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利用Photoshop脚本功能制作清晰的景深风景图
景深,就是清晰的范围。风光摄影,一般都需要从近到远都清晰。静物摄影,一般距离比较近,多用中长焦段和微距镜头。这种情况下,即使使用了一个极小光圈,仍然不能把拍摄物体整体都拍清晰。针对这样问题,飞侠来结合案例,和大家说下如果拍出一张景深极大的作品。案例一:静物拍摄珍珠项链如果打算把这条项链,整体都拍清晰,我们是否可以通过一个小光圈就可以呢?大家来实际看看吧。我使用105mm微距镜,f22的小光圈。可是实际的景深效果呢?只是第一张对焦范围内是比较清晰的,其它二张的前景和远景图片都是模糊的。尽管使用了f22小光圈,拍摄物体还不是全部清晰。而且使用了这么小光圈,会导致画质下降。

Flash鼠绘入门第十课:绘制娇艳郁金香
先来看看相关的素材图片:郁金香图片1郁金香图片2 本课程继续学习绘图工具的使用,颜色的填充调整与搭配。 “博爱、体贴、高雅、富贵、能干聪颖……”人们把美好的语言赋给了郁金香。您是否也想把自己亲手绘制的郁金香留在永远的记忆中?请打开FLASH软件,开始吧... 一、画“花瓣” 1、插入一图形元件名“花瓣1”,用椭圆工具,笔触禁止,画一椭圆大小55*128。用黑箭头选择进行调整,中间加画一条线并调整成如图形状。左右分别填充颜色,放射状色码为:左F0A8B7、中D13F4E、右AB1020,填充后删除笔触。新建图层二,复制粘贴图层一的第1帧,填充线性渐变色:左C9D5D5、右EA6D71 (0%)。如图1:步骤图1

CSS应用基础教程(2) 应用方式
C S S 的 声 明 方 式 这章节将开始为您介绍CSS的应用。当然一开始要介绍的是如何去建立个样式表 (Style Sheets),包括了声明的方式和应用在网页上的方法,最後还会为您概述一下CSS的一些特性。概略来说,CSS的声明有三种方式:一、基本声明:最典型的CSS声明方式。 element {property: value} 用中文来表示的话,也就是元件(标签) {性质(属性)名称: 设定值}例如: H3 {COLOR: BLUE} 即为一组声明。二、集体声明:同时声明某个或数个元件(标签)(各元件(标 签)间以逗号分隔)的一组或数组样式规则(性质)(各组规则间以分号分隔)。 元件(标签) {性质(属性)名称1: 设定值1;性质(属性)名称2: 设定值2;... }或是元件A(标签A), 元件B(标签B), 元件C(标签C), ... {性质(属性)名 称1: 设定值1;性质(属性)名称2: 设定值2;...}例如: TD {COLOR: BLUE;font-size: 9pt;}或是TD,P,DIV {COLOR: BLUE;font-size: 9pt; }三、分项声明:将许多样式规则分组再分别声明。 元件A(标签A) {性质(属性)名称1: 设定值1; 性质(属性)名称2: 设定值2; }元件A(标签A) {性质(属性)名称3: 设定值3; 性质(属性)名称4: 设定值4; }例如: TD { COLOR: BLUE; font-size: 9pt}TD { font-family: "标楷体"; line-height: 150%}这样子的声明方式并不会互相抵触,因为所声明的性质是不同的。如果不小心对同样一个性质作了重复的声明,则只有後来声明的设定值才会发生作用。 要附带提一下的是,在您的声明中,只要您的格式正确就会被接受,而不论是大小写、空白或换行都不会对显示的结果 有影响的,您可依自己习惯来编写。 C S S 的 应 用 方 法 接下来要为您介绍的是将所建立的样式表应用在网页上的四种基本方法。一、使用STYLE属性: 将STYLE属性直接加在个别的元件标签里。 <元件(标签) STYLE="性质(属性)1: 设定值1; 性质(属性)2: 设定值2; ...}例如: <TD STYLE="COLOR:BLUE; font-size:9pt; font-family:"标楷体"; line-height:150%>这种用法的优点 是可灵巧应用样式於各标签中,但是缺点则是没有整篇文件的『统一性』。二、使用STYLE标签: 将样式规则写在<STYLE>...</STYLE>标签之中。 <STYLE TYPE="text/css"><!--样式规则表--> </STYLE>例如: <STYLE TYPE="text/css"><!--BODY { color: BLUE; background: #FFFFCC; font-size: 9pt}TD, P { COLOR: GREEN; font-size: 9pt}--></STYLE>通常是将整个的 <STYLE>...</STYLE>结构写在网页的<HEAD> </HEAD>部份之中。这种用法的优点就是在於整篇文件的统一性,只要是有声明的的元件即会套用该样式规则。缺点就是在个别元件的灵活度不足。三、使用 LINK标签: 将样式规则写在.css的样式档案中,再以<LINK>标签引入。 假设我们把样式规则存成一个example.css的档案,我们只要在网页中加入

