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平面设计 > PS教程 > 照片处理 > 摄影技术

最新发布

旅途随心拍――自定选题,拍摄专题组照
旅途随心拍――自定选题,拍摄专题组照

景色看不过来,不知道拍什么?规划主题能让你的旅行摄影变得更有目的,更有动力。  自定计划  旅行归来,相机里往往堆满了乱七八糟、没有任何深度的照片。给自己规定一个拍摄主题,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围绕某个事物或故事开展拍摄,这样做能让你的照片显得更有内聚力。  围绕某个景点或者某件事物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拍摄,或者用镜头记录你在当地的游历体验,都是比较简单的做法。出发前稍作研究,就不难确定自己的拍摄主题。很多旅游景点都有自己的“特产”,例如说古巴的老式车、泰国的寺庙或者纽约的摩天大楼等等。在本次旅行中,我们选择了“车”作为主题,同时寻找不同的街道环境,让每张照片都拥有一个主题,但又能表达当地不同的风光。  寻找主题  寻找主题  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到达目的地之后再决定自己的拍摄主题。哪怕你是和家人朋友一起出门,有了明确的主题之后也可以拍摄出有看点的作品,走到哪儿我们都能发现与自己主题相关的拍摄内容。  当然,最好还是在旅行之前做好前期的工作,查看一些当地的图片,然后规划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这样你在拍摄的时候才能更有针对性,也更加从容不迫。以我们拍摄的照片为例,在旅行中你会遇见各式各样的车辆,如何统一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个很大的挑战。在照片中既要突出同样的事物,又要表现出它们的特点。  拿好相机  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和你要表现的内容,提前调好相机设置,最好能随时举起相机拍摄。快门优先或光圈优先是比较合适的两种拍摄模式,将快门设置为1/125秒或者将光圈设置为f/8基本能满足绝大多数情况下的拍摄需要。接下来将自动对焦点和感光度设置为自动,大部分相机都允许我们设置自动感光度使用的感光度上限,避免过多的噪点破坏画面。

2 次浏览
度假旅行镜头
度假旅行镜头

我有一台尼康D90和几支不同的镜头,但是还想买一支使用范围更广、能适应旅行中各种拍摄需求的镜头。什么是最佳选择呢?尼康18-200mm镜头的大变焦范围,既能满足广角端又能满足长焦端的拍摄需求,省却了背一大堆镜头的麻烦。  编辑回答:对于佳能、索尼和尼康用户,最受欢迎的选择包括适马18-250mm f/3.5-6.3 DC OS HSM以 及 腾 龙18-270mm f/3.5-6.3 Di II VC PZD。其中,腾龙的这支镜头更便携、更轻巧,在拥有如此广的变焦范围的同时,重量仅450g,而适马的这支镜头则重630g。两支镜头都拥有4挡光学防抖,以及安静的超声波自动对焦马达。  根据我们的评测结果,两支镜头在成像品质上相差无几,只是适马的成像锐度略逊于腾龙。  虽然这两支镜头的性价比相当不错,但我们仍然更推荐尼康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II。它的价格更高,而且长焦端焦距不如前两支镜头,但它的成像品质极佳。作为一支超级变焦镜头,它在全焦段都表现出了令人惊叹的高锐度和出色反差。它的做工手感也比前两支镜头更上一个档次,同时,还拥有高速的环形超声波自动对焦系统,以及全时手动对焦功能。这支镜头是我们所测试过的最佳超级变焦镜头。  暮光之城  读者提问:我曾经尝试在日落时拍摄城市景观,但是照片总是偏黄。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吗?  编辑回答:在自动白平衡下,街灯和明亮的商店橱窗在画面中都会呈现偏黄的色调。将白平衡设为白炽灯模式,会让画面的色彩还原更接近现实。而且,太阳恰好位于地平线下方时所带来的蓝调光线,也会被相应地加强,让画面看起来氛围感更强烈。

5 次浏览
掌握测光
掌握测光

读者提问:我的相机提供了评价测光、*重点测光、局部测光和点测光几种模式。哪种最好呢,它们分别适合于什么样的情况呢?  编辑回答:一般来说,评价测光或矩阵测光模式会对整个场景中的亮度进行测量评估,从而获得整体平衡的曝光效果。但是,由于摄影师们通常都对他们的焦点所在的位置更为关注,现代相机的矩阵测光模式会对活跃的对焦点所在位置的曝光进行着重考量。  这对于逆光人像的拍摄而言通常都比较有效,但是对于风光摄影就不一定了,因为活跃的对焦点散布在广阔的场景中,有可能恰好位于较亮的位置,也有可能位于较暗的位置,这样一来就会造成不确定的测光结果。*重点测光、局部测光和点测光模式会对画面中心区域的亮度情况着重评估。  1.评价/矩阵测光  这一模式的测光结果较为准确,但是当使用单点对焦时要小心,确保对焦点不要落在非常暗或非常亮的区域。  2.*重点测光  该模式会对中心区域的亮度水平做重点评估。本例中,由于中心区域较亮,因此照片效果比使用矩阵测光的照片整体要偏暗一些。  3.局部测光  对远处小船的浅蓝色部分进行测光,其他部位都被忽略了。画面中暗部区域的很多信息都没有得到表现。  4.点测光

