性设置面板。将里面的Output Geometry设置成Polygons(多边形),将Type设置成Quads(四方块),将Tessellation Method设置为Count,并将下面的Count数值设为200,按下下面的Apply执行。这时刚才的轮廓线已经变成了一个平面了。 现在,刚才绘制出来的轮廓线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点击“Window(窗口)” →“Outliner(大纲窗口)”,在大纲窗口中选中刚才绘制的EP曲线,将它们删除。 04第(3)点击“Create(创建)” →“Polygon Primitives(多边形几何体)” →“Plane(平面)”,这是会看到视图的正中间位置创建出了一块平面体。使用移动工具将它向前移动一些。在右侧的通道面板中,分别调节它的ScaleX、Y、Z值都为4,让它的体积大一些。点击Inputs下面的polyPlane1字样,将它展开,调节里面的Subdivisions Wid和Hei值都为15,将它的片断数设高一些。

MAYA关联粒子动画碰撞教程
01 02仿照下面的图制作发射器,创建一个omni emission 03选择那个球形渲染方式,因为这样更容易观察动画效果,更容易调整动画,选择被发射的粒子按照下图修改它的属性注意size参数调的小 点儿 04shift选择粒子和门,选择particle菜单的goal,按照下图设置,播放动画就会看到粒子被门吸引 05因为门是由好多个部分组成的,所以需要按照上步作其他部分成为goal,particle的goal weights 设置按照下图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