Maya UV和UV编辑实例系列(4):使用Fix Texture Warp选项
选择NURBS模型,打开属性编辑器,在Texture Map栏中打开Fix Texture Warp选项,可以对纹理的不均匀分布进行修正。而不需要依赖于NURBS表面的UV参数,Grid Div PerSpan U、Grid Div Per Span V、表示U向和V向每跨度的、分割数目,默认数值是4,数值越大纹理分越均匀。 打开Fix Texture Warp选项后,操作视图不能实时显示出来,只有渲染后才能看到。 应用Fix Texture Warp选项后渲染后,与左图相比,纹理虽然有拉伸,但分布相对均匀。 虽然纹理分布均匀,但还是有拉伸,这是应为我们使用的是1:1的纹理贴图,而闹钟壳的NURBS面片长宽比不是1:1。下面进一步调整NURBS模型的纹理,是其比例正确。 在Hypershader窗口中,选择模型的place2dTexture节点,打开属性编辑器,调整Coverage的数值,同时察看渲染视窗的更新效果,使用IPR渲染可快速看到调整结果,直到棋盘格看起来变为正方形为止。 根据IPR渲染结果,判断纹理贴图使用范围,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纹理只使用整个面
最新发布

为何你的摄影水平没有长进:3个简单的原因
首先我假设,这篇文章并不适用于我们大多数人…… 但经过上周和3个不同摄影师的谈话后,我发现他们竟然都存在相同的问题――我想我最好还是完成这篇文章,与大家共勉。 警告: 以下的内容并不是深奥的学术问题,而是你我都需要谨记的基本常识。 1. 你不常随身携带相机 如果你不练习使用相机,那么你对摄影的理解和摄影技巧就不可能提高。而如果你不常随身携带相机,那你将丧失很多练习的机会。 这是否意味着你需要随时抗着单反相机和其他笨重的摄影设备? 也许――我有一些摄影师朋友确实从来没有与他们的相机分开过――这对大部分人来说并不现实,但至少你要确保随身携带一个更小巧的设备,以便于在任何时候拍摄照片,这个设备可以使卡片机可以是微单,甚至可以是一台合适的照相手机。 虽然这个时候你拍摄的图像质量可能无法与单反相比――但至少你在拍摄过程中练习了构图、用光、色彩以及其他摄影方面的思考。 2. 你走得太快 我们中的很多人都过着节奏过快的生活,我们很少停下来看看,许多捕捉精彩影像的机会也就这样被我们错过了。 在你的余生每天24小时携带相机可能并不是一件难事,难得是学会慢下来,用一种你从来未曾尝试过的不同眼光看待整个世界却是一件需要你终身努力的事情。 所以接下来的一条贴士就是――想办法慢下来――至少在拍摄的时候刻意地放慢速度,用心去感受一切。 你可以带着相机一起去悠闲地散步,拍摄路上的点点滴滴。你也可以找一个周末,和你的相机一起去旅游,离开熟悉的一切会让人更容易静下心来创作。

摄影过程中使用RAW格式存储照片的优点与缺点
RAW格式的优势 1. 编辑后更好的画质 数码相机通常会在相机内对图片进行处理,提供给你的是经压缩的JPEG文件。当你在电脑中编辑JPEG文件,并再次保存它时,照片会被再次压缩。这样做会降低照片的画质,在高分辨率显示器中可以被很明显地看出来。如果让相机提供RAW格式文件,就可以明显改善画质。 2. 对照片更好的控制 数码相机在生成JPEG文件时会使用最常规的设置。根据光线条件,处理器可能会应用不同的白平衡、曝光补偿、锐化和压缩。如果你使用RAW格式及“中性”照片风格,就可以让相机不做任何调整。你将对每张照片都拥有最大限度的灵活性。 3. 再处理的可能性 将照片存为RAW格式,你可以随时对原片进行重新编辑。如果存成了JPEG格式,基本不能对已经做过的调整再做任何改变。 RAW格式的劣势 1. RAW文件比JPEG文件大得多,同样的存储卡只能装更少的照片,而且RAW文件的写入时间更长。不过随着存储卡价格的下降,这项争议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2. 大多数数码相机拍摄RAW文件无法做到与JPEG文件相同的连拍速度。