6 次浏览
更棒的海滩照
更棒的海滩照

我的大部分旅行照片曝光都很准确,但是在海边总是会欠曝。有什么办法吗?  编辑回答 :大面积明亮的沙滩和岩石会导致相机的测光系统判断失误,从而让照片欠曝发暗。可以尝试对颜色不那么浅的物体测光,比如海面或者人物的面部。  此外,如果在相机显示屏上查看照片时画面太暗,可以遮挡一下显示屏,不让强光直接照射在屏幕上。如果这样观察,画面仍然偏暗,可在重新拍摄时以曝光补偿进行增曝,一般+1EV就足够了。要想获得更加精确和科学的判断,可查看照片的直方图,确保直方图信息主要集中于右侧,而不是在*位置。  为了让海景照片看起来明亮,通常都需要在拍摄时以正值的曝光补偿进行增曝。有些相机提供了专门针对此种场景的拍摄模式,该模式下相机会自动完成相应调整。  影像视觉:  为了能够在各种条件下都获得准确的测光结果,无论被摄对象是亮是暗,投资一个可以进行入射式测光的测光表是非常值得的。它可以测量入射光的强度,而不仅仅是场景所反射的光线强度,从而为你的曝光设置提供更准确的参照。

10 次浏览
暮色下的原野
暮色下的原野

我在佛罗里达的迪士尼乐园拍摄了这张照片。那天我只带了这台松下的小相机。我将相机设为微距模式,并且利用自然光拍摄。我并没有太多时间来思考如何拍摄——当时,我正坐着吃冰激凌,在看见这只昆虫时,就赶紧把相机调成微距,在它跳走之前迅速地拍了几张照片。我不敢说我有多专业,但是我想,有时候只有快速反应,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瞬间!  Heather Wyeth 摄,松下Lumix DMC-F2,等效焦距40mm,1/100s,f/2.8 ;ISO80  自然和微距摄影专家David Maitland的点评:Heather的照片很好地表现了这只有趣的昆虫。昆虫与草叶之间的色彩对比非常鲜明,它身上明亮的黄色为画面增加了亮点。草叶的位置很得当,在画面中恰好构成一条对角线。焦平面穿过了昆虫的面部、眼睛和触须——对焦非常精准。  如果是我自己来拍摄这张照片的话,我会注意到背景中的草叶仍然太清晰了,有些干扰视线。  由于Heather已经将光圈开到了最大f/2.8,如果她还想进一步虚化背景的话,唯一的方法就是离拍摄对象再远一点。  此外,我还会觉得,从前方射入的光线有些太“平”了,因此照片中草叶的颜色不够鲜绿。如果能绕到它的背后,让光线穿过草叶,也许会让效果更好一些,不过在这当口儿,它很可能不会等你,而是很快逃走了!  我拍过很多很多这样的照片,但它们大多数都不如作为记录的第一张照片效果好,因为机会转瞬即逝,最重要的几个图像元素往往顾此失彼。  这张作品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不过一定要记住,动物和昆虫很少愿意配合你。  综合评价  1.色彩对比以及画面中的几抹亮黄,效果很好。

5 次浏览
五分钟大师速成班:睡美人
五分钟大师速成班:睡美人

          你在何时何地拍下的这张照片?  “这是在2011年的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这个地方以圆形石阵闻名,人们在日出和日落时分很喜欢聚集于此。当时是早晨5点,我正走在草地上,偶然看见了这两个女孩,她们穿着老虎的戏服,几乎快要睡着了。她们度过了一个欢乐的夜晚,并且很享受在野外美美地睡上一觉。她们的身上有着一种纯真的气质。”  你使用的器材和参数设置是什么?  “佳能EOS 5D Mark II和70-200mm变焦镜头。当时天色还比较暗,所以我将感光度设为了ISO1600,曝光参数是1/60s,f/2.8。在手持的情况下,我绝对不会以低于1/60s的快门速度拍摄。”  你为什么喜欢拍摄音乐节呢?  “这是摄影的绝佳机会——不仅可以拍到很多乐队,还能够拍摄到被这些乐队所吸引的各色人群。现在,来参加音乐节的观众都喜欢打扮得富有个性,而我总是乐于拍摄那些穿着迷人或有趣的人们。”  对于同样喜欢拍摄节庆活动的摄影师,你有什么建议?  “如果你想拍出富有纪实感的照片,最好远离主舞台区域,而去看看周围正在发生些什么。即使天色渐暗,也不要放弃拍摄的机会,继续探索,看看暮色为你带来了些什么。但是,不要强求自己拍摄某种特定类型的照片,一旦你开始紧张、迫使自己寻找某一幅画面,它们就永远不会出现了。”

