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平面设计 > PS教程 > 照片处理 > 摄影技术

最新发布

人像摄影用光之前侧光
人像摄影用光之前侧光

前侧光,在人像摄影用光中最常用到的光线,是从照相机斜侧45度投射到被摄者的光线,这种光线投射到被摄者面部斜侧面,能在被摄者面部清晰的反映出亮面、灰面及暗面,立体感强烈,因此影调丰富,能较好的表现出被摄者皮肤质感。  一、前侧光布光:前侧光布光时先从相机前侧约30至60度的角度布一盏主光照射被摄者,整体照亮人物,在人物面部一边会形成亮面,另一面大面积处在暗部而有小面积被照明的区域。拍摄人像时为了减小明暗反差一般会在暗面位置布一块反光板,提亮暗部。  二、前侧光光效:当主光的位置在相机前侧30至60度范围内活动时,光线投射到被摄者面部的光线效果也会产生很大的区别,拍摄人像照片时,当主光向相机前侧30度位置移动时,被摄者面部会被大面积照明,而在暗面产生小面积投影,光线立体而干净;当主光向相机前侧60度移动时,被摄者面部照明面积减小,暗面投影增加,立体感增强,如果角度控制不好,会让光线容易杂乱。所以前侧光布光时,两种光线效果最常用到。  1、前侧光之环形光效:当一盏主光向在相机前侧位置靠近相机的一边投射到被摄者时,被摄者面部大面积照明,鼻子的环形投影适当的延伸在面部且面积不能过大,可以人为控制,面部前额骨、眉弓、颧骨、下颚骨及下巴的位置正好形成一个环形明暗交界线,所以光线非常立体,又因为五官的地方被打面积照明,光线非常干净。  2、前侧光之三角光效:当主光向相机相机前侧远离相机的位置投射到被摄者身上时,被摄者面部照明面积减小,暗部投影增加,这时鼻子一侧的投影直接延伸到面部一侧,和颧骨的及下颚骨的投影连接在一起,这时些许照明区域正好形成一个倒三角形状,光线非常立体且符合人的视觉习惯,对皮肤质感的描述也非常细腻。所以这种光效一直被人像摄影师采用。  三、前侧光注意事项:在运用前侧光时,如果被摄者是男性,多运用硬光源,增强光比,表现男性阳刚气概;如果是表现女性,运用柔光表现,光比不宜过大,表现女性柔美气质。拍摄人像时每个被摄者面部各不相同,要时刻注意主光的位置、角度、强度及被摄者的距离,尽量做到光线运用干净、立体。

12 次浏览
人像摄影的拍摄心诀及注意要点
人像摄影的拍摄心诀及注意要点

人像摄影 不同于拍摄风景,对于拍摄过程中的技巧以及注意事项要求比较高。也可以说,人像摄影相对于其它摄影来说,是一门技术性比较强的学科。例如要懂得利用 浅景深去除复杂的背景,注意Model的拍摄姿势,现场的拍摄气氛以及光线的运用,或者改变 构图尝试不同的角度以及借助道具的帮忙,都是可以增进画面和谐融洽的方法。  让背景简洁  人像拍摄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背景,好的背景不会干扰对主体的欣赏,而过于纷乱的背景却会对欣赏被摄体形成很严重的干扰。处理背景的方法有很多种,在拍摄前最好从观景窗中查看,如果背景不好,就转换一个地方或者角度,来避开比较不好的背景。如果条件不允许,那么最好开大镜头的光圈,使景深减少,让背景虚化。最后,如果条件许可的话,也可以用人工背景,或者使用后期软件替换原始背景。  背景的处理是很重要的,要养成在按下快门前检查观景窗中影像的习惯。由于背景杂乱,使用浅景深的拍摄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去除了背景的干扰。  浅景深去除背景干扰  而下方的照片,由于被摄体与相机的距离过小,景深就无法呈现出来,以致于后面背景过于明显。  大景深导致背景纷乱  注意被摄体的姿势  被摄物体的姿势,对形成作品的视觉效果会构成影响。呆板地站立在镜头前面拍摄的人像是不悦目的,所以拍摄者应该要尽量引导模特儿,在镜头前面要自然、放松,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让他们摆出不同寻常的姿势,这样往往能够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绝妙效果。  普通的站立姿势