拍摄运动中的物体的2种方法:镜头追随拍摄和汽车跟随拍摄
一、追随拍摄 追随拍摄法就是照相机镜头追随运动物体,与运动物体做相同角速度的同向运动,在与动体等速追随的过程中按动快门。用追随法拍摄的照片,动体清晰,而静止的背景因相机转动而模糊,从而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追随拍摄法经常用于体育摄影和野生动物摄影。 用追随法拍摄动体,首先快门速度要得当。一般情况下,以1/125秒以上的快门速度拍摄景物,其背景容易清楚,失去“动”的效果;以1/30秒以下的速度拍摄,虽然可产生动感,但相机不易持稳,往往使主体也模糊,导致拍摄失败。所以追随拍摄的快门速度以1/30秒至1/125秒为宜。用追随法拍摄动体,动体的运动速度要足够快,否则,因相机摇的速度太慢,产生不了动感。 追随拍摄时,动体运动方向以在镜头前横向运动为最好,这时可使镜头摇的幅度最大,追随的过程最长,因而最容易获得强烈的追随效果。画面中既有背景又有前景,可使实的动体在虚的背景和前景中穿行,产生强烈的动感。背景宜选择明暗皆踊蛏彩纷呈的非单一色调的背景,这样有利于在画面中出现丰富的线状模糊。此外,为了有利于突出主体,背景的色调宜与主体有鲜明的对比。拍摄时以侧光和侧逆光为好,侧光或侧逆光可以使动体轮廓明朗,层次清晰。 在运动过程中拍摄,特别要注意站稳,可用半蹲式姿势,转动相机一定要用稳定的匀速,屏住呼吸,手持相机时用腰部的转动来完成摇的过程,使用三脚架时通过身体的摆动来拨动云台摇把,因为身体的摆动比手腕的摆动稳定性更高。必须在追随的过程中按动快门,不能习惯性地停下来再按动快门,这样等于没有转动。 其实追随拍摄法的原理一句话就可以简单概况,就是曝光的时候选择慢快门1/15-1/125(1/125足够对付F1比赛),然后在曝光的时候把相机跟着你想表达物体的运动方向移动,保持移动速度相对同步。 拍摄运动物体能有好多种拍摄方法,但是追随拍摄法是用途最广泛同时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拍摄方法。在按动快门的同时和按动快门之后,照相机要始终和动体保持相同速度移动。由于照相机跟随动体向背景的反方向移动,所以照片上呈现出许多流动的线条,而快门速度越慢,流动线条越明显。照片上的动体由于和照相机的移动方向、移动速度基本保持一致,所以形成清晰的结象。整个照片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动感效果。 追随拍摄:顺着目标的运动方向,平稳地移动相机,使目标在取景富中的位置始终不变,并在移动的同时按下决门。这种方法可用来拍摄行进中的短跑运动员、骑手和驾驶员。它的效果是运动员的形象清晰,而背景一片模糊。优点是可以避免杂乱的背景破坏画面,同时,模糊的背景能衬托出动作的快速。追随法的快门速度通常为1/15-1/60秒。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可对同一目标用不同的快门速度拍摄几张,以供选用。 追随拍摄有以下的方 1. 照相机的移动速度一定要和动体和移动速度始终保持一致。