3 次浏览
为何你该认真考虑用手机拍照?
为何你该认真考虑用手机拍照?

        近年来已经将我的iPhone当作主要的随身街头摄影工具, 原因是除了白天要工作不方便随身携带DSLR, 而且有了两个小孩之后, 相机包瞬间变成了爸爸包, 袋子里的内容物从单眼, 镜头, 闪光灯, 变成了奶粉, 尿片, 湿纸巾, 本来还会带着小型数字相机, 但后来爸爸包里的内容物多到连数字相机都容不下了, 于是随身跟着我的轻便手机变成了唯一能让我随时摄影的工具.  用iPhone拍了一阵子之后发现只要你用对Apps, 加上妥善的后制, 拍出来的质量不会比一些中低阶的数字相机来的差, 甚至更好, 除非去读取EXIF数据, 不然其实很多照片都无法分辨是用手机拍的.  于是我决定把单眼丢了(丢进防潮箱)…改用iPhone进行街头摄影, 也许你也该认真考虑改用手机摄影, 有几个原因  1. 手机是最方便的相机  我有很多时候在街头看到有故事性的画面想拍, 但相机却不在身边. 我鲜少有机会特别抽出时间去街头摄影, 尤其白天要上班, 晚上要照顾小孩. 现在街头摄影都是在上班的途中, 接送小孩上学的路上, 午餐时间, 或帮太太跑腿的时候把握时间拍摄, 在上述的几个状况我几乎不太可能背着台相机出去, 唯一能用的就是在我口袋里的手机.  2. 手机已经能提供足够的画素  过去手机摄影机最让人诟病的是画素不够, 画质不好, 但看看现在的iPhone, 还有怪兽Nokia 808 Pureview, 绝对能满足你对高画素的要求.  3. 依你的习惯选择不同的Apps  App Store里摄影相关的Apps多到数不清, 你可以依照拍摄习惯选择不同的Apps来使用, 如果你嫌麻烦, 其实手机里预设的相机就已经能拍出很棒的照片, 记得iPhone的广告吗?

7 次浏览
雨天你出去街^z影?
雨天你出去街^z影?

最近首尔都是干燥的大晴天, 上午跟下午的阳光都为街头摄影师提供了最佳的自然光线, 在路上走走拍拍很舒服, 但听在*的朋友说台北一直都在下雨, 想想自己好像从来没在雨天带着相机出去过, 原因是怕麻烦…跟懒, 过去大部份都只喜欢在好天气的时候出去拍照, 除非是下雪(下雪可以不用带伞), 我想大部份的人都跟我一样吧        街头摄影能有很多借口不出去, 像是懒, 天气状况差, 相机好重, 周末只想放轻松, 今天去的地方应该没什么好拍的等等, 像我这样的上班族, 家里又有小小孩, 更可以有很多借口, 老实说我之前有停过一阵子街头摄影, 刚开始我以为因为是白天工作周末只想放松所以不想带相机出门, 但重新开使街头摄影之后发现, 过去不愿再去享受街头摄影的原因, 是觉得自己的照片没有深度, 跟别人的照片都没什么不一样, 但又怎么都无法进步, 本来以为是在技术上的不足, 虽然我的摄影”技术”没多好, 但发现技术不是主因, 而是我一直以来都是用同样的心态在寻找摄影主题, 走在街上如果没有”非常特别或醒目”的画面, 似乎都引不起我的兴趣, 很常在外面逛一整天什么都没拍到.  刚好听说最近台北一直在下雨, 出于好奇, 也因为自己从来都没试过雨天街头摄影, 于是就上网找了一下, 意外发现还满多摄影师在雨天进行街头摄影(我怀疑是他们出门到一半刚好下雨…开玩笑), 这也让我再次提醒自己是否一直都只在舒适圈里寻找灵感, 而忘了有个道理说: “如果一直都在相同地方寻找, 你找不到不同的答案”, 不同的天气状况, 不同的环境, 就跟旅行一样, 能给你不一样的心情, 氛围, 画面及故事, 记得明天出门带着相机, 说不定你也能在雨天中找到很棒的画面! 记得来Street Photography 街头摄影社团分享! 下面请各位欣赏一下其他街头摄影师的雨天作品. 

