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平面设计 > PS教程 > 照片处理 > 摄影技术

最新发布

从电影海报设计学摄影(下)
从电影海报设计学摄影(下)

电影海报 设计伴随着 电影 而生,在过去电影海报是吸引观众入场最重要方式之一。一般大众应该没想到在这时 摄影 的发展已经一百多年,但是电影摄影类的海报却才横跨一甲子时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搭上时光机回到过去,一探摄影 海报 的 历史 源流,在这趟旅程中,我们无法改写历史,但或许可以改变现代。  印刷术让海报发展逐渐普及  在十九世纪以来,欧洲主要的广告形式是张贴海报,不过随着工业革命,诞生新的经济体系,市场日益繁荣,促成广告和印刷业的发展。在十九世纪以前,海报是以文字为主,直到中期因印刷术改革,图像的海报逐渐成为主流。普罗大众也渐渐习惯这种新的广告形式,从这里开始可以发现海报与经济的高速发展,有了密切的关系。  ▲被后人尊称为现代海报之父的Jules Cheret,开创出首张彩色印刷海报,并绘制了史上第一张电影海报Pantomines Lumineuses。  30年代-电影的黄金年代  这时期电影迈入了全新的纪元,有声电影的出现,让观赏电影的人口因而激增,歌舞片成为全新类型的电影,同一个时期摄影终于出现在海报上,最早把摄影运用与海报设计是瑞士人Herbert matter,他在瑞士替国家旅游局专门设计旅游海报,因为着迷于摄影,在1930年设计出一系列由摄影与字体组合而成的海报,条条大路通瑞士(All roads lead to SWITZERLAND),成为30年代最杰出的海报之一,matter也成为将摄影应用在平面广告上的最重大贡献者。不过,在30年代的末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大量欧洲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纷纷移民到美国,成为史无前例的移民潮。matter也因为欧洲动乱移民到美国,而成为美国重要的设计师之一。  ▲All roads lead to SWITZERLAND,最早的摄影类海报。(图片取自Boston Public Library)  40年代-动荡不安的乱世

10 次浏览
独特视角拍摄的乐趣
独特视角拍摄的乐趣

独特视角拍摄的乐趣就在于广角镜头的使用,这样具有独特魅力的镜头,却是有人爱,有人厌。先来看看新手关于广角镜头的疑问吧。  问题一 什么是广角镜头  简而言之就是焦距很短,视角较宽,而景深却很深的镜头。  广角镜头的基本特点是,镜头视角大,视野宽阔。从某一视点观察到的景物范围要比人眼在同一视点所看到的大得多;景深长,可以表现出相当大的清晰范围;能强调画面的透视效果,善于夸张前景和表现景物的远近感,这有利于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问题二 广角镜头与其他镜头有何区别  相比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是一种会导致画面夸张变形的镜头。广角镜头的焦距要比标准镜头的焦距短,一般在24mm~35mm之间,但其视角比标准镜头要大一倍左右。由于它的视角比较大,视野范围更广,在狭小的空间内拍摄有很大的优越性。平时我们经常使用到的广角镜头有16-35mm、12-24mm等。  广角镜头会使画面中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发生不同程度的畸变,畸变程度和镜头的焦距有关,焦距越短,变形程度越大。同时,还和镜头与被摄者之间的距离密切相关,拍摄距离越远,变形程度越小;拍摄距离越近,变形程度越大。  问题三 新手什么时候入手广角镜头比较合适  广角镜头下的世界与我们人眼观察到的世界不太一样,所以如果想达到通过广角镜头拍出来的照片,能够很好地表达我们的构思和创意,需要有一定的掌控力。所以,刚接触摄影的朋友可以在对基础知识和器材有一定了解后再入手。  问题四 广角镜头适合拍什么题材,不适合拍什么题材