7 次浏览
Sony NEX-6 x:小单眼的动态摄影
Sony NEX-6 x:小单眼的动态摄影

过去*的单眼相机市场大多由Canon与Nikon在掌握,而Sony则是在家用小DC及摄影机市场耕耘,这样的市场生态维持了许多年,直到Sony并购Minolta之后,推出A系列机种重新包装设计,宣示Sony要踏入单眼相机市场的决心,当然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单眼相机数字化之后,市场普及率大增,省去冲洗相片的费用以及底片不可实时观看成品的缺点,当市场的饼变大时,要来抢饼的人就变多了。  SONY拥有许多数字影像专业技术,还有强大的营销能力,所以不断地推出平价及高规格的A系列单眼机身,但毕竟在单眼相机市场Sony算是新品牌,所以一开始也是要很辛苦的推广,因为品牌忠诚度要改变不是一时三刻能做到的。不过后来因为一项新产品线的出现,让这市场的占有率出现了新的变化。  Sony NEX-3和NEX-5 为相机市场注入新活力  2010年Sony推出NEX-3及NEX-5,因为片幅上NEX采用Exmor APS HD CMOS,等同一般APS片幅单眼的感光组件,在镜头换算倍率上占有广角的优势,所以在市场上占有比较大的优势,而M4/3因为要2倍的换算,所以在拍摄生态飞羽上比较占上风。   Sony NEX-3   Sony NEX-5  原本这种体积轻巧的无反光镜可换镜头相机,定位在家用消费市场,产品售价及功能也都很亲民化,一万多或两万出头即可购买到一机一镜的组合,跟传统入门DSLR还是有些价差,直到Sony NEX-7的出现,2400万画数及镜身质感跟功能的提升,单机身价位来到了4万元大关,与当时的APS机强者A77机身价位接近,也让人意识到NEX的等级及规划不可小觑,更塑造了NEX-7高阶随身机的地位。  但毕竟价钱跟功能要取得平衡点才会让市场接受,所以在2012年一推出就马上被疯狂预购的NEX-6,才是Sony NEX系列的真正杀手。在机身质感及功能上有非常好的价格功能比。而且因为Nikon及Canon很晚才进入这市场,在机身跟镜头的完整产品线跟副场镜头的资源上,Sony的无反光镜可换镜头相机占有极大的优势。

9 次浏览
黑白与彩色间的碰撞 教你如何选择
黑白与彩色间的碰撞 教你如何选择

不少人都喜欢拍摄黑白照片 (或把颜色调至黑白),因为有时会更为「有感觉」,但与此同时,其实色彩也是照片的重要元素,失去了色彩,也就会削弱了照片的某些吸引力,到底该如何选择?以下有一些照片,让我们来比较比较。  1. 天鹅  这张照片基本上分为三大元素U天鹅、左下方的灌木、河流,在黑白照片里这三个主体都保留原好;然而天鹅的嘴在彩色照片里是抢眼的,会让人聚焦并感到天鹅的接近;加上啡黄色的灌木与色调,也带来冬天的苍凉感,这两点在黑白照片里就丧失了。不过,天鹅与雪的白,在黑白照片里却反而更突出而互相配合。  2. 小麦与日落  这张照片最主要是两大元素U天空的渐变色与小麦的剪影。显然黑白照片会将非常重要的夕阳色彩消除掉,但换上了灰阶的渐层,与及更为突出的剪影效果,似乎也相当不错。  3. 人像

8 次浏览
选择正确的参数拍风光
选择正确的参数拍风光

从全自动模式到手动模式,尝试了很多不同的曝光模式,但对于其中的各个具体参数和选项,并没有真正了解。该如何使用它们,以及在哪些时候应该使用它们,仍然是个问题。  在拍摄风光时,开始尝试不同光圈和快门速度组合的效果。但会发现始终很难掌握快门速度、光圈以及感光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这个问题很多人感觉很沮丧,因为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效果是什么,可得到的照片总是达不到自己所预期的想法。  比如拍摄自己最喜爱的海景时,大家都很清楚需要将曝光时间设置得长一些,才能让波涛起伏的海水呈现出朦胧的薄纱状虚化,但是在慢速快门下,很快就会发现很难获得正确的曝光。  快门:25 光圈:F/16.0 感光度:50  遇到的最大障碍便是在手动模式下进行长时间曝光。因为需要设置的项目太复杂了,以致于不知道该怎么去平衡光圈、感光度和快门速度,以及所想要的虚化效果。  快门:6 光圈:F/16.0 感光度:50  要彻底搞明白曝光是很困难的事情,你要搞懂快门、光圈和感光度是如何彼此影响、相辅相成发挥作用的。如果想要充分地掌握画面表现的主动权,就必须了解这一切。  曝光的重要性  快门:8 光圈:F/16.0 感光度:200  对曝光的控制是整个摄影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你必须学会在按下快门前就能确保最终成像和你想象中的是一样的。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学习过程,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是很不错的照片放在一个高级摄影师眼里,也许是属于被舍弃的范围。