5 次浏览
赋予照片空间感 清晰与虚焦结合的构图法
赋予照片空间感 清晰与虚焦结合的构图法

塑造清晰或模糊的图像区域,是一种非常多样化的构图方式。由于清晰的图像区域必然会吸引观赏者的视线,所以在视线引导中一定要利用这一点。然而,模糊可以弱化次要图像区域的作用,精确的清晰与模糊构图能赋予照片一种空间效果,而且能够将图像层次区分开来。  清晰还是模糊? 摄影教程  人眼看所有事物都是清晰的,因为我们的眼睛在不断地调焦并会将许多单独的清晰印象整合成一幅完整的清晰图像。因此,只有在静止的图像中我们才能看到模糊,但是经过强烈的调整我们会感觉这些模糊是正常的。也就是说,大多数观赏者都期望图像中至少能有一块清晰的区域,使眼睛可以观赏和休息,同时至少也应有一小块模糊区域。完全没有模糊区域的图像很快就会变得不再迷人,因为贯穿整张照片的清晰很少能够引起观赏者足够的关注;在现实中,一场大雨过后干净、清新、无尘的空气以及饱和的色彩和明朗的轮廓,才会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张照片都必须有模糊的区域,正如清晰聚焦的区域只是作为拍摄的最低要求一样。完全清晰或模糊的主题效果会非常强烈,具有引人注目的魅力:清晰的照片看起来很真实,而模糊的照片则更具艺术气息。然而两者都需要借助其他有效的构图方式以及观赏者感兴趣的内容,使观赏者忽略图像中清晰与模糊的“错误”分配。此外,对于完全模糊的图像能被接受到何种程度,观赏者的态度也很重要—一些保守的学院派摄影者常常会将模糊视为技术上的错误或者构图上的缺陷。  对于没有明显模糊区域的照片,还有很多内容可供观赏者欣赏,因为他们可以从中发现足够多的细节。哪个细节重要、有多重要,都由观赏者自己决定—这就像一顿自助餐,你可以自己决定吃些什么。但也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些食物都不合你的口味或者食物的供应量远大于你的胃口。在这两种情况下你或许期望能有一份每日菜单,厨师已经替你做好了选择—你只需选择食物的口味。  光圈值2.8  光圈值2.8  光圈值4  即使完全模糊的

10 次浏览
新手不可不知的人像布光常识之环形光篇
新手不可不知的人像布光常识之环形光篇

什么是环形光  环形布光是在派拉蒙布光基础上稍加改动而成的,非常适合拍摄常见的椭圆形面孔。将主光放置的高度降低,并向距离主体更近的方向移动,这样鼻子下面的阴影会在面部有阴影的一面形成一个小圆圈。将填充光布置在相机的另一侧,位置更接近相机。(注:一定要从相机的位置仔细检查,确保填充光不会把相机的影子投射到画面中。)在环形布光时,头发光和背景光的布置方法与派拉蒙布光是一样的。  环形光光效  环形光创造出的光效既可以是平光的,又可以是狭光的。但是灯的位置必须足够高,以便能在颊骨的下方投射出恰到好处的弧形阴影。对于所有的用于公众场合的人像照,使用环形光恐怕是最常见也是最合适的。但是要记住,一旦你的拍摄对象转动他的头,那么完美的阴影就会随着头与光源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而改变,还有,你还必须小心眉毛的下方和眼睑的上部,这些部位应该得到尽可能完美的照明。  如何使用环形光  创造一个环形光的布光方案,要求主光要与之相对的一侧面颊上投射出一个向下的弧线形鼻阴影。如果布光的位置和角度合适,主光投射到人脸上的阴影应该在鼻子未被照亮的一侧,但是不能明显地延伸到另一侧的面颊上。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鼻阴影就会变得过于宽大,这时的人脸就会显得又宽又平。  用环形采光布光法时,主要强调人物轮廓和立体感。  主灯常用雷达罩,在高光位45度角左右打向主体,辅光加柔光箱。在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时,由于数码感光元件的独有特点,使得图片立体感会削弱,通常明暗过渡不好,层次不够分明,辅灯就起到了过渡作用。  另一只灯可以采用逆光,用来表现空间感,可以根据需要来变化摆放位置,有时也可以从后侧位置打亮轮廓光,作为轮廓光使用。

13 次浏览
共计3048条记录 上一页 1..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30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