色彩在摄影中的艺术表现力 时尚摄影中常见色彩的情感含义
摄影的艺术表现力包括很多的方面,而摄影色彩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人类对于颜色的反应是一瞬间的,对于不同颜色的反应能测试一个人的人格。照片上的色调反映着作者的拍摄目的的同时也影响着观者阅读照片的感受。 暖色调 即红色、橙色、黄色、赭色等色彩的搭配。这种色调的运用,可使主页呈现温馨、和煦、热情的氛围。 冷色调 即青色、绿色、紫色等色彩的搭配。这种色调的运用,可使主页呈现宁静、清凉、高雅的氛围。 摄影师Camilla Akrans作品 对比色调 即把色性完全相反的色彩搭配在同一个空间里。例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等。这种色彩的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亮丽、鲜艳、喜庆的感觉。当然,对比色调如果用得不好,会适得其反,产生俗气、刺眼的不良效果。这就要把握“大调和,小对比”这一个重要原则,即总体的色调应该是统一和谐的,局部的地方可以有一些小的强烈对比。 最后,还要考虑主页底色(背景色)的深、浅,这里借用摄影中的一个术语,就是“高调”和“低调”。底色浅的称为高调;底色深的称为低调。底色深,文字的颜色就要浅,以深色的背景衬托浅色的内容(文字或图片);反之,底色淡的,文字的颜色就要深些,以浅色的背景衬托深色的内容(文字或图片)。这种深浅的变化在色彩学中称为“明度变化”。有些主页,底色是黑的,但文字也选用了较深的色彩,由于色彩的明度比较接近,读者在阅览时,眼睛就会感觉很吃力,影响了阅读效果。当然,色彩的明度也不能变化太大,否则屏幕上的亮度反差太强,同样也会使读者的眼睛受不了。

体会摄影的美妙:现今热门创意拍摄手法汇总
传统的摄影追求专业的拍摄技术,为了一张满意的照片,摄影师们可以花费几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进行拍摄,拍摄过程紧张单一,稍有疏忽就可能错过最佳的拍摄机会。这也使得很多入门者对摄影望而生畏。 其实作为非专业摄影人员,大多摄友不会过分在意照片的细节不足,更多人会享受拍摄的乐趣,尝试新的拍摄方法得到更有意思的照片。或许这些方法不需要什么特别技巧,获得的照片质量也一般,但却能吸引旁人的眼球,赚取惊叹,这对于摄影者自身来说就是一种认可。 现在笔者就汇总现今热门的创意拍摄手法给各位摄友,茶余饭后琢磨琢磨,修身养性怡然自得。在繁忙的工作后放开身心,好好的体会摄影的美妙。 浮游少女 近日,一组照片在网络爆红,日本东京女孩Natsumi Hayashi突发奇想从2011年开始,拍下一系列她在空中飘浮的照片。网友称她为“浮游少女”。Natsumi Hayashi表示繁重的社会压力就像地心引力般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希望借着这样漂浮在空中的照片,让在烦重压力之下的大家也能感到一点自由。 浮游少女 浮游少女 拍摄方法与技巧: 1. 一定使用三角架拍摄,保证画面的稳定性; 2. 相机调整至高速连拍模式;

拍出好照片的几个关键词,看看对你是否也一样受用?
相信每一位热爱拍照的朋友都对如何拍出好照片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见解,本文作者Ju旅居欧洲,受父亲影响学习摄影,喜欢尝试各种不同风格和题材。在各种拍摄中,他总结了拍出好照片的几个关键词,看看对你是否也一样受用?你的拍摄关键词有哪些? 1. 看 最早对摄影产生兴趣是小时候对家庭相簿的好奇,老爸是如何鬼鬼祟祟的在漆黑的厕所里把泡在水里的纸变成相片的?从家庭相簿到画册到影展再到flickr上浩瀚的图片资源,浏览不同来源的摄影作品是闲暇时最大的爱好,在不断的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有比较,有思考。 闭门造车肯定是有很大局限的,一个好点子可能正是受到一张照片的启发而来,有时候看到一张巧妙的照片觉得:咦,这个主意不错,不过好像可以再改进一下。比如准备拍一个香水瓶,先到网上浏览一下人家有什么好点子是自己没有想到的,再加以提升,说不定一张靓照就很快诞生了。总之在我看来,广泛的涉猎不同风格的摄影作品对提升水准是很有帮助的。 2. 模仿 每看到一张摄影作品,或多或少心里都会有一些与自身的比较吧。“这种照片我也拍得出来嘛。”“这种风格其实也没有很难的样子。”“这种后期的方法和我平时用的有什么差?”每当出现这些想法之后是就此掠过还是进一步的想一下,既然看起来不是那么难,那我之前的作品里有类似的吗?如果没有,何不模仿这个风格拍几张看看。 如果拍出来的作品和参照作品果真风格相同,那就印证了最初的想法“这种照片我也拍得出来嘛。”反之则说明这看起来简单的照片,其中其实还有点小“奥妙”,细细琢磨一下不同之处在哪里,找出差异之所在的时候则是得到提升之时。不断的模仿其实有点像是在往书架上填充书籍,当熟练掌握了多种不同风格和技法之后,就能信手拈来。 3. 分析 分析作品和模仿应该算是相辅相成的,特别是在模仿的过程中发现差别的时候,分析就是必不可少的功课。同样是拍身边常见的事物,为什么森山大道的作品有这么强烈的冲击力,而我的就很弱?是因为强烈的对比关系吗?还是因为照片背后流露的观念。 把两张照片放在一起,试着找出差别之所在,大师的独门秘决在反复的比较、分析、尝试中被解码也说不定。