19 次浏览
探索相机世界 拆开看看光圈的真面目
探索相机世界 拆开看看光圈的真面目

今天的主角是大B君,也就是zeiss Biotar 75MM F1.5,这只镜头产量少,成像素质非常优秀,拥有迷人的焦外表现,虽然是只老镜头,现在的市价可是非常不便宜的!!!  故障原因是光圈叶片严重漏油,导致叶片散架,各位玩摄影的亲们,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马上停止操作光圈,停止一切动作,打包好直接送修理处,否则脆弱的光圈叶片非常容易出问题,变形折断的情况不在少数。  拆下的叶片上都是厚厚的油泥,以及一些锈蚀的氧化物,叶片本身是钢片,富有弹性,为了寿命硬度也较高,但是比较脆,卡住很容易折断。上面的固定点是黄铜的,因为这种金属有自润滑性,不会卡死,在需要轻盈变动的光圈叶片上使用是非常合适的。培养皿里面是分析纯乙醇,用来清洗油泥很方便,也很干净。  光圈叶片上原本是不会上油的,一般都是碳涂层来润滑,现代也有用氟涂层的,只是叶片不用金属材料了。以前都是手动头,金属叶片的很多。这是底部的固定孔有着严格的间距限制。  这货是另一层压圈,用来旋转,带动光圈叶片的移动来完成光圈的移动和开合。  叶片清洗完毕,晾干后一片片按照顺序和方向放置,不能有差哦!  全部放完了!一共是15片。原来是16片的,之前就维修过,应该是折断了一片。在这里,因为光圈数很多,缺一片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压上开合用的压圈,这一步和上一步很难,需要非常多的耐心和时间来完成,所以,手痒的小白们还是三思而后行吧,就算我们这些老手,也是很烦开光圈叶片的!!!全拆光圈叶片双倍收费神马的我会乱说?!  请爱惜修镜师的生命,切勿投喂拆掉装不起叶片的零散镜头!!!投诉+差评噢!!!  完成!!关闭一下,看来工作正常!

10 次浏览
夜景魅力 尼康D5200高感光度原片解析
夜景魅力 尼康D5200高感光度原片解析

在笔者的《绝佳画质 D5200+4支DX头及最全样张解析》文章中,我们已经非常具体的了解了尼康D5200在不同光线条件下样张的画质水平,本篇后续文章,笔者将向读者具体展示D5200高感拍摄夜景的能力。  手持D5200,并用旋转LCD进行取景拍摄  D5200的感光度范围与D5100一样,为ISO 100-6400,经过扩展,ISO可使用到ISO25600。虽然D5200提高了传感器像素数,并且提高了素密度,但因为它采用了与D4、D800/D800E、D3200相同的EXPEED 3图像处理器,笔者对D5200的高感表现还是有一定期待的。  D5200/D5100参数对比  再了解D5200高感表现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D5200与D5100两代入门单反的差别。  D5200机身仅重555g(含存储卡与电池),机身很轻巧  从参数表来看,D5200与D5100的最大差别就是将传感器像素数提升到了2400万,采用了与D7000相同的39点对焦,为了改善机内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D5200还使用了EXPEED 3处理器,这个变化不仅可以提高图片处理速度,对高感的表现也是有很大帮助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D5200具体的高感表现。  D5200高感截图展示  我们来看一下D5200 ISO400-6400样张截图对比。  D5200高感100%截图位置