8 次浏览
LOMO 如何正确保存未使用的胶卷
LOMO 如何正确保存未使用的胶卷

在数码时代,买胶卷不是很方便,因此很多lomo玩家会购买不少胶卷放在家里。  大家知道胶卷片基表面涂了感光乳剂层,这层化学材料会因为保存环境,温度、光线、湿度等受到影响,胶卷也有保质期,一般都在20个月左右,超过了时间,胶卷冲洗后,对比度,饱和度,色彩等都会变差。所以,大家以后不要存太多了哦,超期使用还是不太好。但是胶卷怎样存放才是最佳的呢?  请注意以下几点:  一、各种胶卷都应在低温下长期保存,即使短期保存也应置于低温下。大家一般都放在冰箱里面,保存胶片的冰箱温度应调在0℃到-10℃的范围里。柯达试验室还曾经做过测试,表明感光胶片在零下30度条件下,有效期可以延长20年。  二、潮湿危及胶卷,虽然胶卷的包装能阻止潮湿的侵蚀,但只有金属箔的密封包装才能彻底隔绝潮气,理想的条件是低湿度保存胶卷——低于60%相对湿度。大家可以将多个胶卷放到大点的密封盒里,里面加上除湿剂,防止水气的侵入,再放进冰箱。  三、防止有害气体,射线或物理擦伤等影响。尽量不将胶卷过X射线机哦,难免会有点影响。还有,不要放在经常震动的地方,防止胶卷内部互相摩擦,损坏感光层。  另外注意,胶卷从冰箱中取出后,不应立即使用,应当在常温下放置二到四个小时后使用,否则水份就会在感光乳剂上凝结,使胶卷损坏。如果胶卷包装太大,放置常温的时间还要延长。  当然,低温储存也不是万能的,因为此时胶卷的性能也在发生变化,只不过是相对较慢。我们提倡胶卷应尽量在“有效期”内使用,如在低温下贮存,“有效期”会相对延长,过期半年一年内的也可使用,太长时间就很难保证质量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期N年(N>5)的胶卷呢,用于lomo拍摄后效果如何?我想肯定也蛮有意思的。如果你有,一定要在lomo窝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哦。

12 次浏览
精彩实例教你巧妙利用高感光度拍出胶片感
精彩实例教你巧妙利用高感光度拍出胶片感

拍摄背景:  拍摄单色照片绝不仅仅是将所有物体拍摄成黑色和白色那么简单,拍摄单色照片时,画面有些色彩比较醒目,正式拍摄前应该进行试拍,有必要的话可以更换不同颜色的服装或者调换某些物体的颜色。在拍摄时还可以巧妙利用高ISO感光度拍摄出胶片感。  内容核心:  黑白照片是用白到黑的过渡来展现所有的颜色,视觉上的变化仅限于灰色调,所以光线的效果非常重要。决定被拍摄者的位置时不仅应该考虑到高光和阴影部分,还要注意到细节的色调变化。高光溢出一般来说是拍摄时需要避免的现象,但是在拍摄单色照片时,合理的出现高光溢出反而能使照片更让人印象深刻。  问题照片:  ·拍摄机型:  佳能5D Mark II 焦距:68mm 光圈:F/2.8 快门:1/40S ISO:500  ·差什么:  光线的处理欠佳,平光直射,使被摄者脸部没有立体感。  ·如何做:

11 次浏览
复活节也疯狂 超强秘籍教你如何拍摄彩蛋
复活节也疯狂 超强秘籍教你如何拍摄彩蛋

听说世上每一只蛋的外形都是独特,没有两只完全一样,所以换句话说,蛋们是颇有个性的。但无论如何,拍摄鸡蛋、鹅蛋、鸟蛋都是一个有趣的题材,就趁着复活节,让我们欣赏别人的创作之余,又刺激大家的创意吧。  1. 由蛋壳开始  最基本的方式当然是修饰外壳,因为鸡蛋的形状简单,正好装载大家满满的创意,然后通过照片表现出来。拍摄的时候要留意鸡蛋的排列,不论是堆栈或如下图般放置,都需要配合装饰花纹的感觉。摄影教程  2. 改变质感  鸡蛋给人的感觉就是脆弱,但通过颜色、图案等,就能改变外观,变成木蛋、瓷蛋、金属蛋,这会带来视觉与常识的冲突,非常有趣。  3. 角色扮演  鸡蛋就像人脸,所以不少人都喜欢通过它们,表达人的感情与互动,当然这也是一个好素材。如果你太不擅于绘图,其实在鸡蛋上写字也可以,例如写句关心与问候,然后一盘鸡蛋送给对方,又可以看,又可以吃,多好?  4. 蛋黄也很有趣