如何使用点测光精准曝光
在复杂的光线条件或者光比很大的场景中,相机的平均测光往往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比如在被摄物体十分明亮,但是环境很暗的时候,相机的测光就可能出现失误,使主体过曝。这种情况在拍摄表演时经常发生,而使用曝光补偿也比较麻烦,你需要根据被摄物体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随时调整参数。这时候采用点测光是最好的方法,你可以对某个对焦点进行精准的测光,不用在乎其他区域的光线变化。 在使用点测光时,有两种常见的拍摄方法,都能保证不错的效果。第一种方法适用于拍摄黑暗背景中的明亮物体,比如舞台表演。你只需将相机设置为光圈或快门优先模式,然后手动选择自动对焦点,让你的目标位于一个对焦点上即可,这时候相机只对这一点测光,不会受到环境光线的影响。 第二种方法操作更加复杂,但是自由度更大。将拍摄模式切换为手动,并选择中间的对焦点,此时对焦点的作用仅仅是点测光,而非对焦。对准你的拍摄目标,根据相机测光调整参数,然后你就可以从新构图和变焦,在拍摄时不用受到对焦点位置的限制,还能保证拍摄主体曝光正确。 如何使用点测光精准曝光 1. 切换测光模式 大多数单反上都会有测光模式按钮或者拨盘,也有些相机需要在菜单中进行设置。点测光的标志一般是一个圆点,除此之外,常见的测光模式还有*重点测光和平均测光。 2. 使用手动曝光模式 使用手动模式能让你获得更大的自由度。你可以选择和主题重合的对焦点作为测光点,根据对焦点的测光信息调节曝光,这样即使是重新调节构图,你的曝光也不会发生变化。 3. 检查拍摄的照片 拍摄之后记得检查一下照片的曝光。开启数码相机的直方图功能,检查高光和阴影处是否溢出,如果出现了过曝和欠曝的现象,就要及时调整曝光参数,保证拍摄成功率。

不必痴迷好器材:使用普通相机也能拍出出色的照片
摄影并不仅仅是职业摄影师的事,人人都可以进行摄影,对吗?即使是一般的爱好者使用最普通的数码相机也可以拍出出色的照片。大部分职业摄影师都同意,尽管摄影器材可以帮你拍出技术上良好的照片,但一张照片的成功与否掌握在使用相机的人手中。很多初学者沉迷于数码单反相机,并相信必须拥有一部专业的相机才能拍出梦想中的完美照片。但是他们很快就会惊讶地发现,即使使用非常专业的相机,拍出的照片往往看上去也非常普通。 使用普通相机也能拍出出色的照片 1.注意光线 摄影和人眼的视觉非常相似――我们的眼睛就相当于照相机。在这两种过程中,光线都是你最好的朋友。在摄影中,你应该利用光线、与光共舞,这是摄影最基本的需要――无论你用的是卡片数码相机还是数码单反相机。 2.用或不用闪光灯 我相信很多使用卡片数码相机的人,都总是开着相机上的闪光灯。然而,很多时候明亮的闪光会使场景失去现实感。事实上,那些极具戏剧效果的照片都是仅用自然光拍摄的。阴天时昏暗的天空会给大地罩上一层阴影,讨厌的闪光会毁掉拍摄这个原始自然的场景照片的机会。大量实例说明,除了消除阳光下模特脸部的阴影外,其他时间最好都不要使用闪光灯。特别是拍摄风光或舞台照时,关掉闪光灯吧。 3.尝试不同的角度 对着同一个物体,你会拍多少张照片?一张?还是3到5张?职业摄影师会对一个被摄体拍上很多张,从不同的角度、高度、曝光设置和距离。对着同一个被摄体你拍得越多,就越容易挑出最好的照片。无论你的被摄体是什么――一个举着冰激淋的孩子、秋天里的红槭树、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滚滚乌云、或是花园里的一簇鲜花――发挥你的创意,从不同的角度多多拍摄吧。 4.使用三脚架 三脚架永远都是一个好选择,尤其是特别需要保持相机稳定的时候。