12 次浏览
Sony RX100 大光圈F1.8 挑战微光夜拍
Sony RX100 大光圈F1.8 挑战微光夜拍

最近这几年发表的高阶机种,最大光圈早已突破F2.8这个数字,甚至来到F1.8,让玩家在微光环镜下更能轻易捕捉影像,Sony RX100 有着F1.8的超大光圈,并还有高性能卡尔蔡司Vario-Sonnar T*光学技术镜头,以及1.0Exmor CMOS影像感光组件的加持,让这款精巧的随身机可以拍出梦幻绝纶的微光作品与浅景深效果。  大光圈还有什么其它优点呢?  就摄影的基础观念来看,光圈越大则数字越小且景深越浅,多数在加强散景效果及突显主题凝聚焦点时使用,又或是在较昏暗的环境拍照时,可以提高相机的进光量,以换取较快的快门速度,让玩家能拍出稳定影像避免模糊的产生。不过有时适度缩小光圈值也有其好处,不仅可减少色散的情况发生之外,也能提升解像力让画质更加锐利。至于在拍照时要要如何拿捏光圈的大小?除了端看现场环境的光源强弱外,拍摄者想要如何呈现影像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透过Sony RX100的F1.8大光圈镜头及1.0Exmor CMOS影像感光组件的加持,微光拍摄再也不是随身机最头痛的事情了。  回头再提使用大光圈拍摄的注意事项,如果是在微光的环境要以大光圈来换取不手震的影像,有时还是会因现场光源实在太微弱而无法得到较理想的快门速度,此时不妨试着提高ISO感亮度至可接受的数字,再搭配防手震功能一起使用,相信就能拍出理想的影像作品。假若真的还是不行,另一个方式则是使用闪光灯,在需要时可利用Sony RX100的内建闪光灯来达到补光效果,也能有效凝结影像,不过在使用闪光灯时,若想要将背景也清楚入镜的话,Wisely会建议选用「低速同步」的闪光灯模式,才能拍出理想的画面。

7 次浏览
日系清新空气感术: 美味料理写真
日系清新空气感术: 美味料理写真

翻着被酱汁弄脏的食谱,跟着书中的步骤,一步一步努力完成的美味料理,再透过相机亲手记录下来,上传到部落格和大家分享料理心得,似乎已经变成不少现代人生活的乐趣之一了,当然摄影达人 宇杰 也是其中一员,也分享如何拍出充满日系空气感的美味料理写真。  料理写真  我们家常常利用空闲时间较多的假日,主些比较特别的晚餐,因为特别,所以常常需要看着食谱才能煮出来,因此比起一般的料理,需要花上更多时间,要下的功夫也更多。历经千辛万苦完成的美味料理如果未经修饰与摆盘就拿起相机随意乱拍岂不是太可惜了。  要把食物拍得好看又好吃,其实前制作业是最重要的,首先要先找到一个有自然光的地方,把窗户打开,让阳光满溢整个空间,那里就成为你专属的摄影棚了,然后开始细心的布置装潢吧!摄影教程  铺上桌巾、放上充满自然朴实感的木匙木叉,拿出最喜欢的盘子来装盘,完成了以上步骤,就离好看的照片不远了。  拍照的时候请尽量使用自然光,大胆的依赖它吧!因为笔者习惯靠着窗拍,所以通常光线都是从九点钟方向照进室内,常常在晚餐煮好得时候发现太阳已经准备下山了,光线也变的微弱,这时千万不要太信任自己双手的稳定度,架上脚架吧!只要画面不要晃,就算画面整体看起来很暗也没关系,因为每个时段的光线变化都能够带给人不同的感觉,也因为这样,早午晚餐所拍出的氛围都不同,照片内容与情感都丰富了许多,也更能贴近生活。  除了用布和背景制作出的摄影棚可以做为媒介,营造出想象中的整体氛围外,其实运用现有的素材就能营造出整体的视觉感受。简单来说,就是把整个家里都当作摄影棚来使用,将食物结合背景一起拍,不需要特别营造,利用巧妙的构图就可以呈现出一种乱中有序的感觉。

7 次浏览
【人像摄影技巧】如何拍摄特写照片?
【人像摄影技巧】如何拍摄特写照片?

   如何拍摄特写照片?  特写照片的效果比近景更进一步,它可以让模特的某一局部充满整个画面,从细微处来揭示人物对象的内部特征。特写更重视揭示画面内在的动感,通过细微之处看本质。  拍摄特写,成功的关键在于拍摄者要独具慧眼,能抓取一些值得特写的局部。特写会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没有诸如构图、拍摄技巧等复杂因素就可以直接了当地进行拍摄。特写一般用来表现人物比较有特点的一面或者身体的局部,当然,也包括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场面。  拍摄参数  相机:Sony α900 焦距:70mm 光圈:F2.8 感光度:ISO 200 快门速度:1/80s 曝光补偿:EV0  拍摄提示  如果模特面部轮廓清晰,长相标致的话,很适合拍摄特写。人物的眼睛常常是特写的内容,因为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可以窥见人物的内心感情。  拍摄参数  相机:Sony SLT α55 焦距:85mm 光圈:F8.0 感光度:ISO 100 快门速度:1/125s 曝光补偿:EV0  拍摄提示

27 次浏览
共计3048条记录 上一页 1..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30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