5 次浏览
如何使用独脚架进行摇拍
如何使用独脚架进行摇拍

觉得三脚架过于沉重?我们将向你介绍独脚架的使用方法。虽然现在的镜头防抖能够校正相机的轻微抖动,但是独脚架依然是一个很实用的工具。  很多体育摄影师和野生动物摄影师都会用独脚架支撑自己沉重的长焦镜头,使他们可以守株待兔,随时开始捕捉精彩的瞬间。即便你使用的是70-300mm这样较轻的镜头,在长时间的体育赛事中,独脚架也能为你提供方便。独脚架不仅可以分担重量,还能减少相机抖动,在摇拍时还能为相机提供一个支点。  只要运用得当,你的摇拍成功率会大大提高。独脚架是一个稳定的支点,你可以使用更慢的快门速度,呈现出更模糊的虚化效果,同时保持相机的稳定。  很多人觉得独脚架就是一个简化版三脚架,而且用处不大。其实独脚架没那么简单,它能在你使用长焦镜头时大大提高拍摄的成功率。下面这些使用独脚架的方法,只要你运用得当,在日常的拍摄中,独脚架能为你提供巨大的帮助和便利。  第一步:安装相机  如果你使用的镜头不大,那就应该将独脚架接在相机上,但在使用长焦镜头和远摄镜头的时候,一定要将独脚架接在镜头的接环上,以保证摄影器材的安全和稳定。  第二步:选择云台  独脚架上可以安装云台,在使用较小的镜头时,云台可以帮助你调整拍摄的角度。在使用长焦镜头的时候,最好拆下云台,直接将镜头接在独脚架上,这样更加稳定。  第三步:保持稳定  拍摄的姿势很重要,不要两只脚平行站立,应该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让独脚架稍微靠向身体,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然后用手压在镜头上,保持独脚架的稳定。

8 次浏览
把握这4个技巧就能提高照片质量
把握这4个技巧就能提高照片质量

虽然有关摄影的书有很多,不过在这个时间越来越宝贵的时代,人们都想一分钟内学会高深的技巧。下面您将看到的是四个摄影中最实用的技巧,可以帮你快速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  1.三分之一定律  许多人都喜欢把要拍摄的人或物放在画面的中心,要记住这都是初级者/菜鸟的做法,实践证明,当画面主体处在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一处,即画面偏左或偏右的位置时是最合适的。正像照片中所拍摄的狼一样,狼头恰好处在画面三分之一处。  2.将景深调到最小  将景深调小可以令除画面主体之外的背景虚化,突出画面的主体。在相机的手动调节模式下可以将光圈调到最大,或者在自动模式下选择肖像模式,也可以起到虚化背景的效果。  3.将快门速度调高  如果快门速度过慢,会很容易发生手抖的现象,导致拍出失败的照片。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只需将快门速度调高即可,不过到底调到什么程度合适呢?经验告诉我们,一般将快门速度设置为镜头焦距的倒数值是比较合适的。举个例子,如果你的镜头焦距是50mm,那么采用1/50秒的快门速度是比较合适的。如果 你的镜头焦距是200mm,那么你需要采用1/200秒甚至更高的快门速度。  4.去除红眼现象  在拍摄人像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红眼现象,这是因为在外界光线很暗的条件下使用闪光灯时,人眼瞳孔会相应变大,当闪光灯的闪光透过瞳孔照在眼底时,密密麻麻的微细血管在灯光照应下显现的鲜艳红色会反射回来,产生所谓的“红眼”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尽量利用周围环境的光线,而不是使用闪光灯,你还可以通 过调节相机的ISO来最大程度的利用周围环境的光线。当然,如果能使用照相机自带闪光灯之外的光源来进行补光就再好不过了。

5 次浏览
超简单三招教你如何拍好环境人像作品
超简单三招教你如何拍好环境人像作品

春暖花开,树木、花朵、人像是大家热爱的主题,我们该如何拍好结合环境的人像摄影呢?众所周知环境人像摄影不仅仅是单纯的人像摄影,还需要环境的烘托,表现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人像摄影,顾名思义是环境与人的画面组合,与商业人像摄影相比,环境人像摄影在拍摄地点和时间上有跟多的灵活性,如在工作闲暇或者外出旅行,都可以进行摄影。下面从三点来说说拍好环境人像摄影的关键。  一、恰当的背景选取  下面三条是比较传统的说法,算是比较经典的环境人像背景选取理论,大多数摄影师会遵循这三条理论进行创作:  第一,选择背景要有特点的,就是说有特征,能够反映你的人或者物所处的环境。结合到比如咱们比较时尚的人像摄影创作中含义就是,作为你的背景,你要吸引人,这个背景有特征,有特征的背景才能够区别于人,并且把你的作品或者说你的主体、你的人物所处的一个环境才能够交待出来,就是起到一个衬托的作用。  第二,背景要简洁。这个大家可能都能理解,因为我们总说摄影是一个减法的艺术,绘画是加法,就是说我们要能够通过这种最简化的元素把你的图片给提取出来、把你的重点提取出来,所以说背景一般要简洁。  第三,背景要有色调,从彩色图片上是色调,从黑白图片上就是反差。就是说作为背景跟你的主体有色调或者有反差,这样主体才能突出出来。  二、场景和人物的充分结合  环境人像中女性模特不只是骚首弄肢,而是与环境完美而漂亮地结合, 所以模特的造型非常讲究,根据主题的需要,摄影师往往要借助服装造型的力量,将模特装扮成某种特殊的角色。同时,还要在拍摄前设计各种场景的草图,如果是情节摄影,还要构思照片的故事性情节,通过一系列繁杂工作的精确控制,完成最终角色扮演风格的环境人像创作。  三、细节是完善主题的关键要素