摄影曝光的掌控:运用黑卡和长时间曝光技巧获得梦幻的城市照片
如何拍摄出一张充满梦幻感觉、照片中高光和阴影都清晰可见的城市照片?一般新手甚至发烧友都会说用Photoshop编辑或HDR,既方便又快捷,不过这就缺乏了拍摄的乐趣,而且没法即时看到成果,最重要是令新手对软件过分倚重,而缺乏了对曝光的掌握,所以我希望可分享一些我的经验给大家,就先从“黑卡和长时间曝光”开始。 器材的准备 稳固的三脚架及云台是必须的,最好准备快门线(如有计时功能更佳),没快门线的话可用自拍功能。再来是准备一张大小可完全遮盖镜头的不反光黑卡纸,不少摄影新手都会问:黑卡应该到哪里买?其实一般的文具店已可找到这些黑卡纸,不用特别去找。部分摄影器材店有所谓专用黑卡套装,那是有钱没处花才会买的。再下来是一台有B门的相机,镜头方面没有限制(但笔者多使用定焦镜头),也可以带备一部小DC作构图之用,当然一只在暗处仍可清楚看到时间的手表更是需要的。 拍摄前的准备功夫 1. 选定位置:会被强风直接吹到的地点应尽量避免,特别是侧面强风,轻则会使照片模糊,重则把相机吹倒。若真的要在这种地方拍摄,请想法子固定好你的脚架和相机。 2. 构图及测光:因为主题是长时间曝光,所以正式拍摄前要不断重复构图和测光,以免白白浪费了时间。前面提到的小DC在构图上会很有用,因为它机动性大,所以我们可以于真正拍摄前利用小DC拍下些照片作为参考之用――把小DC关掉闪光灯拍一帧黑白照片,你便可轻易看到最亮处和最暗处所占的面积及画面上的分布,接下来才认真地测光,把相机调至光圈优先进行测光。测光的同时请记下各区的曝光时间,有需要请记在笔记本上。 正式开拍 前面说的都准备好了,就正式开始拍摄了。 先用黑卡把画面中最亮部分遮挡起来(如上图最亮部分是来自后面远处的大厦群和路面的车辆),用手快速地上下或左右移动试位(视乎画面而定,如像笔者用鱼眼镜头拍摄,摆动范围会更需注意和尝试最好的角度位置),快速地上下或左右移动黑卡,是为避免将来在画面出现兀突的边线,试位的时间对新手来说不妨长一点,好让肌肉把摆动幅度记下。跟着就可预升反光镜(如果你的相机型号有此功能的话),减低反光镜升起时轻微震动对画面的影响。 假设测光后发现画面中亮处需要10秒来曝光,而暗处需要45秒,我们就先完成最暗处之曝光(以黑卡把最亮处遮盖),看着时间先来35秒(45减去 10秒),跟着把黑卡移开,把暗区域和亮度区域一起曝光10秒(暗位总共曝光了35+10=45秒,而光位总共曝光了10秒),然后关上快门便完成了。但使用黑卡途中应上下把黑卡轻微换晃,把之前分区的分界线彻底淡化掉。

手持拍摄微距,准确的焦平面是微距极为重要的要素
手持拍摄微距,准确的焦平面是微距极为重要的要素。 什么叫焦平面,简单来说就是需要表现内容放在一个平面内,而这个平面要与相机CCD达到平行,或再简单地说,这个平面要与镜头前部的镜片达到平行。 比如: 两只交配中的蝽的两只眼睛,侧面身体,可构成一个平面,那么我们尽量把相机的机位慢慢调整,让CCD或镜头前部的镜片与这个平面达到平行,那就是我们需要表达主体的焦平面了。 为何焦平面如此重要,我们先说说 以百微(佳能100mm/F2.8 Macro USM)来说: 在1:1的情况下,F32的景深只有1.25厘米(清晰范围) 以180微(佳能180mm/F3.5 Macro USM)来说: 在1:1的情况下,F32的景深只有0.85厘米(清晰范围) 以百微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