5 次浏览
14个滥俗的摄影小技巧你占了几条
14个滥俗的摄影小技巧你占了几条

有些创意,第一个人做就是精彩,第二个人跟着做,已经没有新鲜感,要是全世界都做过了,你还跟着做的话……要命的在这个图像泛滥的年代,更多人还是乐此不疲重复又重复那些景点,重复又重复那些公式照片。  如果说,摄影的发明是为了复制现实的话,那么,当前摄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发掘未知的视觉领域,进一步开拓人们的视觉观感。让我们以下面的这些滥俗的摄影小技巧为前车之鉴,在以后的摄影创作中表现出属于你独一无二的视觉!  好吧,我们进入14个滥俗摄影小技巧排行榜吧!  14. 镜片、书本、心型图案  第一次看可能有几秒乐趣,然后呢?没有了。拜托,这种小聪明小把戏,早就被人玩到烂,还好上图总算用了红色镜片,添了几分乐趣,但那些用结婚介指加上翻开圣经的所谓浪漫图,一点都不浪漫,太造作亦也太老套。  13. 走廊上的安乐椅  谁也看得出来,你想拍出那种怀旧、老爷爷的感觉,但为甚么又要重复这种早就变成公式的照片呢?况且,太多人如上图一样,照片杂乱无章、构图差劲,不但创意欠奉,连基本摄影的美感也没有,还亏你沾沾自喜。  12. 地标与透视  哎,救命,遥远的景物看起来比较细,所以你就用手扮作拿着,用口扮作吃了,用脚扮作踩住……等等,你就无法想出其他有趣的拍摄方式吗?这种只能引起小学生兴趣的照片,为甚么你拍完又拍、毫无寸进?  11. 以前的我,今日的我

5 次浏览
你不可不知的8个闪光灯基础使用常识
你不可不知的8个闪光灯基础使用常识

如果没有了光,那摄影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大自然中充满着各种光线,对照片的层次、色调、气氛都有着关键的影响。但当光线不足时,人造光源就要派上用场,热靴闪光灯因携带方便并且色温接近自然光,是利用最多的人造光源。不过用好闪光灯绝非易事,下面锐介绍几个闪光灯的使用常识,让你对闪光灯有进一步了解:  1.理解闪灯指数  闪光灯指数(GN)是衡量闪光灯功率的标准之一。它有两种作用:一是厂商供鉴别闪光灯功率的大小,GN的数值越大,表示功率越大。二是当采用手动方式闪光拍摄时,计算闪光灯曝光的光圈大小,公式是GN值=光圈×距离(以ISO100为基准)。例如:当闪灯GN值=20(以米为单位计算),与被摄物体距离5米时,光圈设为F4曝光正常。当被摄物体距离改为10米时,此时光圈需设为F2才能有效曝光。  当闪光灯功率不够用时,可以使用加大光圈和增加ISO的方法。加大光圈可以增加进光亮,但同时景深会受到影响,所以一般获得更大功率会使用增加ISO的方法。  2.快门的作用  闪光灯的特点是快和强。光线是以强光形式瞬间出击,通常在1/1000秒至1/10000秒内完成闪光,而这个极短暂的曝光时间,可以比快门速度快的多的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所以一般来讲,在光圈和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快门速度不影响闪灯曝光,但它会影响环境光的曝光。 举个例子,当你使用1/15秒和1/500秒分别拍摄相同场景时,闪光灯却以相同的 1/1000秒的速度早就完成曝光,所以闪光主体曝光不会变,变的是场景曝光量,1/15秒比1/500秒会亮的多。  3.闪光灯模式  手动模式,也是资深摄影师们一直使用的,利用GN值=光圈×距离的公式作相关的调整。此时输出的光量是摄影师根据实际情况所设定的,可以达到理想的闪光效果。比如调整好输光量后使用曝光锁定,再通过调整快门速度展示环境光。但缺点是每次调整需要时间,不利于抓拍。  自动模式,在此模式之下,当我们固定好闪灯及镜头光圈大小之后(需一致),在闪灯功率的有效范围之内,闪灯会依照自身的感光系统计算补光充足与否,自动控制闪灯输出的大小,达到准确曝光。 此时可以通过光圈来调整曝光量。  TTL模式,也属于自动模式。TTL是“Through the Lens”的缩写,意为“通过镜头”,方式是光线通过镜头进入机身测光装置,测

7 次浏览
共计3048条记录 上一页 1..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305 下一页